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观音土是什么东西?

智享未来


历史中有很多让人不忍回忆的伤痛,在科技时代获得相应成果之后,我们很少再会体验到了那种饥饿、没有食物吃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看向几十年前或者那遥远的历史岁月中,那大家就会看到一幕幕因为天灾人祸而导致出现的悲惨画面。

饥荒在农业时期是很容易出现的,人们在没有食物吃的情况下,他们会饥不择食地吃掉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比如树皮、草根、观音土,还有让人闻之胆寒的易子而死。

吃土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表达穷的时髦名词,虽然很多人都说着这个词,但是真正觉得土是可以吃的人却是很少的。


古代饥荒时期被人们当成救世菩萨的观音土

在古代有一种土却是可以让人吃的,这种土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观音土,不过人们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是人们不会吃这种土的。

只有真正到了绝境的时候,人们才会把这种土当成食物来食用。

观音土一般也被称为高岭土,普遍呈白色,被人们挑选食用的观音土质地都比较细腻,因为没有一般土里那么多的砂石杂质,因此如果只吃一点观音土的话,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

这种土在一般的情况下会被人们拿来制作瓷器,因为质地的细腻、粘性的极高,所以一般想要塑造精品瓷器的匠人都会把这种观音土当作原材料使用。

在饥荒中,如果人们把树皮、草根都吃完的话,他们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把这种土挖出来制作面食食用,在当时确实解决了一定的问题。

观音土大量食用后的严重后果

正如上面所说的一样,观音土是只能少量食用的,这种土如果吃得太多的话是要出大问题的。

首先这种土也叫做膨化土,在遇了水之后就会大量的膨胀。

如果人们吃这种土吃的太多的话,因为观音土太过于干燥的原因,所以他们势必产生一种口干舌燥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就必然要喝水。

如果水在人的胃里和观音土相遇,那这些土就会膨胀、并在水的作用下凝结成一团。

在这些土凝结、膨胀起来后,它们就会变得极为难以消化,无论如何都不会变成人们的排泄物排泄出来。

所以在古代人们吃下大量观音土之后,所遭遇到的后果就是被活活撑死。

很多知道这种情况的人都会稍有克制,但是一些不明真相或者知道了这种情况也没办法不吃的人,他们在食用大量观音土后,虽然没有被饥饿给夺去生命,但也会在一种畸形的饱胀感中丢掉自己的性命。

从这方面来说,大量食用观音土就是一种引鸠止渴的做法。

在明知是“毒”的情况下人们却仍然还要吃,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在饥荒中的悲凉,这是现代人无法体会到的。



观音土现代在药物、食物上的运用

在进入现代之后,观音土同样被大量运用在陶瓷业上,除了观音土主打的陶瓷业之外,它在药物以及民间传统美食上也有着大量运用。

观音土就是蒙脱石散的原材料,是一种治疗腹泻的奇效药。


观音土之所以能被当成药物,除了现代科技可以把观音土中的各种细菌杂质除掉、有安全保障之外,最重要的是蒙脱石散是少量食用的,并不会造成饱胀而死的不良反应,毕竟也不会有人把蒙脱石散当成饭来吃。

除此之外,这种观音土也可以被用在一种被山西称为炒琪或者其他地方称为观音土馍的食物制作中,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张某宝上面所卖的这种食物图片。

单纯只看第一眼、然后再加上观音土标签的话,可能很多人就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以为这种食物是用观音土当做原材料来制作而成的。

不过大家可不要误会了,这种食物并不是用观音土当做原材料制作的,这种食物跟其他的面食差不多,用的原材料是面粉、鸡蛋以及各种调味料。

观音土在这种食物中的作用就如同炒栗子的石头、炒茶的沙子一样,是一种被人们放在锅里翻炒加热面食的介质。

不过因为干净的观音土可以微量使用、吃下去会对肠胃会有一定好处的原因,所以人们在食用这种食物的时候,他们不会清除掉粘在上面如同白糖一样的微量观音土。

他们在吃的时候,会把这种食物连同薄薄的一层观音土一起吃到肚子里。

从这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间接的吃土。

所以说观音土是一种作用很广泛的物质,既可以拿来制作陶瓷、也可以拿来当作治疗腹泻的药物,同时如果不考虑到死亡的话,也可以被人们拿来充饥,当然,观音土也是一种特殊民间面食的翻炒介质。


