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传说在这一天,牛郎织女会通过鹊桥相会,小编常想:这应该是地球上最多人关注的约会了。

今天是2018年的七夕佳节,本期头条号,我们将为大家分享那些至情至美的七夕诗词,体验下人世间感人的情话。

先来考考大家:图中这首七夕诗是谁作的?提示:答案就在本文中,敬请您用心阅读。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你知道这首七夕诗是谁作的吗?他可是在周星驰电影里出现过哦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告白原来更真切!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品读】牛郎织女的传说几乎是中国爱情文学中一个典型的母题。从《诗经》开始,到《汉乐府》,到《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到曹丕的《燕歌行》,到柳永,到欧阳修,到苏轼,很多人都写过这个题材,但多不脱欢少离多的窠臼。所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所谓“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唯有秦观却道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终于盼到了一年一度的七七相会,这样一个夜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品读】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壬申七夕》

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品读】难得等到七夕她已驾着七香车。刚刚两心相会又忧无情的晓霞。清风夜静,唯有玉佩的响声,日光微弱点吧,不要晒枯了艳丽的鲜花。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传得更远更远。星间的高榆给人间送来舒适的影斜。她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识别灵筏。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品读】杜牧这首诗,宛如一幅秋夜深宫小景。宫中秋夜,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的画面抹上了冷冷的色彩;一个宫女正手持轻罗小扇扑打飞来飞去的萤虫。“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少女花一样的年华,被幽禁在深宫之中,没有温暖,没有自由,只有孤凄阴冷。在这样的气氛中,她百无聊赖,便拿起扇子扑打飞萤,一只又一只,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也许只有这才能使她暂时忘却忧愁。然而,扑打累了,夜已深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她仍不想入眠,“坐看牵牛织女星”——含情脉脉地凝视那银河两岸遥遥相对的牛郎织女星。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品读】诗人以咏叹的抒情笔调写道:“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每年七夕,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终于相聚在一起,说不尽绵绵情话,道不完思念爱慕之意。遗憾的是短暂的欢聚后,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无尽的相思和难耐的凄寂。相会的欢乐,离别的痛苦,这一切都发生在七月七,由牛郎和织女来品味。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品读】上阕写七夕之事,紧贴词牌之意,为友人离别之愁思开怀。下阕以晋人遇仙的典故人词,写和友人欢聚的快乐及离别的感慨。全词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起来清晰明快,韵味十足。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的超凡脱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态。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唐代·《七夕二首·其二》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品读】此《七夕二首》是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此诗为第二首。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之夜。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后附入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寿等活动。此俗甚古,汉、晋、南北朝书中均有记载。在此纯粹的妇女风俗节日来临之际,德容作此七言绝句,记述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情怀。任何风俗风景,其观感体验皆因人而异。旧俗此时,妇女尤其是未婚少女,尽皆欢天喜地,满怀憧憬地聚集欢会,祈祥祷福。德容无此心境,她疑惑牵牛织女为什么要此夕相会。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沉醉东风·七夕》

元·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

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

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

月转过梧桐树影。

【品读】在这支小令中,作者化用唐杜牧《秋夕》,绘制成一幅静夜(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品读】《白头吟》是汉代才女卓文君的作品。(存疑)据传,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因此作了这首《白头吟》,呈递相如。这首诗寄寓了作者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生反思。因此,她较之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又迥然不同。

【释义】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

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

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

惟与蜘蛛乞巧丝。

【品读】碧落银河之畔,正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良好场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风玉露之七夕才相会呢?大约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别离吧?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诗人苦闷难释的孤寂心态,语意感伤,心境难堪。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最后想到民间风俗,问:“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

《二郎神·炎光谢》

北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品读】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和人间李隆基杨玉环马嵬死别的动人故事,演绎、融汇为一个纯情浪漫、晶莹剔透的意境,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代·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品读】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品读】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孟浩然诗歌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愿望,给开元诗风注入了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品读】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绮疏遗恨》之针

明·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品读】明代诗人唐寅分别以“绮疏遗恨”为名制作了《绮疏遗恨》之尺 、《绮疏遗恨》之刀、《绮疏遗恨》之针、《绮疏遗恨》之绣床 、《绮疏遗恨》之灯擎 一系列诗篇,表达女子的相思以及爱情一去不返的悔恨之情。在这里,绮疏应理解为女子的闺房。绮疏遗恨应解释为女子在闺房中对爱情一去不回的悔恨。

【唐寅简介】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品读】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叮咚,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的不那么明显。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品读】《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在这些绝妙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更加喜爱这个节日了,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如今,七夕节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情人节”。就在今早,小编就看见小区里面好几个送花的人。有此佳节,发现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了。特祝福今天有缘看到本文的朋友们:七夕快乐,事事顺利!

七夕诗词送给你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表白更真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