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觉得广电有线电视能召回流失的观众吗?为什么?

蓝色的忧伤U3


别了,有线电视网络

有线电视网络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大势所趋。这种状况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说明了什么?都值得人们去做一番探究。

以我们小区为例,如今百人之七八十以上的居民都告别有线电视网络了,而互联网电视成为新宠,只有少数老年人还在使用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这也是由于他们家中子女没在身边的缘故,无奈才不得不使用的。

何以出现这种难堪的局面?从客观的方面来说,除了互联网异军突起、势不可挡的大环境之外,主观上也不是没有原因,对于广电网络运营商来说,肯定是有的,这无法否认。

今天就重点从主观方面来说说看电视的那些事儿……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不把用户当上帝,而是当成了任意宰割的羔羊,死靠着老观念,去面对新问题,这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

不是吗,长时间,大家都是用着有线电视网络,一年100多元的费用,有线电视网络看得好好的,钱不算太多能过得去,大家也就相安无事。可他们非来个所谓的“升级”,其实就是借升级来升费,增加了几个台,费用也跟着提高了一倍多,收费成了每年近300元。如果家里有二至三个电视,则还要另外收费,让居民不堪重负。什么年代了,还拿着垄断经营的思维来运作,能行得通吗?于是,有线网络的噩梦也就从此开始了:一部分用户断然拒绝使用有线电视网络,改用了卫星接收锅,因为价格便宜,100多元钱,能看多年。几十个电视台也足够收看。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一部分用户流失了。这种结果又能怨谁呢?有位水厂的朋友曾开玩笑说:“我们一年的水费才能收几个钱呀,有线电视网络的收费却比我们高得多,他们的成本有多少,我们的成本又有多少?凭什么?”而更多的用户则“驾机起义”,纷纷倒向了前景更为广阔的互联网电视运营商。

有线电视网络在收视质量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有线电视网络的收视质量虽优于卫星锅,画面质量与互联网电视没法相比。从搜台的数量来说,前者有数量限制,而后者则是海量的电视节目。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互联网电视了。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即服务质量。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的运营商相比:前者是购买机顶盒,后者是免费送机顶盒,并且随时可以免费更换;如果出现问题,前者需要到营业厅报修,后者只需打个电话,便上门免费维修。

冰雪两重天,从以上就可以看出,人们为什么会弃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营商而去,从而去热情拥抱互联网运营商,答案不言自明。


分享感动和感悟


不可能啦。

1,首先我最痛恨的两点就是:一,我明明已经交了有线电视费了,可是还开那么多的购物频道,别跟我说那只是我不喜欢,总有人喜欢,喜欢只是你们广电和电视购物公司一起有钱赚的人喜欢,看电视的人会喜欢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是有点播功能,所谓VOD,但是用过电视盒子,用过电信移动联通的IPTV,没有哪家点播会比广电有线的更差了,做这些点播节目编辑录入工作的人,就不是跟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我想要的他都没有,他有的都是些不知道啥内容。而且但凡是点播,都是要收费。其他渠道的一般都不收费或者有很多不收费的界面内容可以看。

2,本地频道节目资源的确是广电有线的一个强项,别人是搞不大好这事。但这是你们自己相互伤害好不好,本来想通过手机或者其他渠道的信号看下本地新闻资讯或者接地气点的节目,没广电就没得看,那就算了,不至于为他再去特地申请广电,久而久之本地节目就慢慢自己消亡吧。本地节目资源也乐得跟有线蛇鼠一窝以为能进行捆绑,殊不知这都是自找死。

3,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看电视了,不看电视,电视机还是少不了的,至少像壁画功能挂一下美观美观也行。可以抛弃首先抛弃的当然是有线电视服务了。感觉又差有很少用那留着干啥。

4,现在的机顶盒带的APP,可以自己编辑节目啦,把爱看的界面做个收藏,要看的节目列成一堆,看电视只从这些界面中挑,省时省力。更多你都想不到的个性频道。如古装剧频道,相当长时间内琅琊榜循环播放,漫威频道,漫威电影循环播放,这些功能广电有线肯定没去想过。

5,最后要说的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多终端收费的问题。传统装修为了广电考虑需要预埋同轴电视信号线,麻烦,如果有个三室一厅家里有老有小这下可就折腾大了,那三个四个机顶盒是要标配的。可是有时有些房间未必长期有人。又很亏。现在都可以网络看了,我相信要装有线的人想到这个问题就头疼。算了,又要布线,又要买机顶盒,又要多交几个终端的钱,还不如一开始就走网络机顶盒的路子,全部抛弃有线吧。

6,家里老人的问题。的确现在机顶盒什么的操作复杂,对老人认知和操作有难度。但是裝你一个有线电视又怎样呢,开电视机还是一样复杂,功能强大的机顶盒还是操作也麻烦的,要多重选择菜单。要简单。卫星电视绝对简单,打开就是频道,上下就是翻频道。所以做老人简单的市场你也干不过卫星电视


