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今天開始說《始皇帝的遺產》這本書,作者的名字很有詩意,叫鶴間和幸,在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人文科學研究科獲得文學博士,主要研究秦漢帝國史、中國文明史。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在進入主題前,我們先說一個八卦。我們都知道,秦始皇陵,數千個兵馬俑,每個人長得都不一樣,那你知道是誰真正驗證了這句話嗎?這個人就是鶴間和幸。他請兵馬俑博物館的研究員幫忙拍攝了兩百多張俑人照片,使用 NEC 公司(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面部識別系統進行分析,證實其中確實沒有一張相同的面孔。他還根據俑人的臉型及鬍子形狀,判斷他們的出生地區。由此可見他的研究風格:“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相結合,也就是文獻與實物考古並重。所以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他一面利用《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料,一面利用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張家山漢簡、居延漢簡、敦煌漢簡等考古成果,兩相對照,尋根究底。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我們把秦始皇的遺產歸納為四個方面:第一,皇帝為核心的皇權政治;第二,以郡縣制取代封建制的中央集權模式;第三,法家思想在政治中的應用;第四,皇帝的各種習慣動作和排場,以及由此形成的示範效應。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首先說皇帝,始皇帝,也就是秦始皇嬴政,始的意思是第一,嬴政希望自己當第一個皇帝,“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需要解釋的是“皇帝”這個詞的由來。在公元前221年,秦國征服六國、一統天下那一年,當時還叫秦王的秦始皇,命令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等官員議論自己的新稱號。大臣們討論了好一通,終於達成一致:秦王的功績已經超越了以往所有帝王,什麼三皇五帝,統統不在話下,所以必須創新,發明一個新稱號。秦國負責掌管書籍文典的官員,從古籍當中找出了天皇、地皇、泰皇等稱號,這其中“泰皇”是最尊貴的,泰就是泰一,是地位高於天神、地神的神明。於是大臣建議秦王採用“泰皇”來作為尊號,不料嬴政看不上,最終從泰皇二字當中取了一個“皇”字,從五帝當中取一個“帝”字,合稱“皇帝”。一般認為,這是“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的意思。按鶴間和幸分析,嬴政所在意的其實是那個“帝”字,“皇”只是修飾而已,因為在秦國原始宗教裡,掌管四方的神就為“帝”,這個帝字最能達到神化自己的效果。不管哪種解釋,皇帝這個稱號,算是就此誕生了,它的影響力,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末代皇帝是愛新覺羅·溥儀,這期間,長達兩千一百三十年,前赴後繼,共有將近五百個皇帝,其中最長壽的皇帝是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的時候已經八十五歲;最短命的皇帝則是漢朝的殤帝,名叫劉隆,百日登基,死的時候還不到一歲……因為有了皇帝和皇權體制,從秦朝開始直到清朝滅亡,這兩千多年間的中國社會,都可以稱為“皇權社會”。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秦始皇這個人該怎麼評價,鶴間和幸並沒有給出他個人的觀點。他只是說,秦始皇充滿傳說色彩,介於暴君與雄主之間,言下之意,這是一個爭議人物,至於是雄主的成分多,還是暴君的成分多?他的態度是存而不論,他把更多的研究重點放在了秦始皇的政績之上,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秦始皇對中國政治結構的改革:推行郡縣制代替封建制,之前的中國政治結構,國家分為若干級的封國,由周王室以“天子”的名義,授予各級貴族在自己封地上的統治權,貴族們承認周天子名義上的宗主權,並且履行一定的義務,比如進貢什麼的,這種制度,就做“封建制”(這裡的“封建”強調製度下權力的劃分,不能等同於我們日常所用的“封建”),這種制度,賦予了各個封國很大的自主權,但是對中央政權來說,想控制他們就很難,西周時代,周王憑藉實力優勢,還基本可以指揮諸侯,但到了東周,周王室東遷洛邑,丟掉了根本之地,變得沒什麼實力,諸侯也就不把他放在眼裡了。而秦朝的政治,廢除了這種給諸侯分封土地的封建制,改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行政官員都由皇帝委派,向中央政府負責,這樣中央政權對國家的控制能力也就大大加強了,這種政治結構設置,從秦朝開始,基本貫穿整個中國的皇權時代。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秦始皇的第三項遺產,是用法家思想統治國家,事實上秦國曆史上的一些關鍵階段裡,都是法家人物和法家的思想起了關鍵作用,比如商鞅、韓非子、李斯。所以秦朝的政治是深受法家影響的。不過說到這個問題,我們還得辨析一件跟秦始皇有關的著名事件,那就是焚書坑儒。鶴間和幸指出,當時的“儒”,不僅指儒家,還包括方士,確切講,與其說“坑儒”,不如說“坑諸生”,並不是專門針對儒家的,至於“坑儒”的說法,那是東漢以後開始流行的。至於後人把坑儒解釋為“儒法鬥爭”,認為坑儒是李斯所代表的法家對儒家的鎮壓,也是誤會。李斯之所以主張坑儒,則因淳于越等人拘泥於封建制,反對郡縣制,說白了,這是一場制度之爭,而不是學術思想之爭。相應的,所謂焚書,焚燒的《詩》《書》及諸子百家書籍,在李斯看來,這些書有可能被利用,作為批判體制的工具。就此來講,焚書與坑儒一樣,目的皆在於捍衛體制。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秦始皇的第四項遺產,門類就比較多了,比如,對民間的嚴密防範。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把民間的兵器收集到都城咸陽,統統銷燬,鑄成十二個大金人(這個金不是指黃金而是泛指金屬),據說每個金人重達千石(讀dàn,是一種計量單位,一石約合120斤),另有一說,重達二十四萬斤,也就是兩千石;再比如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等,這些都對後世影響深遠。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除此之外,他的很多行為有意無意間開創了先河,成了後代皇帝效仿的典範,即便他們不好意思公然宣稱是在效仿秦始皇,但秦始皇的影響還是很顯而易見。

