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5G腳步越來越近實驗進入衝刺階段 多股可以關注

5G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在出席南非德班舉辦的“2018年世界電信展”時表示,中國高度重視5G發展,支持企業、產業組織深入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全球5G標準制定,協同開展研發試驗,研究制定頻譜規劃,深化5G融合應用,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9月11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用“幼兒園階段”“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來形容5G試驗。其中,幼兒園階段是大致熟悉一下基礎知識;小學階段是要把基礎知識打牢固,獨立建成一個基站;中學階段則是成年了,今年是中學畢業,將發佈畢業成果。他同時透露,目前,5G試驗第三階段測試還在做最後的衝刺,預計產業鏈上的一些應用可以達到預商用水平。

事實上,此前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的《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加快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確保啟動5G商用。而根據工信部部署,我國將於2020年實現5G商用。

值得關注的是,最近一段時間,多地在佈局5G建設上亮出時間表和發展目標。由此,我們或許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5G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筆者認為,當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消費轉型升級成為重中之重,推進5G全面建設,亦是題中之意。

那麼,5G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最直觀的感受應該是上網速度更快了。

陳肇雄介紹,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將為萬物互聯構築新的網絡基礎。

筆者認為,5G帶來的不僅僅是網速的改變,更是思維方式、商業模式的變革。比如,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在5G技術下,場景驅動特徵明顯,可以針對垂直領域的不同場景、不同服務對象按需提供定製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運營模式將難以為繼,迫切需要加快建立新型智慧運營體系。

這只是一方面。5G更大的“威力”,在於它的“低時延”特性。業界認為,未來,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應用和遠程醫療等應用均需要基於5G的海量數據流通、低時延通信。藉助具備傳感器和連接功能的低成本、長續航模塊,5G技術還將對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起到關鍵作用。

對上市公司而言,5G技術與工業設備、醫療器械、交通工具等的深入融合,將滿足用戶在居住、工作、休閒和交通等各種不同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這必然會為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帶來紅利。

如今,全球5G發展已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時期,如何把這項技術穩步推進並應用,想必大家都很期待。那就不妨再耐心等等吧。

5G脚步越来越近实验进入冲刺阶段 多股可以关注

中興通訊:今年業績承壓 5G龍頭再出發

中興通訊 000063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劉言 撰寫日期:2018-09-05

業績總結: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4.3億元,同比減少27.0%;實現歸母淨利潤-78.2億元,同比減少441.2%;實現扣非後淨利潤-23.8億,同比減少221.9%;基本每股收益為-1.87元。

罰款影響短期業績,上半年營收及淨利潤有較大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3億元,同比減少27.0%;實現歸母淨利潤-78.2億元,同比減少441.2%,主要是由報告期內支付了10億美元罰款,以及公司一季度部分訂單未能按時交貨導致的經營損失、預提損失引起的。2018上半年實現扣非後淨利潤-23.8億元,同比減少221.9%,其中Q1營收為275.3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為-0.3億元;Q2營收為119.1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為-23.5億元。根據公司發佈的業績預告,Q3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0.2-10.2億元,同比下降36.5%-98.5%。

消費者及運營商業務受到較大沖擊,政企業務穩中有升。報告期內運營商網絡收入為235.1億元,同比減少27.3%;消費者業務收入為114.9億元,同比減少35.8%;政企業務收入為44.3億元,同比增加17.7%。受中興事件影響,消費者業務的海外市場受到較大阻力導致消費者整體業務營收下降明顯,此外第二季度的經營停滯對運營商業務營收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運營商業務仍為公司主要毛利來源,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微有下降。報告期內運營商網絡業務毛利率為41.2%,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消費者業務毛利率為8.4%,同比下降6.8個百分點;政企業務毛利率為28.6%,同比下降6.5個百分點。由於國際運營商網絡、國內外政企業務和國內外消費者業務毛利率的下降,公司上半年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至30.2%。

5G 打開行業空間,公司確定性受益。公司作為全球四大通信設備商之一,有行業領先的研發實力和專利積累,有望充分享受5G 所帶來的紅利。目前預計5G 的投資規模為4G 的1.5 倍左右,國內5G 投資或領先於全球建設。隨著2019 年運營商投資進入上升週期,公司業績有望逐漸轉暖,重回上升通道。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18-2020年EPS分別為-1.37元、0.72元、0.94元,未來三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長率3.78%,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海外市場受阻、5G推進速度或不及預期、運營商資本開支或不及預期等風險。

5G脚步越来越近实验进入冲刺阶段 多股可以关注

中海達:業績持續高增長 自主板卡使用助毛利率穩步提升

中海達 300177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邊鐵城,蔡靖 撰寫日期:2018-08-15

