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洗冲锋队时,为什么没有反抗?

槟郎爱着闫


冲锋队头子罗姆做梦也不会想到,“老战友”希特勒真的会在肉体上消灭他,他严重低估了德国总统兴登堡和德国陆军给希特勒施加的压力之大,因此冲锋队并没有对即将来临的清洗做任何准备,反而从上到下集体按希特勒的命令开始“休假”,成了一群待宰的蠢猪。



(冲锋队参谋长罗姆)

兴登堡和德国陆军所无法容忍的,是罗姆试图将冲锋队打造成“第二军队”的计划,它破坏了国防军“唯一合法武装”的地位。其实,罗姆的企图后来一一被希姆莱变成了现实,武装党卫军在二战后期已经发展到近100万人,成为国防军之外庞大而又合法的军队。

只是,罗姆操之过急了,在兴登堡仍然在世、希特勒尚未取得绝对权力的情况下,纳粹建立党属正规武装还不可行。同时,罗姆自恃资历深厚和所指挥的近300万冲锋队员,渐渐不太尊重希特勒,甚至试图在党内取而代之,因此在戈林和希姆莱的不断挑拨下,两个人之间的裂痕开始加大。



在1934年6月初,希特勒和罗姆进行了一次“摊牌式”的长谈,希特勒最终也没能说服罗姆放弃建立“第二军队”的念头,面对总统和陆军的巨大压力,希特勒无奈拿出了临时性办法:命令冲锋队自7月1日起休假一个月,期间不得身着制服、不得举行游行和演习。

几天后罗姆申请病假离开柏林,继续给希特勒施压,但并没有撕破脸皮,仍然邀请希特勒6月30日前往慕尼黑附近的度假小城维西,去接见冲锋队的高级指挥官们,因为他们将在那里举办休假前的告别宴会,同时再次商讨冲锋队的前途问题,希特勒欣然答应。

希特勒后来确实按时去了,只是他赴约的方式是罗姆及其部下未曾想到的,他们首先从思想上已经解除了戒备和武装。



(罗姆和希姆莱)

罗姆离开权力中心的柏林是更加作死的,他丧失了对政治局势变化的掌握,在这段时间里,戈林和希姆莱一直劝谏希特勒痛下杀手,而这个纳粹党魁却有些犹豫不决。国防军随后有了动作,6月25日陆军总司令部命令进入戒备状态,28日宣布将冲锋队参谋长罗姆开除出“德国军官联合会”,同时声称国防军视希特勒为“自己人”,这一踢一拉,已经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动手吧,我们是你的后盾。

希姆莱适时送上了罗姆等人意图“政变”的情报,真的假的不知道,反正希特勒信了,终于下定决心清洗冲锋队,并晋见兴登堡获得了武力整肃的授权,戈林的警察和希姆莱的党卫队立即完成了秘密集结。



(罗姆、戈林、希姆莱)

而可怜的罗姆对此一无所知,他跟冲锋队的各大区领袖们正在维西寻欢作乐,等待希特勒前去视察和谈判。再或者他虽然有所察觉,却根本不相信希特勒敢动真格的,狂妄的一塌糊涂,no zuo no die。

1934年6月30日凌晨2时,希特勒携戈培尔飞往慕尼黑,当他带领党卫队随行人员到达维西的旅馆时,罗姆等人还在呼呼大睡,几个冲锋队骨干当场被拉到院子里枪决,罗姆被押往慕尼黑监狱,第二天也被党卫队枪杀。



与此同时,戈林和希姆莱也在柏林采取了行动,秘密逮捕了150多名冲锋队长,押往一所军校内集体枪毙,一夜之间,冲锋队高中级头目几乎全部被杀,休假中的冲锋队完全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况,根本无力进行反抗。其实,就算罗姆有机会抵抗也是徒劳,冲锋队当时已经是个大杂烩,而希特勒是掌握权力的德国总理,并且得到正规军的支持。

这一天的屠杀被称为“长刀之夜”,两天内有400余名冲锋队头目毙命,希特勒还趁此机会清除了冲锋队之外的一些政敌,加上后来在集中营被处决的,大约有1000余人死于非命。冲锋队骨干被清洗后,少量精锐队员被选拔进党卫队,大多数后来在扩军中被编入国防军。


度度狼gg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那就是为什么罗姆一方面敢于背靠冲锋队要求取代国防军,另一方面当希特勒决心抛弃甚至消灭他的时候他却毫无还手之力。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罗姆到底在干什么,第二就是罗姆在冲锋队里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

(褐色衬衫原本是给德属非洲生产的,因为德属非洲丢了就积压在仓库里,没想到了成了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褐衫军得象征)

