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楊德龍同志,1984年10月生人,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文化,一級警司。2008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先後在軍川派出所案件隊、寶泉嶺分局刑偵大隊、延軍派出所案件隊擔任民警工作,現任寶泉嶺分局法制大隊民警。先後參與偵破了 “10.19”惡勢力團伙案件,“4.25”毒品專案,“12.29”打黑專案,墾區公安局“7.15”專案,“5.16”毒品專案等多起案件的偵辦工作。

把年輕的楊德龍同志九年的從警生涯鋪展開,你會發現有個動和靜的明顯分界。其中的四分之三的時間是在刑警崗位一線上摸爬滾打著,但是剩下的四分之一卻突然轉向了法制審核的崗位。這個變化說實話和楊德龍當初從警的志願是有差距的,一米八多的個子,帶著皮實勁兒的筋骨,壯壯的身材,活潑外向的性格,眾多屬性決定了他就是塊幹刑警的料,而他也用九年警齡裡一次次大要案件的闖蕩和成績證明了這一點。但為什麼最後他離開了心愛的刑偵崗位,轉而安靜的坐在了審核案卷的辦公桌前呢?

一次意外,考驗著楊德龍的初心究竟要比骨頭硬多少

一場抉擇,讓這名飽受天磨的刑警漢子邂逅一片更寬廣的舞臺

下面,讓我們通過一個個片段,走近楊德龍的故事,也瞭解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堅守與篤定追求。


★志向·“我不能讓好人多一些,但我可以努力讓壞人少一點”★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楊德龍同志出身於一個普通的家庭,學生時代的他並雖沒有如他人一般宏遠的豪言志向,但卻有著一顆在同齡人中足夠獨特的人生追求。“我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因為我無法使好人多一些,我只能努力使壞人少一點”。 沒有科學家的夢想,不見英雄氣的血性,但這平實話語中流露出的行俠仗義的精氣神,早已在這個少年心靈裡樹起了一杆名為“守土一方”的旗幟。正是這面旗幟的引領,楊德龍高中畢業後,選擇了黑龍江省公安警官職業學院繼續深造後來又通過自身努力的學習考上了中國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專業。

歲月不居,烈烈旗幟迎風招展,

芳華盡染,鏘鏘熱血侵潤忠誠。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楊德龍同志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服從領導指揮、安排,堅決同違法行為做鬥爭。通過政治學習、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清正廉潔,胸懷坦蕩,遵守紀律,做到了“事無不可對人言”。真正踐行了學生時代的誓言,無愧於“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堅守。


★ 取捨·不歇腳的拼搏,道不盡的虧欠 ★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楊德龍同志由於嚴謹,細緻和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多次被組織抽調參與重大案件的偵辦工作。在偵辦“12.29”打黑專案期間,楊德龍同志的愛人剛剛懷孕,但他從未對同事提及此事,更沒有向專案組的領導反應過困難。直到愛人在臨產前一天,他才從專案組匆匆趕到醫院。僅僅待了三天,就又急匆匆的收拾物品準備回專案組繼續工作,因為“閒不住、等不得”的他,總覺得自己的妻兒總能夠找機會團聚彌補,可一旦和犯罪嫌疑人擦肩,造成的將是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釀成沒辦法彌補的惡果。老父親責備他:“你就不能多待幾天麼?你要知道,雖然你是一名警察,你也是一個丈夫,你更是一個兒子。”楊德龍沒有說什麼,只是拿起公文包默默的在心裡說:原諒我,爸爸。我知道我是您的兒子,但作為人民警察,我更是人民的兒子。


