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藏自驾游,自己做饭并且在车里睡觉,有哪些需要准备的东西?

老王游记


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一个自驾游进藏的梦想,无关收入,无关地位,就是一种向往,对于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的向往

无论是是开着越野车,SUV,轿车,还是摩托车,自行车甚至是徒步,这场旅途都像是一场人生洗礼般,会让你一生难忘。

那么如果是自驾游去西藏,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今天我们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简单的和大家聊聊需要准备些什么

一,衣着篇

大多数的进藏者一般都选择七八月份进藏,其实原因很简单,夏天是旅游旺季,一般夏季也会有更多的假期,那么相对来说进藏的衣物准备就会繁琐一些,这个时节无论你是从哪里出发,一般的着装都是短袖为主,稍微凉快点的地方最多也就是配个薄外套就可以了,但是进藏的话,自驾游我建议准备的衣物需要跨季节的,除了出发时穿着的夏装外,还应该携带春秋装和冬季比较厚的衣物,比如加绒的羽绒服毛衣等,为什么呢?西藏是高海拔地区,常年温度温度不超过20度,虽然在夏季没有零下温度那么寒冷,但是日夜温差极大,紫外线辐射非常厉害,所以一般不建议夏装到达西藏,春秋装的准备是因为进藏的选择无论是在川藏线,新藏线,青藏线还是滇藏线上,都会有很多风景,这几条进藏线路中,你会体会到一年四季的季节温度的差别,所以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在高于上感冒是非常致命的

二,饮食篇

大多数进藏的朋友会选择号称中国最美公路的318国道,从成都作为起点出发进藏,那么这条线路的话,基本上一路的饮食习惯基本上都是以川菜为准,口味相对比较重。对于像我这样重口味无辣不欢的人来说,基本饮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饮食比较清淡的南方人,特别是南方沿海城市来说,吃个一天两天可能挺好吃,但是一路都这么吃可能肠胃都会受不了,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自驾游出行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随车可携带的物品要比自由行或者跟团要多很多,那么我建议一定要带的首先就是电饭煲,其次就是卡式炉,有了这两样物品,就能就地取材,无论在你什么地方,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在需要的时候做一些自己比较习惯的菜肴了,有长途旅行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几天吃的不习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很差,更别谈怎么好好的去享受旅行的过程了。另外进藏线路上有很多山路,雨季的时候时常会有落石,塌方等造成堵车或者交通管制,有时候严重的会堵车几天,那么一些简单的加工食品,干粮等也需要准备一些,特别是饮用水,这个一定要常备哦

然后,在这里我把药品和饮食就放在一块说了,外出旅行准备些药物肯定是必须的,那么进藏的话我们就需要额外的准备一些平时比较少用到药物了,在这里,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自由选择

1,感冒退烧类药物,这个是旅行必备药物,康泰克以及美林之类的药物,如果有带孩子的还要准备相应的儿童用药

2,消炎类药物,这类药物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也是必备药物,消炎的范围比较广,感冒发烧可能有炎症,吃的不舒服可能会有肠炎,拉肚子也可能有炎症,胃病发作也会有炎症,所以作用还是很大的,比较推荐的是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等

3,胃药,消化药和止泻药,这类药物在旅途中对于饮食不习惯或者其他因为饮食造成的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推荐的胃药有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庆大霉素(肠胃炎),以上两种药物配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使用效果很好

消化药建议配些消食片即可

止泻药推荐中成药黄连素,应对轻微腹泻,西药易蒙停强力止泻(这里要提醒的,止泻药没有治疗作用,只是缓解症状,所以发生持续性腹泻,还是要及时就医)

4,高原药物,这其实个人感觉简单可以适当的配备一些,比如红景天(口服液比胶囊效果好),便携式氧气瓶,葡萄糖

这类药物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用了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但是有些人可能很有效,氧气瓶个人建议配备,网上有很多人说使用氧气瓶会有依赖性,这个我个人感觉只要合理使用,是有帮助的,不会有依赖性

5,外伤类急救药物,这个就是些简单的,创可贴,医用酒精,红药水碘酒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

