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爱因斯坦旅行日记》戏精表演 还是人格的分裂?

《爱因斯坦旅行日记》戏精表演 还是人格的分裂?

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爱因斯坦去了伯尔尼专利局工作

在《旅行日记》发布之前,大众印象里的那个出生在犹太家庭的爱因斯坦专注科学研究,对社会现实知之甚少,没经历过社会动荡和种族清洗,之后他因纳粹迫害,流亡到美国,便洗心革面,成了人权斗士。

这种推测很有问题。

首先,两面人的人格缺憾,不能因为爱因斯坦到美国后在公众场合为美国黑人说话,就推断他真的改变了。毕竟话说得再多还是没有实际意义,不会反映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爱因斯坦旅行日记》戏精表演 还是人格的分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入籍仪式上作为美国公民宣誓:最终因难民身份流亡美国

再者,爱因斯坦绝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17岁时就以“和平主义”的理由放弃德国国籍前往瑞士上学,1910年代他重获德国国籍后又协助创建了德国民主党,还以德国人权代表的身份在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中协调法德矛盾。

《爱因斯坦旅行日记》戏精表演 还是人格的分裂?

1926年,日内瓦的一次国际联盟会议上的爱因斯坦,他一度参与国联活动,后觉失望而退出

最重要的是,爱因斯坦从一开始就知道种族主义的危害。因为希特勒上台以前,欧洲就爆发过一连串的排犹运动,最著名的是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以及俄国西部地区持续不断的暴力事件。在给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书信中,爱因斯坦这样写道,

“在希特勒崛起之前很久,我就以犹太复国主义为己任了……犹太人数世纪以来一直被骚扰和迫害。”

爱因斯坦完全知道受人歧视是何种感受,但他还想尽各种办法挖苦那些活得还没犹太人好的民族。

《爱因斯坦旅行日记》戏精表演 还是人格的分裂?

1933年,逃离德国后,爱因斯坦曾在英国渡过了一段时间,有人为他提供了庇护

当然,这种自身是受迫害者,却又歧视他人的行为在种族性民族主义泛滥的西方相当常见。为创造一个想象共同体(民族)的光辉形象,树立一种将民族神化的宗教信仰,最直截了当的办法便是贬低他人,特别是那些比自己弱的人。通过杜撰和讥讽别人的“劣”来映射出自己的“优”。网上泛滥的皇汉神棍跟那些可悲又可恶的西方民族主义者的路数没什么区别。

而对于笃信本族人才是上帝选民的犹太人来说,被骂得狗血喷头的同时还在嘲笑加害他人,完全有合“理”之处。

上期回顾:

下期预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