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今年新玉米的价格能超过一块吗?

棒奔霸


今年玉米价格超过一块的可能性有,但不大,而今年产的玉米价格超过一块的可能性很大。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年底之前玉米价格尽管被看好,但要涨至1元/斤以上,难度还是很大的,除非是今年的玉米生产仍不乐观且东北部分主产省继续出台扶持政策等;而随着收购的进行,在供应不及预期,而需求稳步增长的供需基本面带动下,明年玉米价格超过1元/斤的可能性较大,特别进入下半年的供应青黄不接时期。

一方面,对价格看涨的原因,主要是今年主产区玉米生产形势不乐观,局部地区单产同比下降已成定局,特别是近期的高温干旱,使得不少地区的玉米棒籽粒减少,而由于东北产区因春播干旱等导致生长期推迟,后期面临的不利天气风险也比较大。所以,对于今年的玉米总产量和品质,就看后期最终的不利天气影响程度了,同时也要看今年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幅度,有的机构认为比去年增加了1500-2500万亩,也有的认为增加了4000万亩。

同时,玉米消费需求依然增加,除了饲料养殖方面因为规模化养殖不断推进、进口因为加征关税将会下降等使得玉米饲用仍保持小幅的增幅,深加工方面的增量是对需求带动作用更大。

另一方面,尽管在供应预期不乐观、需求继续增加,使得年度内的供需缺口预计会进一步拉大,从而对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促进作用,但收获后一段时间内,价格快速上涨并突破一块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考虑到今年的政策支持层面,可能会比去年的力度进一步减弱;同时,国家还有相当部分的临储玉米库存,尽管2018年预期会拍卖成交8000万吨左右,截至8月16日已经成交了6300多万吨,但仍将会剩下1亿吨左右的量,而且如果拍卖到10月末结束,按照目前的成交势头,9、10两个月份仍保持800万吨的周投放量,仍保持20%多的成交率的话,那么其成交量的累计势必会影响到最迟到12月之前的市场供应。

再者,去年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快速上涨行情,并且华北及南方销区突破了1元/斤大关,除了因为播种面积连续两年下降导致产量下降的原因之外,很大一个原因是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在收获前后遭受连阴雨天气,使得整个地区的玉米品质下降,毒素超标,不仅饲料企业无法使用,储备企业的轮换也找不到达标玉米,于是纷纷进入东北地区去抢购,从而导致了东北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且,尽管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玉米收购加工补贴政策力度比前一年度下降了一半,但政策毕竟是出台了,对于本地的加工企业来说,也是个利好政策效应。而今年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还需要再观察一个多月后的天气变化了。


粮小咖


2018年10月份,秋季新丰收玉米1元/斤你觉得可能吗?

9-10月是玉米需求量这么旺、而且2018年种植面积减少约100多万公顷的情况下,预计秋季新玉米采收期间会超过1元/斤,折合一吨突破2000元。当前库存玉米一斤在0.85-1.03元之间波动,折合一吨1700-2050元(价格波动主要取决于玉米的质量程度有关)质量档次好,价格越贵;质量较差,玉米售价较低,出现了二级分化的情况。为啥编者这么说呢?

1、秋季玉米的丰收季节,而2018年玉米的种植面积根据介绍说种植面积才3500多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90多万公顷。种植面积减少了,意味着新玉米的产量降低。

2、进口玉米价更高,因为进口的税率提高了(贸易摩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地玉米的价格走势。而2016年当时玉米价格特别低,进口玉米多有一定的原因。

3、养殖行情开始回升,养猪农户及养殖企业开始提前储备玉米。村里的养猪农户,在7月份通货玉米0.92元一斤时,花费了2.2万元购进了12吨玉米,说是用于储备养猪所需。

4、进入秋季之后,就是传统玉米的消费旺季,从玉米的价格趋势、消费旺季等方面分析,新玉米采收时理应涨价,超过1.0元一斤应该不是大问题。



从各方面玉米的价格分析来看,从2017年冬季以来的这一波玉米涨价潮还在继续中,但是超过前期高价1.4元/斤还是有困难的。但是从短期半年来看,秋季10月份新玉米上市时,超过1元/斤还是有把握的,你觉得呢?