首先罗姆提出要取代国防军,他这个主张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德国要实现再武装,除了需要钱需要装备之外最大的资源就是人。而当时的国防军手里没有人,因为《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国防军的人数不得超过十万。所以整个魏玛共和国的历史上国防军都在千方百计的发展准军事组织作为预备军。也就是所谓的“灰色国防军”。最初他们干的很顺利,因为战争结束之后紧跟着就是德国的经济崩溃。几百万退伍军人没有工作,只要国防军给一点钱,或者给他们拉来一点资助,能管饭就能组织起来一大批失业军人。这也是为什么魏玛共和国的各个党派几乎都有自己的准军事组织的原因。而冲锋队原本是这些准军事组织里比较排不上号的一个。

(自由军团从装备到规模都比冲锋队厉害多了)

而罗姆自己是一个国防军军官,却成了冲锋队的首脑,其实也符合这一时期国防军的做法,那就是把非贵族出身的和政治上不太可靠的军官都踢到准军事组织里去,尽可能的保持准军事组织作为预备军的性质。但是啤酒馆暴动的失败让罗姆心灰意冷,甚至脱离了纳粹党。同时希特勒也看出依靠军队搞意大利和匈牙利式的武装政变是不现实的。

有人说1924年是扭转希特勒命运的这一年,甚至写了这么一本书,这个观点其实是成立的。因为正是在牢里的那半年,希特勒痛定思痛放弃了自己走军事政变直接成为德国独裁者的路线。转而发挥他自己真正的长处,那就是宣传和鼓动,成为一个依靠民主的游戏规则反对民主制的右翼煽动家。与此同时的希特勒找到了一个真正天才的组织者,那就是新冲锋队的缔造者普菲费尔-冯-扎罗蒙。

(赫斯和普菲费尔两个被遗忘的纳粹元勋)

普菲费尔自己也是一个贵族和旧军官,但他非常清楚旧军队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到1920年代,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回暖,一战老兵已经渐渐找到了工作开始回归社会了。而且如果纳粹党至少需要十年才能执政,那么一战老兵到1930年代就已经是中年人了,他们是无法成为一个不搞军事政变,而是专注于街头暴力和破坏的冲锋队的主体的。因为古往今来适合这档生意的都是青年人,为了吸引青年人必须把旧军队和国防军外围组织的形象彻底抛弃掉。把冲锋队打造成一个酷炫的、暴力的、街头流氓组织,才能吸引到处在叛逆期的青年人。

所以二十年代末的冲锋队其实和纳粹党的立场差异非常大,纳粹党是一个偏右的、保皇的、保守主义党,但冲锋队是一个偏左的街头暴力组织。纳粹党喜欢和保皇党合作,和中产阶级合作强调地位和身份。而冲锋队则追求荷尔蒙,就是要打个痛快,跟德共甚至在打的头破血流之外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大家都仇恨资产阶级共和国,都仇恨布尔乔亚,都要砸烂这个黑暗的世界。只不过一个偏左一个偏右。所以随着纳粹逐渐占上风很多德共的支持者成了冲锋队员。

(罗姆和赫斯)

普菲费尔这种走金属朋克的组织路线不可避免的导致他和希特勒之间产生矛盾,所以他很快就被希特勒踢出了冲锋队和纳粹党。罗姆也就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冲锋队,但希特勒没有让他成为冲锋队领袖而是自己担任领袖,只让罗姆作他的参谋长。罗姆试图把旧军队的那一套带回冲锋队,结果是冲锋队爆发了好几次“政变”。罗姆用尽方法才镇压下去。

无论普菲费尔的政策是对是错,至少他的政策是成功的到1930年代冲锋队有了两百多万成员,实际上已经把国防军竭力想要抓在手里的预备兵员都吸纳到了自己手里。而纳粹党被国防军注意到也是因为这一点。国防军想要纳粹加入内阁也是为了让纳粹接受军队的指导,把冲锋队的人力资源收归己有。从这个意义上说普菲费尔是希特勒事业上的真正救星。

但随着希特勒上台执政,开始推行“德国的革命化”,也就是让纳粹接管国家。罗姆认为自己压倒国防军的时候已经到了,因为相比三百万冲锋队,十万国防军根本微不足道。即使新军队需要冲锋队的人力,那么冲锋队也不能白白把人力交给军队。冲锋队必须得到一种合法的地位,在军队面前分庭抗礼。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符合希特勒的“革命化”主张的。但为什么罗姆被抛弃了呢?

