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风流鲁池,千年流杯——万州流杯池的历史记忆

“水面泛觞流九曲,荷筒吸露吐千丝。耳清思听莺声啭,待取明年春夏时。”清代诗人沈巨儒这样形容“古万县八景”之一的“鲁池流杯”。诗句中的情景令人向往,那么何谓“流觞曲水”?“鲁池流杯”又是什么样子呢?今日,记者带你走近万州流杯池,了解“风流鲁池,千年流杯”这一历史记忆。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所谓“曲水流觞”,其实就是在古代的文人雅士们院子里挖一条小河,然后让仆人在河的上游将酒杯漂浮在河面上,当酒杯漂到哪位的面前时,那位就要去做一首诗。如果做不出的话就要去喝酒。这项传统的古人娱乐方式较为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

而大多数人对于这项传统方式的认识,更多的是来自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一段以“流觞曲水”为中心的描写正出自《兰亭集序》。

而在万州,也有这么一处“流觞曲水”,即流杯池。自北宋以来,明贤相过,无不在流杯池旁吟诗作乐。

万州流杯池,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由南浦郡守束庄所凿,又称“曲池”。刘公仪《南浦西亭记》有载“循亭而西,有石方丈如席,公命凿之,引泉环注其间,为流杯之所。”

流杯池位于万州最繁华的地段,高笋塘广场。在西山碑亭旁,一个石质六边形围栏之下,便是流杯池了。如今的它,已经没有了汩汩泉水流动其间,也没有文人墨客饮酒作诗。身处繁华都市之中,它少了一份诗意与惬意,却多了一份历史的沧桑。

风流鲁池,自古闻名

说起流杯池,就不得不提“鲁池流杯”的故事。

万州区博物馆副馆长颜泽林告诉记者,鲁池为北宋南浦郡守鲁有开主持修建,所以名为“鲁池”。初建时很大,占地约百亩,四周有六座凉亭。池内莲花吐艳,池畔桃李争芳,四周山石参差。那时的鲁池,水石雅融,远近闻名。后来鲁池渐渐淤涸,“茭笋长于其中,故称茭笋塘”。到了现代,人们填塘建广场,鲁池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高笋塘广场。

流杯池则被保留了下来,只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原先可以“列坐其次”的流杯池,如今低于地面,在六边形围栏之下了。

颜泽林还告诉记者,自从宋代开凿了流杯池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他们的诗句都被记录在了《同治万县志》中。

乾隆年间万县知县刘高培曾作诗《曲水流觞》:“学士重相知,怡情及浒濞。浮杯捉月来,飞羽乘槎至。酣兴峡浪回,倾斗滟滪渍。愿与苏黄偕,临流载举觯”。

清代诗人陈家谟有诗云:“健步上磴策吟筇,老气横秋兴不穷。池头流杯浮玉露,岩腰棋局拭金凤。仰视楼观云飞北,俯瞰长江浪赴东。九月菊花新酿熟,酹将唐宋两诗翁”。

诗人陆玑也留有一首《访流杯池》:“天光淡荡雨晴时,路滑泥松策马迟。四面好山华著水,一宵春梦草生池。流杯剩有坳塘迹,脱帽闲寻石壁诗。输却涪翁夸健笔,往来争拓建中碑”。

千年流杯,家喻户晓

鲁池消失了,让人无法再见“鲁公池远苍茫外,太白岩高紫翠间。”的情景,但是流杯池却历经900多年风霜雨雪,保留了下来。

由于流杯池是露天的,难免有不少的杂物会飘进其中,而风吹雨打之下,流杯池内也有不少青苔会形成。万州区文物管理所定期会对流杯池进行清理。

在2009年,万州区文物管理所就对流杯池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与保护,也对石质围栏进行了维护。

2017年,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举办了万州历史文化知多少系列活动之流杯池与“曲水流觞”活动,让不少市民在活动中了解了“流杯池”的故事。

如今78岁高龄的王贤老爷爷对记者说:“我小的时候流杯池就在这里了,那时候还没有广场,就是一个坳塘,流杯池就在边上,”王爷爷陷入回忆,说道,“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一般池子里没有水,我们都是提着水桶,往里面倒,然后放纸船玩。”

为了让人们对流杯池有更多的了解,三峡移民纪念馆内设置有流杯池的还原的展陈作品。除了复原900多年前的流杯池旧景外,展示厅内还有流杯池的典故介绍以及万州流杯池的故事,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展示。

流杯池不仅在本地有名,2011年,央视栏目《欢乐中国行》就曾来到万州,专程探访了流杯池,向全国的观众介绍了这个历史悠久的文物,这也让万州的流杯池呈现在更多人眼前,让“鲁池流杯”的故事家喻户晓。

如今的流杯池,静静地躺在高笋塘广场。池中已不再泉水汩汩,或许只有等到下雨天,那迂回曲折的水渠中才会有流水涌动,让人再次感受到千百年前诗情画意。

古人们秉烛夜游,赏鲁池荷花飘香,于流杯池饮酒吟诗;如今景象迥然不同,每当入夜,高笋塘广场人头攒动,歌舞升平。让人不禁感叹世间沧桑变化,诗吟琅琅:风流鲁池,千年流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