小希时间


虽说今年的玉米的产量是下降了,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①自然灾害:前一段时间随着干旱的到来许多的玉米都枯萎了,授粉期影响比较大。又紧接着就是特大暴风雨的来临,138万公顷的土地受损,产量直接下跌。②种植面积减少:种植面积的减少也是一方面,今年鼓励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欲扩增大豆种植面积,基本减少2000万亩,玉米补贴减少到100元/亩。因为大豆这几年连年进口增长想要弥补和遏制这一现象,大豆补贴上涨到200元/亩。


那么今年的玉米的价格会不会上涨呢?这个或许就像是小麦一样吧,小麦普遍减产30%,然后价格就上来了。当然了今年玉米价格也是会上涨的但是不会到1元。理由如下。



①产量下降:产量下降,尤其是一些优质玉米的产量,对优质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产量的下降肯定会影响玉米的价格。

②目前的临储玉米在市场上还是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新鲜玉米还没有供应上,因此呢八月份玉米稳中求进是一个趋势。

③猪行情也是影响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的猪行情来看,从亏损慢慢的走向盈利,对玉米的消费来说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今年新玉米的价格能超过一块吗?

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同时也是种植玉米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现在看虽然玉米1元钱是个关口,但根据市场条件分析,今年的新玉米突破1元一斤还是非常有可能的,我们认为新玉米开秤价应在0.85~0.90元之间波动,年底前将有突破1元的动作。

之所以看好今年的新季玉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因素:

一、目前的玉米价格并不高,具备上涨基础。大家知道今年种植玉米的成本要明显高于去年,土地租金上涨,化肥、种子、农药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涨,成本的提高为玉米价格上行奠定了基础。我们经常在文章留言区看到农民朋友抱怨,一斤玉米价格卖不过一瓶水,由此看来我们的农产品价格还是偏低的,这样说吧,玉米1元钱一斤并不贵。

二、玉米缺口2000万吨。大家知道2017年产的玉米价格有所上涨,其中上涨原因之一就是需求缺口所致。就在昨天,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玉米供求关系报告称,2018/19年度我国的玉米新增加供应量与需求量出现了持续第二年缺口,缺口超过2千万吨以上,应该说有了需求就会有行情,所以从需求这个角度玉米该涨。

三、今年的玉米产量减产定了。一个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春播玉米面积减少,春夏之际各种玉米灾害频发,预计玉米总产2.11亿斤,同比减产2.9%。另一方面最近多家机构调研结果显示,受最近天气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遇到“秋老虎”天气,玉米高温干旱,影响扬花授粉,对产量影响较大。从这个层面看减产也将引发玉米价格上行。

四、玉米和大豆进口缩减的因素。一方面玉米收加征美国玉米进口25%关税影响,玉米进口量大打折扣,直线下降。一方面我国调减1000万多大豆进口,豆粕供给吃紧,将会用超过1800万吨的玉米加工出来的下游产品,来替带豆粕做畜禽饲料,这些因素也将拉动玉米价格上行。


综上所述,今年新季玉米价格上涨概率很大,希望大家把我好行情,选择最佳时机出售卖个好价钱。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时至今日,国内玉米市场期现货市场行情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8月台风过境,北方玉米主产区降水增多,尤其是辽宁、吉林等地的旱情有所缓解,市场炒作玉米减产的预期降温,连盘玉米期价冲高回落,另一方面临储玉米拍卖温和回升,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双双小幅攀升,同时8月份以来玉米市场需求趋旺,现货市场表现抗跌,华北产区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更是稳中趋强,

具体分析如下:

8月中旬以来,即便在华北春玉米陆续上市的背景下,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行情稳中趋强。具体来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整体平稳,供应陈粮为主,贸易商出货成本受拍卖成交价格、库点出库进度等影响,整体平稳运行,近两周临储陈粮成交率以及成交均价均有回升,出货成本受提振窄幅上行,一定程度上支撑贸易商销售心态。华北产区玉米价格稳中窄幅震荡,2018年新玉米陆续上市,价格与东北优质陈粮报价差别不大,优质玉米报价依旧坚挺,据了解,新玉米大量上市仍需一定时日,短期内东北陈玉米依旧是供应主力。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趋强,截止目前北方锦州陈玉米集港1720-1730元/吨,较上周提价10元/吨,自然晾晒新玉米报价1760元/吨;广东港口散船陈玉米报价集中在1830-1850元/吨,集装箱新玉米报价1900-1940元/吨,数家大型粮商四季度玉米预售价格根据交货时间小幅提高。

