08.14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為什麼說考不上重點高中基本上就與重點大學無緣了呢?因為事實證明每年高考過後,大家就會發現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有不少學生考入了985和211這樣的重點大學,而重點高中的普通班以及普通高中很少有學生能夠考入名牌大學,同時重點高中的一本和二本達線率也要遠遠高於普通高中的達線率,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因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優秀的生源,牢固的根基,初中為高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能夠在中考的時候考入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毫無疑問都是初中的學霸和中考狀元,我們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屹立不倒靠地基”一個學生只有小學的基礎打好了,才能學懂初中的知識,緊接著只有把初中的知識學好了,才能學懂高中的知識,因此一個初中成績優秀的學生要比一個初中成績一般的學生在面對老師講課的時候,能掌握的更快,更深,更容易,所以很多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都是一霸到底,在初中是學霸,到了高中依然還是學霸,他們已經把自己的學習帶入了一個越學越有經驗,越學越有信心,越學越輕鬆的良性循環狀態!

第二點:重點高中具有優質的師資力量,考入重點高中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

重點高中重點班所配備的各科老師都是本校乃至本地知名的優秀老師,這些老師執教資歷長,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知識過硬,我們經常說“名師出高徒”,因此當把最優秀的學生和最優秀的老師組合到一起的時候,這種強強聯手的學生和老師必然能夠考出過分,必然能夠考入名牌大學!接下來我們再分析一下為什麼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的學生很難考入名牌大學

第一:普通高中的學生基礎薄弱,知識有斷層

之所以中考進入普通高中普通班,毫無疑問這些孩子在初中三年學習態度不端正,貪玩不學習,很多初中的孩子沉迷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導致中考成績一般剛剛達到普通高中的下校指標,還有的孩子中考成績很差未能達線是花好幾萬進入的高中。

比如數學和英語中考試卷滿分120分,很多孩子只能考六七十分,一目瞭然一個初中的知識都沒能掌握好,沒有學到位,知識出現斷層的學生在進入高中以後面對高中遠比初中還要難很多的知識,必然導致很多孩子在高中的課堂上很難聽懂老師講課,有的孩子不僅僅在數學,英語這兩門課堂上聽課吃力,而且在,物理,化學,生物這幾門課的課堂上也出現了同樣嚴重的問題,結果把自己的學習帶入了一個越聽越費勁,越來越聽不懂,越來越沒信心的惡性循環狀態,這就是很多普通高中的高中生成績不斷下滑,好幾門功課不及格,總分750的滿分只能考300多分甚至只有200多分的主要原因!一目瞭然這樣的學生能考入名牌大學嗎?現實是很多孩子最後連一所普通二本大學都沒有考上,還有很多孩子三本大學都未能達線!

第二:令人堪憂的學習氛圍和課堂紀律

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在教室裡是你追我趕爭分奪秒的在學習,而普通高中的孩子則恰恰相反,大家可以想一下,當把本地好幾所初中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組成一個班的時候,能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嗎?於是出現了沉迷於遊戲之中的學生,迷上穿衣打扮互相攀比的學生,課堂上發呆走神的學生,趴下睡覺的學生,交頭接耳的學生,從不寫作業的學生,試想面對一群這種不積極上進的學生,不專心聽老師講課的學生,而且還要影響老師正常講課的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老師能有信心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給這樣的學生講課嗎?自己本身聽課就費勁,再加上自控力差,再加上身邊消極因素的影響,於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現了你也不學,他也不學,反正大家都不學又不是我一個人不學這種報團取暖沒有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的思維,這些學生在高中的三年裡就是典型的揹著書包混日子“出工出力不出活!”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下圖所示中還有兩個我在初中和高中學生身上遇到的案例:初三一個班四十多名學生有一多半不知道自己學過得崔顥所寫的古詩《黃鶴樓》,高二一個普通班五十多名學生,一多半不知道自己高一學過的課文食指所寫的《相信未來》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作為一個學生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課,課本上講過什麼內容都不知道,還談什麼上學?還談什麼獨立完成作業?還談什麼高效率學習?因為這就是純粹的無效學習!

