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说来奇怪,尽管离开农村几十年了,每逢麦熟时节,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与其说是感觉,不如说是怀念。麦熟的时节,恰是一年之中,半年之后。对小麦而言,经历了春夏的滋养,此时丰满而至,让人欢喜。对岁月而言,一愰日子飞快,令人感叹。都说,麦熟时节,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季节,其中自有道理。

七月去康乐,看着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看着地里一排排落好的小麦垛,看着麦地里割麦的人,感觉很亲切,不由得让人想起小时候暑假割麦子的情景,我的老家已经好久看不见这种情景了。

记得小时候去生产队割麦子,最初不会“打腰把”,(我叫打腰子)学了好久才学会,“打腰把”就是把带麦穗的一头放齐,分成两份,不要太粗,也不能太细,粗细适中最好,一上一下,用手拧着旋转180度,用麦秸压住即可,方便快捷还结实。那天一起去康乐的朋友让我再打一个看看,我心里没底,拿起试试,没想到手里的感觉是那么的熟悉。

都说现在机械化替代了麦客,但还是有个别极少数地方,由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还在用传统方式收割小麦。在这里,现在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个场景对我们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太熟悉,太亲切了,它伴着我们长大。用马或者骡子或者毛驴拉着碌轴碾场,碾场必须在正午太阳最热的时候,不然麦子是碾不出来的。然后等有风的时候再去扬场。这样由于麦子和麦皮的重量不同,麦皮落到了远处,麦子落到了近处,就把麦子从麦皮里分离出来了。尤其包产到户后,我们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打麦,院子里四周是房子,没有风,没办法杨场,那就只能用簸箕簸,有时候白天打的麦子,我们姐妹几个会簸到天亮才能簸完。

如今机械化收割小麦,收割机从麦田里走过,吐出来的就是干净的麦子。现代农业,从耕种,施肥,喷药,收割都是机械化的,把人们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了出来。

我喜欢在收割的麦田里行走,喜欢那种"刷刷"的感觉,喜欢嗅见麦田里涌动的淡淡情殇,更喜欢麦子在阳光里的抛物线,好踏实。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甘肃微故事》麦熟,或是乡愁

文字主编:芦 军

影像主编:廖智明

文史顾问:边 强

天水区域主编:王 诚

平凉区域主编:刘咸平

媒体支持:兰州日报副刊部I每日甘肃网I 今日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