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邹斌和妻子经营了14年的书店,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成为了全国首家“无人书店”。

消费者只需开启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用手机淘宝扫码进入位于上海复旦大学的志达书店,随意拿起任何一本书,经过“结算门”时就可以自动刷脸完成支付,全程无需使用现金或手机支付,更不需要传统收银环节。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扫脸进入支付宝验证

坐落于上海杨浦区国权路的这家书店已有14年经营历史,如今在黑科技的帮助下,赢得了周边复旦大学、复旦附中师生的惊叹。这符合书店创始人邹斌的预期,“就是要让读者‘哇哇哇’地尖叫出来”。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出席了志达天猫无人书店的开业仪式。他称这是图书界的一件大喜事,“志达书店的升级是传统业态与全新技术的融合,革新了书店这一传统业态的经营模式”。

这是继2017年12月天猫“无人超市”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首次亮相以后,阿里巴巴“无人门店”技术在开放场景中的一次商用合作落地,也是对日益边缘化的传统书店的一次技术输出。

只有94平米的志达书店,因何被阿里选中并改造为中国第一家“无人书店”?它对整个书店行业意味着什么?那些日渐平淡无奇的行业,能在新零售的改造下重新变得时髦吗?

“无人书店”庐山真面目

亚马逊比较早提出“无人超市”的概念,最先将其变为现实的却是中国公司。2017年6月淘宝造物节上,阿里“无人超市”亮相,更是让“无人超市”变得广为人知。

实际上,“无人超市”并非真的没人,广义地说是各个环节的自动化,让门店得以实现无人值守。当然,目前“无人超市”还停留在收银环节的自动化,补货、陈列等环节还需要人工。

2017年冬天,邹斌看到天猫“无人超市”亮相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新闻,马上意识到,可以将其沿用到自己的书店。他说:“我们这边是大学,年轻人多,更愿意尝试这样的新鲜事物。况且,我们有场地,再加上黑科技,可以让传统业态焕发更酷的感觉”。

这个时候,天猫也在寻找合作方,将“无人超市”推广到更多线下场景,其中有大卖场、也有独立书店。

“无人书店”由天猫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据天猫未来店的小二介绍,每本书后面都贴着一个RFID标签,就是这本书唯一的ID,当顾客走到结算区时,不论将书拿在手里,还是放在包里,扫描设备都可以捕捉这个二维码,自动识别商品数量、价格以及对应的优惠信息,在顾客关联淘宝或支付宝账号、开启免密支付功能的前提下,即可实现无感支付。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无感支付即拿即走

志达书店还保留了二维码支付和传统的收银通道。天猫未来店的小二说,“消费者如果不肯接受免密支付或刷脸支付,可以使用二维码支付,小朋友和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收银员买书”。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志达书店:一家书店、两种风格

阿梅(化名)是志达书店的店员,刚从仓库订单包装的岗位上调到书店,显然还不大适应这里相对轻松的工作。不过她并不担心在“无人书店”无事可做,“老人、小孩买书的时候还是离不开收银员”。

书店3.0版本:情怀与生意的平衡

2016年,亚马逊开出第一家线下实体书店,引发互联网公司进军实体书店的热潮,当当、网易等互联网企业后来都在开设线下书店。天猫呢,不是要自己开店,而是用新零售改造线下书店,为整个行业赋能。

2018年1月9日举办的天猫图书峰会上,天猫图书总经理张炜曾透露,2018年天猫将和传统书店展开新零售合作,打通线上线下场景,打造无感支付书店以及24小时无人书店。

当时,天猫团队与志达书店的合作已经进入方案设计环节。2018年春节放假前一天,双方还跑到志达书店改进体验方案。前后花了四个多月优化方案,但是真正的施工只有两周。

这两周的施工时间,对于拥有14年历史的志达书店来说,堪称一次脱胎换骨的迭代。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2010年的志达书店

按照邹斌的说法,中国书店行业大致进行了三轮升级:传统书店把书简单地陈列进去,属于书店1.0版本。2011年之后,方所、钟书阁等注重设计感的书店开始出现,消费场景的升级使得书店进化到2.0版本。2018年,新零售技术的应用将会把书店推动到3.0时代。

2017年,志达书店经历了一番大刀阔斧的重装,整整花了7个月的时间,进行全新的设计。刚刚升级到2.0版本,又要停业升级,岂不折腾?果然,邹斌在朋友圈放出施工的照片,很多朋友表示不解:“又装修啊?”

但邹斌义无反顾地选择与天猫合作。“新技术与传统业务的结合,能够革新传统的书店行业,把现在的年轻人重新吸引到书店,绝对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他说。

为了赶在4月23日开业,邹斌带着团队连轴转,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钟。他说这一切很值。“天猫的新零售技术愿意拿出来,我们愿意结合。要跟着大的方向走,你要拒绝的话就完了”。

邹斌与妻子罗红热爱书店这一行。他们在复旦读大四的时候,租赁了书报亭的一个书架开始卖书,毕业后压根没有去想找工作的事情,直接把开书店当成了事业。如果非要给这件事找一个原因的话,邹斌说,“就是喜欢书店”。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2018年的志达书店

2004年,志达书店搬到国权路上,一开始有400平米,后来压缩到200平米。到今天国权路上十几家书店只剩三家,志达书店也仅剩94平米。志达书店成了传统书店的一个缩影。

2017年重新设计以后,志达书店定位于通识书店和文史书店,周边虽然有复旦大学、复旦附中、复旦小学,但是邹斌打定主意,“不卖教材”。书籍以文史哲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绘本、童书,兼顾通识教育,其中不乏首印只有3000册的冷门书,邹斌希望给这些书多一些曝光机会。

这也是邹斌决定对志达书店进行新零售改造的原因。志达书店平时客流在三十几单,通过讲座活动、产品组合等一系列方式,帮助这些冷门图书联动。新零售升级消费体验,吸引年轻人来到书店,更容易地接触到这些读物。邹斌说,“这是我们开书店的使命,理想放在线下。”

志达书店为什么

能成为天猫新零售试验田?