(作为纳粹党的首脑和党与国家结合的象征的赫斯原本手握无与伦比的权力,但事实上之所以把这个权力交给赫斯就因为希特勒知道他不会去用)

因为1934年希特勒其实并没有让纳粹党全面结果国家的念头。希特勒和列宁主义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列宁是打造了布尔什维克,然后带领布尔什维克夺取了国家。而希特勒并不是纳粹党的缔造者,相反他在大部分时间里和纳粹党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希特勒在纳粹党内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相反希特勒甚至还对纳粹党有一种不信任感,乐于挑动纳粹的各个山头互相竞争和对抗。从1933年执政到1941年德国战事逐渐不稳之间的8年,希特勒想要的并不是纳粹党全面接管国家,相反希特勒希望的是把纳粹、帝国、军队彼此分离,让他们全都对自己一个人负责。这就是为什么当罗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时候他被希特勒抛弃了,而被希特勒提高到“纳粹党与国家相结合的象征”的鲁道夫-赫斯其实长期没有真正的权力。

理解了希特勒的这种心态,和罗姆的行动,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冲锋队在国防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了。因为冲锋队原本就不喜欢罗姆这样的旧军人。罗姆向国防军发难也不是因为他牢固的掌握了冲锋队,相反罗姆真正的靠山是希特勒,是他的靠山认为他操之过急而抛弃了他,冲锋队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打算跟着罗姆这样的旧军人走。所以三百万冲锋队才会如此顺从的抛弃了他们的参谋长。


克罗采和春天


清洗冲锋队的行动发生于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这次行动又被称为长刀之夜。

至于被害者的数量已经不得而知,有人说有上千人被捕,普遍的说法是有85人被害。维基百科上公布了103人,其中56人为冲锋队领导。

令人疑惑的是,冲锋队当时人数庞大,有数百万之众,为何遭遇清洗时完全没有反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了解一下长刀之夜之前德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纳粹已经实现一党专政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兴登堡总统任命为德国总理。到了这一年夏天,纳粹党通过冲锋队,横扫了一切政敌,实现了一党专政。

冲锋队的职能就是在街头斗殴,打击政敌。现在政敌已经没有了,但是冲锋队还想继续进行街头暴力。冲锋队领导人罗姆鼓吹二次革命,他们冲击了很多机构,夺取权力,这些行为引起了保守势力以及民众的不满。

保守势力和民众要的是秩序,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问题。

保守势力的代表是国防军,当时德国虽然实行议会民主制,但国防军在幕后掌控一切。

冲锋队的活动引发了保守势力对希特勒的质疑,纳粹如果得不到国防军的信任,随时会被换下去。

不过纳粹已经实现了一党专政,戈林已经是内政部长,而希姆莱担任了警察总监。

希特勒是纳粹党的元首,也是冲锋队的精神领袖。罗姆的职务是参谋长,负责具体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冲锋队是希特勒的,而不是罗姆的。希特勒下令清洗罗姆,可以算是党内惩戒。

而具体负责清洗行动的是戈林、希姆莱和海因里希,他们掌握着内政大权。他们的行动还受到国防军的支持。民众也不反对清洗行动。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警察力量和军队想抓一批民众反感的人,这批人凭什么反抗。

二、缺乏政治敏感的罗姆

1933年下半年,纳粹实现一党专政之后,德国的政治氛围就开始变化了。按理说冲锋队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需要转换角色了。

但是罗姆缺乏这种政治敏感,还抱着希特勒在十多年前提出来的“二十五点纲领”,希望希特勒立即实行“二十五点纲领”,也就是通过暴力铲除现有机制。

但是希特勒是很实际的,他早就看出这条路行不通。

于是罗姆对此满腹牢骚,甚至说纳粹已经腐化了,“背叛了革命”。当然了,罗姆对希特勒本人一直很忠诚。

罗姆希望将冲锋队变成类似意大利民兵的那种组织,承担守卫德国的任务,这个要求跟国防军的利益产生了冲突,也不符合希特勒的期望。

希特勒要的是稳定的秩序,以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希特勒未来的战略是夺取生存空间,民兵组织肯定承担不了这个任务,只有国防军在未来才能承担这种任务。

希特勒试图缓和冲锋队和国防军之间的关系,同时转换冲锋队的角色。但是当时冲锋队数量非常庞大,里面有大量失业人口,根本就安置不过来。

罗姆并不在纳粹的权力核心,也意识不到政治氛围的变化,他还在宣扬革命,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加上他对希特勒的忠诚,就不可能作出应对。

三、事发突然

1934年5月,罗姆视察全国的冲锋队,他在演讲中不断宣扬“革命”,同时发动了大规模的检阅和游行。

罗姆的做法引起了国防军的震怒,因为此前双方已经商定,冲锋队只负责人员的入伍前训练,只有国防军才能拥有武器。但罗姆的表现显然突破了之前的协议。

此时希特勒正准备停止冲锋队的武装行动,换取英法同意让国防军扩军到30万。

希特勒对罗姆的行为非常愤怒,在6月5日两人会谈中,希特勒指责罗姆是在准备“布尔什维克革命”,要求他放弃这种“没有理性的做法”,同时告诫罗姆的同性恋行为。(罗姆的同性恋倾向在当时一直被视为纳粹的污点)

两人谈了4个小时,最终两人决定让冲锋队休假。6月8日,罗姆宣布了休假的命令,假期一直到8月1日。

休假本来是可以缓和局势的,但是此时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导致局势一下子恶化了。

