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一颗消炎药进入到身体后是怎么开始工作的?

首先先澄清下消炎药,消炎药是俗语,在医学上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发挥解热镇痛作用,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而文题中的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均为抗菌药,抗菌药仅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不直接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干扰引起炎症的各类细菌的生化代谢过程,或破坏细菌的结构而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从而产生抗炎作用。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消炎药和抗菌药概念弄混淆,把抗菌药物误解为消炎药,小编在此再次重申,抗菌药≠消炎药哦。下面我们来看看抗菌药物在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颗消炎药进入到身体后是怎么开始工作的?

以口服罗红霉素为例,小罗由口腔吞入,经过胃肠道,在小肠肠壁小罗被肠壁毛细血管吸收,随血流来到了肠系膜上下静脉,再经过门静脉进人肝脏,在肝脏部分小罗可被代谢灭活使得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医学上称为“首过效应”,多数成功在肝脏越狱的小罗从肝脏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部分小罗又被血液中的蛋白结合,结合后小罗就不能发挥作用了,只有未结合的才能离开血液进入组织一展拳脚,但也不用担心小罗一直被蛋白滞留,当血液中未结合的药物转移到组织中,未结合药物浓度减少时,结合的小罗又恢复自由身,然后自由的小罗随着血液分布到机体各个组织,小罗也是有个性的,它喜欢呆在扁桃体、鼻窦、中耳、肺、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因此这些组织慢慢的到达有效治疗浓度,当这些组织被细菌滋扰产生炎症时,小罗就开始发挥抗菌作用了,也就是人们错误理解的的消炎了。

一颗消炎药进入到身体后是怎么开始工作的?

那药物又是怎么知道哪里有炎症的呢?

一颗消炎药进入到身体后是怎么开始工作的?

先讲个概念,药物被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药物经血液转运到组织过程称为分布。但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主要取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各器官的血流量、药物与组织的穿透力、体液的酸碱度及血脑屏障,总之,每个药物的坎坷命运是不一样的,各种药物最终的分布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的感染,要根据感染部位、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这就是为啥呼吸道发炎吃罗红霉素,皮肤有炎症吃阿奇霉素了。

一颗消炎药进入到身体后是怎么开始工作的?

药事网——全国领先的医院药学服务平台,看病用药,上药事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