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变天!龙头房企解散事业部、裁员60%,疯狂营销模式来了

“金九银十”已经快过去一半了,秋天已经到了,冬天还会远吗?从厦门到海南,从北京到上海,楼市的冬天已经提前到来。

上周开始发酵的取消预售传闻导致24日港股市场上地产股出现大面积下跌。碧桂园跌幅一度超过7%,融创中国等也一度下跌5%以上。

一则传言就能引起如此大的波动,现在的市场真的是经不起折腾了。

又一龙头房企启动全面“瘦身”

房企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有业内知情人士称:因为战略收缩,某龙头房企也已经开启全面“瘦身”模式。不仅集团下的几个板块面临大范围的裁撤、裁员,还直接解散了环北京某个事业部;某核心业务裁员更是高达60%。

目前还未有关该消息的正式文件,该房企也没有对此事进行明确回应。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消息在地产圈内已有不少人知晓。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该房企此次的“瘦身”行动中,首先被“牵连”的是其旗下的住宅集团。

具体操作如下:

1、业务体量大的公司,下沉到区域;

2、业务体量小的或者没有业务成绩的公司,直接被裁撤。

虽然住宅板块并非该房企的主营业务,但作为其旗下的住宅开发平台,该住宅集团一直通过高速的开发模式来获得现金流,进而反哺主营业务,算得上是该房企重要的业务板块和现金流工具。

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该房企对其主营业务中的多个区域事业部,也进行了大幅裁撤。比如,环北京某事业部就直接宣布解散,裁减了大批员工。

除此之外,该房企对主营业务中的另一项核心业务也“动了刀”。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核心业务或将裁员60%,裁员后与住宅板块合并,力度也算是非常大了。

房企“瘦身”已不再是个例,但如此大刀阔斧的裁撤很难不让人恐慌。【推荐阅读多家房企被曝裁员、贱卖资产、关闭事业部……严冬来临?】

多家房企为降负债参与创立地产基金

9月20日,江苏房企新城控股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苏州新城创佳置业有限公司拟与芜湖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设立一支或多支有限合伙型私募基金,预计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

公告称,该基金的成立,有助于拓展公司资金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业内人士表示,成立地产基金的确拓展了房企的资金来源,且在当下地产基金的使用较为灵活。

该业内人士同时透露,地产基金的介入方便房企的负债项目“出表”,虽然项目并不并表,但是可以给地产公司贡献现金流,在财务报表中该部分仅作为其他应付款,而不会计入有息负债,从而降低房企的净资产负债率。这是上市公司颇为看中的,也是许多地产公司改善报表的方式之一。

除了新城之外,闽系房企泰禾集团与控股股东合作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大悦城地产与专业基金机构成立的母基金,均是希望借助基金的方式降低负债率。

房企开启疯狂营销,只为“活下去”

不管是裁撤还是成立地产基金,最终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房企没钱了,而房企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最近在市场策略上更是开启了疯狂营销模式。

近日,泰禾、恒大、雅居乐等房企都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优惠购房。【推荐阅读狂降8千元/㎡,开发商亏本撤离?楼市最惨的一幕重复上演……】

日前,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的内部讲话也透露出市场现状。郁亮指出,当前南方区域的回款压力比较大,这不是因为南方区域做得不好,而是因为率先感受到了市场及行业变化。“转折点实实在在到来了。”郁亮表示,目前集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战略研讨,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

作为楼市风向标的北京也频现降价促销。位于大兴区南六环外的一处限竞房,政府最高限价42000元/平方米,一位置业顾问表示,该楼盘主推89平方米的住宅,预计9月底开盘,相较于最高限价,一期住宅的售价在36000元/平方米左右。

上海买房送宝马、深圳分期首付、海南房企为“暖市”找人排队

...不论是一线二线,楼市下行的真相已经掩盖不住了。

除此之外,房产行业上游的建材和下游的家装,都一定程度受到影响,头部企业纷纷开打营销牌。从红星美凯龙、宜家、富森美家居这样的大型卖场企业,到齐家、尚品宅配这样的一站式平台,再到地砖、橱柜、门窗、卫浴等各类材料品牌,都纷纷推出各类积分、抵扣、折扣、优惠等营销活动。

变天!龙头房企解散事业部、裁员60%,疯狂营销模式来了


房企“瘦身”、土地流拍、房企更名、降价促销,这或许是预判楼市下半场的关键信号。但其实当下的调整和阵痛并非是一件坏事。

随着调控政策的深入和融资环境的改变,房地产行业已然开始从“野蛮生长”趋于“理性成长”。尽管楼市的下行线还没有看到尽头,苦日子可能还会持续很久,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淘汰那些单纯依靠拿钱买地来实现规模增长的房企,让房地产行业真正服务于居住需求。

本文部分消息素材来源: 地产人言、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在此鸣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