就在罗姆休假期间,兴登堡总统病危。兴登堡的病危让保守势力活跃起来,尤其是副总理巴本。巴本希望兴登堡死后,由德国王室继位,复兴霍亨索伦王朝。要达成这个目的,只要让兴登堡对希特勒产生厌恶即可。

6月18日,巴本发表了一个演讲,严厉抨击了纳粹政权的“过激”行为,特别是冲锋队冲击机构,干预行政的现象,矛头当然是对准希特勒的。

希特勒大为光火,要求报社不准刊登演讲,但是还是有报纸发表了演讲。

巴本得知演讲被禁,直接找希特勒抗议,以辞职威胁。

巴本作为保守势力的代表,他的倾向其实说明了保守势力对希特勒的不满。

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不彻底解决冲锋队,是不能重新赢得保守势力的。

6月21日,希特勒会见兴登堡,表示会彻底解决冲锋队的问题。

而当时罗姆等人还在休假,罗姆对政治的迟钝,也使得他没有意识到危险。

戈林和希姆莱等人掌握着内政大权,还罗织了罗姆想要政变的罪名。这个罪名其实是不太可信的,因为后来罗姆很容易就被捕了,说明他根本就没有防备。

不过这时候希特勒已经决心要解决冲锋队了,罪名并不重要。

最终,纳粹依靠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对毫无防备的冲锋队领导们来了一次突袭,一举解决了希特勒的危机,获得了国防军的信任。其实冲锋队有些类似十年动乱期间的造反派,后来他们被粉碎时,也没有反抗。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哟。





江蝶梦


希特勒决定清洗冲锋队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一下子基本上将冲锋队的所有领导者抓住,这使得冲锋队这个组织已经瘫痪了,自然也不会引起什么反抗。

1934年6月28号晚上,希特勒打电话给罗姆,也就是冲锋队的头子,希特勒要求冲锋队的所有的上级领导,副总指挥,地区总队长和督察员在6月30号上午11点到维西浴场和希特勒会晤。30号凌晨希特勒亲自率领党卫军前往慕尼黑,他首先逮捕了冲锋队的地区总队长施密特,随后把所有前来开会的干部全部抓获,当天晚上就把罗姆关进监狱,随后是7月1号到7月2号期间对于冲锋队的清洗,在这次清洗中,冲锋队有1070人被杀,另外有1120被捕,基本上冲锋队已经名存实亡了。

更加深层次的原因也是清洗冲锋队也可以看做德国容克贵族对于当时小资产阶级的胜利,要知道德国经过工业革命之后存在着大量的小资产阶级,这些人对于当时的掌握政权的垄断知产阶级是十分不满的,罗姆和其他的冲锋队头子曾经提出过要“二次革命”,全面实施纳粹党当年提出的《二十五点纲领》,而这个纲领正是小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政治目标,但是当时的容克贵族控制的国防军自然不会同意这样的条款,于是双方产生了矛盾,而罗姆本人也有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企图把冲锋队,国防军,党卫队和其他一切国内武装力量都控制在一个全新的国防部下面,这引起了国防军内部将领的强烈不满,也使得希特勒十分忌惮罗姆。

希特勒清楚国防军在德国是一只很独立的力量,他们大部分都是由以前的容克贵族组成,这就使得国防军对于想要取代他们的政治势力十分嫉恨,希特勒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配合国防军,消灭了冲锋队,这使得国防军的势力对于希特勒十分有好感,比如7月2号,对于冲锋队的清洗还没有完成,兴登堡总统就发来贺电,称希特勒成功的平定叛乱,拯救德国人于水火之中。8月2号,兴登堡去世之后,而在8月1号德国内阁已经制定法律,总理和总统合二为一,希特勒成为三军总司令成为德国的独裁者。

想当年希特勒正是通过小资产阶级的支持得以上台,但是他上台之后立刻抛弃了昔日的支持者。不由得令人唏嘘。


人者仁义也


冲锋队成立于1921年,是希特勒所属纳粹党的武装组织,因为都是穿的褐色制服,又被称为“褐衫队”。

由于其组织成员大部分是一战退伍军人、流氓、罪犯组成,所以冲锋队也就是纳粹党早期破坏和打击其他党派组织的一个无赖队伍。

希特勒在创建冲锋队初期,说冲锋队是党的政治宣传工具。

而其他党派和团体对冲锋队的评价是-----这是一群身穿统一制服的流氓暴徒。

(罗姆)

冲锋队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别的党派组织进行集会的时候,冲击会场搞破坏,恐吓威胁与会者。

而纳粹党集会的时候,他们负责会场的安全。

冲锋队为希特勒上台打垮其他政治派别而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只队伍在其首脑恩斯特·罗姆的带领下,对于希特勒和纳粹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光参加过“啤酒馆政变”,在以后纳粹党获得议会多数和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的过程中,“冲锋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罗姆与希特勒)