毕节9527


我也做过2年的IPTV,对广电这块有所了解,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广电而言,有线电视的用户是否召回还真的不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广电要推出有线电视。

其实,整个有线电视网络是从大概90年左右开始建设发展起来的,这个阶段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大规模建设的时段。原来的无线电视台(非卫星)是靠电视台的信号塔传输无线电波覆盖,由于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阻挡比较严重,很多区域无线电视信号接收并不好。另外一方面,无线电视台收到传输效率的影响,传输的电视频道数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广电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有线电视网络,用大容量、无阻挡、可支持数字化、双向传输的有线网络电视去替代城市里原来的无线电视网络。


也就是说,本质而言,有线电视的存在是为了推广广电的电视节目,收费只是收取维护和建设的成本。

整个广电而言,有线电视的收视费并不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电视台的广告才是。

对于广电而言,一个城市的有线电视收视费其实并不重要,网络建设铺设光缆,构建整个网络的成本就比较高,而且即便是一个城市按照规模有那么100多万或者以上的用户,按照一个月24块钱收费,也就是几千万的事情。抛掉维护成本还人力成本,这点儿剩余的小钱钱,对于财大气粗的广电而言,还真不是什么太大的收入。

对应的可以去打听打听那些电视台一个月的广告收入有多少就可以知道了。

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插曲,当年广电想大规模的推广电的cable modem和电信局的ADSL抢用户,结果被当时的信产局给制止了,如果当年没被制止的话,或许广电会很重视有线这张网了。

IPTV,互联网盒子等等,都是归广电局管的,放的电视类节目也都是广电的。

对于IPTV等视频类业务的节目源、内容,都基本或者全部是广电的,所以说,不管IPTV这类的互联网电视如何发展,甚至说是完全取代了广电的有线电视,也就是相当于广电的电视信号换了个渠道而已。

互联网电视、IPTV就相当于渠道商,有线电视相当于厂家的自营专卖店,要说哪个发展的更好,对于广电而言其实不太重要。

广电推数字化有线只是响应国家的“数字化社会"建设而言,至于这个数字化是体现在广电自己的有线网络还是互联网的IPTV等上,对广电而言,还真是区别不大。

整体而言,广电的存在更多是做为一个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存在,只要中国的整体电视用户正常发展,保证全国范围内人民群众都可以看到健康的和丰富的电视节目(尤其需要保障农村以及其他偏远区域),他的工作就可以说做到位了,至于广电本身的有线电视用户多少,还真不是他必须要考虑的范围。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近些年来,IPTV、互联网机顶盒、智能电视、微型投影仪、各类视频网站纷纷入驻市场,观众可以看电视的途径越来越多,导致广电有线电视的部分观众开始流失,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为了挽回流失的观众,为了稳定现有的观众,广电有线电视开始创新,也推出了不少好的业务,得到观众的认可。

在召回流失的观众上,广电有线电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一个普通的观众角度来看,广电有线电视也有很多的机会,如下:


1、广电有线电视业务创新

目前广电有线电视主要业务是看电视等,在电视业务上可以有更多的创新。

比如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收视体验,可以根据当前播放的电视节目,推荐一些类似的其他电视节目,让观众有更多选择。

比如加快调台时的速度。观众在切换到下一个台时,可以迅速切换过去,无需等待。

2、直播上4K,高清常态化

4K节目是近年来炒得比较火热的,而且从4K节目的拍摄、传输、播放等技术相对而言都比较成熟了,所以广电有线电视可以专门开通4K的电视节目,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

现在广电有线电视也有不少非4K的高清频道,也有标清频道。未来的趋势也是高清频道逐渐代替标清频道,标清频道也许就慢慢消失了。这样高清频道和4K频道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3、引入优质点播内容

有的广电有线电视有自己的点播系统,可以为观众提供丰富的点播内容。

进一步,在内容上可以与主流的视频网站合作,引入更多更优质的内容,这些优质内容从电脑、手机这种小屏幕移到电视机这种大屏幕,给观众的体验可大大不一样。

4、多多发展针对年轻人的业务

现在老年观众占到广电有线电视相当大部分的比例,但是未来的主要观众群体还是现在的年轻人观众,所以从现在开始广电有线电视就要有意的针对年轻人开始设计符合他们口味的业务。

年轻人的需求很多,有娱乐的,休闲的,职场培训的等等。因此广电有线电视可以引进比如游戏栏目,教育培训类栏目,旅游栏目等等。


综上,广电有线电视只要能创新,把产品体验做好,在未来是能召回很多的流失的观众的。

小伙伴们有疑问的,有想法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数字视听科普


我家里用接着有线电视的盒子,同时接着联通的盒子。两个同时调换着看,我说说我的看法。

有线电视服务跟不上,思维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且你只要用有线电视,就得连续用,如果停机了你不抱停,过了一年你还想用,上一年即便没给你提供服务你也得把上一年的收视费交上才能看,这个真心落伍了,还处在垄断思维中。