事件:近日,中海達發佈2018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4億元,同比增長41.59%;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5,265.1萬元,同比增長116.94%。基本每股收益0.1197元,同比增長115.68%。點評:

業績高增長,毛利率提升得到確認。上半年公司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實現較快增長。營收的增長主要受益於精準定位裝備、行業應用軟件及方案集成、時空數據等多個業務領域的營業收入增長,上述三個領域的營收分別增長22.84%、228.98%、324.95%。其中,精準定位裝備為公司營收的主要構成,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同比銷量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其他業務板塊雖增速較快,但目前體量仍然較小,對公司整體的業績影響有限。歸母淨利潤的快速增長還受益於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以及費用率的下降。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49.96%,較去年同期提升3.25個百分點。上半年公司三項費用率合計為37.96%,較去年同期下降5.13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公司毛利率水平的顯著提升主要受益於公司自主研發的北斗高精度板卡使用量進一步加大,未來隨著公司自主高精度板卡的使用以及新發布的射頻芯片恆星一號的逐漸批量使用,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續加強。

多項新產品發佈,推動業務佈局深入。上半年公司發佈了一系列新產品,推動產品和業務模式升級。其中,中海達“全球精度”星基增強系統Hi-RTP已經具備在中國區域提供服務的能力,正在籌備商業化運行,計劃在2019-2020年建成全球區域星基增強服務系統;北斗高精度射頻芯片“恆星一號”已少批量在公司自主高精度板卡產品中試用,公司預計從2019年起逐步批量使用;公司衛星導航+慣性導航組件已進入車廠的測試階段,為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打下基礎,後續公司將推進產品通過車規級認證;公司推出了全新自主的航測集成應用產品智眼系統以及航測軟件HiData,將與公司自產無人機產品相結合。公司主要基於原有業務領域,對新產品及新業務進行拓展。雖然短期內無法貢獻業績,但長期而言對公司在精準定位運營服務、無人智能載體、自主技術突破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股權激勵實施,目標維持高增長。上半年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並完成向481名激勵對象首次授予合計1,979萬股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12元/股。公司層面業績考核目標為2018/2019/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不低於12.5/15/18億元,即要求公司營收保持20%及以上同比增速。股權激勵的實施對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起到推動作用。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2018~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2.97、15.81、19.1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0.87、1.09、1.39億元,按最新股本4.47億股計算每股收益分別為0.19、0.25、0.31元,最新股價對應PE分別為72、57、45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技術迭代風險;併購整合風險;北斗產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風險。

5G脚步越来越近实验进入冲刺阶段 多股可以关注

海格通信:訂單回暖迎機遇 軍民融合顯身手

海格通信 002465

研究機構:平安證券 分析師:汪敏,朱琨 撰寫日期:2018-08-01

訂單回暖,業績彈性較大:公司2017年營收結構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務佔比47.7%,無線通信及軍用無線通信共計佔比44.4%,泛航空業務佔比7.3%。無線與軍用無線業務佔比相較2016年的64.2%下滑。兩塊業務主要受特殊行業需求影響,而非產品競爭力問題,隨著訂單回暖,無線與軍用無線業務營收彈性較大。

產品覆蓋北斗全產業鏈,軍民融合空間廣闊:公司北斗產品涵蓋衛星導航芯片、天線模塊、整機、應用系統等,形成“芯片-模塊-天線-終端-系統-運營”的全產業鏈佈局,佈局建設的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已獲得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CNAGA)頒佈的北斗運營平臺試驗資質,將受益高精度行業應用市場的快速放量。

下游應用快速擴張,利好上游企業:2018年我國計劃將發射12-14顆北斗三號MEO衛星和1顆GEO衛星,將實現為“一帶一路”區域國家提供服務。國內衛星導航產品的公司營收普遍在20億元以內,隨著北斗產品應用潛在市場規模擴大,產業鏈公司的營收規模與海外業務佔比的提升潛力巨大,有利於導航上游企業擴大營收攤薄成本。國內高精度GNSS市場規模預計2019年將達到172.19億元,複合增長率超過20%。隨著高精度定位在行業應用中的大量普及,加之更多的新興行業對高精度應用需求的不斷釋放,高精度市場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測公司2018-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7.92億元、62.80億元、81.5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89億元、7.05億元、8.21億元,2018-2020年EPS分別為0.21元、0.31元、0.36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42.5x、29.5x、25.4x,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技術進步引發產品失去競爭力;高精度市場需求不達預期;新產品研發不達預期;運營服務市場競爭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