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别傻了!公摊面积并不是楼层越高就越少!

身边好多小小伙伴都有这个误区,公摊面积应该是楼层越高,分摊的越少,因为高楼楼层越高,住户就越多,这样折合下来,均摊到每家每户自然就变少了,小学生都会的算术啦,自然没错,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事实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大嘴巴子啊,真相是:高层住宅楼层越高,公摊面积越大!

别傻了!公摊面积并不是楼层越高就越少!

何为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即公用建筑面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别傻了!公摊面积并不是楼层越高就越少!


楼层越高分摊的面积就越多?

为什么说“楼层越高分摊的面积就越多”呢?

楼内电梯

楼层越高,电梯配备也肯定也要相对应地变多。对于高楼住户而言,电梯是必须的重要工具配备。

若电梯数量不够,假如有一部出现故障无法使用的话,整幢楼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就会受到巨大影响,试想一下,从30层左右走楼梯上下楼那是什么体验?更不要说,一旦住户里有老人,更是会严重限制老人的出行啦。所以现在目很多高档小区中的高层都要配备三部电梯以上,电梯增多,公摊面积当然也对应增加。

一般情况下,不同楼层对应电梯数量如下:

1、小于等于11层,可设一台兼具消防电梯功能的电梯。

2、12层到18层,纯住宅功能的,电梯不少于二台,其中一台应兼具消防电梯功能。

3、19层到33层以下,服务总户数150到270户,电梯数量要至少3台,其中一台应兼具消防电梯功能。

承重墙的投影

因高层的整体高度较高,所以墙体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故一般高层住宅楼的墙体要比多层或小高层的墙体厚很多。而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都是共有建筑面积,因此高层住宅楼的公摊面积也就越大。

别傻了!公摊面积并不是楼层越高就越少!


消防面积

通常情况,楼层越高,居住的人口数量肯定会越多,那么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需要疏散逃离的人就越多。所以在建设项目时就要增宽逃离的安全通道,修建消防疏散通道,随之而来的就是公摊面积再次增加。

当然,不是所有公共场合面积都需要公摊,如下3类区域面积就不需要: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车位或专用车库;从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以及,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设施或架空层。

公摊面积收费合理吗?

近日,权威媒体指出:从1998年我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公摊面积就因为不符合国际惯例、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

从1998年我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公摊面积就因为不符合国际惯例、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

别傻了!公摊面积并不是楼层越高就越少!

公摊面积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甚至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一种做法,但显然,这并不合理。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值班编辑罗敏采访时表示,公摊面积已经常常变成了开发商变相涨价的手段。

中国的房产市场还在慢慢的成熟,我们相信,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一定会营造一个健康的房产环境。国家倡导的房住不炒,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是空口号。

那么对于公摊面积的解释,想必小伙伴们也有了基本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