三,住宿篇

这里的住宿问题,酒店宾馆之类的我就不说了,现在也很方便,美团,去哪儿之类的网站都可以在线预订

我要说的是床车,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在不方便寻找酒店宾馆的时候,住在车里

需要准备的物品

1,充气(或者真空海绵)床垫,按照车辆后排放倒后的尺寸,在网上选定最合适自己的尺寸

2,睡袋(或者被子),看个人习惯,我们不习惯用睡袋,所以准备了几种不同厚度的被子

其实,如果只是在途中将就一下的话,这两样物品就足够了,毕竟大多数去西藏的朋友并不是床车旅行,这两样物品对于临时没有地方住的时候,睡在车里还是很舒服的,肯定比窝在驾驶位或者副驾位置上要舒服很多

3,睡车上的话就还有一个简单的用电问题,手机照相机充电,手机比较容易,准备一到两个大容量的充电宝,准备一个车载手机充电口,基本就可以解决了,对于有些要使用笔记本电脑,数码类产品电池充电的朋友,如果不使用100W以上的电器的话,可以准备一个车载逆变器,保证220V电压输出,短时间临时给这些数码设备充电还是没有问题的,长时间使用逆变器还是会损伤车载电瓶的,如果需要经常使用的,那么可以准备一个便携式的移动电源,220V输出,这样和车辆原本的电瓶没有任何关联,就算有损坏也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四,行--车辆的准备和线路

自驾游进藏,听到的最多的问题应该就是,我的车能不能进藏,是不是排量不够,或者是不是一定要四驱之类的问题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主流的进藏线路基本上就是

川藏南线318国道

总 里 程:2150km

分段里程:成都139km——雅安168km——泸定49km——康定75km——新都桥217km——理塘165km——巴塘105km——芒康151km——左贡204km——八宿90km——然乌129km——波密216km——林芝19km——八一127km——工布江达206km——墨竹工卡68km——拉萨

川藏北线317国道

总 里 程:2350km

分段里程:成都→383KM→丹巴→160KM→道孚→72KM→炉霍→97KM→甘孜→106KM→马尼干戈→112KM→德格→24KM→金沙江大桥→85KM→江达→228KM→昌都→290KM→丁青→196KM→巴青→260KM→那曲→164KM→当雄→153KM→拉萨

滇藏线214国道

总 里 程:约2325公里

分段里程:昆明397km——下关142km——剑川191km——香格里拉(中甸)167km——德钦103km——盐井111km——芒康158km——左贡107km——邦达94km——八宿90km——然乌129km——波密89km——通麦127km——林芝19km——八一127km——工布达江206km——墨竹工卡68km——拉萨

新藏线219国道

总 里 程1080km

分段里程:叶城69km——普萨88km——库地大坂83km——麻扎317km——甜水海121km——界山达阪172km——多玛67km——日土163km——噶尔(狮泉河)

新藏公路延伸线

叶城——拉萨(新疆线+阿里南线)

叶城698km——界山达阪136km——多玛266km——狮泉河镇331km——巴噶334km——仲巴145km——萨嘎293km——拉孜157km——日喀则337km——拉萨

叶城——拉萨(新疆线+阿里北线)

叶城698km——界山达阪136km——多玛266km——狮泉河112km——革吉385km——改则81km——洞措184km——措勤477km——拉孜157km——日喀则337km——拉萨

青藏线109国道

总 里 程:1950km

分段里程:西宁51km——湟源51km——倒淌河116km——黑马河80km——茶卡131km——都兰353km——格尔木90km——纳赤台30km——西大滩40km——昆仑山口110km——五道梁150km——沱沱河92km——雁石坪100km——唐古拉山口89km——安多138km——那曲164km——当雄75km——羊八井87km——拉萨

这五条线路基本上都是柏油路全线贯通的,那么就意味着其实无论车辆的排量大小,类型,其实都是可以很方便的进出的,通过性基本没什么要求,排量的大小无非也就是在高原地区发动机燃烧率的高低效率问题,最差也就是车开不快,爬坡比较吃力而言,旅行嘛,又不是飙车,开慢点有什么关系呢

除了这五条主流的路况比较不错的线路外,另外还有几条深度自驾游的线路,相对对车辆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线路说完了,来说说车辆的准备吧

一次进藏的旅行,往返里程,少则四五千公里,多则上万公里,那么车辆发出前的准备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1,出发前对车辆进行一次保养,最低限度是更换较好的机油,机油滤芯,空气滤芯,空调滤芯,汽油滤芯,全车零部件的螺丝的检查(如果正好在五到六万公里的时候,建议做一次大保养,更换,变速箱油,刹车油,刹车片等平时没有更换的东西)