甚至在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的当晚,冲锋队还组织了几十万人的“武装庆祝游行”。

希特勒当上总理后,对冲锋队平时惹事生非很不满,冲锋队是希特勒清理敌对的工具,但在希特勒掌管德国大权之后,冲锋队便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了一块鸡胁。

1934年,冲锋队人数已达到250余万人。

随着势力的膨胀,冲锋队头目罗姆的政治理念逐渐与希特勒分道扬镳,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多。

1934年4月,罗姆甚至开始与反对纳粹的其他势力接触,这触碰了希特勒的底线。

罗姆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控制权,没收旧贵族的田产然后再分配,许多冲锋队员出身于工人阶级,支持推行社会主义路线,并要求冲锋队与国防军合并,成为强大的正规军。


(冲锋队)

很多纳粹高层和德国贵族、商人们对冲锋队这些主张十分反感。

希特勒的上台是由于得到了德国容克贵族和大商团的“金元支持”,这些幕后人物逼迫希特勒必须停止冲锋队的活动,否则将不再支持纳粹。

兴登堡总统也对希特勒下了最后通谍,要求希特勒必须保证国内局势的平稳,否则将会使希特勒失去权力。

可笑罗姆身处危地而不自知,他说:“阿道夫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任意践踏我的主张,我已经今非昔比了。

别忘了我有三百万冲锋队,所有关键职位都被我的人占据,阿道夫也知道我在国防军里也有不少朋友。

如果阿道夫讲道理,我们就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如果他不这样,我就打算使用武力了”!

可是实际情况是,纳粹在德国已经取得了一党专政,德国国防军在希特勒的控制下,内政部在戈林的控制下,而警察则由希姆莱统领。



(罗姆与希姆莱)

罗姆还在不断的宣扬“革命”,完全没有意识到希特勒会对他动手。

同时,他也没有很好的认清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冲锋队并不是罗姆的私人武装。

当希特勒动手时,没有多少人为了罗姆起来反抗。 在1934年6月初的时候,希特勒把罗姆找来,两人进行了一次长谈,但罗姆显然没有被说服。

罗姆太小看希特勒了,当6月25日陆军总司令部宣布进入戒备状态,28日宣布将罗姆开除出“德国军官联合会”之时,这个冲锋队的领导已然还在渡假中。

1934年6月30日凌晨,冲锋队高级头目几乎全部被杀,休假中的冲锋队完全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况,根本无力进行反抗。

(长刀之夜抓捕的头目)

当一个国家的独裁者运用国家机器,在正规军和大财团的支持下,对一小群异已而不是大规模的人群实施定点铲除时,冲锋队根本无力反抗。

冲锋队成为了历史,新崛起的党卫军吸收了不少优秀的冲锋队员,其他人大多加入了国防军。

后来后“党卫队”成为了一支比“冲锋队”更疯狂的法西斯组织。这也许是希特勒没有想到的吧。

原创文章,谢绝抄袭,喜欢的请关注,谢谢!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冲锋队是希特勒在1923年创立的武装组织,创立初期负责维护党内纪律秩序,组织负责人恩斯特·罗姆。

随着冲锋队员人数的不断壮大,罗姆的野心也愈加庞大,想要以冲锋队来取代国防军,由此与希特勒产生了矛盾,1934年长刀之夜被肃清,罗姆本人也被枪决。

清理冲锋队时,并没有反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冲锋队是由希特勒一手创建,在队内具有崇高的威望,而且希特勒想要清理的只是不忠于自己的干部,不会涉及到一般的冲锋队员,因此冲锋队队员并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2. 冲锋队的形成最早源于希特勒成立的纳粹党,他是纳粹党旗下的一个工人武装组织,这个组织一开始效忠的就是德国纳粹组织,也就是希特勒本人,而不是罗姆。

  3. 在清理冲锋队时,希特勒出动了国防军,而冲锋队只是一个民间机构,根本没有实力去反抗。


国闻杂谈


冲锋队,是早期希特勒上位的帮凶;随着希特勒统治的稳固,为了秘密扩充军备,得到大资本家的支持,国防军的支持;而罗姆认为,希特勒背叛了他们。冲锋队要进行第二次革命。冲锋队反叛逐渐威胁到了希特勒的地位。

“长刀之夜”,希特勒,为了迎合陆军,以戈林的秘密警察,希姆莱的党卫队;合力清洗了冲锋队的高级头目,从此冲锋队的职能被党卫队所代替。



早期的冲锋队;

1921年8月3日,希特勒组建了冲锋队;陆军参谋恩斯特.罗姆上尉任参谋长。冲锋队简称SA,也称褐衫队;誓言“钢铁的组织”,誓死效力和追随“纳粹党”和阿道夫·希特勒领袖。