志达书店之所以能做成“无人书店”这件事,离不开线上图书销售业务的支持和反哺。

“对志达书店来说,正因为有了线上的流转背景,它才能在线下做到更好,不是线下、线上同价,而是内部的一种组合优势。”邹斌说,“我们有线上一整个体系去维护这件事情。”

邹斌把理想放在线下,把生意放在了线上。他创办的悦悦图书曾是淘宝网第一家五皇冠书店,现在位列天猫图书类目专营店前五大卖家。

悦悦图书凭什么取得这样的业绩?邹斌的答案出人意料又合乎逻辑,“我们从不抱怨变化,而是主动适应和接受,在变化上我们该怎么去做?而不是发怨气,没用。跟着它的节奏。”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志达书店的背后离不开悦悦图书的线上经营

2006年,当当网开始大幅促销,痛感“活不下去”的邹斌决定“触网”,到淘宝开设网上书店。他还记得,第一笔订单3000块钱,来自南通的一家培训机构,买了几十本英语语法书,“本地买不到,希望两天内买到,正好找到我了”。

邹斌全副身心投入到网上书店,不是做着玩。从一开始,他就坚持要有自己的仓储和ERP管理系统,最初的仓库只有500平米,现在已经高达20000平米,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公司目前有200多号人。技术团队持续开发了8年ERP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后来很自然地与天猫的系统对接。

因此,悦悦图书天猫店的sku做到了70000个以上。这背后是300多个供应商。线上强大的流转系统带来的选品优势、供应商优势,才能沉淀到线下更好的产品。邹斌说,“只开一家线下书店,没有线上的流水,没有拿到好的产品,你的供应链不行,一本书为什么能在我这儿首发,也是因为线上能拿到首发权。线下的品牌和品质,也能给线上打上一个好的印记。”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志达书店二楼的悦悦书苑

线上图书业务虽然能带来利润,但是毕竟与读者有隔阂,因此在志达书店二楼开辟了悦悦书苑,依托书店开展各类讲座,进行社区化运营。邹斌认为,“线下还是要把人引进来,愿意在里面停留和交流。”与此同时,悦悦图书向供应链上游的内容生产环节挺进,今年3月还在北京成立了出版中心,为出版社策划图书选题,同时推出音频、视频等知识付费产品。

天猫图书总经理张炜则表示,无人书店落地只是未来书店的开始,未来天猫上成千上万的书评、周边等,将汇集在书店,增加消费者体验,同时消费大数据也将能反作用于书店的经营与选品。

书店凭什么抓住年轻人?

年轻人疏远传统书店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从互联网上高效地获取信息以后,信息展示密度较低的线下书店已经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看书、找书都会带来很大的成本。

这将是天猫新零售未来突破的方向。天猫打造“无人书店”的另一个初衷,是希望给读者一个相对高效、放松、免扰的环境去阅读。志达书店后续还将添加电子屏等设备,当消费者拿起一本书,电子屏上便可以自动显示关于这本书的动态书评、作者介绍,甚至能够关联到好友书评,以及根据阅读兴趣进行图书推荐。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自助选书

天猫未来店的小二说:“经过新零售改造,书店不再是一个纯粹的阅读场所,而成为一个集合书籍周边相关内容的信息中心”。当书店积累的数据越多,它就越了解读者,越能进行精准推荐,这样一来,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越高了。

志达书店晚上营业到10:00,是国权路上三家书店营业最晚的一家,每当其他两家书店结束一天的营业后,很多读者还会到志达书店逗留。升级为“无人书店”以后,理论上志达书店可以做到24小时营业,突破了经营时间的约束,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无人支付解决了交易自动化的问题,由此可以解放出更多的店员。志达书店有3名店员,除了收银,书要上架、补货、引导,这是节省不了的人力。邹斌更希望他们可以与读者聊书的内容,进行深度互动交流。邹斌说,“不光是书,好的环境、店员的服务,都是书店产品的一部分”。

当然,邹斌承认,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场景体验,从而吸引年轻人走进书店。但是不管技术如何升级,书店最终的内容还是书,书的价值在于可以传递思想、对抗时间。最终让对读者产生持久影响力的也是书。技术则让读者更方便地接触到这些书,从而放大这种影响力。

志达书店,有这样一则留言:“我在复旦附中读高中的时候,曾在这里躲过一场雨,然后成了复旦大学的学生,没想到它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了。”

全国首家“无人书店”诞生记:14年老店如何被新零售改变?

邹斌说,“这就是书店的温度,它有时间的沉淀,不是其他东西能取代了。这个时候你才能意识到,这家书店能再开十年、二十年。”

目前,志达书店有5000多个sku,这些书都是从70000个品种中精选而来,未来可能将扩充到10000个sku,不过每个品种只保留3本书,主要功能是展示和阅读而非销售。邹斌更希望读者在志达书店阅读了某本书以后,去网上书店下单购买,这样也能减轻店员补货的压力。

志达书店专注于高校领域,未来两年内计划拓展到上海10所高校。“一定要抓住年轻人。”邹斌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它不断给你机会,你不能老守着过去,你要不断跟上时代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