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水滸傳》中的好漢武松和誰關係最好?

暈海的感覺


武松跟誰關係最好?

有人說宋江,有人說魯智深,還有人說是孫二孃。

其實這些都不對,跟武松關係最好的,當然是他哥武大郎啊!

對於宋江,武松最初是敬仰,敬仰他的急公好義;後來上了梁山以後,就有點兒反感宋江了,因為宋江老是想著招安,寒了武松的心。

《水滸傳》後文有這麼一段情節:宋江填詞,樂和唱曲,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武松和李逵都惱了。

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搞做粉碎。

宋江心中不滿,但不敢發作武松(這也說明他跟武松的關係並非最好),只敢拿李逵出氣,喝令嘍囉將李逵綁起來,又回過頭來勸武松。宋江為啥要這樣區別對待?因為李逵才是他最親密的馬仔,武松則隔了一層。

宋江和武松初見面時,又是送衣服,又是送銀子,那是見武松能打,故此要收買武松,這與交情完全無關。因為他們剛見面,談不上任何交情。

再說魯智深和孫二孃,他們兩個與武松的交情,確實很深。

魯智深與武松性格相近,武藝相近,最初都上山為王,後來都出家為僧,人生經歷也差不多。但他們只是好哥們兒,不是親兄弟。

至於孫二孃,武松是完全拿她當親嫂子來看待的,武松沒了哥嫂,下意識地將孫二孃夫婦當做哥嫂。尤其是孫二孃,非常豪爽,敢作敢當,正是武松最欣賞的女性,也許武松內心裡一直就想擁有這樣一個嫂子,所以他與孫二孃夫婦之間,一直有一層親情在。

但這層親情遠不如武松對武大郎的親情。

武松幼年孤苦,全靠哥哥武大撫養長大,長大後惹是生非,也是哥哥替他扛起來。武大郎非常疼愛武松這個弟弟,武松非常敬仰武大這個哥哥,他們兄弟之間的親情,遠超普通兄弟單純靠血緣關係生長出來的親情。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祭奠武大郎那段,讀來猶如血淚:

那婦人開了門,武松叫土兵去安排羹飯。武松就靈床子前,點起燈燭,鋪設酒 餚。到兩個更次,安排得端正,武松撲翻身便拜道:“哥哥陰魂不遠!你在世時軟 弱,今日死後,不見分明。你若是負屈銜冤,被人害了,託夢與我,兄弟替你做主報仇。”把酒澆奠了,燒化冥用紙錢,便放聲大哭,哭得那兩邊鄰舍,無不悽惶。


開周說宋


在次提到關於武松的話題,確實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武松給人的認相特別深刻,每次看到關於水滸傳人物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武松,因武松看水滸的人大有人在,各位是不是有同感,好了閒言少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誰和武松關係最好。


武松出生在山東清河縣,具有山東人的豪邁和耿直,這樣的性格也註定了日後武松是一個仗義疏財的江湖豪傑。武松不善言辭,但心中有數,他嫉惡如仇又知恩圖報,是一個敢打敢當的硬漢子。

武松的一生經歷了太多太多的恩怨情仇,從景陽岡打虎出場到歸隱六合寺終老,他能夠善終也得益於之前一個人的幫助,這個人不是魯智深,不是林沖,不是宋江,也不是張青,孫二孃,更不是柴進,那到底是誰呢?


這個人就是武松的大恩人“金眼彪”施恩。也是後來和武松關係最好的人。

大家都知道在水滸傳中和武松有過交情的人也不少,除了“金眼彪”施恩外,還有魯智深,林沖,宋江,柴進,楊志,張青,孫二孃等人都和武松有過知遇之恩,但唯獨武松和施恩交情是最好的,這個毋庸置疑,有事實為證。

當年,武松在血刃了仇人潘金蓮,西門慶之後被官府發配到了孟州,在孟州期間武松結識了孟州府管營的公子,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人送綽號“金眼彪”的施恩施公子。施恩平日裡仗著自己的管營父親罩著,在孟州快活林一帶混的一手遮天,手下養了百八十號弟兄,仗著自己會些拳腳,在這一帶成了當地一霸。