1923年11月,巴伐利亚政府分离主义保皇派和柏林闹翻了,巴伐利亚军方准备为脱离中央进行决战;希特勒参加了啤酒馆暴动,遭到了军警队伍的镇压。纳粹党遭到毁灭,冲锋队和突击队被取缔。希特勒被关进监狱,罗姆被开除军籍,戈林逃亡到奥地利。

罗姆获得保释后,从新建立了武装团队,把以前的冲锋队旧部组织起来,取名”火线分部”。群龙无首的北德纳粹分子,纷纷加入了这个组织,人数达到3万人。但希特勒并不高兴“火线分部”的壮大。1924年希特勒出狱,委托罗姆从新建立冲锋队,他希望罗姆不要再组织埃尔哈特式的独立冲锋队,但罗姆坚持认为,希特勒这种搞政治的人,不要染指冲锋队;两个人发生了争吵。问题的根结在于,希特勒要干预冲锋队,而罗姆不允许希特勒干预冲锋队,冲锋队也不干预任何党务,就是要独立。这显然不是希特勒愿意看到的,不能控制的冲锋队,希特勒是不会让其成立的。

罗姆没有办法,于1925年4月30日给希特勒致函。两个分道扬镳。罗姆跑到了玻利维亚去担任德国军事教官去了。

斯滕内斯时期的冲锋队开始反击希特勒;



罗姆离开冲锋队后,冲锋队的最高领袖普菲费尔更加警觉希姆莱的渗透,为了有别于冲锋队的独立性,他下令;党卫队只允许在冲锋队领导最密切的配合下采取行动。名义上纳粹党的党卫队是在冲锋队的管辖下。希姆莱并不甘心于冲锋队之下,矛盾自然就会产生。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登上了国家总理宝座;希特勒通过政治绞杀,其他政党遭到合并,解散。冲锋队又一次为其卖力,开始狂热的为希特勒拉选票,通过对选民的威胁利诱,纳粹党的大肆宣传,使德国千百万中产阶级和农民陷入恐惧之中,他们在冲锋队的威胁下,不得不投票选举纳粹党。

从此,冲锋队横行街头,对反对纳粹党的肆意抓捕,殴打。连一心想控制冲锋队的秘密警察头子戈林都害怕了。因为许多警察都直接加入了冲锋队。

冲锋队不断地扩张,使得更加自负;冲锋队的领袖也不愿意接受希特勒政治上的指挥。随着失业者不断涌入冲锋队,加剧了冲锋队走向流氓式性质。纳粹党开始制约,从财力上开始制衡冲锋队的发展,这种情形一度使冲锋队怀疑希特勒要限制他们,更有甚者认为纳粹党的领袖把他们当着权利和威望上的障碍。他们认为希特勒背叛了无产者。背叛了他们,他们开始闹事。

东德冲锋队最高领袖斯滕内斯,被排挤在国会选举的纳粹党之外,激起了冲锋队的愤怒,他们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希特勒;袭击党卫队岗哨,武力驱散戈培尔的宣传机器,最后不得不请求共和国的警察来平息。经此一闹事,希特勒答应了冲锋队的要求;允许冲锋队担任国会议员,限制纳粹党区领袖的影响,支付冲锋队担负保卫工作的报酬。

斯滕内斯第二次反击;

在希特勒召回罗姆之后,任命为冲锋队的参谋长。在这之前,希特勒已经给冲锋队来了一次换血,原来冲锋队的最高领袖普菲费尔不想干了,希特勒直接接替了他的职务,并让所有冲锋队必须效忠于自己。罗姆之后,推行冲锋队中央集权方针,又一次遭到了斯滕内斯一帮人的反对。这一次斯滕内斯准备对慕尼黑的领袖发起一次规模更大的反叛。他们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东部冲锋队的领袖们支持斯滕内斯,反对希特勒。

希姆莱的党卫队在冲锋队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不得不再次退缩。斯滕内斯的冲锋队占领了纳粹党区的办公楼和纳粹党的机关报所在地;暴动迅速蔓延北德和东德地区,一时间,几乎所有冲锋队的有影响人物都在反希特勒。后来因为冲锋队的财力不济,很快就偃旗息鼓了。希特勒让戈林乘机清洗了斯滕内斯的党羽。

罗姆时期的冲锋队反叛,加剧了希特勒清除冲锋队的决心。



希特勒独裁的第二年,冲锋队的领袖罗姆喊出了第二次革命;冲锋队人数已经达到250万之众,罗姆的野心开始膨胀,要求希特勒让冲锋队来取代国防军,而国防军的军官团们怎么能屈辱于罗姆之下。这个问题最后只能交由希特勒裁决。

希特勒不能得罪国防军。因为希特勒最终的目的是要国防军来实现,那就是秘密扩军,向外扩张。

希特勒偏向了国防军,不支持罗姆的建议。而且希特勒准备裁减冲锋队的消息也被泄露出来。本来冲锋队和国防军就水火不容,这次希特勒偏向国防军激怒了冲锋队,他们又像1931年斯滕内斯暴动前一样,到处能听到“阿道夫背叛了我们”。所有冲锋队的领袖都感到曾经受到赞扬的民主主义革命军冲锋队,现在成了这个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眼中钉和纳粹党领袖的绊脚石。

