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英雄陈胜何时能荣归故里?

英雄陈胜何时能荣归故里?

陈胜大泽乡农民起义

(作者:赵辉)公元前209年农历秋七月,在安徽省宿州市南大泽乡,农民英雄陈胜、吴广振臂一呼,揭竿而起,率领九百农民兄弟揭开了推翻大秦王朝的序幕。起义队伍先下蕲县,一路向西攻下铚、酂、苦、柘、谯等地,在陈县三老与豪杰的支持下,建立了与大秦王朝对峙的张楚政权,形成具有一定组织、有相当号召力的反秦力量,分兵各路进攻秦政府的各个要地,使得推翻秦暴政统治的斗争成燎原之势。

“苟富贵,勿相忘”成为现代每个多年同窗学子的临别赠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每个走在奋斗路上人们的心励志格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各路不甘平庸人士的理想追求。所有这些经典语言皆出自一个没有接受任何教育、没有一份土地的农民雇佣工陈胜之口。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也成为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成为社会底层阶级心中永远的英雄。

所有英雄人物都是悲剧的,他们以个人之力,挽民族存亡于即倒,拯救国家于即亡,他们虽然壮志未酬身先死,但留下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英雄陈胜就是这样一个以一己之力,舍生忘死,发动了对大秦暴政统治的起义斗争,成为一个推翻强权统治的民族英雄。

对于这样一个英雄,这样一个草根英雄,笔者在《陈胜故里考证》文章中,论证了《史记》记载的“陈胜,阳城人”中的阳城,当为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双桥镇的古城遗址古阳村。完全排除了从三国时期以来形成的陈胜故里的“登封说”、“方城说”和“商水说”,因为这三种学说中,只是论述了汉朝在三地存在过阳城地名,缺乏对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形成的基础事实以及秦朝苛政在此次起义中推波助澜的关键事实。论证了形成最晚、影响力最小的“安徽说”中的阳城,才是陈胜故里的客观事实。

英雄陈胜何时能荣归故里?

四地阳城与大泽乡和北京关系图

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双桥镇古阳村的阳城遗址,因为名气很小、历史存在较短、史料记载极少,使得怀远阳城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怀远阳城存在的历史遗迹是永远都不会被抹平、消失的,即使一砖一瓦都是历史存在的见证。

英雄陈胜何时能荣归故里?

北魏阳城、秦阳城、陈集镇与大泽乡位置

在形成最晚的“安徽阳城说”中,其主要依据《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古迹条下记载:“阳城,在宿州南,秦县,陈胜生于此,魏时县废。”;清光绪年间的《宿县志》记载:“阳城,古地,在州东南,与蕲近。”。因这两条记载仅为明、清的地方县志,又距离陈胜起义后的1600年后,其对现代陈胜故里的研究影响较小,以致被完全忽略。但历史上的一个客观存在,终会以某种形式出现,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消失。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双桥镇古阳村的阳城遗址,以及当地的传说正是对“阳城,在宿州南,秦县,陈胜生于此,魏时县废。”,“阳城,古地,在州东南,与蕲近。”最好的注释--古阳村距离蕲县直线距离仅为23公里。

对于秦朝怀远阳城的是否真实存在,一直悬而未决,才导致陈胜故里阳城存在巨大争议,如果能在史料中寻找到安徽省怀远县阳城的历史记载与具体地址,结合农民起义在大泽乡形成的苛刻条件,陈胜故里的争议将迎刃而解。

英雄陈胜何时能荣归故里?

陈胜起义进攻、退守线路,遇难位置图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淮河流域的历史名城遗址都有详细的具体记载与描述,是我们解答安徽省怀远县境内阳城历史存在的重要参考。

《水经注》卷二十三载:(阴沟水)水又东南,径城父县故城北,沙水枝分注之。水上承沙水于思善县,世谓之章水,故有章头之名也。东北流径城父县故城西,侧城东北流,人于。水又东径下城父北。《郡国志》曰:山桑县有下城父聚者也。水又屈径其聚东郎山西,又东南屈,径郎山南。山东有垂惠聚,世谓之礼城。袁山松《郡国志》曰:山桑县有垂惠聚,即此城也。水又东南径阳城北。临侧水,魏大和中,为州治,以盖表为刺史,后罢州立郡,衿带遏戍。水又东南径龙亢县故城南,汉建武十三年,世祖封傅昌为侯国。故语曰:沛国龙亢至山桑者也。水又屈而南流,出石梁。梁石崩褫,夹岸积石,高二丈,水历其间。又东南流,径荆山北,而东流注也。