近期临储玉米拍卖量价齐升,截至8月17日当周(第19周)临储玉米拍卖投放794.666万吨,成交238.395万吨,成交率30%(上周24.6%);黑龙江85.078万吨,吉林84.6769万吨,辽宁29.475万吨,内蒙古39.1647万吨;一等玉米74.2313万吨,二等玉米97.4714万吨,三等玉米65.2539万吨,四等玉米1.4380万吨;2013年成交2282吨,2014年成交41.7012万吨,2015年成交196.4652万吨,周度成交量创近 9 周以来的最高。近十九周累计投放1.48亿吨,成交量已经达到6431.7万吨,总成交率43.3%,面对如此巨量的成交量,或许7月下旬开启的四季度预售是一个“福音”,而距离华北新玉米收获仅剩余一个多月时间,此时临储玉米成交率不升反降,又何尝不是市场信心恢复的体现。

国内玉米深加工和养殖业双双全面盈利,据了解,近期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已经全面盈利近一个月,其中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259元/吨,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约盈利42元/吨;黑龙江西部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约942元/吨。与之相比,国内家禽养殖业全年盈利,生猪养殖业于6月份重归盈利区间,目前每头生猪盈利150-200元/头,如此来看,今年秋季国内玉米消费总体不至于太差。目前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春玉米整体进入灌浆阶段,本周东北地区大部有明显降雨,主产区吉林除白城、松原局部降水偏少,仍有旱象外,长春、辽源、四平、通化等地旱情已全部解除,农谚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整体来看,后期东北地区多阵性降雨,玉米灌浆暂无大碍,接下来是否会在秋收之前出现罕见的早霜可能是北方玉米需要过的最后一个坎儿。

与现货市场表现相反,近来国内玉米期价冲高回落,8月2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1901开盘价1872元,收盘价1873元,涨2元,最高1880元,最低1865元,结算价1872元,成交量321816手,持仓838784手,日增仓5562手。上周我国连盘玉米c1901合约一度冲破1900元/吨关口,但好景不长,周末c1901合约玉米期价转势下跌,并较最高位1905元/吨累计下跌40元/吨,跌幅2%左右,主要原因就是8月台风过境,北方玉米主产区降水增多,尤其是辽宁、吉林等地的旱情有所缓解,市场炒作玉米减产的预期降温。20日热带低压“温比亚”继续北上,与冷空气联手给东北一带制造强降雨天气,辽宁、吉林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其中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40~70毫米,最大可达80毫米以上),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展望后市,对于现货市场而言,“立秋”过后国内玉米市场供应量呈现逐步分批增加的趋势,下游需求也因传统养殖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以及养殖和深加工全面盈利变得前景光明起来,双方博弈以及新陈交替期间市场的品质、区域分化难免,且还需要观察诸如天气、国际政治形势等方面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对于玉米期货市场而言,眼下的平静能否延续到秋粮上市不得而知,不过,“天气市”特征更为明显,此外中美贸易谈判可能重启或将再度搅动市场,值得跟踪与关注,其风险度也不容小觑。


农产品期货网


今年新玉米的价格能超过一块吗?


玉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尤其在畜牧业上更是无可代替,因此自从玉米传入我国之后就迅速传播开来。目前的玉米价格1959元/吨,相对于月初的1938元/吨,相对而言最近玉米价格稳中有升,涨幅2%左右。

玉米价格自从今年3月中旬临储玉米在内蒙试点拍卖开始,玉米价格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截至目前超过150天的时间里,玉米价格下跌50元/吨,跌幅2.5%。反过来一想,今年玉米临储拍卖入市已经超过5800万吨,玉米价格才下降这么一点,可想而知今年玉米价格的坚挺。

目前玉米价格呈现稳中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波动较为频繁,老张估计接下来的玉米价格会出现稳中略降,等到9月下旬开始玉米价格将会出现全线拔高,价格突破0.95元/斤不难,至于全线突破1元/斤价格有点困难。

1、陈玉米价格会持续下跌。相信凡是农民都知道不论什么作物,在新品要上市的前一段时间陈粮都会下降。目前我国的玉米距离大规模上市还有1个月左右,所以老张预估陈玉米很有可能接下来价格不会再涨了,会加大幅度下跌。

2、今年玉米减产板上钉钉。今年7月以来,河北、山东、河南等玉米主产区遭遇连续40多天的干旱,造成大范围玉米缺粒、不结籽现象。再加上早期东三省及蒙东地区玉米播种之后干旱玉米不出面情况,今年玉米预计减产30%左右,因此今年玉米价格必定不会低于去年同期。

3、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今年国家处于宏观方面考虑,减少镰刀湾、西南、西北玉米播种面积,东北增大玉米轮作面积,这些综合在一起的玉米将会减少1500万吨以上。

4、全球玉米危机,进口玉米困难重重。中美贸易玉米关税提高20%、巴西官宣减少对华玉米出口、阿根廷和墨西哥干旱今年玉米减产这些都造成今年玉米进口源头不足。虽然我国开放韩国、印度等亚洲6国玉米“0关税”进口,但是难以填补玉米进口空缺。


