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多年来国家整体发展迅猛,各个领域的进步有目共睹,而电影行业除了每年增长的票房以外,在国人的心目当中却没有好的作品让人拍手称赞,似乎国家走得太快了“中国电影”被拉下了。不过这个辛亏没有人站出来说,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电影吧。不然广电领导怕是会被吓得坐立不安。

这周家里换了一台新电视,闲来看了几部电影试了试电视机。春节档的电影基本陆陆续续的都在一些网站付费可以看到了。今年春节档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来讲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开门红吧,观影人次以及票房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将近60%的增幅。这个增幅呢可以用巨量来形容了,这个增幅不仅是贺岁档的原因,从其中也能窥见一丝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化。

首先来讲第一点,题材丰富,春节档的电影从传统喜剧题材,经典ip,以及这几年异军突起的军事题材一样不缺。可以说是涵盖了所有的受众人群,而且电影质量来讲皆是在往年平均水准之上的。第二点,制作精良。几部主要的贺岁档电影制作费用都在五亿以上。就比如红海行动,军事题材非洲实体取景,军舰各种拍,就连里面各种爆炸场面也都不是绿幕而是实地爆破,直接用的就是当地居民楼炸完赔钱重新盖就是了。红海行动正如他的军事风格实打实的花钱制作,那么《捉妖记2》走的是与其名字相同的路子,剑走偏锋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前期的预热以及活动上,创造了数个上映首日记录,在跨界合作影片预售周边贩售等活动花费不菲。第三点,活动力度大。也就是就是所谓的票房补贴之类,曾经票补大战一度让票价9.9甚至更低。但是今年春节档的票补着实进步很大,首先限制票价不低于19.9,其次单部影片不得超过50万张补贴,票补投入不能超过1005万元。这就使得今年的贺岁档前期价格吸引后期口碑说话,前期的宣传以及活动,后期的口碑效应加上互联网的kol广告很容易形成观影潮而且上映后期补贴是已经投放完毕的,等于都是全价票高出往年贺岁档一倍。先抑后扬的手法也是不失为好的计策,毕竟现代社会信息爆炸酒香也怕巷子深。

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影市场

佟莉的扮演者蒋璐霞真打真拍

这三点的效果结合起来使得今年贺岁档一下子爆发起来,我想说的是今年贺岁档的大成功总结出这三点的原因完全可以成为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和标准。

其实了解电影行业的人都知道2017年的电影市场票房只有区区五百亿,为什么用到“区区”二字。因为2016年全年度的电影票房有457亿,要知道16年初的时候对于当年的票房预测可是高达600亿。然而457亿的票房数据告诉了我们想象总是美好的。尽管如此,17年不到5%的增速也实在是对不起高速发展的中国速度。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但是都与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

第一个是由于“票补”的诞生与消失。互联网时代谁拥有消费者,谁就拥有话语权。于是各路互联网大佬线下比拼,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电影院自然是最不容忽视的环节了。其实说是补贴倒不如说是“超级团购”平台以资金优势一次购买电影院所有的票,然后以低价向消费者贩售,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其实16年当年的600亿票房预测其实并夸张,然而达不到的只是因为“票补”退潮了,平台争锋已然尘埃落定,蛋糕已经分完了谁还会那么用力的补贴用户。16年当年补贴力度开始下降,直接影响到当年的院线票房。互联网悄声无息的在线下市场宣告着自己的存在。上文提到的合理票补也是市场回归理性的体现。

第二条就是网大红海的厮杀。2015年,一部《道士出山》以数十万成本赚回了上千万,这样的投资神话吸引了大量热钱进入,上百个团队制作了上千部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的上片量从2015年的680部迅速增长到了2016年的2463部。不过,对大多数热钱来说,杀入网络大电影也面临市场与政策的压力。市场方面,由于大量低成本、粗制滥造、蹭IP网大出现,透支了市场,观众流失,平台对劣质内容清理。政策方面,去年《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宣告“未来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将统一”,一大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网大被下线。然而互联网的冲击对于传统电影行业也是不能忽视的。

整合后迎来的是精品化趋势。网络大电影票房及分账也开始出现提升。《2017年网络大电影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网上线网大约1900部(2016年该数据为2500部),爱奇艺上线1321部。其中TOP10的影片在爱奇艺平台分账全部超1000万,分账超100万影片数量同比增长近24%,2017年TOP20总分帐同比增长15%。

2018年开年以来几部热度极高的网大成绩斐然,一方面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大这种娱乐形式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另一方面近年来网大的制作规模化,内容精品化,宣发正规化。市场热度仍然处于一个高水平,这就是我们国家特色所带来的,国内的小说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各类ip层出不穷,网大在各类巨型pi的带动之下只要有好的班底和制作水平基本上稳赚不赔。粉丝效应带来可客观的经济收入,纵观各国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在网络文学上与我国相比。

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影市场

18年初上映的《灵魂摆渡·黄泉》创造网大分账票房最高记录,灵魂摆渡系列也是最成功的国内原创网大系列

国外火热的ip例如《哈利波特》系列,《暮光之城》系列,《指环王》系列的成功都说明了大型ip的吸金能力。在这一方面我国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能力只高不低,一方面几千年的文化资源积淀,另一方面也是归功于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娱乐成本低廉的红利。目前互联网电影分账方式还比较单一,大多依靠付费分账,很多网大难以收回成本,广告方面的投入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相信这一方面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也会有所改观。另外网文ip的变现模式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网大制作受限于制作人与粉丝的角度不同难以统一,另外国内各方面政策也是一个制约因素。所以这方面完全可以像好莱坞漫威等公司来学习借鉴,周边版权输出等,国内目前做的好一点的也就是影游互动这一方面也是依赖于互联网的发展。但是无疑这是一个趋势也是契机,网大将会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方向。

