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德国是怎样鼓励生育的?

世界知识出版社读书会


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是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都有鼓励生育的政策。其中,德国鼓励生育的政策尤为完备。

在德国,企业不但不会和女员工签订3年不能生育之类的协定,而且生育的女员工有很长的产假。德国法律规定,如果父母双方有一人停职一年在加重照顾孩子,可以享受在职时收入67%的补贴,这项补贴最高可达到1800欧元。这个补贴还是挺高的,很多不愿意工作的人用这个补贴就可以生活下去。

对于在职妈妈,德国法律也规定他们可以比没有孩子的员工每周少工作10个小时左右。而且德国也要求在工作安排上尽量考虑妈妈们的育儿要求,工作时间可以更加灵活一些。

另外,德国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还有税收减免政策。

而且,德国还给儿童发放补贴。每个孩子每月有184欧元的补贴,如果生到第4个孩子,这个孩子每月可以领到215欧元的补贴。14岁以下的孩子乘坐公交车、火车都是免票的,博物馆、动物园也大多有儿童半价门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也是免费的。

德国对于愿意生娃养娃的家庭,可以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德国女性的生育意愿仍然不是很强。主要原因是,德国女性还是愿意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在经济上能够自立,不受制于丈夫。近年来,随着德国离婚率的提高,德国女性更是觉得整天在家里管孩子,把自己的未来都和丈夫捆绑在一起是有风险的。


一知


过去十年中,德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家庭政策来解决人口赤字问题。包括将育儿假津贴提高三分之二,每年德国都花费数十亿欧元来解决这一问题。到2050年,估计只有7千万人将居住在该国,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如果出生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有多达2400万新移民大量涌入,人口很快就会开始萎缩。

为了鼓励生育,近年来柏林增加了每月向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补贴,为留在家中照顾新生儿的父母提供的福利,为父亲支付工作假和扩大国家日托服务。然而,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德国的出生率在40年左右仍然保持着每名妇女1.4个孩子的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德国政府还表示,金钱和休假是不够的。

财政激励措施不足以说服父母生育更多孩子,德国推出育儿假改革时,它未能填补随后的育儿缺口。在改革后的头几年里,这是德国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在许多地区,根本没有足够的托儿所。虽然德国的家庭政策似乎正在为提高出生率做出一系列政策,但仍存在重大障碍。多年来,有一个孩子被广泛视为女性的职业杀手。有了孩子就不能安心工作,在德国女性中根深蒂固。虽然观念正在好转,但德国劳动力市场继续在家庭方式上构成重大障碍。

允许妇女在兼职工作期间领取子女津贴的立法一直是一个值得欢迎的变化,但批评人士抱怨德国劳动力市场仍然过于僵化。许多公司仍然拒绝雇员在兼职或在家工作的可能性。这大部分都是兼职工作,通常是低薪,低技能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