但是施恩這個人特別仗義,喜歡交朋好友,而且重來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因此在當地名氣還不錯。武松一到孟州就被火眼金睛的施恩盯上了,施恩看出武松是條漢子,也耳聞武松景陽岡打虎的大名,因此施恩父子對武松非常關照,武松免去了很多牢獄之苦,施恩更是每日好酒好菜款待武松,並且二人還結拜為生死弟兄。

就這樣武松發配孟州城,偶遇金眼彪施恩,得到了特殊的待遇,後來在與施恩的一次對飲中,無意間施恩說出來心中的苦悶,說自己曾經有個快活林酒店,最近被一個叫蔣門神的惡霸給佔領了,這個蔣門神是個黑白兩道通吃的傢伙,在官場上有張都監和張團練這兩個人撐腰無惡不作,根本沒把施恩等人放在眼裡,施恩也曾幾次想奪回酒店,但是介於蔣門神的勢力太大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一直悶悶不樂。


武松是個急性子,也知道自己來到孟州得到了施恩一家人的恩惠,恩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這事必須解決,於是武松決定替施恩要回酒店,就這樣武松喝罷酒便來到了蔣門神的快活林酒店,這才引出了一段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故事。

蔣門神被打後把酒店還給了施恩,施恩對武松感激不盡,武松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有朝一日一定還會好好報答施恩父子的恩情,倆人的感情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慢慢培養起來的。

蔣門神被武松痛打了一頓後,覺得自己很沒面子,於是勾結官府張都監等人設計陷害武松,將武松打入死牢,施恩得到消息後,不惜花重金上下打點,替武松減輕罪名,武松才被免去一死再次發配,我們不難看出施恩和武松的關係不一般,沒有真感情不會這麼賣力,後來蔣門神在武松發配途中的飛雲浦大橋下,設下殺手準備害死武松,不料這事被施恩識破,施恩差人秘密高知了武松,因此武松才逃過一劫。因此武松又上演了一次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的事件,這次武松一共殺了十幾口人,其中包括蔣門神,張都監,張團練等人,動靜鬧的太大了,不僅武松被官府追殺,而且還連累了施恩父子,官沒得做了不說還拖家帶口全家逃出來孟州城。



施恩從一個官宦之弟搖身一變成了官府追殺的罪人,這一反一正也註定了他與武松的意氣相投,二人最後在二龍山上再次相聚,同位天涯淪落人,兄弟倆再次聚首感覺特別親熱。先是武松被害施恩鼎力相救,後來又彼此被害,同命相憐,最終走到了一起成了患難兄弟,因此說武松和施恩的關係是最鐵的。


二龍山一聚後,武松在攻打完青州帶著施恩夥同魯智深等人一同上了梁山,在宋江的領導下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成了水泊梁山上的英雄。


任馳贏天下


一、不是魯智深!不是魯智深!不是魯智深!

有的同學覺得魯大師和武行者原來就是二龍山的合夥人。上梁山後,兩人又總是出雙入對,想當然的認為兩人脾氣相投,應該是關係最好的老鐵。

其實不然,有一件事足以證明即使魯大師自己認為兩人最鐵也是他一廂情願,武松並不領情。

三山聚義打青州後,魯智深主動請命說去少華山請史進等人入夥,宋江同意並讓武松陪同。

兩人到了山寨,聽朱武介紹到史進因刺殺賀太守被抓進大牢,魯智深當場發飆,要立刻去營救,眾人苦勸,說請梁山發兵來救,他不聽。

他走後,武松說:不聽我言,必然有失。

武松的這句話,一方面說明武松心思縝密,對於局勢的判斷清晰敏銳。

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和魯智深的交情還沒有到過命的程度,要不然的話,即使魯智深不聽,他也應該一同前往啊!哪有眼睜睜的看著朋友往火坑裡跳而無動於衷的啊!

