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

為了更好的幫助新生了解鹽工,從7月9號開始,官微將陸續推出“新生指南”專題。在鹽工,有哪些學院?他們有哪些專業特色以及校園活動?歡迎各學院積極投稿,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讓我們一起和新生分享鹽工故事!

院長寄語"機"不可失,時不我待莘莘學子,機械工程學院、優集學院是你們求學成才的樂園。學院擁有裝備精良的實踐平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嚴謹踏實的學風,追求卓越的人才培養目標。在機械優集學院,你能暢享一場場學術盛宴,站在智能製造的前沿,碰撞出知識的火花。在機械優集學院,你能感受學長學姐的溫馨關懷,老師的貼心關注,你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摯友,你能發揮自己無窮潛力,讓你的能力與品行一起成長。——機械優集學院院長 周海

學院特色

◆學院簡介

機械工程學院、優集學院現有教職工116人,其中“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1人,教授15人、副教授46人,博士49人(含在讀),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6人,鹽城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校教學名師3人,校優秀教師20人,江蘇省師德模範1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4人,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2人。現有在籍本科學生3000餘人。2003年開始和蘇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在讀碩士研究生30餘人。學院現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8個專業系及機械基礎課程組、實驗中心和工程訓練中心。教職工119人,其中正高職稱13人,副高職稱46人,博士53人(含在讀),在籍本科學生3000餘人,近年就業率100%。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部省級重點攻關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餘項,市級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40餘項,科研立項300餘項,SCI、EI等收錄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50多部。

◆學院成果

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部省級重點攻關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餘項,市級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40餘項,科研立項300餘項,SCI、EI等收錄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50多部,先後有10門課程榮獲省一、二類優秀課程。不斷開展教育模式改革理論探索與實踐,提煉形成的《能力導向,多元培養——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教學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近年來有多件學生科技創新作品參加省級以上大學生課外學術、設計競賽,其中“助殘機械手”項目獲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全自動快速脫纜裝置”項目獲第13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及交叉創新一等獎,創業實踐項目“上海巨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獲“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終審決賽金獎,《環保電動微型旋耕機》項目榮獲第14屆“挑戰杯”全國一等獎。學院先後與東南大學、同濟大學、江蘇大學等16所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生,部分採取全程培養模式,現有博導1人,碩導15人,近五年共培養研究生70餘人,其中40人已獲碩士學位。學院將以“中國製造2025”為導向,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培育優質師資隊伍,做大做強學科科研,建好品牌特色專業,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按照各項建設目標,力爭“十三五”末建成基礎厚實、特色明顯、同行領先、校內一流、在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二級學院,成為江蘇沿海地區高層次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特色

1、以製造業人才需求和地方產業戰略規劃為牽引,將製造業信息化融入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過程,形成“三面向,一融合”的專業發展定位。2、按照應用型機械工程人才培養的能力層次,架構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搭建虛實相長的實踐教學平臺、構建“平臺共享、項目驅動、賽學結合”工程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能力導向,多元培養”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3、與西門子開展全方位合作辦學,創新產學共同培養人才的 “預就業”模式,形成了與行業龍頭企業協同育人的新機制。

◆人才培養特色

本專業培養面向建材機械、環保裝備和汽車等行業,能適應地方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具備從事機械工程所需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系統掌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知識,熟練使用製造業信息化通用軟件,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項目系統設計能力和綜合運作能力,能在機械工程領域內從事產品數字化設計、工藝分析、數字化製造、生產現場運行管理和產品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機械工程人才。


專業介紹

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從事機械裝備設計、製造、傳動控制研究開發、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具有紮實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理論基礎,適應機械、機電產品和系統的設計製造與控制技術工作、適應行業需要的信息技術的應用、開發工作及工程管理工作。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要求,掌握現代設計製造技術發展領域中的最新的工程設計、製造應用軟件,產品設計、製造工藝理論與方法及應用技能,熟悉數控設備、檢測監控、數據通訊、數據管理、面向行業或產品的軟件開發、二次開發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微機原理與應用、精度設計與標準化、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信息系統設計基礎、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械製造裝備、CAD/CAM技術、數控技術及應用等。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要求,開設模具設計及製造、特種加工技術、機械系統設計、現代設計方法、機械創新設計、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原理、Oracle數據庫管理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UML面向對象分析設計、軟件工程等課程。

