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AI改變企業架構


AI改變企業架構


姚樂

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公派)、國內首批通過OPEN GROUP的TOGAF9認證和FEAC的FEA認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高級管理者課程認證。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信息化戰略與規劃、CIO知識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架構等。參與過多個國家級電子政務金字工程和多個大型企業的信息化規劃與項目管理。個人撰寫及主編的著作包括《務實電子商務》、《CIO綜合修煉》、《智慧城市實踐指南》和《互聯網+時代的轉型與變革》等。2011年被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頒發雲計算專題組“卓越貢獻獎”榮譽證書。

在9月7-8日第二屆CTDC首席技術官領袖峰會上,姚樂為大家帶來了《AI改變企業架構》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內容整理(有刪減)

AI改變企業架構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AI改變企業架構》,AI確實在改變我們整個社會,它一定也在企業,一定也改變企業的架構,未來企業怎麼樣?我們企業架構應該考慮什麼事情,談一點個人的思考,不一定正確。先談一下我本身對AI的理解,再談一下在這樣一個時代企業架構的變化,再談一下我對CTO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理解,最後是一個結束語。

AI改變企業架構

我們今天說人類社會進入AI的時代,今天這個時代是連接什麼?是連接一個個的事件,當一個個事件在發生的時候,它要連接背後各種各樣的服務,連接數據,連接系統。這個時候當一件事情在發生的時候,我們的服務都要被連接,這個時候實際上今天我們說人工智能,是因為我們說機器開始聽懂和看懂這個世界了,最直接的就是深度神經網絡帶來了識別率的提高,一個語音識別、視覺識別和自然語音的處理,這個時候我們回過頭再來看一下,不光是深度神經網絡,所有技術是一個整體,把整個物理的世界機器的進化帶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就讓我們的機器擁有了神經系統,物聯網傳感設備讓我們機器擁有了感官,雲計算、大數據、深度神經網絡讓機器擁有了大腦,還有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是讓機器擁有了免疫系統和自主權,什麼是免疫系統?區塊鏈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建立互聯網的信用體系,只要書寫了就不能更改。智能合約它可以使機器世界,特別是跟AI的結合,不需要在人的參與情況下,它可以自發的有決策,正因為有了這些技術的整合,使機器進入了新的時代。

AI改變企業架構

這個時候再來看我們做企業的,對我們企業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的企業架構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通常來講,我們把企業架構主要分三個層面,第一戰略架構,考慮我們企業在未來應該什麼樣,我們做企業的,今天是AI的時代,AI要改變我們的未來,改變我們的業務,第一要考慮的是AI怎麼改變我們這個企業?我們需要把這些新的技術內容放在對未來的願景裡面去,我們今天已經沒法像過去那樣做三到五年,甚至十年的詳細規劃,如果在一個非常穩定的時代,引入所謂的國際最佳實踐,就按這個去套,那個模式是可以的,現在反而不行了,因為新的技術在改變規則,這個時候該怎麼考慮?我們就要考慮,未來企業的形態確實和我們現在是不一樣的。還有互聯網的連接,這個時候未來的企業,什麼是我們的企業?跟今天所理解的企業也不一樣,未來企業的邊界模糊了,你管理的對象可能絕大部分都不是你的員工,你的客戶、你的供應商,你所有可能被連接起來的這些資源,都是你管理的對象,甚至越來越多的人他就是自由職業者,他根本不屬於你,由於有了人工智能,由於有了互聯網平臺,可以更精準的把這些資源連接起來。這個時候要考慮從戰略架構來講,未來人工智能對我們的企業會是什麼樣的改變,要把它放在未來的架構願景裡面去考慮,還要考慮未來的情況下我們是什麼樣的狀態。

AI改變企業架構

這裡我舉一個例子,這個圖不是我自己畫的,我們今天不管你是做新零售、智能製造,還是做某一個企業,我們一定首先要考慮未來的場景會是什麼樣,我們的客戶,我們的用戶是怎麼去用我們的,他進到一個場景裡面去,他是怎麼享受這個服務,背後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去提供,今天是技術在改變業務,我們一定要放在這樣一個高度,我們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方向,才可能往正確的方向去走。

