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編讀往來|農業農村部關於提高農民在一二三產融合進程中收入的建議答覆

編讀往來|農業農村部關於提高農民在一二三產融合進程中收入的建議答覆

編讀往來|農業農村部關於提高農民在一二三產融合進程中收入的建議答覆
編讀往來|農業農村部關於提高農民在一二三產融合進程中收入的建議答覆

林青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提高農民在一二三產融合進程中收入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現答覆如下。

當前我國農民合作社蓬勃發展。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10.2萬家,實有入社農戶突破1億,約佔全國農戶總數的48.3%。農民合作社已經成為重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在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一、關於積極支持農民合作組織參與二三產經營活動

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支持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2017年在全國全面推開。按照“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的思路,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延伸農業產業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切入點,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繁榮穩定。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帶動或輻射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用於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銷、農業多功能性拓展、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產業扶貧等工作。同時,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關於“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的要求,2017年中央財政將支持農業生產的相關資金合併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進一步推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創新和完善資金管理使用機制,資金採取因素法分配,並切塊下達到省。我部會同財政部實施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突出農產品初加工、產品包裝、倉儲物流設施建設運營、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提升合作社自身管理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服務帶動能力。

您所提“支持農民合作組織參與二三產經營活動”的相關建議,在現有支持政策中已有較好的體現。而且各省可以在完成約束性任務的基礎上,在大專項支持方向範圍內,結合當地實際,按照有關規定統籌中央和地方資金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促進農民增收。此外,近年來,中央基建投資對糧食倉儲和物流項目等農產品貯藏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均給予了一定支持,您所提“加大對農民合作組織在二三產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補貼力度”的意見已經得到體現。關於通過中央基建投資資金支持農產品加工貯藏、物流貿易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有關事宜,財政部將積極予以配合。

二、關於破除農民合作組織參與二三產經營的融資瓶頸

為切實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財政部會同我部和銀監會大力推進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成立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推動各地完成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以下簡稱“省級農擔公司”)組建,服務對象聚焦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小微農業企業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目前,省級農擔公司已進入向下延伸分支機構、開展實質性運營階段,多層次、廣覆蓋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初步形成。符合政策規定的農民合作社信貸擔保需求,可統籌納入省級農擔公司業務範圍。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繼續推動農業信貸擔保服務網絡向市縣延伸,通過擔保費率補助和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地方農業信貸擔保機構降低擔保門檻、擴大擔保覆蓋面,切實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的可得性和獲得感。

三、關於引導和鼓勵農民合作組織拓展經營領域

近年來,各地農民合作社在生產合作基礎上,穩步發展了產銷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休閒旅遊、手工藝合作、勞務合作等不同類型和領域的合作,積極發展休閒觀光、鄉村旅遊、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增加其工資性收入。新修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拓展合作社的業務範圍,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開展以下一種或者多種業務: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使用;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及其他相關服務;農村民間工藝及製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經營;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設施建設運營等服務。我部下發了《農業農村部關於做好學習宣傳貫徹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有關工作的通知》,系統梳理了法律修改重點內容,對貫徹落實法律提出具體要求。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宣傳貫徹工作,引導農民合作社創新經營模式,拓寬合作領域,延長產業鏈條,讓農民從二三產業中獲得更多收益。

四、關於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力度

2014年開始,我部聯合財政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0.9億元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國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工程以提高農民、扶持農民、富裕農民為方向,以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為目標,強化頂層設計、創新項目管理、精選培育對象、規範培訓內容、完善培育模式,重點面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幹、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和農村創業青年,開展農業全產業鏈培訓,服務產業發展,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一是突出培育重點對象,重點遴選糧食和主要農產品適度規模生產,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領域,以及農機、植保、質量安全、農村信息等行業的從業者。二是豐富培訓內容,圍繞職業素養、團隊合作、科學發展等綜合素質,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應用和標準化生產、質量安全、信息化手段應用等生產技能和創業創新、品牌創建、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融資擔保等經營管理能力內容開展培訓。三是健全培育機制,建立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科研院所等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的多元培育機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中培訓與現場實訓相結合,一二三產全程培育,確保培訓實施效果。四是加強績效管理,建立中央對省、省對縣、縣對培訓機構的分層績效考核機制,鼓勵各地探索由第三方進行評價培育效果的模式,績效考評結果作為下年度資金安排的重要因素。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大力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2018年中央財政擬投入20億元,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計劃和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計劃,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精準培訓力度,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

五、關於合理確定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發展定位,實現各主體間互補發展

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從財政稅收、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信貸服務、保險支持、營銷市場、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建立健全支持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體系,明確要求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元融合發展。目前有13個省份已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為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互補發展,我部會同有關部門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實現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託,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形成一體化農業經營組織聯盟。2017年10月,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原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聯合出臺了《關於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支持政策措施。目前,全國11個省份已制定出臺了專門政策措施,部分省份開展了省級示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創建活動。今年3月,我部聯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中國農業銀行印發了《關於開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支持政策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選擇部分省份在財政、金融支持政策上開展試點探索。下一步,我部將積極推進相關政策貫徹落實,指導各地開展示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創建工作,以點帶面、以線帶片促進整體水平提升。

感謝您對“三農”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聯繫單位及電話: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

010-59191874

農業農村部

2018年7月20日

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

編讀往來|農業農村部關於提高農民在一二三產融合進程中收入的建議答覆點擊【藍色標題】查看徵訂指南

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

合作社人必讀|2018年度《中國農民合作社》在線訂閱指南(視頻)

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

點擊藍色鏈接

查看完整通知內容

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

報名通知|探秘褚橙莊園,共商品牌創新(圖)

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

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門戶網站

58分鐘前

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

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心

中國農民合作社: 點擊二維碼可識別關注

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编读往来|农业农村部关于提高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进程中收入的建议答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