但是好处是看电视剧也好,综艺新闻等等节目都比网络上的快一步,并且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换台快捷。几乎没有额外花钱的地方,当然看电影点播的话要花钱,但他们免费点播的电影比网上的多多了,并且都是高清的,而且更新也挺快。

再说一下网络电视,以前联通的想看电视也得花钱,现在只要有手机套餐的,几乎都含电视收视费了,但是你会发现打开以后想不花钱几乎没东西可看了,电影要花钱,看电视剧甚至也得VIP看似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想看的几乎都得花钱买。并且看电视换个台响应速度太慢。

前几天广电的到期了,停机了,只能用联通了。最近老婆一直嚷嚷着让我我把广电的交上费,说看不惯网上的,体验太差。

另外智能电视本身也能看很多东西,但是好像不能看电视,并且看电影的话和网络盒子一样都得花钱开通VIP,虽然能下载软件,但是只能下载电视机上支持的那几种,并不是和电脑一样啥也能下。

不知道网友们是什么体验,综合来看论观看质量和体验我感觉还是广电的更胜一筹。如果广电的费用再低一点,服务创新再提升一些,我可能还会用广电的,虽然联通的已经不花钱了。


一花一世界说破看不破


  在很多人看来,广电有线电视网络将被互联网电视取代,这种看法是比较片面的。目前有线电视的市场份额确实有所下滑,但仍处于领先地位。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视频平台免费内容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流失的有线电视用户肯定还会回来的。


  有线电视网络不会被淘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完成了由模拟到数字技术的变革后,又进行了双向传输的技术改造。眼下,无论是电视节目数量,还是体验,有线电视都占据绝对的优势。


  2014年前后,互联网电视概念的流行,有线电视市场份额被蚕食。说白了,很多智能电视可以安装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客户端,并且免费观看,这抢走了有线电视的很多用户。不过,这并没有撼动有线电视网络的市场地位。

  从数据上来看,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自2014年开始有所下滑,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电视具备了颠覆有线电视的实力。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有线电视实际用户分别为2.36亿户、2.28亿户和2.14亿户,近两年分别下降3.13%和6.06%。


  随着打击盗版力度的加强,互联网电视上的免费内容越来越少,有线电视用户开始缓慢增长。


  去年开始,优酷、爱奇艺、腾讯等平台的一些热播剧也开始收费,而且费用并不比有线电视便宜。


  以优酷来说,支持电视客户端的会员一年399元,有线电视一年不到300元。乐视的会员一年480元,更贵。在资费方面,有线电视比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要廉价一些。没有免费的内容了,互联网电视拿什么与有线电视抢市场?


  体验是互联网电视的硬伤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互联网电视的内容大多数来自各大卫视。无论是优酷,还是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一些热播剧必须在电视台播放后,才能上线播放。

  除了内容上的短板外,体验也是互联网电视的硬伤。目前,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的内容大部分可以达到1080P的清晰度,而互联网电视大多数只能支持720P。虽说购买了会员可以观看蓝光内容,但网络速度达不到。


  哪怕是用户申请了100M以上的宽带,使用互联网电视播放1080P高清内容有时也会卡顿,因为视频平台的服务器资源不足。现在用户的宽带足够快了,但视频平台的带宽不够。在清晰度方面,有线电视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总的来说,有线电视网络虽然有很多不足,服务有时让人很无语,但有线电视目前仍然是首选。一些互联网电视打着免费的旗号,但从共享单车这些惨痛的教训来看,贴着互联网标签的很多东西,忽悠成分居多。


贾敬华


记得刚推出有线电视的时候,每个家庭都争先恐后的去办理,原因很简单因为有线电视打开了人们的视野,所能观看的节目不再是中央台和所处的地方台了,而是可以接受更多的节目信号,这其中还包括所在区的区有线电视台,各区有线电视台在当时也属于高收视率的台,因为所播节目都之前不曾看到过的,包括不少的香港电影和译制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选择也在不断的曾多,从最初的只能在电视台收看节目到现在可以在网上平台收看节目,观众也慢慢改变自己原有的收视习惯。当然,这也和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从电视台首播改为网络平台首播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广电有线电视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升级,试图挽回一些流失的观众,但各大通讯公司推出的各种电视盒子又给了有线电视一记重拳,而免费赠送盒子成了这记重拳的致命武器。

由于广电有线电视的管理,一些节目无法在电视上收看到,而在盒子和网上却可以轻松观看,况且有线电视台的节目在盒子和网上也可以收看到,所以直接导致观众的流失越来越严重。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应该是压折广电有线电视最后的救命稻草,人们可以在手机上收看各种节目,这也使广电有线电视想要挽回流失的观众变得希望渺茫。(LR)


捕鱼小分队


如题所示

你觉得广电数字电视能够召回流失的观众吗?