孤客生


如今大家常说穷得吃土,却没有想到:古人饥寒交迫时,竟真的靠吃土充饥度日!而当时人们吃的,就是观音土。

观音土的名字很雅致,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可以用来烧制瓷器和入药,也能应用于加工建筑材料,因而又有“万能石”的美誉。

由于观音土比较细腻,而且化学成分稳定,对人体无毒害。在古代发生饥荒时,会挖草根、剥树皮、捞鱼虾,但当这些都已被消耗殆尽后,便无法再获取食物了。

在生产生活中,古人对观音土的性质有了一定认识,发现它遇水后会膨胀,且可以少量使用。于是,当人们过于饥饿时,变化使用观音土来充饥。

不过,观音土毕竟是土,吃下后会有饱胀感,却不具备任何营养,而且难以消化。饥饿感虽然暂时消除,而人体却会日渐消瘦,仅剩一个圆鼓鼓的肚子。

当百姓贫苦到使用观音土时,其实已经离着人口锐减不远了。靠使用观音土充饥,一顿两顿尚可,但终究难以维持太久。而且,有时由于饥饿过度,使用过多后会使人的胃被撑破,最终一命呜呼。

因而,虽然大家现在常常开玩笑说“吃土”,但真正能理解吃土之痛的人,却早已微乎其微!不过,其实大家生活中还是会无意间食用“观音土”,因为在有些食品和药物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仍会应用到它,只是我们平常没有注意到而已。


史海烂柯人


观音土,是一种粘土矿物,富含硅、锌、镁、铝等矿物质,是陶瓷制品原料,中国古代那些瓷器都是用这东西烧制出来的。

在灾荒年份穷人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因为观音土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吃后会腹胀、难以大便,能暂时解除人的饥饿感。但观音土这东西没有营养,而且吃多了会让人腹胀如鼓,无法排便,饥荒年代活活憋死之人不计其数。

至于观音土被人食用是怎么开始的,有三种传说:

1、相传西周的时候,周文王之子虞仲之后仲山甫,被周宣王封于河内樊地。仲山甫及其子孙在樊地定居后,勤于农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人丁日益兴旺。为了出去工作的时候能够有一种便于携带、充饥的食物,仲山甫发明了一种食品,就是用观音土做的饼子。

2、传说在唐代时,王屋山附近有一个财主心狠毒辣,让长工干活不让吃饱,有一次,一个叫王建生的长工偷了一点面,到野地里用白土泥把面裹住,放在火中烧,结果很好吃还充饥,这个方法在当地传开。

3、传说在很久以前的王屋山附近的人突然流行一种怪病,人人胃酸,心呕,肠胃不适,无食欲,医生根本治不好。所以当地的百姓就登天坛之顶祭天四十九日求助于神灵,观音菩萨被这些人感动,便化作一老人前来相助,她采来天坛顶峰之土,并将面团放到土中炒制,然后让病人服用,几天后相继痊愈。观音给病人吃的这种土便被民众命名为“观音土”,因为这种土又白又细,酷似面粉,后人又叫它“白面土”。


当狗容易做人难


观音土,听这名字,观音,就蕴藏了人们无限的期待,但是真正的观音土,留给人们的只有苦涩和无奈。

第一次看到观音土,是在一本纪实散文里,里面的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吃树皮草根,还吃观音土,但是吃了观音土以后很难排泄、有些人就因此涨死了。里面还有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说后来上面发了补给品下来,一人分了两块豆粕。然后有个老大爷也许是饿的太久了,一口气直接吃了两块豆粕,吃得特别急,又喝了大量凉水,结果过会儿撑死了。从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吃东西也会吃死人的。(豆粕可能有人不知道是啥,其实就是大豆炼油以后余下的渣子,但是这渣子可是好东西,蛋白质含量极高,还有股子豆香味,以前对人们来说可是好东西,现在主要做饲料了。)

那观音土到底是什么玩意呢,从成分上来说就是高岭土,这东西质地细腻,是做陶瓷的好材料,也正是因为它本身的特性,才会拿来被人食用。其实一般的沙土黄土,别说吃了,就算是大风吹过,吹进人嘴里一点都会忍不住吐唾沫,而这个观音土起码能够让人下咽,足见它质地十分细腻。