有句話可是叫:為朋友可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樣看來他倆的關係算不上最好。

二、也不是施恩。


認為施恩和武松關係最好的理由是:徵方臘過程中,武松得知施恩戰死的消息後大哭了一場,而其他人沒有這個待遇。

好像也說得通。

可是別忘了,當初武松為了施恩的事遭到張都監的陷害被再次發配,臨行前,施恩送了兩隻燒鵝,一些衣物。

他明明看出那兩個公差不地道,很可能對武松不利,但他僅僅是提醒了一下,而沒有采取任何進一步的措施,然後就“哭著走了。”

有的同學替他分辯:他當時又被蔣門神削了一頓,沒能力。

他的父親還在官場,放不下。

可是,他不能去,他還在牢城營裡養了七八十個亡命徒啊,為什麼不派一些暗中保護呢。

他的父親還在做官,不方便,可人家武松是因為幫你幹了事,現在面臨性命之憂啊!

你的官位重要還是兄弟的性命重要呢?

施恩選擇了前者。

這些武松心裡門清,他一路上最多的就是冷笑,他被所謂的兄弟義氣傷透了心。

幸虧武松神勇,在飛雲浦逃出生天,又殺氣騰騰的返回孟州。

如果武松還把施恩當做鐵哥們,返回孟州後能否先告訴一下施恩自己的行動計劃,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然後就可以頭也不回的在鴛鴦樓上大開殺戒。

憑武松的心智,完全可以預料到他做這一切的後果,施恩逃脫不了被牽連。

但是武松沒有,他就是一股腦的殺,最後還生怕別人不知道誰幹的,留下了“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八個鏗鏘有力的血漬。

後來,施恩果然因此只得上二龍山落草。

你對我不仁,別怪我無義。

三、張青,孫二孃夫婦應該和武二郎關係最好。


張青,孫二孃夫婦雖然人性不怎麼樣,開黑店,賣人肉包子,動不動就

但是他們對武松那是槓槓滴。

自從第一次武松和孫二孃不打不相識後,張青和武松結拜,成了武松的大哥,孫二孃自然而然成了武松的嫂子。

這個大哥成熟穩重,這個嫂子原來是刀子嘴豆腐心,現在連嘴都溫和起來。

武松自幼父母雙亡,是哥哥武大郎把他養大,武大郎盡到了責任。

武松長大後,特別是有了一點成就後,他很想報答哥哥,也很想哥哥有個溫暖的家,他自己也能感受家的溫馨。

可是,哥哥懦弱,嫂子潘金蓮不正經。

最終,武松的夢破碎了,他大殺四方的同時,心也在流血。

然而,在十字坡,在張青孫二孃夫婦這個簡陋的酒店裡,武松感受到了這種溫暖。

武松血濺鴛鴦樓後,在十字坡的酒店裡,孫二孃幫他準備好了一切,當孫二孃給他拿出那套行者的衣服時,他是否會在心中默誦那首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田獲三狐


武松命很苦,從小失怙。但是心存正義,直來直去。他的內心對誰都不曾設防,但是經歷世態遍體鱗傷,他內心原來的唯一依靠正是其哥哥武大郎。


(武大郎為了生計,一輩子挑著炊餅擔子)

武大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把武松拉扯(不是喂)大,既當爹又當娘,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武大本身身有殘疾,自己也是失怙少年,卻還不但要養活武松,還要送他去學功夫。

在古代練武之人消耗多,飯量大。一般人家是很難有這個經濟實力,供養練武之人的。更何況學武還要拜師,拜師還需拜師禮,三節兩壽的。也是筆不小的開銷。

更何況武松學了功夫後,難免跟人打架,賠禮花銷之然又是一筆大開支。而這些都得從武大的炊餅(宋朝的炊餅,那是饅頭)裡出。


(武松剛回到陽穀縣)

而武松回到陽穀縣的時候,因打虎有功,當了都頭,有了固定收入。按說武大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了,但武大考慮的還是攢錢,給兄弟尋一門媳婦。

然而武大雖好, 那是骨血親情。武大是社會的最底層。他像螻蟻一般生活,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就是活著。希望弟弟早日娶妻生子,能給老武家續上香火。


