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死後44年,這位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慘遭滅門,他究竟幹了什麼?

死後44年,這位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慘遭滅門,他究竟幹了什麼?

關羽畫像

關羽在我國民間崇拜和官方信仰裡,是忠義的象徵和忠君愛國的化身,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關羽(160-219年),東漢末年名將,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一生忠心耿耿追隨劉備,威名赫赫,戰功卓著,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蜀漢建立後,後主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死後44年,這位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慘遭滅門,他究竟幹了什麼?

關羽畫像

關羽去世以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關帝爺"。歷代朝廷多有褒封,宋元時期被封王號。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明神宗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由於歷代朝廷的尊崇,關羽"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最終死後成聖成神。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樣一位名動天下、受人尊崇、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人,卻在其死後四十四年,被人殺盡滿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死後44年,這位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慘遭滅門,他究竟幹了什麼?

關羽水淹七軍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記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也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死後44年,這位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慘遭滅門,他究竟幹了什麼?

龐德劇照

這就是著名的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公元219年,關羽率兵攻擊駐紮在樊城的曹仁,曹操派遣于禁率七軍去救援曹仁,將軍龐德隨軍出征。正逢秋天大雨,漢水氾濫絕溢,平地水深數丈,關羽率軍乘大船攻擊,于禁投降,龐德寧死不屈而死。

關羽水淹七軍,一時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其鋒芒。後來,曹操聽從手下謀士的計策,許願把江南割封給孫權。先前孫權遣使為兒子求娶關羽女兒,關羽拒絕並辱罵了孫權的使者,孫權大為惱怒。接受曹操的封地許願後,公元219年末,孫權趁機派兵襲擊關羽,奪取了荊州。曹操也派遣徐晃救援曹仁。關羽不勝退兵,"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死後44年,這位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慘遭滅門,他究竟幹了什麼?

關羽劇照

關羽死後四十四年,即公元263年,魏國派遣鍾會、鄧艾伐蜀,蜀漢被魏國所滅。據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記載:"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也就是說,龐德的兒子龐會隨鍾會、鄧艾伐蜀,蜀國被攻破後,龐會把關羽一家全殺了。

關羽被滅門後,有人說他從此絕後,也有人說他還有後裔存活了下來。事情究竟如何?在以後的文章中,小編還將對此進行專題分析,敬請大家關注。

死後44年,這位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慘遭滅門,他究竟幹了什麼?

關羽畫像

歷史真是殘酷,不由後人掩卷嘆息。忠義武勇的關羽臨陣禦敵,斬掉堅決不投降的敵將,本是忠君愛國的本分,在那時也是很平常的事。但在他死後四十多年,龐會卻以報父仇的名義把關羽滅了滿門。有人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龐會的做法無可厚非。也有人說,兩軍交兵,不及家人,龐會的做法是公報私仇,實在是有違天道。對此,大家如何評價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