AI改變企業架構

第二個方面就是業務的架構,在這樣的願景下面,我們業務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首先是企業戰略的願景,然後是業務的模式、業務的流程、運營模式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到底是新的業態產生,還是新的商業模式,這個時候要做業務情景的分析,過去我們更多的考慮業務架構是什麼,是業務流程裡面需要什麼樣的系統支撐它,現在更多的考慮是場景的變革,是在這樣的場景裡面,我們技術可能替換了人,我們客戶可能享受更好的服務,這背後都是技術帶來了新的業務機會。這是我畫的一個關於業務架構分析的圖,對於業務轉型和新技術帶來的挑戰,要分析這些新技術對我的業務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業務就是圍繞客戶、產品、流程、工具、人員來的,給我們帶來的機會會是什麼?我們要考慮是新的業態嗎?是新的商業模式嗎?還是新的運營模式,大家知道我們進到一個麥當勞裡面,過去要排很長的隊,大家知道現在直接拿出手機點餐,它的運營模式發生了變化,大大提高了客戶的體驗,背後來講,人工很多流程就去掉了,還有產品的形態,因為只能是基於數據,很有可能我們是不產品了是賣服務,所有這些都使我們業務發生變化,我們需要從業務的角度去分析。

AI改變企業架構

第三個是IT架構的變化,我們今天講的更多的是技術的變化,在這個方面新的技術確實在改變整個架構的模式,新的技術裡面,不光是技術本身的改變,技術也在改變我們的業務,改變我們的IT,這個時候我們考慮新的技術架構的時候,還要考慮IT架構對我們業務和戰略本身的改變,過去總是單向的,在今天的時代是反向的,是技術怎麼改變我的業務,甚至改變我企業的戰略。未來的模式,這個技術的模式總體來講,這三層的劃分是非常科學的,越來越多的技術服務會放在平臺上,變成服務去提供,我這些概念的結構對每個企業來講都要考慮這些新的模式變化。

AI改變企業架構

第三個方面談一下我對CIO/CTO們的挑戰與機遇,我是做CIO培訓的,這樣一個群體他怎麼面對今天這樣一個變化?我談一下我的理解,我每年見到了很多的CIO/CTO,挑戰有這幾個方面,第一個過去的架構經驗越來越不適用,技術在改變我們整個的模式,包括技術本身的模式,很多架構的經驗。第二個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技術層出不窮,大數據是一堆的組件,今天人工智能也是,新的技術都要去學習瞭解。第三個產品與服務的生命週期也在縮短,我們今天做的每一個產品生命週期在快速的迭代加快,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還有業務和管理變得越來越沒有規則,為什麼越來越沒有規則?因為技術在改變一切,技術在改變模式,業務在快速的變化,技術本身也在快速的變化。

當然有挑戰也有機遇,機遇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技術在組織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現在沒有哪個公司不重視技術,傳統的企業老闆也非常重視技術。第二個從支撐業務到引領業務,現在技術在改變業務,意味著我們技術本身就是業務,我們技術本身就是核心競爭力,我們用技術的手段在創造新的業務模式,在創造新的價值,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的一個機會。第三個就是創業創新的機會在增加,由於整個社會被新技術在變革,所以我們看到了大量的創業創新的機會在不斷產生,今天就是由於整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衝擊著每一個行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領域,所以創業創新機會在大量的增加。第四個就是CIO/CTO們的地位在提高,過去很多的CIO沒有幾個,都是二級部門、三級部門,今天CIO地位確實在提高了,過去老闆認為業務是真正的重要,因為業務是掙錢的,IT是花錢的,但是今天的老闆們都確實意識到了技術在改變業務,甚至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所以CIO/CTO在企業的地位確實也在提高。第五個就是所有的組織都要數字化轉型,因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在連接一切,一切都是基於雲和大數據,工廠也都是軟件定義的製造,所有這一切,這個時候我們看每一個企業都是這種數字化的企業,這個時候都是我們CIO/CTO們的機會。

AI改變企業架構

最後是一個結束語,用兩句話來結束,第一句話掌控複雜性和變化的是架構,一件事情很複雜,我們搞IT的面對這麼複雜的組織,又是戰略的、流程的、業務的一堆的東西,這裡面到底什麼關係,我們只有通過架構告訴我們把關係梳理出來。還有是掌控變化,比如說未來的架構是什麼樣,現在是什麼樣,真正從現在過渡到未來,只有架構可以告訴我們更好的做這件事情。最後分享一句話是架構的方法與模式在不但迭代,但架構的思維與思想基本不變。過去是單機的模式,現在是互聯網的模式,技術迭代也在不斷地更新,各種方法也在不斷地更新,這些模式在不斷地迭代和更新,但是一些基本的架構思想和方法是不變的,比如說抽象思維、分層分類的思維、迭代思維,我們怎麼看待未來的企業,因為這些思維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去掌控未來,或者說我們需要跳出技術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待整個企業,因為未來的企業是什麼樣,AI會怎麼改變整個未來企業結構,我們未來的管理模式是怎麼樣,至少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一個雛形,就像今天用微信來管理一樣,隨時能夠把不同組織的人、不同職能的人建一個微信群,就能夠分配任務,未來這樣的組織模式才是適應未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