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教師節的由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人們用這樣的詩句讚美教師們的無私奉獻;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

——人們用這樣的比喻頌揚教師們的高尚情操;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人們用這樣的標尺度量教師職業的偉大與崇高

……

尊師重教,

是千百年來中華優秀文化的積澱和傳承

今年,

我們迎來了第34個教師節。

今天,

我們祝所有老師,

教師節快樂!

教師節的由來


“9·10”教師節的由來

1951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時任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和全國教育工會主席吳玉章發表書面講話,宣佈廢除國民黨時代的“八·二七”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是在具體實施中,無法體現教師節的自身特點,全國大多數人只知道“五·一”勞動節,而不知道“五·一”教師節。

改革開放後,全國上下尊重知識、重視教育蔚然成風,教師日益受到社會尊敬。

1985年1月11日,國務院向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提請審議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旨在通過設立教師節,逐步使教師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

1985年1月21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同意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

從此,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成為國家表彰教師功績、鼓勵教師獻身教育工作、提倡社會尊師重教的節日。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樑。”

教育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教師節來臨之際,願每個人的心裡種下一粒“尊師重道”的種子,並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