那麼都是同齡人,同為初(高)中生面對學習的態度為什麼考入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與考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多年來我每見一個學霸都要讓學霸談談自己對不學習的同齡人有什麼看法,現各舉一例初中和高中學霸對自己身邊貪玩不學習的同齡人的評價。

第一例:這是一個初中年級600多名學生排名前十的學霸,這個男孩子對我說:“王老師,你說我們班那麼多同學,學習成績那麼差好幾門不及格,每天他們聚在一起談論打遊戲,他們不想上高中嗎,好傻!他們”

第二例:這是一個高中二十個班年級排名前十的學霸,這個孩子在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孩子對我說:“中考的時候我好多同學只考上了普通班,可是他們還是老樣子不學習,上了高中了不就是為了要考大學嘛,難道上了高中就是為了天天玩遊戲嗎?混三年最多拿個高中畢業證,真幼稚!”

這就是身為同齡人一邊是在網絡遊戲中或者其它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中玩的不亦樂乎,一邊是在學習中爭分奪秒的努力學習,你能說這些貪玩不學習的孩子就不如學霸聰明嗎?顯然不是,經過多年調研越是不學習越是玩興大的孩子往往都很機靈反應都很快,只不過沒有把這股子機靈勁用到學習上,這就是老師們經常說的小聰明,因此我對什麼是“聰明”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解釋,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從上圖可知作為一名初中生面對中考,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高考,一定要搞清楚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腦子裡該想什麼,不應該想什麼,可是為什麼還要沉迷於遊戲之中,忙碌於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當中不好好學習呢?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思維決定行為,這個孩子的思維太幼稚,沒有分清主次,因此要用《心智成熟教育法》來啟迪孩子的思維,讓孩子明白學習和打仗一樣:“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在同樣的時間段裡自己遲遲不肯下手學習,那麼只能遠離高中和大學的校門,因此一定要向自己的同齡人學霸學習,自己也要早點懂事,趕緊下手學習,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盡心盡力的去把學習搞好,那麼自己也一樣能夠成為學霸,一樣能夠考入重點高中,將來考入一所名牌大學!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最後寄語閱讀這篇文章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面對學習,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千萬不要一拖再拖遲遲不肯下手進入學習狀態,只要你做到:告別幼稚,立即行動,馬上下手那麼就一定能夠穩中有進提高成績!如果你是一位初中生,那麼你就能夠在中考的時候考入一所重點高中,如果你是一位高中生,那麼你能夠在高考的時候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新書推介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由於上傳篇幅有限,只能上傳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為各位家長教育孩子帶來幫助,同時警戒那些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以後仍然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並且在頭條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感謝今日頭條給我們交流的平臺!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讓您的孩子學業有成,贏在終點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孩子的教育從小抓起,父母對孩子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努力提供優異的教育環境,爭取更好的資源來培養孩子。這樣的做法無非是提高孩子的起點,在未來考取名牌大學。因而有的人說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級,就幾乎與名牌大學無緣了,這樣的說法對嗎?為什麼這樣說?

每個省市有很多所高中,這些學校依據擁有的師資力量與辦學水平,分為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高中生在進入高中時,也會依據錄取分數線,招收學生。那麼重點高中的學生相對比普通高中,成績會更優異些。而高中裡也有分為普通班與重點班,一般在高二文理分科以後,分班時把成績較為突出的學生分到重點班培養。

有句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重點班的學生不是天生聰慧,而是靠個人努力。重點高中的師資力量雄厚,重點班的生源質量高,這樣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會帶動整個班級學生奮發讀書。即使個別學生貪玩,長時間便不能融入到這個班集體,學生可能會自動退出重點班,或者端正學習心態,更加努力學習。

