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当垃圾没有分类的时候,当废物不再有。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全部垃圾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美丽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当脍炙人口的歌曲与垃圾分类相“碰撞”;当你认为没有用的饮料瓶、废旧吸管经过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变成好玩、有趣的造型飞机、当“社会人”小猪佩奇化身为垃圾分类小卫士……7月2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为淮海路社区的孩子们带去一场奇幻的“垃圾环游记”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玩乐中为垃圾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有意义的活动,为垃圾找一个“回家的路”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正追赶这股“社会范儿”的你可能不知道,作为时下最火的小猪佩奇可是一个低调与高调完美结合的环保主义者。“佩奇,所有的垃圾都应该分类投放。剩余的食物应该放在厨余垃圾袋里,喝完的饮料空瓶要放到回收箱……”7月21日的早晨,淮海路社区里坐满了小朋友,他们正认真观看小猪佩奇因为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而被爸爸教育的片段。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动画片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随后,主持人通过小品演绎、诗朗诵以及互动问答为孩子们讲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种类、可回收物的利用价值、垃圾没有正确投放的危害。火瓦巷小学的张卓雅表现的特别积极,不仅正确回答了主持人的问题,还向其他小朋友分享了自己在家是如何为垃圾分类,“二年级我就按照四分类法给家中的垃圾分类垃。我妈妈也会对我分类的垃圾进行指导。我家厨房专门摆放了厨余垃圾袋、可回收物则是每周收集后集中投入自助回收箱。”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为了调动孩子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志愿者拿出了四分类的迷你垃圾桶、代表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图片牌,以游戏竞赛的形式让他们将图片牌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内。记者发现,大部分的垃圾都能被正确投放,而像“使用过的纸尿裤”、“干电池”等物品,投错的几率较多。“纸尿裤和干电池属于其他垃圾。这些物品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是没有系统的普及宣传,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这也是我们进社区做宣传活动的初衷”垃圾分类第三方公司淮海路社区志愿者负责人王玲说。

南航志愿者建立宣传基地,想将垃圾分类作为课题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活动很好玩,我不仅学会了分类,还用可回收物的吸管和饮料瓶做了架小飞机。下次我还要和志愿者哥哥一起玩。”童童捧着自己制作的环保小飞机向记者炫耀。他口中的“哥哥”就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垃圾环游”和“荣药归家”志愿者团队的队员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黑瘦的身材、炯炯有神的双眼是记者见到霍海鑫的第一印象。虽然才上大一,但在推广垃圾分类这条路上他可是“专家”。“我对垃圾分类一直很有兴趣,正好暑期社会实践有“垃圾分类”的项目,就主动参加。”为了能做好这个项目,霍海鑫做了很多努力。“前期我把南京市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工作动态全部看过,又和同学实地去示范小区调研。我们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意识的养成,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分类,而是不会分类。所以我们想从宣传做起,加大推广力度,尤其是从孩子开始,让孩子用行动教导家长。”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在霍海鑫看来,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行政命令,居民应该将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我们把想法向上级部门反应,秦淮区城管局也很支持,主动帮我们牵头街道、社区,让我们去宣传、做活动。”通过与居民的直接接触,霍海鑫也不断调整宣传的内容。“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有不同的宣传方式。面对小朋友,要以游戏介入宣传,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面对老人,要以以身说法和他们交流、谈心;面对年轻人,则可以借助新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我们自己制作的关于小朋友如何学习垃圾分类的手册还获得市教育局的肯定,9月份开学后,市教育局会在全市小学中推广这份宣传手册。”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暑假社会实践即将结束,但霍海鑫却想在推广垃圾分类上持续走下去。带着这样的想法他找到了垃圾分类第三方公司,和公司负责人协商后,在淮海路社区成立了“南航志愿者基地”。只要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就同步跟进宣传。“下一步我想利用自己的专业,将‘垃圾分解’作为研究课题。我想从材料学上研究制作出能分解的垃圾,从源头对垃圾进行减量。”这个略带腼腆的大男孩信心十足地说。

投入智能分类回收桶,垃圾分类不再难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据了解,本次活动所在的淮海新村是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早在2014年小区里就设置了厨余垃圾桶、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为了鼓励、动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我们采取了很多方法。从给每户分发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到派志愿者上门回收,再到现在投入智能回收箱,都是在和居民沟通中,不断总结经验,用最能让居民接受的方法推行。”淮海路社区主任徐桂兰向记者介绍,“我们小区之所以能成为示范小区,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现在每天晚上小区里专门设点收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则采用智能回收箱,每次投放前,用手机或者积分卡一扫,会出来一个智能条形码,贴在垃圾袋上再扔,能追溯到源头。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便捷的操作方式也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徐桂兰说现在小区里年轻人参与垃圾分类占到总人数的50%。“很多年轻人不在意积分,他们觉得参与分类能让小区环境变得更好。暑假期间,我们举办了针对小朋友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马上南航的志愿者基地要落户我们社区,宣传的力度就更深、更广了。我们希望通过孩子拉动家长、带动一个社区。”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垃圾,是一个贬义词,是人类强加的一种误解”、“丢进垃圾桶的,不等于一无是处”、“塑料、废纸、布头、金属、玻璃一吨废纸,节约木材300公斤”、“举手之劳,却可以创造奇迹,垃圾分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在南航志愿者和孩子们铿锵有力的诗朗诵声中,“垃圾环游记”主题活动落下帷幕。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淮海路社区 “垃圾环游科普记”精彩上演

图片来源《周末》报2018年7/2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