其所述的阳城“魏大和中,为州治,以盖表为刺史,后罢州立郡,衿带遏戍。”中的魏大和当为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年-499年),正是郦道元生活的年代,也是郦道元游历淮河流域时期,明确详细记载了在安徽省怀远县龙岗镇涡河上游的涡河南岸存在的州郡阳城。

北魏太和年间的州郡阳城位于怀远县龙岗镇上游,距离怀远县双桥镇古阳村遗址阳城直线距离大约有15公里。两个相距不远的阳城,在距离位置上的微小差别,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陈胜故里阳城为秦朝治所,北魏阳城为七百多年后的北魏治所,不同时期一个地域的治所,根据政府治理需要,发生位置上的微小迁移,是完全合理与必要的。这也说明,怀远境内的阳城在历史上是确实出现存在过的;虽然秦朝阳城与北魏阳城中间相隔了七百多年,但真实存在过的历史是不会被完全淹没的,总会在某个机遇中再次出现、显现;在明、清地方县志关于陈胜故里的明确记载,也正是这个道理。阳城在这七百年中间的历史记载缺失,可能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阳城是人所共知的,在熟知中逐渐被历史而淡忘。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其中“闾左”在秦代基本代指为乡里、闾里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也就是说发闾左、适戍渔阳的九百人为陈胜同一地域闾里的贫苦同乡。他们是在秦暴政的强权命令下,限定区域、限定人数、限定时间召集、限定出发时间、限定到达时间的情况下,而踏上前往渔阳的路途。在秦朝暴政的法律下,农民是被严格限制在所生活的土地上,严禁流动离开所在的地域。在这些严酷的法律管制下,任何回避秦朝在统治管理上的强暴,草菅人命的无情,都是对大秦严酷法律的漠视与挑战,其结果都会殃及自身。所以,这九百人的戍边队伍只能是限定时间内,短时间内征集完毕,立即出发,径直前往目的地渔阳,在限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在当时的通讯、交通、财力、组织、法律等条件的限制下,完全不允许相距几百公里外的其他地方农民在大泽乡集中,绕道、延误到达渔阳的时间。滞留大泽乡的九百农民,只能为渔阳至大泽乡正北方区域的安徽省怀远县境内征集。这九百人的征集地,也就是陈胜的故里,也印证了《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古迹条下记载:“阳城,在宿州南,秦县,陈胜生于此,魏时县废。”;清光绪年间的《宿县志》记载:“阳城,古地,在州东南,与蕲近。”。

安徽省怀远县在1982年以前,隶属于安徽省宿县地区,即是现在的宿州市,与宿县相邻,而阳城古阳村正位于宿怀交界区域。这些行政管理上的变化在历史上是相当频繁的,如怀远县原属宿县地区,现在属于蚌埠市;大禹会诸侯的涂山原属怀远县,现属蚌埠市禹会区;一衣带水的荆、涂二山,现在分属两个行政管理单位;刘邦在荆、涂二山设立的父子祭祀场所禹王宫与启王庙,也如牛郎织女般隔河相望,分属不同区域。

终上所述,陈胜以及参加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这九百人皆为现安徽省怀远县境生活的贫苦农民,他们的斗争结束了秦暴政的统治,结束了夏、商、周以来形成的贵族阶级统治格局,展现了底层阶级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力,为大汉王朝的建立、汉民族的形成,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秦二世元年“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王在返回家乡的途中,被害于安徽省涡阳县境内,辗转埋葬于河南永城的芒砀山中,最终没能还归故里,作为生活在陈胜故里的后人,何时才能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陈胜王,正式迎回故里,让农民英雄陈胜荣归故里、魂归故里,接受后世之人的膜拜、祭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