2,发动机仓主要部件的检查,包括,发动机检查,查看四个缸是否正常工作(一般都是四缸发动机),

高压线高压包接线是否正常,有否老化漏电,

火花塞点火是否顺畅,是否需要更换,

散热水箱是否有漏,

散热风扇接线是否老化,虚接,风扇轴承是否松动(这两个问题一定要仔细检查,我这次旅行就在途中发生了风扇线路老化,风扇轴承松动,最后导致的一系列非常麻烦的问题,出现的问题很难和风扇联系在一起,所以费非常的难排查)

正时皮带有否老化,正时涨紧轮是否有异响

车辆电瓶是否正常

空调压缩机运转是否正常,能否正常制冷制热,是否需要添加或者更换氟利昂(长途行车如果没有空调,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3,车辆内部电器线路排查,方向组合灯光是否正常,大灯,雾灯,远近光灯,车载电源接口是否正常(关系到途中手机等电器的用电问题)

4,轮胎的胎压不要过高,轮胎磨损程度超过50%进藏建议更换轮胎

5,车辆应急设备,比如车载充气泵,牵引绳,千斤顶等

其实去西藏这件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准备充分,小心行车,安全守法,无论你用那种交通工具,都可以去到你梦想中布达拉宫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目前走的是滇藏线,在香格里拉停留,在这之前的路段一路畅通,路况良好,也希望在路上的朋友一路平安,能及时反馈一下,你们现在所在位置的路况,让更多准备出行的朋友能合理安全的安排行程


皮皮虾嘻游记


去年的时候有两车老年团,自己开着车带着自己的老伴儿,有那么四五对,开了两辆车,走了青海西藏等等地区,包括新疆,他们都是这种模式,吃住在车上,实在身上脏了,要洗澡的时候才住一晚上酒店,或者洗衣服的时候住一晚上酒店,其他时间全部都在车上进行或者搭帐篷或者实在车上吃住。



需要准备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大概就几类,做饭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灶碗筷,或者带上固体酒精炉子,或者带上加气罐,便携式的小型的,有时候去西藏过检查站的时候检查这些东西,发现是带危险性的,都要给你扣了,所以买这些东西的时候要提前咨询一下,或网上查一下攻略。

住宿用的东西,被子棉衣,带上衣服,帐篷睡袋这些都需要带上,应急灯手电,充电宝,车载充电,转换器,还要多带一块电瓶,插线板等等,还有路上要用到的药品,氧气,急救包等等,还有就是车上的一些常用备件。出发前要给车保养好了,车上什么样的油都不能带,带着肯定会被检查证没收,所以提前出发前要把车辆好好保养一下。

剩下的就是多带足钱,为了省钱,但是不能少带钱,这个规则一定要清楚,否则不要出去旅行,因为出去旅行什么样的情况都会遇到,遇到就要解决,解决就要花钱,没带钱,怎么花?

如果你是为了体验这种感觉,我什么都不说了,如果是为了省钱的话,其实住一些青年旅社也不贵,关键西藏是一个奇葩的地方,好多东西都不让你带,最后搞得自己比较被动,不太好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藏区旅行,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一位驴友能够到藏区玩的开心。


超级自驾游


去西藏自驾旅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挑战了,不管是海拔、气候条件,还是饮食、住宿,都会让很多人犯难。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选择自己做饭并且在车里睡,确实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作为一个多次进藏的老旅友,对于西藏自驾游自己做饭并且睡在车上的想法,基于我的经验来提供以下的建议供参考。

一、车辆的准备

1、车辆车型选择的问题

自驾旅行如果超过2个人以上,是不适合开轿车并且睡在车上的,建议最好选择空间较大的SUV或者越野车,当然,也可以考虑选择MPV或者面包车进行适度的改装,以确保后排有足够的物资存放和睡觉的空间,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加装车顶帐篷或者自带旅行帐篷的方式,但是对于西藏的自然环境而言,睡帐篷的舒适性和保暖性是不如睡车上好的。一方面因为藏区夜间气温低,如果没有足够保暖的睡袋、棉被的话,睡帐篷更容易失温,一旦着凉感冒,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如果不得不在野外宿营的话,比较难找到平整的宿营地,地面坑洼碎石很多,睡在地上也会硌得慌。