而且现在河南地区有一种地方小吃叫土馍,这东西就是面粉鸡蛋等原料做成,然后放到观音土里翻炒,炒好之后,一个个面团上都敷了一层土,据吃过的人说,吃起来并没有土腥味,也没有砂石那种摩擦难咽的感觉。可以说这土还真的可以食用,前提条件是量要适中,如果单纯的吃土肯定不行。

观音土这东西由于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压根就是人体无法吸收消化的东西,吃了以后反而饱腹感更强,就好像那种那些难以吸收的粗粮草根一样,吃一点就感觉饱了。可是粗粮好歹可以吸收一些,但是这东西一点都用不上,对人体伤害反而是极大的。本来饿几天可以坚持一下,因为吃了观音土,身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就算以后有了粮食补给,身子骨也废了,救也救不回来。

我倒宁愿观音土没有什么好的口感,跟普通土一样残渣苦涩,这样人们就不会去吃它,也不会给人一些原本没谱的幻想。


一览众河小


观音土的本义

观音土也称高岭土,又名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呈白色软泥状,颗粒细腻,状似面粉。

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石”,为制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特点是铝含量高,助熔剂含量低。

其产地遍布各地,南方多原生高岭土,北方多粘积高岭土。优质的高岭土可以制作出出色的器物,所以往往会在其周边建立起名窑。如江西景德镇、民国金门县等。

观音土现在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也就是说 观音土已是世界同类粘土的统一名称,这是中国瓷工对世界的一个大贡献。

观音土的延伸意义

从本义上来讲,观音土就是一种优质的瓷土,用来烧瓷,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它往往会跟一个令人谈而色变的事物相联系,那就是饥荒。

中国常发饥荒,而最近的一次,也不过数十年前,观音土这个词容易让不少人触及到那些不堪回首的饥荒灾害记忆。

观音土之所以会被饥民当成食物充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观音土结果较为特殊,较容易下咽,且吃下会有胀腹感,可以暂时解除饥饿感。

可再怎么特殊观音土也是无机物,就算各种矿物质再高,也不会被人体的消化系统吸收。而且未经过工业提纯的观音土含有重金属、寄生虫卵和病菌等等,对人体有很大损伤。

少量吃还好,伤害不大,甚至可以吸收胃肠道带正电子的重金属帮助排毒,并排出体外。但吃多了往往口干舌燥,会喝大量的水解渴,而水入肚后观音土就变成非常粘稠的泥巴桨而膨胀,人体不吸收无机物观音土而只吸收水分,又造成泥土在肠胃内梗塞,无法排出体外,人就这样活活胀死了。

古人经验丰富,也知道观音土的危害,但真到了要饿死的地步,这种迫不得已的“食材”也只能咽下肚里。

事实上中国的历史记载有不计其数的饥民因不堪饥饿感困扰,而食用过量观音土,最终往往腹胀无法排泄、手足肿胀,再加饥饿营养不良而身亡。


平沙趣说历史



观音土,学名高岭土(Kaolin),因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发现而得名。观音土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也各不相同,如白鳝泥、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等。观音土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属于非金属矿产。全国以景德镇的高岭土而闻名。高岭土的颜色,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区别,除白色外,还有黄色,红色,紫色,泥灰色等。



观音土矿物成分主要由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伊利石、蒙脱石、石英、兴石等矿物组成,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一般呈白色较泥状,颗粒细腻,好象面粉,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石"。



观音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运用十分广泛,除主要用于造纸、陶瓷器和耐火材料外,还用于塑科、油漆、颜料、砂轮、铅笔、日用化装品、肥皂、农药、臣药、纺织、石油、化工、建材国防等工业部门。





高岭土,民间为什么叫它观音土呢?长期以来,不少中国人把观音菩萨尊称为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观音土(我们这一带的粘土为黄色,故称黄泥粑)充俄能使不少饥饿人不死,是观音菩萨给予的恩惠,故称高岭土为观音土。



有关观音土的传说,民间不少。明末年间,杭州西河山间忽然长出奇石,色白微红,体软质细,如象获苓(中药)一般,将它磨成面粉,可做成粑充饥,老百姓闻讯争先恐后来挖,加些糖壳之类做成粑吃。吃后有的人排泄功能差的就死了,肠胃好的吃下观音土后活下来的人很多。更为奇怪的是,当年秋收过后,好事者又挖观音土,却是硬如石头的观音土再也挖不动了。



明末崇祯年间,百姓因为饥饿,除了吃人肉,就是吃观音土,吃下暂时解除饥饿感。崇祯三年('63o年),陕西闹大饥荒,该省巡案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中说道,陕西人民只能吃观音土填饱肚子,少量吃不致命,但毫无营养成分,吃久了,人还是会死于营养不良。吃多了,腹胀手脚浮肿,难以大便等症状,曾出现过大量食用观音土致死的案。


用户54074043605


观音土,是被饿死前最后一丝缥缈的慰藉吧。

观音土

观音土实际上就是高岭土,富含各种矿物质,化学成分十分稳定,是制造陶瓷制品的重要原料。

所以,观音土实际上并不能吃。



那为什么百姓要吃观音土呢?

