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太子胤礽明明可以稳坐皇位,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康熙两立两废呢?

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的第二个序齿的儿子,也是清朝以来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母亲是康熙的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因为母亲的尊贵身份,所以胤礽一出生就被公开册立为皇太子,将来康熙百年之后大清帝国的接班人。对胤礽来说,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因为太子的身份,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除康熙外,胤礽就是大清天下的主人。可是因为康熙实在活得过久,在这位千古一帝的光芒下,胤礽的才能功绩似乎变得不值一提,在后世众多书籍和影视剧中,胤礽多是被描画成一位懦弱无能的皇族子弟,兄弟们不服他,大臣们不听他,连康熙也对他两废两立,最后幽死于咸安宫。

太子胤礽明明可以稳坐皇位,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康熙两立两废呢?

胤礽

胤礽毕竟是康熙早年最为疼爱的儿子,也是大清的储君,众人对他的未来是十分期待,史书记载胤礽聪慧好学,文韬武略,康熙亲征噶尔丹三次,胤礽就代替康熙监国两次,替康熙处理了不少繁琐的政事,可以说康熙盛世的到来和稳定,胤礽是有功劳有苦劳的。那照这样发展,胤礽只需安安稳稳的孝敬康熙,礼待大臣,加上索额图的辅助,安稳过渡继承皇位也好像不是一件难事,可为什么最后甚至被囚禁而死呢?

太子胤礽明明可以稳坐皇位,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康熙两立两废呢?

胤礽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康熙的身上,因为对胤礽的宠爱太甚,无暇兼顾太子的教育,只能委托索额图和其他各位大臣,甚至默许索额图的建议:太子的仪仗和服饰都和康熙规格差不多,有的质量还比康熙的要好。这就是摆明的僭越,但是因为是康熙默许的,所以此事也不了了之,但从此胤礽就开始自大了,认为自己是未来的皇帝,不管做了什么事,都有索额图和父亲顶住,烧不到自己身上。可他忘了,康熙不止是个父亲,还是个皇帝,作为一个权握天下数十载的皇帝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而胤礽却一次又一次的触犯康熙的逆鳞。

太子胤礽明明可以稳坐皇位,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康熙两立两废呢?

康熙皇帝

第一次因太子暴虐无道被废时康熙所说的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第二次因为太子策划逼宫阴谋再次被废,康熙昭告诸皇子“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康熙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苦心培养的太子胤礽会变得如此不堪?但其实康熙三十七年大范围册封诸皇子的时候,祸根就已经埋下了。

太子胤礽明明可以稳坐皇位,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康熙两立两废呢?

胤礽

康熙册立皇子,并让他们分管内务府和六部,本意是作为太子的辅助臂膀,但诸皇子有权又有名,而且各个都不是甘于平凡的主儿,分散了太子的权力,就让其中某些有野心的人开始暗自培养势力,结党营私,处处掣肘太子,其中最出位的就是大阿哥胤禔的“大千岁党”和八阿哥胤禩的“八爷党”。为了要制衡回去,太子又不得不依仗索额图的势力和他们对抗,这样一来,不结党也是结党,太子最后的逼宫或许也是实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做出来的。

太子胤礽明明可以稳坐皇位,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康熙两立两废呢?


一只喜欢历史的九零后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历史,说人物,欢迎各界人士骚扰,一起讨论,但如果是垂涎小编美色的,请一律留下联系方式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