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家庭教育有分歧,對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好事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小兩口結婚後,沒有孩子的時候,一家人你情我濃,相處非常和睦。就算是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也是非常愉悅的。

但很多糾紛,都是出現在孩子出生後。以前那些和諧,立馬不見了。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分歧多多。老一輩認為自己已經帶過孩子,有經驗;年輕一輩又總覺得老一代人觀念落後,不能做到科學育兒。如此等等。

綜觀網上的很多吐糟,不管是老一輩吐槽年輕的,還是年輕的吐槽老一輩,基本都是生活觀念、世界觀不同導致的。有些家庭經常會出現這些分歧,甚至吵架、廝打,戰火連天。

家庭教育有分歧,對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好事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樣的家庭,不適合孩子的成長。其實,並不如此。因為孩子生下來總是要進入社會的,而家庭是他進入的第一個社會。

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家庭成員對他的態度,都將成為他進入社會後的資本,成為他學習的對象,成為他的經驗。他將自己與家人相處的模式,運用到社會上的其他人,並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和行為,從而更加容易的融入社會。

倒是那種單一模式帶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性格方面的問題。例如,有些單親媽媽比較強勢,她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會變得懦弱;如果是女孩,就會變得和她一樣。

但如果是在一個家庭成員比較多的家庭中,就算媽媽比較強勢,孩子還能從爺爺或者奶奶那裡得到寵愛,還能從父親那裡獲得安慰,自然也就不會性格變得古怪了。

家庭教育有分歧,對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好事

所以,有時候,家庭成員之間就算對孩子教育出現了分歧,家長們也不用擔心的。只要家長本人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始終如一的,就可以了。

我家孩子的奶奶就屬於那種特別寵愛孩子的長輩,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而且,孩子奶奶根本不能見到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她就受不了,自己跟著流淚。

所以,我家孩子在奶奶面前,那是肆無忌憚的。甚至就算他動手打了奶奶,奶奶也會笑著說:“寶寶好有力量啊,打得好哦!”

不過,我家孩子並沒有成為那種不懂規矩的孩子。孩子爸爸屬於那種非常嚴厲的人,一個孩子該懂的規矩,我家孩子基本都得遵守。只要孩子犯錯了,孩子爸爸懲罰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而我屬於那種中間派吧,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只要孩子不踐踏底線,我一般還是比較容忍的。

家庭教育有分歧,對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好事

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生長環境,會有自己的成長經歷,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這些觀念如此不同,如此之多,只能“求同存異”。家庭由人組成,自然也存在各種觀念。我們不能做到讓每一個人都認同自己,就如同我們自己無法認同其他人的每一個觀念一樣。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自然也是種類繁多,誰也說不清楚哪一個是絕對正確的。面對這些,與其每天在這個問題上爭誰對誰錯,不如“求同存異”,各自留下點位置。這對於孩子來說,或許就是一種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