★ 無畏·刀山火海一剎那,便是重來仍向前 ★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偵破案件的過程中,時刻充滿了危險與突然的挑戰。在多次和犯罪分子頑強的鬥爭中,楊德龍同志無畏無懼,勇往直前。只因為內心堅信正義所在的地方,光明必然與之同在。在偵辦“4.25”毒品案件偵破過程中,楊德龍同志與戰友不分晝夜蹲守犯罪嫌疑人20余天,在收網抓捕期間,犯罪嫌疑人駕車撞開民警車輛後瘋狂逃竄。楊德龍同志開車緊追不捨,並努力尋找機會截停嫌疑人所駕車輛。在經過一段開闊路段時,楊德龍同志抓準時機,駕駛車輛撞向嫌疑車輛,將嫌疑車輛撞停,當場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驚險的追逐場面讓參與抓捕的同志們都捏著一把汗,楊德龍卻對此一笑了之。是的,也許對很多人來講搏命的疾馳是危險叢生,但對於一名人民警察而言實在是不值一提。更何況,“我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因為我無法使好人多一些,我只能努力使壞人少一點”的初心,一直在危難與挑戰來臨之時鼓舞著他,於是,怒目橫眉,在向邪惡衝鋒的道路上怎會膽怯罪惡與黑暗的挑戰。


★丹心·就算骨頭碎成了末,但頂天立地的心依舊剛強 ★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2014年12月22日,楊德龍同志在辦理墾區公安局“3.21”專案過程中,前往饒河農場進行案件取證,路途中遭遇車禍,造成雙膝髕骨粉碎性骨折、右側髖骨粉碎性骨折、左側股骨粉碎性骨折、鼻骨骨折,身負重傷,可以說一隻腳已經深深的跨進了鬼門關裡。受傷後,楊德龍同志經過三次大手術,臥床恢復13個月才能勉強拄拐站起來。即使在病床上,楊德龍同志仍然不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密切的關注著案件的偵破進程。在同事看望時,楊德龍同志笑稱自己“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可是,每當夜深了,深到足以掩蓋這名臥在病榻上的壯漢身形與啜泣的時候,楊德龍同志也需要釋放的出口,試想如今連站立都費勁的這副殘疾身軀,如何再與違法犯罪去肉搏較量,不能衝鋒陷陣在刑偵一線,曾經的“初心”又於何處安放?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涅槃·用傷病打磨出的韌勁,為初心拓一片寬廣的天空 ★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只有心懷陽光,才會感受陽光,沐浴陽光。短暫的消沉讓楊德龍偶然發現自己憔悴的如此可怕。要站起來,要回到隊伍裡,要和最摯愛的戰友們為衷情的公安事業一起拼搏戰鬥。在積極心態的引導下,在家人無微不至的鼓勵下,在組織暖心的關懷下,休養期間的楊德龍拿出了與犯罪分子拼刺刀的鬥志和纏身病魔進行了另一場較量。結局,當然以楊德龍同志的勝利告終,得益於先天身體素質的強健過硬,他的身體狀況以醫生都難以相信的程度康復好轉,雖然終究無法恢復到百分之百的,但也剛剛好夠支撐起他重新拾起警營的夢。

2016年8月份,楊德龍同志拖著病體,主動找到寶泉嶺分局主要負責同志,請求回到工作崗位上恢復工作。分局領導關切的詢問楊德龍同志的身體的恢復情況,希望楊德龍同志先保重身體、養好傷後再回來工作。但是,在楊德龍同志的再三要求下,分局黨委同意在楊德龍同志身體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進行工作,並將其調整到法制大隊案件管理中心。

兩年來,楊德龍同志在病榻上輾轉,終於又回到了“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等待他的困難仍有很多。為了快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不辜負組織和領導的信任,更出色的完成新的工作使命。他克服行動的不便與病痛的纏繞,每天堅持學習業務,努力鑽研案件一體化平臺的使用,掌握受、立案管理模塊的使用,做好案件的受、立工作,把好統一入口的第一關,出色的完成了新形勢下的新任務,在新崗位上努力再立新功、再創輝煌,不負初心與警徽。

「警察故事」“沒法讓好人多一點,但可以讓壞人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