鶴間和幸特地介紹了秦始皇的巡行,就是巡遊天下,這可不是遊山玩水,其意圖在於祭祀山川、體察民情,同時立威,畢竟東方六國都是通過殘酷戰爭征服的領土,並不安定。自公元前221年稱帝,到公元前210年去世,這十一年間,秦始皇共五次巡行全國,平均兩年一次,最後死於巡行途中。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第二次巡行之時,秦始皇的一個行為無意中又開了個頭,這就是封禪泰山,封是祭天,禪是祭地。從秦始皇開始,封禪泰山就成了古代皇帝最高規格的祭祀大典。後世的皇帝,倘若認為自己功高蓋世,澤被萬民,有必要向天地報告自己的偉大功業,同時向民眾宣示“受命於天”的政治使命,都會選擇來泰山封禪。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這本書提到,公元前110年四月,漢武帝劉徹登泰山封禪,公元56年,漢光武帝劉秀登泰山封禪,就連夾在西漢與東漢之間的王莽,都曾經準備去泰山封禪,2001年,長安城出土了一塊玉牒,上有“封亶(dǎn)泰山,新室昌”等字樣,王莽建立的短命朝代叫新朝,“新室”就是指新朝的皇室,鶴間和幸判斷這是王莽為泰山封禪所準備的,只是迄今未見他去過泰山的記載,應該是沒能去成。後來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等,也都曾到泰山封禪。鶴間和幸感慨:“始皇帝的遺產如此得到了繼承。”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秦始皇另一個在後代引起諸多人效仿的舉動是“求仙”。一面秦始皇希望他的帝國可以千秋萬代,傳之無窮,一面也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肉身不滅,故而他執著地投入了許多人力、物力、財力,到東海尋覓仙人和仙藥。事後證明,這都是虛妄之舉,什麼用都沒有。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可惜只活了五十歲,哪怕在當時,都不算長壽;他祈求大秦帝國萬世不衰,不承想二世而亡。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秦始皇之後,喜歡求神訪仙的皇帝,首推漢武帝。漢武帝執政時間長達五十四年,所以他乾的荒唐事,諸如信方士、尋神仙、求長生,也遠多於秦始皇。直到公元前89年,風燭殘年的漢武帝,還到東萊海邊尋訪神仙,幻想前往蓬萊仙島呢,可惜風急浪高,無法成行,這時他才覺悟,對群臣感嘆說:“以前朕太傻了,被方士欺騙,天下哪有什麼神仙呢!”這是司馬光《資治通鑑》裡的記載。

秦始皇和溥儀之間差了2130年,但這些年他的影響力可一點都不小

好了,今天先講到這裡,明個兒咱繼續。

感謝你能看完我的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識之士,點下關注對你來說是件小事,慶祝我們的緣分始於今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