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灌南縣委書記最新文章: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近日,《群眾》2018年第17期刊發中共灌南縣委書記李振峰的文章,題為《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文章深刻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提出要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治理優、民風淳,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灌南縣委書記最新文章: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豐收》,圖自灌南縣人民政府網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為我們推進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根本遵循。

今年7月,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宿遷主持召開蘇北發展座談會,專題研究推進蘇北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工作,強調要以更加紮實有力的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指示精神,著眼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和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時代要求,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四化同步”發展,通過提升整體發展水平帶動脫貧攻堅,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這為我們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扶貧開發工作指明瞭方向,增添了信心。

我們將深刻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堅持以彰顯生態特色為著力點,培育特色經濟,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文明素質,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奮力譜寫好鄉村振興的灌南篇章。

聚焦農業強,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

抓結構調整。堅持“千畝起步、大戶引路、科技服務”的思路,更大力度、因地制宜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食用菌產業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延伸鏈條,打造成灌南最具標識性的產業,年產值保持在50億元以上,積極推動裕灌食用菌二期、香如食用菌二期全面建成投產,儘早實現主板上市。

抓效益增收。重抓農產品品質和品牌建設,全面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年內新增“三品”品牌20個,積極爭創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力創成國家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確保農機化水平達到90%以上。更大力度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建設省級電商產業園,鄉鎮電商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推動特色農產品產銷兩旺。

抓典型示範。強化示範引領作用,建成一個規模連片十萬畝以上的高效設施農業集聚區。加快發展特色農家樂、休閒創意農業、科普教育、健康養生等產業,力爭年內創成省級主題創意農園2個、省市級休閒觀光農業精品村5個。推動裕灌、香如、牧原等農業龍頭企業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提供示範性經驗。

聚焦農村美,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

堅持全面推進。按照《江蘇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以全縣域美麗鄉村建設為統領,進一步豐富內涵、完善措施,重點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廁所糞汙、生活汙水、農業廢棄物治理;不斷提升村容村貌、村莊規劃設計水平、傳統村落保護水平、建設和管護水平,更高水平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繼續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確保到2020年建成150個重點村、20個精品村,建成11個精品村、55個重點村,一般村莊全部達到整潔村標準。

注重提升層次。在全面推進全縣域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強化“美麗鄉村+”理念,統籌做好產業培育、扶貧開發、文化建設、社會管理、基層黨建等五篇文章,到2020年打造10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持續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積極爭取1—3個村入選第三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

推進集中居住。圍繞將1238個自然村歸併到383個規劃發展村的目標,大力實施土地增減掛鉤工作,重點選擇“房屋質量水平較差、房屋鬆散稀疏度高、便於集中連片”的村莊,大力度推進村莊歸併,著力建設新型社區,提高集中居住水平,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民居住形態、農村發展質態實現同步升級。

聚焦農民富,開創富民增收新局面

以深化改革激發增收活力。統籌推進涉農財政資金管理試點改革,全面完成省級試點縣建設任務,讓各類涉農資金髮揮最大功效。在穩步推進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的同時,結合徵地拆遷、增減掛鉤等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兩項改革,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釋放更大動力。注重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質量,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萬人次,年新增農村集體股份制改革試點50家,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

以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持續推進就業創業富民行動,認真落實“21條”優惠政策和“8條”補充意見,強化就業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創業、引導返鄉就業,確保每年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萬人,就地轉移農村勞動力1萬人以上,實現返鄉創業500人以上、帶動就業8000人以上。更大力度推進“互聯網+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打造更多返鄉農民創業園,促進農村留守勞動力、困難群體就近就業,每年創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1家,市級創業孵化基地2家。

以扶貧開發補齊富民短板。持續強化“精準可持續”理念,狠抓產業扶貧,用好用足省“5+2”產業項目資金,選準選好產業項目,同時加快推進四大類39個到村到戶幫扶項目,把更多低收入農戶有效融入到產業項目中;狠抓就業扶貧,全面落實各項政策,年內確保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戶就業幫扶率達100%,有培訓願望的培訓率達100%;狠抓金融扶貧,積極探索在符合相關政策、確保資金安全前提下的使用機制,切實提高扶貧小額貸款投放效益和使用績效;狠抓兜底扶貧,用足用好低保、醫保、教育等方面的幫扶政策,織牢織密兜底網絡,確保1萬名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8萬元。

聚焦治理優,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

建強戰鬥堡壘。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按照規定動作開展黨員活動,不斷強化村支部戰鬥力。嚴格執行市縣基層黨建堡壘工程“六個一”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不斷夯實黨在基層的戰鬥堡壘。

創新鄉村治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保障作用,不斷完善“黨建+審務工作站”機制,提高司法機構對農村治理的參與度,為群眾提供零距離、多元化的法律服務;全面推行“一委三會”治理模式,創新“政社互動”形式內容,培育壯大群防群治、公益性社會組織,推動形成農村治理人人參與、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完善村居網格化治理機制,劃清、劃小、劃細責任單元,加快推進鄉鎮、村兩級信息網絡平臺建設,與縣級平臺實現聯通共享,不斷強化網格化治理的連通性和時效性。

打造平安鄉村。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功能和運行機制,強化網格化管理與群防群治工作,持續開展農村安全隱患治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強化信訪矛盾調解化解力度,堅決依法打擊纏訪、鬧訪等行為,持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積極推進“雪亮工程”建設,不斷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化巡視巡察,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嚴懲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

聚焦民風淳,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

深化主題行動。更加註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熱愛灌南、奉獻家鄉”主題行動,充分發揮德化育人、以文化人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延伸滲透至鄉村各方面,不斷激發群眾榮譽感、自豪感,努力讓正向能量融入農村生產生活。

弘揚特色文化。常態化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打造一批文化禮堂、道德講堂、法律課堂,有效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湯溝酒釀造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積極挖掘、保護散落在農村的文化遺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鄉村文明建設,形成良性鄉村文化生態。

倡樹文明鄉風。加快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社戲大舞臺、鄉村兩級文化站,持續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紮實開展文明鎮、村、戶創建和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評選活動,積極推行移風易俗行動,反對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著力彰顯鄉風民風的內涵之美、文明之美。

摘編自《群眾》2018年第17期,原標題為《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灌南縣委書記最新文章: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