重點班級在學校受到老師與領導的重視,老師的豐富經驗會培養更多的人才。在這些學生中會有尤其突出的佼佼者,除此以外重點班保證了學校高考錄取率。所以家長督促孩子學習,努力考進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就是為了順利考取名牌大學。

普通班的學習氛圍相對重點班較差,但不代表普通班的學生不能考入重點大學。只是相對於重點班來說,考入名

這個問題如果下放到初中,答案其實是不一定的:進不了好的初中,從概率上說,並不會幾乎和名牌大學無緣。但是如果進不了頂尖高中,或者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從概率上說確實與名牌大學絕緣。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注意,題目中說的高中重點班,並不是頂尖高中的重點班,而是重點氾濫成災之後的所謂重點高中。

真正的頂尖高中,一年二三十北大清華,這種水平的,985和211至少兩三百個,即便你在普通班,照樣有機會上名牌大學。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但是如果你在很水的重點高中,判斷標準很簡單:每年北大清華2個以下,甚至好幾年只有一個,這樣的重點高中,如果你在重點班,也只能說有希望考211,甚至連985希望都不會特別大,在普通班考二本算是好的了。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

原因在於考試製度嚴格的篩選作用。

開頭說,如果你不在好的初中,但是你在那個差的初中排到年級前三或者第一,那麼中考你很有希望考到全市前幾十名,然後高考還是有希望考名牌大學的。因為小學畢業,到初中這個階段,還沒到完全篩選的時候,還存在一小部分漏網之魚。

但是中考之後,則基本上塵埃落定了。

99.9%學霸,基本上已經被選拔殆盡——在垃圾初中逆襲的,大概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非頂尖高中逆襲考上北大清華的,只有大概十萬分之一的概率。

我在前面的答案裡說到,中國的應試教育,關鍵時期是在初中,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學,中考就能看出七八成端倪——

中考考得好的,不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學;而中考考得不好的,則一定考不上名牌大學。這是我觀察了無數樣本之後得到的經驗。

為什麼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凡事無絕對。

為什麼說它有道理?就拿2017年重慶的高考來做個例子,

一共有21萬人左右參加了這次高考。我曾諮詢了我們那地方填志願的一把好手——什麼樣的分數才能上985?(文科)那位老師給的回答是這樣的:“考上全市前500,學校專業都能擇優選取;一旦下了前五百,但在前八百,還想要好專業,就只有川大這幾所了。”

21萬人中9萬多是文科考生,這9萬多隻有前八百才能讀上985的好專業,只有幾千名學生能讀211,21萬中有3.39萬名學生讀一本,而這些學生基本出自重慶排名前十的中學——這就是學校間教學質量的差距。

好學校有好老師,好老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收到好老師教導的好學生越來越優秀,學校的升學率有了保障,政府為了發展教育,就會加大對這些學校的投資,有了錢的學校就有好設備、好待遇,也就會吸引更多的人才——這就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好學校裡也會分三六九等,這同樣體現在教學質量上。重點班的老師一般都是老資格,也會有一些後起之秀,他們都是這個學校的中流砥柱。除了老師,學校還會針對重點班開展一系列特色活動。

可想而知,在這樣強大的師資條件與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哪怕在重點班墊底,也會比其他班的學生好一些。像我曾經呆的火箭班,兩個班87個人左右,幾乎包滿了年級前80。參加高考,無一人分數在一本線下。

凡事無絕對呢,看的就是在其他班相對稀鬆的學習環境中,有沒有腳踏實地的人存在。學習是自己的事,再怎麼好的外部條件也只是錦上添花。上面我也提到過,火箭班87人並未囊括年級前80,那些空缺就是被其他班上的同學拿下的。一個學校,再怎麼不濟,都會有好老師存在。做不了鳳尾就做雞頭嘛!相比於重點學校重點班,普通學校普通班的同學面臨著更嚴峻的考驗,他們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與犧牲才能為自己搏出一個前程。這樣拼命的同學甚至也能考上清北。

不論是在好學校還是差學校,好班還是差班,每個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