罗姆甚至不屑希特勒对于国防军和冲锋队的调和。背后辱骂希特勒,不需要希特勒的那一套,自己可以干。

罗姆说干就干,冲锋队大军准备夺取德国政权,要把国防军排挤出传统的位置,这让国防军的军官团们恼羞成怒,他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在冲锋队暴动以前,清除冲锋队。而绞杀冲锋队的行动也开始了。

希特勒也和罗姆摊牌了,在长达5个小时的讨论中,希特勒最希望的是和罗姆达成最后一次谅解,显然最终失败了。

希特勒对冲锋队下手。

海德里希已经把部队调动起来了,他们慢慢的包围了冲锋队,而冲锋队完全不知情。然而罗姆又和希特勒意外的一致同意延期解决冲锋队和国防军之间的问题。罗姆最终同意冲锋队休假一个月,这让海德里希无法理解希特勒到底要干什么?希特勒本来还想保冲锋队,但不确定的因素时刻在变。兴登堡要求希特勒消除德国的紧张局势,不然就宣布全国戒严,让陆军来控制国家。这对于希特勒来说显然是老元帅最后通牒。

希特勒受到了打击,不仅继任总统无望,他的纳粹党政府也将面临灾难。经过思考,他必须要让纳粹党政府生存,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偏向陆军,镇压冲锋队,停止冲锋队的继续革命,

国防军和党卫队,秘密警察同意合作,一起对付罗姆的冲锋队,一切按照计划部署就绪。

1934年6月27日,希姆莱开始严秘监视冲锋队的行动。6月30日清晨,对冲锋队的血腥清洗开始了,希特勒和戈培尔来到了罗姆下榻的旅馆,罗姆完全不知变故。最后希特勒下令把罗姆带回慕尼黑,关在了施塔德尔海姆监狱。冲锋队的领袖罗姆就这样谢幕了,到死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笑其政治头脑的简单和看不清格局的悲哀。7月1日,罗姆被处决。

这次清洗,搜捕了150名冲锋队队长,然后被希姆莱的党卫队,戈林的特别警察组成的行刑队给枪决了。



罗姆从1923年参加希特勒的啤酒馆暴动失败后,后期又随希特勒建立第三帝国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他们之间经常意见不统一,但在发生危机,失败和绝望的时候,两个总能相安一处,历经十四年的患难与共后,希特勒最终为了自己,而除掉了他。


历史戏语


为什么要反抗?希特勒作为冲锋队的精神领袖和缔造者,在冲锋队中拥有着崇高的威望,他将其中不忠于自己的干部清洗出去,在这些冲锋队成员看来是在“纯洁”自己的队伍,而不是毁灭队伍本人。

因此作为广大的冲锋队员,对希特勒的动作自然不会存在什么抵触心理了,真正感到绝望的只不过是跟随着罗姆的那一批冲锋队干部罢了。

冲锋队是希特勒的冲锋队,而不是罗姆的。

冲锋队的形成最早源于希特勒成立的纳粹党,他是纳粹党旗下的一个工人武装组织,这个组织在成立的时候就提出要成为“钢铁的组织”为纳粹党效力和“心甘情愿地追随领袖”。

因此从冲锋队成立的初始目的来看,纳粹组织在一开始就是效忠于德国纳粹组织,而德国纳粹组织的核心则是希特勒,虽然冲锋队的实际管理者是恩斯特·罗姆上尉,但这并不意味着罗姆就是这个组织的真正主人。

所以当希特勒决定清除以罗姆为首的冲锋队管理层时,真正想要反抗的其实只是以罗姆为首的管理层,而对于中下层的冲锋队成员,基本上都没有做出什么激烈的反应,毕竟希特勒的目标并不是清除整个冲锋队,那么基层的冲锋队员自然也就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了。

冲锋队只是一个民间机构,希特勒在对其进行清洗的时候,动用了国防军和党卫军,这使得冲锋队无法与之抵抗,最终只能束手接受现实。

希特勒之所以会决定清洗冲锋队,这源自于其领导人罗姆的狂妄,使得冲锋队在壮大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脱离希特勒的掌控,并与当时的德国国防军不断的发生冲突,并企图取代国防军的地位。

罗姆的这一狂妄做法,遭到了当时德国军方的强烈反对,国防军军官们要求希特勒立即取缔冲锋队组织,而希特勒也意识到,罗姆领导下的冲锋队已经开始渐渐不再听从于自己,这也逼迫希特勒开始下定决心清洗整个冲锋队管理层。

而与此同时,罗姆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和自己领导的冲锋队正在陷入危机之中,这个时候的罗姆并没有选择向希特勒投降,并交出手中的权利,反而下定决心准备发动军事政变,企图取代希特勒的位置。