因为,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尝试过三天不进食的感觉?不,不用三天,只要一天不吃饭,你肚子里那种空洞的感觉,就会影响你的理智,只要是食物,即使是你从前最讨厌的食物,你也会毫不犹豫的塞进嘴里。



那灾荒中的饥民,他们饿了多少天呢?三天?五天?还是七天?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们会把他们眼里看见的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吃掉!赤地千里,不是说被烧干净了,而是被吃干净了!树皮,草根,野菜,老鼠,虫子等等只要是能吃的,都被吃个干干净净!这些东西吃完后,吃什么?吃人!那些已经死了的,那些将死未死的,年幼的,年老的,都进了别人的肚子里!“易子而食”,那是血淋淋的,残忍的现实!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说过的:灾民已经不是人了,而是畜生!

当人肉也吃光的时候,还能吃什么呢?浑身虚弱,骨瘦如柴,步履蹒跚毫无目的地走着,一个石头就能拌的你再也爬不起来,周围一片荒芜,除了蓝天白云,就剩眼前这土了,抓一把塞到嘴里,咽进肚子,然后浓浓的饱腹感充斥了你的胃部,恍惚中就好像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最后,能挺下来的人挺下来了,挺不下来的就死了,挺下来的人因为吃了这土的饱腹感,就以为是这土救了自己,于是就把这土叫做观音土。

我们现代人知道,观音土不能吃,但当快要饿死的时候,只要有饱腹感,就可以,即使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所以说,观音土,实际上就是人快要饿死的时候,那最后一丝缥缈的希望和慰藉。


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就请点个赞点个关注。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谢谢!


四维贵族


在农村生活时间较长的老人,他们时常会对后辈讲起一种东西,说以前灾荒年,人们就是靠它才活下来。这是一种泥土,老人们管它叫“观音土”。观音土在农村的存在比较广泛,有时候农民在山上挖土,突然就会挖出一种白色的泥土来,它看着十分细腻光滑,触之软软的,与建筑材料“白灰”十分相似,但是如果把这种白泥土特地挖出来放在太阳下稍微晾晒的话,这种泥土瞬间就变得硬如石头一般,它就是观音土了。

它在农村那些经过饥荒灾难的老年人的心中,有着一种十分复杂而独特的回忆印记,因为观音土可以适当食用,帮助他们度过那个难熬的饥荒年代,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农村老人口中常说的能充饥的“观音土”,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其实观音土本质上属于黏土矿物,就是一种高岭土,是用来烧制瓷器和釉料的重要原料。全国不同地方对观音土的称呼不尽相同,白泥、灶土、甘土等都是观音土的别称。观音土中含有多种矿物成分,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素有“万能石”之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观音土的众多矿物成分中,含有很多金属元素,即铝、镁和锌等,显然,它并不是真的食物。

但是,在农村那个生存都极其困难的饥荒年代,大家为了果腹保命,观音土就成了救命粮,谁还管它有没有害处,只要吃了能填饱肚子就行,饥不择食的村民纷纷寻找观音土,挖来充饥食用。而实际上,观音土的口感也并不是我们所幻想的那般美味可口,而是尝起来有一种浓重的土腥味,十分咸涩难咽,但是那时几乎饿成“疯魔”一般的人们,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任何能用来的填饱肚子的东西在他们眼中都是珍贵绝顶的“美味”。

而且,为了更好地享用这些观音土,有些讲究的人都会处理一下再加以食用,而所谓的处理,就是把观音土晒干后敲成细细的如面粉一般的粉面,然后拌上些许细糠做成饼子来当做填饱肚子的美食,那时有人说,“三斤面,七斤神仙土,吃了就没问题”,可事实上,历史上因为吃观音土而殒命的饥民,数不胜数。

