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濟南是古代九州的青州還是兗州?

納蘭談史


濟南屬於青州。

古代的“九州”有多種說法,比較重要的三種說法《呂氏春秋·有始覽》《尚書·禹貢》《周禮·職方氏》均提到青州和兗州。對此的區分也大體一致,以“東方為青州,齊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兗州在衛國故地,黃河、濟水之間;濟水今天已經消失,不過在上古很重要,與長江、黃河、淮河合稱“濟瀆”。它發源於今天的河南濟源王屋山,向東流經河南、山東入海,和今天的黃河中下游大體重合。

古黃河長期在今天河北省入海,後來改道就將今天濟水吞併了。所以今天說到濟水,一般人是比較陌生的。不過濟南這個名字,還是很明顯的提示,那就是在古濟水之南。前面說了兗州是在河濟之間,而黃河在濟水之北。所以濟水其實就是兗州和青州的分界線,濟北為兗州,濟南為青州。不過在《爾雅·釋地》裡面沒有青州,只有營州,“齊曰營州”。這個稱呼應當來自西周齊都營丘,所以營州應該也就是青州。

另外一個版本的九州是上博簡《容成氏》的九州,因為傳世文獻一般經過後人隸定,而竹簡則保留了戰國寫法,當時的寫法重音而不重形,所以既沒有青州也沒有營州,最接近的應該是“競州”。


林屋公子


古代青州的含義和現在意義上的並不一樣。據記載,古時的九州分別指: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其中的青州大體包括河北、山東等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濟南是屬於古青州無疑。

研究表明,濟南地區最早的國家出現在城子崖附近,被稱為譚國。西周分封后,濟南地區歸屬了齊國,但譚國仍在。在春秋時期,齊桓公以“不敬”之名,滅掉了譚國,齊國把濟南改名為濼邑、歷下邑。秦時,濟南歸屬濟北郡,稱歷下邑。漢初時,濟南的稱呼第一次出現,得名是因為地處四瀆之一濟水之南。漢初時還設立了濟南國,都在東平陵城(今章丘區龍山鎮)。直到西晉永嘉年間,濟南的郡治才從東平陵移至歷城。因此,濟南民間把這兩段歷史稱為“先有平陵城,後有濟南府”、“先有歷城縣,後有濟南府”。

隋唐三朝,濟南改名為齊州,宋金時升格為濟南府,元朝被稱為濟南路,隸屬於中書省。明朝時的德王在濟南開府,全省的政治中心也由青州遷移到濟南,濟南此後就成為山東的首府。清朝仍稱為濟南府,民國時濟南被稱為濟南道。


指動濟南


青州——《禹貢》九州之一。漢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山東東北部、河北一小部。東漢治臨萏。東晉以後治今益都轄境縮小。隋唐為青州北海郡。宋青州。元為益都路。明改青州府。民國廢府。

古兗州,華夏九州之一,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個地理範圍,大體在今山東西部與山東河北交界處,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範圍和治所隨歷史多有變更。

濟南屬於古青州!


禪覺居士紀楊


古代人們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青州,兗州,徐州,揚州, 豫州,荊州,雍州,梁州。

再說一下,青州和兗州的管轄地,濟南屬於哪裡就一目瞭然了。

青州當時主要北海,平昌,高密,樂安,東萊,長廣,東牟,齊,範圍大致在今天的山東中東部

兗州管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東平,範圍大致在今天的山東西北部和河南的東北部


古城淺吟


古九州是大禹治水時所劃定的廣義的地域,先秦時期,青州為區域概念,大致範圍包括東到大海,西到泰山,西北以濟水為界,也就是黃河下游。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統一天下,在全國推行郡縣制,五年後在郡縣之上設刺史部,也稱州,青州管轄範圍包括千乘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東海郡,東萊郡,平原郡,淄川國,膠東國,高密國轄93個縣,其中就包括濟南。東漢劉秀統一全國,重新設12個州,州下為郡,郡下為縣,青州管轄2郡4國,即平原郡,東萊郡,齊國,北海國,樂安國,濟南國,共轄65縣,治所在臨淄。濟南也在當時青州管轄之內,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濟南作為郡,都在青州治下!


風雨140866595


交界處,邊界不斷變動






白荷82


濟南和那兩個地方離得老遠了


汶上律師


《禹貢》載: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惟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絲。浮於汶,達於濟。

《讀史方輿紀要 歷代州域形勢一》載: 孔氏曰:青州,東北據海,西南距岱。

青地區大概在今山東地區,東北邊境為海濱,西南邊境為泰山。

綜上所述濟南在青州地界


縈秋40216850


州,是水中陸地,適宜漁獵和農耕。海岱惟青州;河濟之間為兗州。從泰山以東到大海是青州。黃河與濟水之間是兗州,古時黃河是晉衛兩國的邊界,從河南原陽、魏縣、天津南方向東北流向渤海。濟水是從滎陽到定陶、菏澤、鉅野、東平、濟南(現黃河,古大清河)。所以濟南黃河以北歸兗州,黃河以南歸青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