2、车辆的保养准备的问题

其实现在西藏的路况总体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进出藏区的几条主要国道,除了少数路段处于翻修维护的状态之外,基本上全程实现了柏油硬化,开什么车都可以无压力的抵达拉萨。

不过,因为进藏自驾的旅程较长,通常一趟旅程下来少则6、7000公里,多则上万公里的行程,容易造成一些损耗,对车辆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出行之间,建议做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1)及时全面的保养、检修

自驾的旅途中,驾驶的车辆需要经历各种路况的考验,尤其是去西藏,路况复杂多变,对车辆的结构、刚性都可能带来挑战,此外,车内的各种润滑油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容易积累杂质,对车辆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定期或者固定里程的保养检修,有利于及时的发现车辆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排除,为旅途安全提供保证,建议在出发去西藏之前,做一次全面的长途检测、保养。

保养主要涉及的项目包括更换机油、机滤、空滤、空调滤等,检查电瓶电量电压、高压包、火花塞、油路、电路,检查刹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检查刹车片的厚度、是否出现裂纹,检查轮胎的胎纹深度,是否出现鼓包、裂纹等情况,对于一些存在隐患的部件,及时维修更换,避免带病出行。

(2)轮胎的检查和更换

长途自驾旅行首要考虑的应该是耐用性而不是舒适性,对于轮胎,建议尽量选择耐磨性好、口碑不错的品牌,一旦发现轮胎有鼓包、划伤、扎钉等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的修补、更换,千万不能带伤上路,否则很容易发生爆胎、翻车的恶性事故。

(3)刹车片和制动系统

长途旅行,尤其是在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旅行,经常会面临各种道路情况,比如急弯、会车、长下坡、行人动物过马路等,刹车甚至急刹车是非常频繁的动作,这样就对刹车片带来了很多快速的损耗,经常的检查刹车片的厚度、是否出现裂纹和变形,对行程安全能够提供非常重要的保障。

(4)汽车电瓶

汽车电瓶是很多朋友容易忽视的地方,我在自驾西藏的时候,因为事先没有重视电瓶的问题,出发的时候电瓶已经工作了3年多了,热车电压只有12.9V左右了,等我出青藏线到格尔木的时候终于罢工了,电量不够,打不着火,只好通过跟车友的车辆搭电的方式把车打着,一直坚持到西安才去到4S店更换的电瓶。

去西藏旅行,虽然沿途有很多乡镇,但毕竟大部分路段都在荒郊野外,一旦因为电瓶的原因抛锚,确实挺麻烦的,所以,建议如果一旦出现电瓶的启动电压低于12.2V、热车电压低于13V的情况,就应该及时更换新的电瓶。

二、物资准备

1、车用物资

主要是一些应急用的物资,比如备用轮胎、补胎胶条、多用车载充气泵、应急电源、千斤顶、备用机油、过江龙(搭电线)等物品。

如果车内空间有限,希望在后排睡的比较宽松的话,可以考虑加装一个大容量的车顶行李箱,将很多物资放到车顶行李箱里面,释放车内的空间。

2、宿营物资

睡在车上通常是选择后排座重启睡垫或者后备箱充气睡垫的模式,当然,睡袋、被褥也是需要的,尤其是藏区夜间气温低,一定要选择保暖指数大的睡袋。此外,虽然是选择睡在车上,但如果车内储物空间足够的话,建议携带一个便携式的帐篷,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睡在帐篷里面,能够舒展的更开一些。

宿营照明灯也是非常实用的,网上有那种太阳能充电的。

3、做饭的工具

一般来说,主要是锅碗瓢盆和灶具,灶具的选择比较关键。

目前来说,自驾旅行的过程中,自己做饭有几种方案,车载电饭煲、电磁炉、卡式炉、汽油炉、柴火灶、燃气炉的方式都是可行的。

如果车辆后备箱的容量较小,自己做饭的频率很少,或者吃的比较简单的话,可以用卡式炉,这种炉头体积小,携带方便,活力不差,完全能够满足吃简餐的需求。

汽油炉和燃气炉的体积更大,能够提供更持久的能源供应,对于经常自己做饭的自驾游朋友而言,会是更合适的选择,但是这种炉具,占用的存放空间更大,一般只适合驾驶中大型SUV、MPV,最好是房车的车型,才比较适合。