對自己噓寒問暖的嫂子潘金蓮,竟然偷奸、毒殺了自己的哥哥;

柴進接納自己,其實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日子一長,自己有如草芥;


宋江倒是給了十兩銀子,口口聲聲的兄弟,但是那個坑埋得更深;

金眼彪施恩對自己如此款待,結果就是為了讓自己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


張都監對自己愛敬有加,並許將來把丫環玉蘭配給自己,竟然是為了算計自己。

玉蘭曾經差點就是拯救武松靈魂的人,因為相似的生世,認了玉蘭做妹妹,便算有了一個家。然而上天跟武松開了個玩笑,順手將武松打入萬劫不復!武松徹底成為懷疑人生的孤魂野鬼!


就這個時候,上帝又開了一扇窗。那個要用蒙汗藥麻翻他,將他剁餡包包子的母夜叉孫二孃此刻救了他。並且就像武大一樣,沒有條件地接納他,溫暖他。

慢慢地武松徹底脫離了主流社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的“好漢”,二龍山上遇到了人品最好的魯智深和跟自己一樣背的楊志。然後到了梁山才發現原來那個送自己二十兩銀子的宋江,開口閉口兄弟,結果是要拿兄弟們的命去染紅自己的頂子,實現自己的抱負!


武松還能跟誰關係好?他有人說魯達,兩人形影不離,但又有誰看他們總共說過幾句話?梁山上的兄弟們,誰又不是草芥,誰又不是孤魂野鬼?


炒米視角


武松是個苦命的孩子,人生一波三折,也失去了全部的親人。但武松又是個幸運的人,每當遇到挫折時總有貴人相助,在眾多的貴人中,最和武松交心的人,當屬金眼彪施恩了。

施恩與武松邂逅,始於利用,終於情感,在二人初次見面時,施恩更多的只是想讓一個綠林高手幫他奪回酒店罷了,但和武二郎漸漸瞭解的過程中,施恩覺得武松不單單只是個莽漢,而是一個值得用心去深交的朋友。我想武松當時也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不打抱不平對不起手上的這對拳頭。

在收拾完了蔣忠後,二人在孟州城揮淚告別,天涯咫尺,或許從此再不相見。而捱打的蔣門神並沒有就此罷休,在武松走後他又聯合張都監、張團練大展連環計,將武松陷害入獄,而快活林也被他重新所得。此時的施恩沒了產業,但仍有積蓄,他大可不管武松繼續找別人重新為自己做主,但他沒有,他選擇散盡家財營救武松,雖說讓武松免了不少皮肉之苦,但能為恩人做到這些,已是心滿意足了。武松得知施恩的一系列做法自然也是感動的不得了,奈何自己身在囹圄,不知何時才能報答恩人。

“二哥,路上小心這兩個歹人…”

就是這一句可有可無的叮囑,已經足以讓武松感動。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武松大鬧飛雲浦,血洗鴛鴦樓,開始了自己的成魔之路,最終化身行者去二龍山落草,而施恩得知武松的去處後也去了二龍山,最終和武松一起加入梁山。

施恩對應“地伏星”,“伏”乃一人一犬,武松配施恩,真有點《我是傳奇》的意思,但這裡的關係並非主僕,而是家人、兄弟,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

徵南時,梁山大軍經常熟進攻蘇州,施恩被安排和阮氏兄弟一起乘船前進,但在途中不幸落水溺亡。

斬殺方貌後的武松,知道施恩犧牲,大哭一場,這是繼武大死後,武松哭的最傷心的一次了。


就拿方貌的頭顱,為我施恩兄弟祭奠吧…


邏輯文史游


早期是宋江,在財大官人府上,武二郎差點就把矮黑肥給揍了,宋黑子用十兩銀子化解了危機,並且收買了好漢武二郎。第二個是母夜叉孫二孃,十字坡開黑店賣人肉包子,差點把好漢剁成肉餡,張青發現及時,救下武松,從此不打不相識,那身行頭就是孫二孃贈與武松的,,江湖多了個行者武松,這關係,嘖嘖,沒得說


最愛秋月1


當然是施耐庵老爺子關係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