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如果今敏導演仍然活著,他會為我們帶來怎樣出色的動畫呢?」喜歡今敏作品的讀者,或許心中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吧?今敏導演只活了短短的46年,留給觀眾《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紅辣椒》四部精彩的動畫電影。每一部作品都能拓展觀眾的想像力,帶來觀影的震撼。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今敏生於1963年,熱愛動畫的他順利考上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系,大學時向著名的漫畫雜誌《週刊YoungMagazine》投稿短篇漫畫,獲得第十屆千葉徹彌賞「優秀新人」獎項;畢業後曾與大友克洋合作,負責《老人Z》的美術設定、原畫和構圖,他出色的表現贏得大友克洋的賞識,不但邀請今敏撰寫他執導的真人電影《國際恐怖公寓》的劇本,還讓今敏負責將電影改編成漫畫作品。

1997年,今敏推出導演處女作《未麻的部屋》,影片改編自竹內義和的同名小說,電影獲得諸多好評,併入圍柏林電影節非競賽單元;2002年今敏導演的《千年女優》,敘述傳奇女星千代子追尋一名戰時短暫相處過的年輕畫家下落,電影評價更勝《未麻的部屋》,與宮崎駿導演的《千與千尋》並列2001年度第五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的動畫大賞。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2003年的《東京教父》是今敏最為樸實的作品。不見繁複的現實與虛構交錯手法,講述一則發生在聖誕夜的奇蹟故事。如果你沒看過今敏導演的任何作品,我通常會推薦大家先從《東京教父》入門,接著依序為《千年女優》《未麻的部屋》和他的遺作《紅辣椒》。《紅辣椒》改編自筒井康隆的小說,敘述不久的未來,人們通過機器得以進入他人的夢境之中,藉此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然而夢境、意識可以被掌控嗎?如果機器落入有心人手中,夢境不但可能擾亂人類對虛實的判斷,甚至具有從想像世界跨入現實的力量……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我與《千年女優》的二見鍾情

《千年女優》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部今敏導演作品,老實說第一次觀賞電影時,我看得一頭霧水,場景穿梭在現實、戲中戲與腦袋想像之中,轉場速度快到我跟不上影片節奏,從此將今敏的作品列為「艱澀難懂」類;許多年後才有機會重看《千年女優》,一看驚為天人,想說這樣「偉大」的作品,當初怎麼會不懂珍惜?從看不懂今敏到愛上今敏,讓我明白一件事:有些愛戀不在初識當下,而是二見鍾情,有些創作者走得太快,觀眾需要多點時間才能知道他的好。由於今敏導演的關係,日後看到「討厭」的影片,我都會先持保留態度,猜想在對的年齡與心境,才會看見一部作品的迷人之處吧。

真實與虛幻的戰爭

「夢是嵌在精神最深處最隱蔽地方的一扇掩藏著的小門,這扇小門朝著宇宙的夜空開啟,而那宇宙的夜空在沒有任何自我意識之前很久,也是精神,而且將繼續是個精神,不管我們的自我意識向遠方走出多遠……。所有意識均是分著的;但在夢中,我們卻將與意識相似的東西當作原始夜晚那黑暗之中更寬廣、更真實、更永恆的人的住所。那存在著的仍然全都存在著,那全部存在就寓所於他的身上,人們很難將所有自我的本質從自我空氣之中分辨出來。夢正是從所有這些聯為一體的深層中冉冉升起的,倘若它不是永遠這般像嬰兒一樣稚氣十足,那它永遠不會這般奇異,永遠不會這般不朽。」 —— 《榮格自傳》

今敏導演的每一部電影劇本結構皆精緻複雜,每次觀賞都會有新發現。遊走於「真實與虛構」之間是今敏作品的特色,《未麻的部屋》是關於經歷心理創傷者在自我保護機制下,產生出分裂人格;《千年女優》借女主角藤原千代子演出的電影,打破現實與虛構的邊界,兩者並存不悖,一如虛構電影同時具有反映現實生活樣貌的特性;《紅辣椒》進一步展示夢的樣貌,探討人與夢境與意識的連動關係,以及夢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即便是形式單純的《東京教父》,也透過劇中角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觀眾看見主角同時擁有多重不同的身份與階級。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今敏導演的首部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內容已經涵蓋導演日後為人熟悉的創作主題。《未麻的部屋》講述偶像歌手未麻準備轉型成演員,她一方面努力拋棄過往的偶像包袱,一方面又留戀純真的偶像身份,而由於經紀公司刻意安排未麻接演遭受強暴的受害者角色,以及拍攝清涼寫真照片等,使未麻內心產生抗拒感。同一時間,未麻身邊發生多起神秘兇殺案,加上一個名為「未麻的房間」的網站,不斷以天真浪漫的口吻發表貼近未麻私密心事的文章,使得未麻思緒逐漸陷入混亂,戲中戲兇案與現實兇案、網站未麻與轉型未麻,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未麻的部屋》的精彩就在今敏導演透過一再重複播放的畫面,讓銀幕裡的未麻、扮演未麻的兇手與銀幕外的觀眾,全都掉入意識漩渦中,片中的重複畫面,既是未麻認知的錯亂,也是假扮未麻的兇手在扮演未麻的過程中,逐步遺忘(捨棄)自己的真實身份,隨著腦袋裡的「想像未麻」越來越強大,開始認定自己才是「真正的」未麻,演繹虛構人格(角色)想要取代真實人格的驚悚故事。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未麻的部屋》最經典的一幕是影片尾聲,兇手在馬路上追捕未麻,今敏導演利用鏡像折射讓真實與想像同時存在畫面中:由於兇手認定自己才是真正的未麻,腦袋自我欺瞞,因此路上追捕未麻的兇手,不但體態輕盈,而且外貌跟未麻本人一模一樣。然而透過鏡像折射,又可以看到兇手其實是體型粗壯且因不擅運動而氣喘如牛的狼狽模樣,訴說腦袋造成視覺上的錯覺,自我認知與他人認知產生落差(他人看待兇手的眼光,並不符合兇手看待自我或期待人們看待他的方式)。