不过,如果是使用汽油炉做饭,去边境地区因为对汽油桶是有限制的,汽油炉的容量不会太大,油料补充是个问题,多半只能从汽车油箱中抽取燃油,有些车型的邮箱加油口内部有隔离滤网,管子不一定能插进去,建议先测试一下。

如果是燃气瓶的话,在边境地区则会面临加气难的问题,毕竟这些地方大多采用传统的柴火方式,燃气供应很可能不到位。

柴火灶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经济性好,结实耐用,就是生火的速度比较慢,但是火力通常很大,有不少时间充裕的自驾游朋友,在去一些偏远的地区旅行的时候,更钟爱采用柴火灶的方式做饭,不依赖油气的供应,生火的材料容易获取,就是烟大,在人烟密集的地区就不合适了。

三、物资的日常采购

西藏并不是我们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荒凉,在进藏的几条主要干道上的各个县城,都有完备的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体系,生活物资的采购总体是比较方便的,不需要你囤积大量的食物和饮用水,基本上储备2-3天的物资就足够了,路过每个县城的时候再根据需要进行补充采购就可以了。

在藏区旅行,一定要注意多采购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的摄取。

四、住宿地的选择

虽然说是睡在车上,具备很大的灵活性,但是仍然建议尽量选择在各个县城住宿,一方面便于采购物资,另一方面在安全上会更有保证一些。停车不要停在过于僻静的地方,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停到一些酒店的停车场里面,这样的话,上厕所、用水都很方便。我在历次进藏的过程中,都遇到过自己做饭、睡车上或者睡帐篷的车友,有很多会选择给酒店支付30-50元左右的场地费,将车辆停到酒店停车场,免费接水接电,便捷、安全。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县城找地方停车住宿的,也最好在沿途找地势平台、远离悬崖和河道的地方进行驻车,比如一些徒步和骑行者的宿营地,这些宿营地一般都选在背风、安全的地带。

五、食物的准备

除了做饭的米面油菜的采购,最好再准备一些速食食品,尤其是高热量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面包、方便面、自热米饭等,以防出现意外的情况。

六、药品的准备

进藏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高原反应的问题,除了提前服用红景天、高原安等抗高反药物之外,建议准备止头痛的药品,阿咖酚散、芬必得、阿司匹林这些,在出现头痛的高反整张时,第一时间服用,减缓头痛症状,避免症状加剧诱发其他问题。可以准备多一些葡萄糖粉,在出现头晕等类似低血糖症状的时候冲服,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如果有条件,可以携带一两个氧气袋,在以上应对措施没有明显效果的时候,通过吸氧来缓解高反症状。

七、服装及防寒装备

携带利于排汗和防寒的衣物,建议以速干衣、抓绒衣、羽绒服、冲锋衣为主的组合,并且是内衣薄、外衣厚的原则,如果以保暖系数来衡量,从里到外可以是+2℃、+4℃、+8℃、+16℃(假设),内衣千万不要穿那种厚的保暖衣,非常不利于排汗,高原上一旦出汗不能及时排出,就很容易着凉感冒。

因为是要睡车上或者帐篷里面,最好是准备防寒系数高的睡袋。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旅行、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经验和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自驾趣旅行


我认为自驾去西藏,要带上这些东西。

保暖的东西:比如说,羽绒睡袋,暖宝宝,汤婆子等。穿的也要带厚厚的,比如冲锋衣,那边天气多变,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雨。冲锋衣,防风又防雨比较好。

顶饿的东西:因为气候比较冷,吃的东西就很重要,身体的供给。

必要的药品:防高反的药,头痛粉就很好用,程度再严重一点,就得吸氧。还有治感冒的药,止腹泻的药等等。

必要的工具:比如说,千斤顶,充气泵,防滑链,小铲子等等。

煮饭的高压锅,带点火柴,有的地方火机不好用。

这就是我认为该带的东西。








云亦淡风亦清


澳睿户外厨房专门为自驾休闲游的人士量身定做,精致小巧,但却一应俱全,把厨房里必需的工序模块化,内含三十余件高品质炊具,一步到位,并且把空间节省做到了极致,打造完美户外厨房,是澳睿永恒的追求。