希特勒在得知罗姆的计划之后,最终下定决心发动清洗行动,1934年6月21日,希特勒面见总统兴登堡,获得同意使用武力清洗冲锋队。紧接着希姆莱起草了一份黑名单,希特勒亲手勾销了名单上150个名字。

6月30日,希特勒正式发动清洗行动,在整个行动中被杀的人超过400,其中包括大约200个冲锋队头目。其他被抓捕的人送进达豪集中营,苟延残喘几年后也都陆续丧生。

希特勒血洗冲锋队之后,几乎彻底肢解了这个组织,其中的大量军官被捕,士兵与低级军官被打散,其中一部分被并入国防军。另一部分则被分配给了党卫军。而冲锋队这个组织虽然仍然存在,但是人数已经降到了过去的极低点,只能说是作为一个形象机构而存在了。


落下m


冲锋队的前身是体操运动俱乐部,为的是掩人耳目而发展街头运动打手的组织。

掌控权在于纳粹党手中,而执行者正是罗姆一类的退役军人,甚至是地痞流氓等。

这些打手在纳粹进行街头斗争或者搞事情都是冲在第一线,为其打击异己,制造事端和保卫,与当前那些热点很有相似之处。

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只是工具。

在纳粹夺取政权后,希望国防军能够效忠,奈何冲锋队的壮大与渴望取国防军而代之产生了冲突。

权衡利弊,在系统的武装力量与乌合之众的社团力量比较之下,希特勒选择了前者,决定掌控更符合法律条文规定的力量才是王道,故此决心清洗冲锋队。

本来冲锋队的头目还是有机会的,可惜啊,他没认识自个是工具的本质,反而咄咄逼人要希特勒答应以冲锋队取代国防军,结果谈崩了,立即被拉到后花园处决。

后来的党卫军与盖世太保都是从冲锋队剥离出来的,这是罗姆的不明智导致他的派系被清洗。

故此,清洗冲锋队也只是清洗罗姆那一款不识时务的人群,压根没有做到伤筋动骨,只不过是用暴力的手段进行人事调整和体制改变罢了,所以就反抗很是低微,甚至是忽略不计。

毕竟冲锋队的恶名确实很大,不值得同情,更谈不上搬上台面取代国防军。

洗白不要,那就去死吧。

这是希特勒对罗姆的处理。


鸿哥iouyh福小铺


第一,冲锋队自身并不是铁板一块,而且总体来说低劣的成员素质也使得他们缺乏军人应有的纪律性和忠诚性,在长刀之夜前夕的纳粹党是山头林立,冲锋队内部同样也是如此。

就像希特勒在6月初同罗姆最后一次摊牌的对话上指出的那样——他告诉罗姆,他从无数谣言和许多忠实的老党员及冲锋队长的报告中获得这样的印象,没有良心的人正在策划一个全国性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行动。

罗姆虽说是冲锋队的总参谋长,但并没能将冲锋队变成一个有纲领,有组织性的群体,而是继续保持一盘散沙的状态。希特勒所真正注重的组织党卫队已经开始朝着精英化和有组织化的方向发展,冲锋队作为一个流氓和无赖组成的打手组织到了该下台的时候了。

第二,在冲锋队内部不团结的基础上,其外部敌人又太强大。

罗姆本身的打算是想让冲锋队发展成德国的国防军,也就是说让这些流氓头子们代替那些以军事容克优良传统自命不凡的陆军军官们,这自然引起了陆军的强烈反感。

就像勃劳希契后来作证时说的那样——重整军备这件事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能允许盗用公款者,酗酒闹事者参与其事。

除了陆军外,大资产阶级工业家们也同样厌恶这些叫嚣着二次革命的冲锋队激进分子,因为前者也属于二次革命中被清洗的右派。

罗姆除了希特勒之外,还有戈林和希姆莱这两个强大的敌人,党卫队自希姆莱1929年接手后迅速扩大,而戈林更是身兼国会议长和普鲁士邦总理的重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罗姆根本没想过希特勒会和他动手。在6月初的谈话后,希特勒给冲锋队放了一个月的假,在假期中。冲锋队员不得身着制服或举行游行和演习。

甚至罗姆在离开柏林之前,还邀请希特勒6月30号到慕尼黑附近的维西小镇会见冲锋队领袖们。

一直到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也就是清洗冲锋队的前一个星期,希特勒还在犹豫不决不知怎么处理这些功劳不浅的冲锋队头目们,最终是希姆莱让希特勒相信罗姆将要举行政变。


当6月25日陆军下令处于戒备状态,6月28日罗姆被从德国军官联合会中开除时,可冲锋队却没有采取相应的警备措施。

于是,当6月30日天刚亮时,还在维西小镇旅馆床上呼呼大睡的罗姆等人一下子都捉了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