專業方向:數字化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業信息化,卓越計劃試點班(機制)。

就業方向:能到相關製造企業、集團公司、設計院所、國家機關或學校等單位,從事數字化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數控編程、產品開發、運行維護、市場營銷、企業策劃、軟件開發、針對行業或產品的軟件二次開發,教學科研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2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三維產品設計)

培養目標:面向製造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團隊精神、自主學習和集成創新能力;掌握本專業所需系統的工學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與英語應用能力,初步養成工程意識,熟練運用三維數字化設計、製造、管理軟件,初步具備運用設計規範和已有技術將市場需求通過設計製造成為物化產品能力的機械設計製造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學、三維建模及機械工程圖、機構與零部件設計、機械製造工程學、機械製造裝備設計、C++程序設計、計算機軟件基礎、基於NX平臺的二次開發、PDM原理與應用、機電控制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模具製造工藝、特種加工、數控加工工藝學、數控編程與CAM技術。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能到相關製造企業、設計院所或學校等單位,從事機械產品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數控加工工藝規程設計、數控系統研發、數控機床安裝調試維護與維修,運用NX/CAX設計、分析、製造、管理、技術支持、教學科研等技術工作。

3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

培養目標:面向製造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團隊精神、自主學習和集成創新能力;掌握本專業所需系統的工學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與英語應用能力,初步養成工程意識,熟練運用三維數字化設計、製造、管理軟件,初步具備運用設計規範和已有技術將市場需求通過設計製造成為物化產品能力的模具設計、製造、管理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學、三維建模及機械工程圖、機構與零部件設計、機械製造工程學、機械製造裝備設計、C++程序設計、計算機軟件基礎、基於NX平臺的二次開發、PDM原理與應用、機電控制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液壓傳動與控制、數控編程與CAM技術、模具製造工藝、特種加工、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三維模具設計。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能到相關製造企業、設計院所或學校等單位,從事產品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運用NX/CAX設計、分析、製造、管理、技術支持、教學科研等技術工作。目前,該專業學生每年考取碩士研究生比例達到10%,在上海和蘇南就業比率超過60%,就業行業主要是製造業、軟件產業,包括西門子工業軟件公司、上汽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瓦錫蘭維修服務(上海)有限公司、飛利浦燈具(上海)有限公司、和聯集團、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等公司等跨國企業、國家或者當地政府的支柱產業和扶持產業。

4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機電覆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具有機械設計製造專業背景知識和紮實的數學、力學、計算機、英語等基礎知識,能夠熟練運用機械設計與製造、電氣控制與PLC、計算機控制、自動檢測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與製造,數控設備(系統)的調試、檢測和維護,現場生產過程組織、協調和管理以及機電一體化產品銷售等工作。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精度設計與標準化、CAD/CAM技術、控制工程基礎、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機械製造技術、數控技術及應用、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電氣控制與PLC、自動檢測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精密機械設計等課程。

就業方向:能到相關製造企業、集團公司、設計院所、國家機關或學校等單位從事機電產品的設計製造、機電設備(系統)調試、檢測和維護、控制系統設計、軟件應用開發、市場營銷策劃、教學科研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5工業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熟悉工業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系統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術,具有紮實的機械工程專業技術和工業工程專業知識的複合型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後熟練掌握計算機語言和工程軟件的運用技能,懂得現代管理理論,能擔負起企業中生產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技術管理的分析與規劃工作,並能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生產企業及其他部門提出的實際問題。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電工電子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技術、運籌學、系統工程、管理學、人因工程、生產計劃與控制、基礎工業工程、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工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等課程。