「情結是由於創傷(參閱該條)的影響或者某種不合時宜的傾向而分裂開來的心理碎片。如聯想實驗所證明的那樣,情結干擾意志意向,攪亂意識過程:它們起騷擾記憶和阻礙一連串聯想的作用。它們能在短時間裡圍困住意識,或者用潛意識影響言談與行動。簡言之,情結的行為有如獨立體,有如一個尤其在非正常的思想狀態下十分明顯的事實。瘋人還能聽出情結有如聲音,它們甚至攫住了一個人的自我性格(ego-character),就像精靈的自我性格在自動下筆和與此相類似的技巧中顯現出它們自己一樣。」 —— 《心理結構與動態》,榮格文集。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如果說「真實與想像的錯亂」是今敏導演作品裡角色們時常身處的狀態,那麼「我是誰」的自問,就是今敏導演一貫的電影主題。《未麻的部屋》的未麻在確定自己的身份定位前,經歷內心的巨大混亂,包括兇手本人也在扮演未麻的過程中,追尋自我的存在意義(彌補年輕時的遺憾);《千年女優》的千代子為追尋畫家男子的下落,演出一個又一個角色,成了穿梭時空的旅人,在不同時代背景裡找尋不變的愛情身影。《千年女優》橫跨多個時空的戲中戲,訴說不同時空背景下人類的共通性: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追尋愛,追尋希望,追尋名利與財富,追尋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此外,《東京教父》片中的三位主角也有兩種(或多重)身份,他們成為拾荒者前與成為拾荒者後的身份截然不同,外界看待他們的眼光也會隨身份而變化,加上在聖誕夜撿到棄嬰,三人為幫助女嬰找回親人,又再多出一個保護者的身份,並在追尋過程中,短暫成為女嬰的母親、父親、姐姐等。《東京教父》表面講三個拾荒者將年幼女嬰送回家的故事,實際講述這三個在外遊蕩的邊緣人,極欲重返家庭與社會,重拾他們遺失多年的身份的渴望;而在《紅辣椒》裡,人類意識遭外力控制,受害者分不清真實與虛幻,夢境掙脫束縛,蔓延進入現實世界中。《紅辣椒》片末,夢境人物大舉入侵與肆虐都市的華麗場面,像不像是人類與意識的戰爭,試圖在千頭萬緒的思緒中,找到那個「我」的努力?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藍色天鵝與盜夢啟動

儘管今敏導演留下的作品數量不多(沒看過今敏導演作品的朋友,每一部都值得好好補上),但我們可以在導演的作品裡,看到他對不同創作者的影響,例如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片中可以將時間空間摺疊並任意穿梭其間的五度空間概念,與今敏導演的《千年女優》裡的千代子與訪問者,透過戲中戲與想像,讓他們得以恣意穿梭多個時空的設定頗為相似;《未麻的部屋》中,受不住轉型壓力而陷入意識混沌狀態的未麻,則令人聯想起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導演的《黑天鵝》,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芭蕾舞演員同樣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產生分裂人格 —— 有趣的是,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因為熱愛《未麻的部屋》,不但買下電影翻拍版權,甚至在他的《夢之安魂曲》中重現未麻在浴缸內悶聲吶喊的畫面;此外,諾蘭導演的多層夢境旅遊指南大作《盜夢空間》,常被拿來和今敏導演的《紅辣椒》相互比較。

小玻璃球內的巨大宇宙,日本動畫導演今敏與他的作品

假如每個人的意識就是一顆小玻璃球宇宙呢?

電影《黑衣人》裡眾人爭搶的宇宙,只是一顆貓咪身上掛著的小玻璃球,大與小,都包藏著無限概念(無限大與無限小)。不同於大半的科幻電影習慣帶領觀眾前往宇宙、探索外太空浩瀚的無垠邊際,今敏導演總是不厭其煩地在他的作品裡探索人類的內心世界,人類意識或許就像《黑衣人》裡的小玻璃球,體積雖小卻蘊藏一整個宇宙,我們以為自我熟悉且具備掌控意識的能力,然而意識裡仍藏有許多未被發現的領域以及等待理清的秘密。今敏作品的迷人,在於他試圖將人類腦海裡的天馬行空想像轉換成影像,讓觀眾看見意識遭遇現實規矩牽制的侷限,也看見意識突破侷限擴張成無限種可能性的樣貌。觀賞今敏的作品,就像是被邀請進入他人的意識宇宙中,並從他人的意識與夢境中,看見自我行為思想的相似倒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