个人觉得,比较难,如今无论是哪一家宽带运营商网络资费相比前几年已经有大幅度的降低,比如中国电信,虽然费用是149一个月,对于电话业务不多的人来讲,三张卡,149共享话费,是完全够使用,主卡还送无限流量,2000分钟的通话

再加上主流群体,中年人到年轻人,基本都是用手机流量,回家自动连接WIFI,电视机可能打开的概率已经非常低,已经有了网络功能,就没有人特意再去办理,280块钱一年的数字电视

虽然在农村里面老年人,需要数字电视,但对于用户来讲,有减无增,受众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广电在前几年都推出了宽带,但是与联通电信移动相比,使用的用户,是无法相比的,尽管费用很便宜,谈到便宜,中国移动网络,现在是只要你使用他们的卡,宽带第一年都是免费赠送的

不过,以中国广电为例,要想挽回用户,除非是办理了数字电视,比如一年280块钱,入户更换为光纤,在宽带网络速度上,质量上有一定提升,也可以像中国移动那样第一年使用宽带免费,第二年要想使用广电的宽带,每个月增加十块钱,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对网络只是需求,能够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的用户,有一定的吸引


侠客挨踢数码


不请自来!

现在有线电视双向互动有线电视年收费326元,可以互动点播、可以上互联网、可以收看高清直播和高清付费节目。看到很多评论和回答都是在抹黑有线电视,这里很难说没有其他运营商的水军大队在操作!如今的有线电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被动的看电视了!以前传统的被动式收看电视早已不存在,互动点播、高清直播、高清回看、旅游景点实时观看、高速上网、人社教材(1~9)年级同步课堂、高清广场舞等等优质的海量视频,都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观看,别老是教条是说有线电视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用心、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现在家庭开通运营商的宽带后,收看互联网看电视,首先没高清直播(都是录播)、很多互动点事的节目都是另外计费、很多不健康的互联网内容没有过虑(有低情调的用户很喜欢)、没有本地节目(不能了解当地政策)等等!单说互联网电视点播功能,有些不怎么会操作的用户,到年底去交宽带费时一下子交几大千就知道了!运营商还会捆绑很多隐性增值业务。现在运营商开通互联网电视,要求月消费60元以上,年收费最底都是720元,话费少的可怜!我以前也是用电信的一款宽带套餐,月交费138元要用满三年,我用满三年后,想把套餐改到106一月来,当我到当地营业厅咨询后,得到的回复是套餐只是增加,不能减少!大家想想这是什么道理,明显的霸王套餐嘛!后来我果断停用了。我是做有线电视工作的,经常看到有些运营商水军常在各种新闻、评论、论坛上黑中国的有线电视,真不知道这些水军自以为大家不知用心何在?要如此去黑中国有线电视?我们业内常说,用互联网看电视,很有可能《新闻联播》看完了,互联电视还在看《新闻联播》的开头画面(这就是有线电视直播和互联网电视直播最重要的其别)!说得不好,欢迎评论!


一路前进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有线迟早要死!我之前所在集团下属兄弟单位就是有线,全省一百多个县,据说已经有好几十个县发不出工资了,现在电视开机率越来越低!虽然不会完全消失,但是走下坡路已经是铁定的!

观看习惯已经从电视端走向了移动端。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几个愿意看电视,都是打开手机看各种视频,不但电视里的内容有,还有很多自制节目是电视里没有的!最主要的是有线电视同样也要收费,而且有些高清频道收费也不便宜!



有线电视广告太多!我家七八年没看过直播了,都是看看各平台的电影,要么就是孩子看看动画片,还要有线做什么?在广告中插入电视剧有什么好看的。现在各个网络平台只要有会员,你就可以规避广告。平台会员虽然也要钱,但是有很多渠道可以拿到免费的,譬如:支付宝的积分可以换优酷会员,京东的plus会员送爱奇艺会员,喜马拉雅的联合会员也送各视屏平台的视频会员。


有人可能说老人搞不来智能电视,但是可以用电信的免费IPTV,虽然现在版权问题央视好几个频道不能看,但对他们没影响。反观广电,现在也是接个机顶盒,信号也不稳定,经常画面撕裂,看高清还另外收费。有线电视不是被爱奇艺这些网络平台打败的,是被IPTV打败的,数字电视开始的时候有线电视不思进取,直接在原有同轴上升级,结果就是用户看着卡,等IPTV一上来,有线就完蛋。

总之一句话,收看方式改变了,你还守着原有陈旧当时,还不改变,而且节目还充斥大量广告,点播也要付费,不死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