因为观音土本身是没有什么营养的,它即使被人们吃进肠胃中,也不能被吸收或消化,它只能给人一种饱胀之感,可以短暂缓解人们肠胃因饥饿难耐而所忍受的痛苦。少量食用观音土还可以,但是如果过度食用,就会让大量观音土堆积人的胃中,坠得人的肠胃疼,还会破坏人们的正常排便功能,使人活活憋死。

但即使这样,在那个饥荒盛行,生命如此脆弱的年代,反正早晚都会死,所以大家宁愿做饱死鬼也不愿做饿死鬼,还是照样食用观音土来充饥。因此观音土又被人称为“最绝望的食物”,只是不知道现在人说“没钱吃土”是不是从观音土来的,若是的话,倒显得对那些没能度过灾年的死难者不敬了。


君清传媒


所谓的观音土,又叫高岭土,是一种用途比较广的矿物,现在主要用来制作瓷器、陶器。观音土是什么样子的呢?主要就是长下图这样。以前闹饥荒,树皮草根都被吃完的时候,也有人拿观音土来吃。

很多人看到吃观音土,都以为是拿来直接吃,其实不然。观音土的吃饭也很有讲究的。首先是磨碎了,筛细了,大块的肯定不能直接吃的。然后加水扮着野菜什么的,做成菜团子再吃。还有些家里还有些条件的人,会过油扮酱再吃。

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观音土真的可以吃呢?错了,这东西别的不说,它不能消化,还有点涩,进入肠道里以后很难排出去。现在有种止泻药就是用观音土的成分,利用的就是它的这个特性止泻的。

虽然很难排泄出去,但也不是说完全排不出。稍微吃点,过度一下,问题还不大。饥荒时候实在没粮食吃,连树皮都没得吃了,只能吃观音土续命了。

但是吃的多了就不行了,会活活把人撑死的,因为观音土不能消化,吃了多把肠道都堵住了,大便都排不出去,人会被活活的憋死。

虽然观音土不能吃,但它在饥荒时候也确实救了很多人的命。在古代的欧洲,饥荒时还出现过锯末面包,把锯末掺到面粉里做面包,也是同样的道理。


漂浮菌


到了十月,双十一还会远吗?加上圣诞元旦春节的炮轰,请问上半年各位存款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请看标题,那就让我们一起吃把土吧。

没错,吃土这个词是有来源的,这个土就是观音土。现在我们拿吃土这个词开开玩笑无伤大雅,实际上百姓吃上观音土,肯定是在饥荒之年,或者军队被困走投无论之时,背后的故事是非常凄惨的。

此前看到一个无脑媒体的报道,说河南村民做的观音土馍是可以补充矿物质,请容许我说句骂人的话吧:**&……*。河南村民所做的土馍实际上只是利用观音土的导热性来烘焙面粉。观音土给人们带来的记忆是痛苦的,就在几十年前,化肥还没有量产,杂交水稻还没有推广……那些灾荒的回忆简直是不堪回首。河南人至今保留下来的土馍,正是反应了这个历史上频繁出现饥荒的人口大省,对这种泥土的特殊情感。

观音土,大约真的是上天好生之德,让饥民们可以吃的最后一口“食物”吧。观音土也就是高岭土,没有毒,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也是制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材料。盛产观音土的地方基本上在历史上都会出现名窑,比如景德镇和金门县。

观音土在饥荒的时候被人拿来当食物来吃,以内它被吃下去之后会有饱腹感,暂时来说能让人舒服一点。观音土是不能被人消化的,还有很多的重金属和寄生虫卵、病菌,对人体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而且人在吃了观音土之后会非常口渴,需要大量的水来解渴。而观音土遇到水之后会膨胀,容灾在肠胃之中造成梗塞,所以长期吃了太多观音土的饥民往往被被胀死。

人们将泥土作为饥荒之时的救命食物,可能早在汉朝就已经有了,《江表传》之中记载建安六年,因为粮食匮乏而吃泥丸,因为资料比较少,所以不知道当时人们吃的到底是不是观音土。明朝的史书典籍之中就出现了大量观音土这三个字,到了清朝饥荒年代,吃观音土就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清朝从嘉庆到1911年,近一百年里人口停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饥荒造成的。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观音土和我们所食用的药物蒙脱石散联系密切,这味药用来治疗腹泻。因为不会被人体吸收可以强力吸收水分,又比较安全,所以就连幼童都可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