既然说到漫威就得提一下即将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前几天在北京举行中国首映式以及漫威十周年活动。可以说把这几年好莱坞在国内市场的失利原因展示的淋漓尽致。后来迪士尼在上海开发布会了,回应了这次的“漫威宣发”门。被电影博主“我有好多白手套”问到以后会不会调整宣传手段的时候,负责人说“这次的宣传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核心粉还是大众都不满意,所以不会再用这样的策略了”。所谓“这样的策略”,就是请流量明星当代言大使。其实说白了跟中国整体经济水平也是关系很大的,毕竟外包宣传商也属于服务行业,做成这个水平也是证明了资本本身发达程度还是比较低。外国人可能以为我们会很专业,然而我们的服务业说成刚起步也不为过。

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影市场

“喧宾夺主”令漫威粉丝十分不满

遥想将近两年前,《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请张杰当中国区代言人,首映礼上他和派拉蒙影业全球副主席Rob Moore在会上聊得很开心,合影环节也被各位主创拉到最中间,当时观众们对于张杰的“c位”还不敏感。

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影市场

那个时候星际迷航粉丝们的吐槽已经开始了,“一边是星辰大海,一边是马兰坡,你们真的觉得很配吗?”有观众声称在现场听到张杰的粉丝说,“我不看外国电影,我是为张杰来的”。最后电影票房4亿多,不少,但在那个资本助推下电影票房大爆发的时期,只能排到当年的30名开外。

这个畸形的宣发打法,是从2015年开始,成为好莱坞电影入华常规打法的。《星球大战7》找来鹿晗做官方大使,发布会上比划了几下光剑,王凯成了《银翼杀手2049》的首席推荐官还在微博上发影评,《王牌特工2》在王俊凯生日当天官宣他为中国推广大使。

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影市场

恩。。。不错,对吗。

好莱坞12年到15年期间票房增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中国市场几乎是爆发式的增长速度。你可以想象,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在面对这样一个能一年增长 50% 以上票房的市场时,怕不是要道心失守,还顾得了那么多。所以当那些外包宣发公司自信满满地告诉他们“我们这里,明星大大的好,粉丝大大的花钱”的时候,不管派拉蒙或迪士尼、华纳,任你外来的和尚多高的法力也只能听从照办。

在特定的时期,这种打法其实是奏效的。2015 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奇迹,是靠广大三四五六线城市的增量市场拉动的,圈内所谓的“小镇青年”。让小镇青年培养起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用的是 IP + 鲜肉 + 票补三板斧。这也是目前国内消费市场的整体现状,二线城市消费崛起是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这可以说是互联网带来的双刃剑,成业粉丝经济,败也粉丝经济。大数据告诉你明星会带来粉丝,但是并不会告诉你他们会和另一批粉丝冲突。

于是有了那年诸多平庸电影的票房神话,《捉妖记》24.4亿,《寻龙诀》接近17亿,《煎饼侠》11亿。“复仇者联盟2”14亿多的票房也是在那年。而且平心而论,作为全地球最著名的超级英雄IP,“复仇者联盟2”的14亿,比起捉妖记和“速激7”将近25亿的票房,不算特别高了。

所以虽然有 DC 粉丝和李易峰粉丝的撕逼、鹿晗粉丝和星战粉丝的大战作为前车之鉴,“妇联3”还是决定走明星代言这条路。毕竟票房引擎在“小镇”,多说无益。然后就弄得这次这么难看。漫威道歉道了又道,昨天还特意开发布会回应,这两天依然被漫威粉们骂成傻逼。

中国电影前几年直升机一样的票房增长,说白了是一种非正常状态。就像内蒙系的鲍洪升,从 90 年代开始做“护肾宝”,后来是减肥茶和婷美内衣,到最后的鸿茅药酒,做什么都卖得动,本质上是中国人尤其是小镇人民无处释放的消费力以及较为落后的文化水平和他对于销售、渠道的把控,跟产品质量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一旦消费市场蒙眼狂奔的增长势头过去,消费者开始擦亮眼睛看产品了,他就出事了。消费升级不仅是消费渠道的增多,更重要的是消费形式以及形态的变化,从前的人傻钱多,还是那个人傻钱多,但是原来的圈钱套路得换一种形式了。

中国电影也要面对 2015 年的票房奇迹已经过去的事实。请不搭嘎的流量明星当代言大使、直播下跪求票房、导演微博单挑院线……这些宣发手段,在一个初期电影市场出现还说得过去;而在今天,《捉妖记2》首日排片36.7%,几乎破了所有能破的首日记录,最后还不是被《红海行动》和《唐探2》抛开了。大圣的神通都不管用了,就别指望靠那些东西去冲票房了。

说到底还是底蕴不足,以及文化自信的问题,就哪怕是今年贺岁档的三板斧,你只要用好了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很快会好起来的,毕竟我们要钱有钱人才也不少,保护月的政策还在这,更何况国内最大的ip,也是电影史上最厉害的一条龙都在这给中国电影撑腰有什么怕的。

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影市场

喏,就是这条。

喏,就是这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