苏州澳睿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自驾游你不知道的做饭神器 好吃又省钱 贼爽

车载电饭煲

小小身材 大用途 多功能电饭煲,锁住营养,口感香浓 煮饭 煮粥 煮面 煲汤 热菜 保温 温馨提醒 汽车启动后再插入点烟口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流 为了节约油钱 可以在行驶的时候做饭 停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吃饭 吃饭旅游都不耽搁 里面还配有内胆可以把冷菜放里面 就不用单独热菜了 妥妥的

折叠餐桌椅

携带方快 速速折叠 结实稳固 防水面板 可以在上面做饭 吃饭 累了可以坐上面休息

户外便携卡式炉

稳压直喷 燃气直喷 火力均匀强劲 居中劲火 火力聚焦锅底 效率高 加宽进风口 保障进氧充足 燃烧充分氧气混合引射管 形成强劲气体拉力 铝合金底座一稳固不晃动 摆脱离焰

多功能炒莱锅电磁炉燃气通用不粘锅高压锅

由于野外气温低 空气稀薄 特别是海拔高的地方 压强小 用一般的锅煮东西很不容易熟 去新疆 西藏自驾游的亲 一定要买个高原锅 建议买个燃气灶电磁炉通用的高压锅 自驾游 家里野外都可以用

炒锅

这个锅可以单独用来炒菜

一整套厨具

勺子 菜刀 碗 筷子 盘子 菜板等

我是九州小刚

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九州小刚


西藏,不允许携带高山气罐。所以自己做饭吃的话,只能是偷着带,但过每一个关卡,都会检查,一旦查到,立刻没收。

内地人去西藏,最不适应的就是西藏的水。西藏本地的水,有一股,祛不掉的草原的臭味。所以如果自驾自己做饭,带两个,甚至于多个装饮水的桶,从内地带水过去(这个水仅用于食用,洗东西用的水,可以用当地的水以及河水湖水)。就算西藏本地的自来水,都有那个臭味儿。食物(米面菜肉食品)可在当地补充。

炊具只能用高压锅。我一般是被两个高压锅,一个做菜,一个做饭。高压锅做饭这个大家都会做,不用多说。高压锅做菜和咱们平时在家里边做是不一样的,最好做是川菜那种红烧。西藏不能炒菜,炒菜的话由于海拔高做不熟。

车内睡觉的话,最好把后备箱,做成可以做成床的平整,方便人伸直腿休息,车窗户最好留一个缝。


林肯210246238


长期出行需要考虑安装太阳能光伏板车顶,解决用电问题,高原地区需要高压电饭锅做饭,不要逆变器买直流高压电饭锅,米面油盐酱醋茶,要带,多准备水,烧烤炉也带着,如果你是第一次去高原地区需要一个氧气瓶。出门旅游多准备点吧。











苍穹新能源


进藏尽量多吃藏餐,

可以预防高反,

牦牛肉,

酥油奶茶,

糌粑,

这些自己做不来的,

自驾游建议还是住酒店,

在餐厅吃饭,

丰俭由人,

花费可多可少,

住必须要干净热水独立卫生间,

开车的坐车的,

一整天,

很累了,

洗个热水澡,

把衣服洗干净,

喝喝茶,

床上舒舒服服睡一觉,

美食本身就是旅游的一部分,

吃的如果自己整,

瓶瓶罐罐,

占用空间,

油油腻腻,

难搞卫生,

也污染沿途环境,

所以,

房车其实适用性很差的,

第一个需要考虑的,

谁来洗厕所,

自驾游是用车轮游世界,

景点可以精选,

选旅游团到不了的,

选神奇的景点,

选最美的时间游览,

吃旅游团吃不到的美食,

这是自驾游最大乐趣!


用户gxndr


您好!首先非常钦佩您的勇气!但是您还要想到具体的困难!首先您开的应该不是房车吧?那么做饭、睡觉等都不会很舒服,这样长途旅行能否承受得了?!况且还有高反这一最大的拦路虎!再者现在国内对于房车(暂且把您的车视为房车)露营地的建设还很不到位,西藏更差,那么车上所需的水、电、排污等如何解决?您生火做饭的灶具是否符合藏区公共安全的要求和能否适应高原气候?基于以上笔者建议您还是另寻宝地或缩短行程到川西等先小试牛刀后再从长计议可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