除此之外,目前猪价、鸡蛋价格的上涨,引起畜牧业的增栏数量,需求的饲料也会增大,下半年玉米需求增多,因此老张预计下半年玉米价格全线突破0.95元基本没什么问题,而东三省因为内销能力太差,价格依旧难以突破1元大关,其他地区突破1元大关希望很大。


老张谈三农


现在是2018年8月17号了,距离新产玉米大规模上市也就只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了,至于它的价格能否在今年超过一元每斤,笔者觉得问题不大。

因为不管是供需关系还是粮食进口方面,利好于本年度国产玉米价格上涨至2000元每吨以上的条件还是比较多的。接下来,笔者就简要来说一说这两大利好因素。

2018年度,我国玉米整体供应不及需求。

熟悉我国玉米市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今年我国玉米市场有两件大事要事,直接关系着我国玉米价格后期有事,第一件是2018年我国玉米主产区受灾严重,产量将受比较大的影响。第二件就是从四月份开始的本年度临储玉米拍卖过于火爆,去库存效果远超市场预期,我国玉米库存量大减。


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下,本年度我国玉米市场供需将较往年出现显著的变化,首先是新粮的供给量不足,这一点从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干涸的玉米田和焦黄的玉米叶子上面能够看的出来。而在有一点就有拍卖结束以后,国储仓库中还有多少量的玉米库存?业内认为,可能只有一亿吨多一点,这个数值可是近些年来的最低值,虽然已经处于正常状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显得有些危险,应该不会在后期大量拍卖用作抑制新产玉米的上涨。

所以,这就造成了本年度国内玉米供给整体来说比较紧张,这对于后期新产玉米价格走高可是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更大的上涨空间。

2018年,我国进口总量稳定。

看完了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再看看一看进口玉米的供应状况。

有很多人不了解实际情况,以为我国的玉米进口也想大豆一样,远超国内产量,其实不然,它的进口量每年只有300到400万吨之间,仅占国内需求量的2%左右,即便是今年我国玉米减产,我国也不会依靠大幅度提高进口量来弥补国内供需缺口。


所以,在国内供应比较紧张,且进口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我国玉米供应市场整体是供不应求的一个状况,这对于新产玉米价格走高可谓是很大的利好。

去年,在供需关系并非那么理想的状况下,国内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最高还突破了2000元每吨。

今年,利好因素频传,国内玉米价格整体突破2000元每吨问题不大。


钟情三农


预计湖南今年的玉米价格能够超过一块!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去年的玉米歉收,今年陈玉米库存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玉米价格走势。会对今年新鲜玉米在价格上形成抢购趋势。所以今年新玉米的价格肯定会涨!


2 由于去年玉米价格不高,因此很多种植户减少了玉米的种植量,而改种其他作物,所以今年的玉米产量不高。

3 今年经济形势跟往年大不相同,国家加紧了对进口的限制,因玉米的进口收到影响,而内销量仍然巨大,因此价格肯定会涨。

4 去年湖南当地的玉米价格就距离1块相差不远,而根据今年的具体情况,超过一块指日可待。


金牌戒烟师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经有多多次表态,那就是2018年产玉米价格整体超过1元一斤几乎是没有问题,它也会比去年和前年同期的价格高出一些,也就是说,本年度国产玉米价格将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值。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第一,是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出现一定的减产。

第二,我国玉米消费量在今年达到历史最高值。

第三,经过三年的去库存,我国目前的临储玉米库存量已经大为下降,为近年来最低值。

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产量和库存量整体减少,但是我国玉米消费总量激增的背景之下,2018年我国玉米供需关系较去年有了更为明显的改善,而玉米市场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有更大幅度的上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在笔者看来,以上三大因素中,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我国玉米消费量的激增,这好比是修路一样,把路铺好以后,以后再发展的话,就更加的方便了。

而前些年我国玉米价格突然腰斩,且行情低迷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市场消费量过低且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而最近几年,随着很多地区玉米深加工项目的上马,我国玉米深加工产能大为提升,整体提振我国玉米消费总量。

就这样,我国的玉米产能有了更大的空间,好比是把今后我国玉米消费之路变的更加宽敞通畅,以后我国的玉米消费总量也会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我国玉米产业也就有了良性的循环。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玉米产业发展好,那就先提高玉米消费产能吧。

2018年,我国玉米供需关系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玉米产业发展前景也颇具前景,玉米市场价格也将较去年明显改善,整体突破2000元每吨难度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