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教師羅光祥: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記江西贛州南康區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

紅衛教學點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最偏遠的寨坑村,羅光祥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這所學校,一晃就是43年。

學校交通不便,從鎮上的集市出發,開車到學校需要走半個多小時的山路。學校最初有5名教師、4個年級100多名學生。隨著村裡的孩子被外出務工的父母帶離家鄉,以及撤點並校的推進,學生越來越少。老師們退休的退休,調走的調走,羅光祥卻依然留在這裡。

教师罗光祥:四十三载的村小坚守

“只要一看學生的字寫得漂亮,就知道是羅老師教出來的。”橫寨中心小學副校長李志強告訴記者,每年羅光祥教的學生的成績在全鄉都名列前茅,而且他教的學生綜合素質高,尤其是字寫得特別好。

從農家小院到設施完善的村級小學

以前的紅衛教學點與其說是一所小學,倒更像是一個農家小院。學校只有一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地面沒有硬化,到處塵土飛揚;沒有電,上級配置的各類先進教學設備用不上。學校沒有圍牆,操場外是兩米多高的高坎,課間活動時羅光祥必須站在操場邊守著學生,以免學生一不小心掉下高坎……

羅光祥四處奔波才有了現在全新的校園:硬化了地面,讓孩子們再怎麼玩樂也不會變成“泥猴子”;拉來了電線,在教室安裝上電燈、吊扇,使教室變得寬敞明亮。

如今,紅衛教學點已經成為橫寨鄉設施完善的村級小學,學校設施更完善了,安全有保障了,孩子們學得更安心。

農村學校條件有限,資源相對缺乏。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羅光祥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們共同製作教具。講一年級語文課文《烏鴉喝水》時,他找來個酒瓶裝上半瓶有色水,並撿來些石子,讓學生們先看放石子前水位在哪裡,再放進石子觀察水位的變化。這樣的教學既形象又生動,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學校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置身大自然,羅光祥帶領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春季,他和孩子們一起觀察自然的變化,花的形狀、顏色、氣味,樹木的枝條、葉子和小動物;秋季,他還會組織孩子們到果園參觀,為他們講解臍橙生長的知識;梅雨季節,他又會帶領孩子們參觀學校附近的小水電站,瞭解發電過程,同時普及正確用電、防止溺水等安全知識。

泥濘路上的日日相送

在庫區移民之前,與紅衛教學點隔水相望的兩個村小組裡的學生,上學放學都要經過水庫。水庫邊上是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離水面有一二十米高,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險,羅光祥每天都會護送學生們回家。

學生郭蘭香仍記得20多年前羅光祥送他們放學的情形:天黑了,還下著雨,羅光祥和孩子們在泥濘崎嶇的山路中前行,一路上攙扶這個、提醒那個,一刻不敢放鬆。為了不讓學生們淋雨,羅光祥用身體護著他們,自己卻被淋得溼透。在最難走的地方,他有時還要把學生抱過去、背過去。而每次把孩子們送回家,天都已經黑了,羅光祥又是摸著黑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回家。

學校沒有水,學生常用髒手拿東西吃,容易生病,羅光祥就每天從家裡帶些水給學生們洗手。以前村子裡經常有學生因為家庭困難無法上學,每到開學,他都要給學生墊付不少學雜費。村裡沒有商店,學生們買文具用品很困難,他就自己去十多里外的集市上買回來,分給學生們用……43年來,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我退休了還有我兒子”

43年間,羅光祥曾有許多機會離開大山,到條件更好的學校工作,但山區孩子求知的眼神和村民們的挽留讓他選擇留在這裡的講臺上。2006年,中心小學準備調他去鄉里最大的村小——寨坑小學當校長,這所學校不僅離縣城近,而且辦學條件也是鄉里最好的,可羅光祥卻主動拒絕了。“我離開了沒有年輕人願意來,這個點就有可能被撤掉,孩子們上學就要走十幾里路去另外的學校了,他們才多大啊,這對他們來說太艱難了。”羅光祥說。

過去的幾年間,常常有人問羅光祥,他退休以後學校怎麼辦,每一次,他都堅定地回答:“只要這裡還有孩子,我就留在這裡教書。就算我退休了,我還會讓我的兒子來。”

轉眼間,小羅老師在這所學校一年了,他也像羅光祥一樣認真地做著每一樣事情。羅光祥說:“我最開心的是兒子能夠來到這所學校,接過我的教鞭,孩子們就可以在這個學校繼續讀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