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變天!龍頭房企解散事業部、裁員60%,瘋狂營銷模式來了

“金九銀十”已經快過去一半了,秋天已經到了,冬天還會遠嗎?從廈門到海南,從北京到上海,樓市的冬天已經提前到來。

上週開始發酵的取消預售傳聞導致24日港股市場上地產股出現大面積下跌。碧桂園跌幅一度超過7%,融創中國等也一度下跌5%以上。

一則傳言就能引起如此大的波動,現在的市場真的是經不起折騰了。

又一龍頭房企啟動全面“瘦身”

房企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有業內知情人士稱:因為戰略收縮,某龍頭房企也已經開啟全面“瘦身”模式。不僅集團下的幾個板塊面臨大範圍的裁撤、裁員,還直接解散了環北京某個事業部;某核心業務裁員更是高達60%。

目前還未有關該消息的正式文件,該房企也沒有對此事進行明確回應。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該消息在地產圈內已有不少人知曉。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該房企此次的“瘦身”行動中,首先被“牽連”的是其旗下的住宅集團。

具體操作如下:

1、業務體量大的公司,下沉到區域;

2、業務體量小的或者沒有業務成績的公司,直接被裁撤。

雖然住宅板塊並非該房企的主營業務,但作為其旗下的住宅開發平臺,該住宅集團一直通過高速的開發模式來獲得現金流,進而反哺主營業務,算得上是該房企重要的業務板塊和現金流工具。

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該房企對其主營業務中的多個區域事業部,也進行了大幅裁撤。比如,環北京某事業部就直接宣佈解散,裁減了大批員工。

除此之外,該房企對主營業務中的另一項核心業務也“動了刀”。據知情人士透露,該核心業務或將裁員60%,裁員後與住宅板塊合併,力度也算是非常大了。

房企“瘦身”已不再是個例,但如此大刀闊斧的裁撤很難不讓人恐慌。【推薦閱讀多家房企被曝裁員、賤賣資產、關閉事業部……嚴冬來臨?】

多家房企為降負債參與創立地產基金

9月20日,江蘇房企新城控股發佈公告稱,子公司蘇州新城創佳置業有限公司擬與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設立一支或多支有限合夥型私募基金,預計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

公告稱,該基金的成立,有助於拓展公司資金來源,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和投資方向,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業內人士表示,成立地產基金的確拓展了房企的資金來源,且在當下地產基金的使用較為靈活。

該業內人士同時透露,地產基金的介入方便房企的負債項目“出表”,雖然項目併不併表,但是可以給地產公司貢獻現金流,在財務報表中該部分僅作為其他應付款,而不會計入有息負債,從而降低房企的淨資產負債率。這是上市公司頗為看中的,也是許多地產公司改善報表的方式之一。

除了新城之外,閩系房企泰禾集團與控股股東合作成立產業併購基金,大悅城地產與專業基金機構成立的母基金,均是希望藉助基金的方式降低負債率。

房企開啟瘋狂營銷,只為“活下去”

不管是裁撤還是成立地產基金,最終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房企沒錢了,而房企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最近在市場策略上更是開啟了瘋狂營銷模式。

近日,泰禾、恆大、雅居樂等房企都推出了不同程度的優惠購房。【推薦閱讀狂降8千元/㎡,開發商虧本撤離?樓市最慘的一幕重複上演……】

日前,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的內部講話也透露出市場現狀。鬱亮指出,當前南方區域的回款壓力比較大,這不是因為南方區域做得不好,而是因為率先感受到了市場及行業變化。“轉折點實實在在到來了。”鬱亮表示,目前集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戰略研討,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

作為樓市風向標的北京也頻現降價促銷。位於大興區南六環外的一處限競房,政府最高限價42000元/平方米,一位置業顧問表示,該樓盤主推89平方米的住宅,預計9月底開盤,相較於最高限價,一期住宅的售價在36000元/平方米左右。

上海買房送寶馬、深圳分期首付、海南房企為“暖市”找人排隊

...不論是一線二線,樓市下行的真相已經掩蓋不住了。

除此之外,房產行業上游的建材和下游的家裝,都一定程度受到影響,頭部企業紛紛開打營銷牌。從紅星美凱龍、宜家、富森美家居這樣的大型賣場企業,到齊家、尚品宅配這樣的一站式平臺,再到地磚、櫥櫃、門窗、衛浴等各類材料品牌,都紛紛推出各類積分、抵扣、折扣、優惠等營銷活動。

變天!龍頭房企解散事業部、裁員60%,瘋狂營銷模式來了


房企“瘦身”、土地流拍、房企更名、降價促銷,這或許是預判樓市下半場的關鍵信號。但其實當下的調整和陣痛並非是一件壞事。

隨著調控政策的深入和融資環境的改變,房地產行業已然開始從“野蠻生長”趨於“理性成長”。儘管樓市的下行線還沒有看到盡頭,苦日子可能還會持續很久,但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淘汰那些單純依靠拿錢買地來實現規模增長的房企,讓房地產行業真正服務於居住需求。

本文部分消息素材來源: 地產人言、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在此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