就業方向:在製造業、服務業及相關行業從事生產組織、協調等管理工作,以及對生產系統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及進行市場營銷、企業策劃等綜合性的技術工作。

6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工程、建材工程、自動化控制和管理工程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具有機械設計和製造背景知識、計算機語言和工程軟件的運用技能,能在建材、機械、環保、能源、及勞動安全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產品開發、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以及工程應用研究等。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電子學、熱工基礎與測試技術、粉體力學與工程、工程材料、精度設計與標準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流體力學泵與風機、建材工藝學、機械製造技術及裝備、過程裝備設計、建材熱工設備、過程裝備控制技術及應用等課程。

就業方向:能在建材、機械等相關行業的科研院所、機關事業單位、建材及其裝備企業從事工程設計、產品開發、生產技術和運行管理、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7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與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合作辦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理論基礎,具有國際視野、掌握中英雙語及國際先進技術、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從事工程製造和項目管理的國際化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工程材料、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械CAD/CAM、機械系統設計、機械優化設計、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及應用等課程。

就業方向:能到跨國公司在全球的分支機構、各類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國內企業在國外的分支機構及國內其他各類企業中從事製造技術領域內的設計製造、數控編程、產品開發、運行維護、市場營銷、企業策劃、教學科研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8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機械製造工藝)(單招)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適應機械、機電產品和系統的設計製造與控制以及工程管理工作的本科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具有紮實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理論基礎,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創業能力。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精度設計與標準化、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應用、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械製造裝備、機械製造技術、CAD/CAM技術、數控技術及應用、機械製造自動化、特種加工技術、精密加工技術等課程。

就業方向:能到相關製造企業、集團公司、設計院所、國家機關或學校等單位,從事製造技術領域內的設計製造、數控編程、產品開發、運行維護、市場營銷、企業策劃、教學科研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高尚的職業道德、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質、人文科學素質,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具備紮實的數理基礎和寬厚的專業知識,具備機械、材料、自動化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熟悉人文、經濟、管理相關領域知識,能夠在材料加工,材料成型過程自動控制、材料成型工藝過程及裝備設計,尤其是模具設計製造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設計製造、生產組織與管理,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和開闊的國際視野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三維建模與機械工程圖、工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精度設計與標準化、機械製造技術、電工電子學、液壓與氣動技術、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型理論與工藝、金屬塑性成型原理與工藝、材料成型設備、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模具製造工藝及特種加工等課程。

就業方向:能到鋼鐵企業、機械製造業、汽車及船舶製造業、金屬及橡塑材料加工業等領域從事與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設計與製造等相關的生產過程控制、技術開發、科學研究、經營管理、貿易營銷等方面的工作。

10機械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控制、檢測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能在製造業及其相關產業從事機械工程領域內的產品開發、設計、製造、檢測、項目管理、質量保證、維修服務、運營管理及銷售等方面工作,能夠解決專業相關的實際工程技術問題,能運用現代技術和相關知識合理有效地制定機械工程相關領域內的技術和管理解決方案,能支撐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具有國際化視野、自主學習能力、職業適應能力、法制意識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設計原理與方法、機械製造自動化、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精度設計與標準化、數控技術及應用、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械製造裝備、CAD/CAM技術、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等。

就業方向:能到機械工程相關企業、集團公司、設計院所、國家機關或學校等單位,從事機械工程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產品開發、項目管理、質量控制、設備檢測、設備運行維護、市場營銷、教學科研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學院活動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2017級迎新生晚會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機械優集學院新生籃球賽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志願活動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辯論賽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T恤設計比賽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班級風采展示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方陣晚訓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校籃球比賽決賽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招聘會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校運動會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2017模型速拼

新生指南|機械優集學院:拼搏奮鬥的熱血少年​五四青年節活動

歡迎2018年的小鮮肉們加入機械優集2018新生群,群聊號碼:472639361

策劃:王磊 朱江

審核:蒲小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