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三块广告牌》,曾斩获金球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豆瓣评分8.7分,但这也许还不足以说明它是部好片。

不过,从你打开它,被它牢牢地抓住视线开始,就足以证明了。

三块广告牌上几句针对灵魂的拷问:

“有人惨遭奸杀,

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你会好奇,在这个美国西部清冷的小镇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Part.1

影片的开始,其实就已经透漏了一个线索,广告公司老板手里装模作样拿着的一本书,书名是:《好人难寻》。关于《好人难寻》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老祖母一家,在老祖母的带领下于旅途途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美国社会关于偏见、冷漠和救赎的问题。而这部影片似乎也借势反映了一些类似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揉进了关于人性对立面的思考。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个性都十分的鲜明,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影片中三个主人公的人物特性:

痛失爱女的商店店员米尔德雷德:性情刚烈,暴躁粗鲁,强势偏执。

广告牌上的被控告者——威洛比警长:受人尊敬、质朴、傲慢。

迪克森警官:不务正业,冲动暴戾,妈宝男。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一个痛失爱女的中年妇女,极力渴望看到害死女儿的凶手早日落网,可时光不停地流逝,大半年过去案子仍毫无进展,而警察局似乎早已淡忘了此事。在米尔德雷德看来,警察只顾着拷打黑人,却没有花心思去侦破她女儿的案子,因此以女儿亡命之路上的三块广告牌向负责此案的警局示威,一切的纠葛由此加深、透彻。

她愤怒又无力,她只是一个以张牙舞爪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柔弱”女人,说她柔弱,是相较于经常家暴她的前夫,一言不合就被那个更强壮的男人扼住脖子,却无以反抗。说她无力,是针对她那叛逆的女儿,之前无论怎样的争吵,那些也都是气话,她爱自己的女儿,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无能为力的方式。如今她的女儿已经惨死,不会有任何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而无动于衷,凶手却依然逍遥法外,所以她只能愤怒地向办案者示威。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Part.2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格,面对不幸,每个人成为受害者的同时也都可能是加害者。

女主米尔德雷德在女儿不幸遭到奸杀后愧疚于和女儿死前离家那翻激烈的争吵,在情绪失控的情形下脱口而出的恶语,一度认为女儿的不幸和自己也不无关系。而她刚烈粗鲁的个性未必是一朝促成的,整天面对一个随时可能家暴自己的丈夫,也许是一次次的过激反应过后让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暴躁的女人。她的女儿看似是角色中最可怜的一个,但是回顾此前母女两人的争吵,之所以米尔德雷德在和她争吵时会骂出“婊子”那样难听的话,是否在于他的女儿平时已经叛逆到无法管教的地步,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女儿又该让这位母亲如何去与之言和?而再换一种角度想,叛逆孩子的性格多半来讲未尝不是源于父母恶劣的关系所导致?

米尔德雷德强硬的示威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受人尊敬的威洛比警长因绝症自杀,招致人们对这位不幸母亲的行为生成一股怨恨;广告公司老板被迪克森暴揍一顿之后又扔下了楼,重伤的他浑身缠满绷带只能卧床修养;米尔德雷德放火烧警局时又误伤了迪克森,导致迪克森脸被毁了一大半,迪克森在病房里透过裹满绷带仅露出的眼睛,看到了那个被他害惨的广告公司老板,面对对方的关切问候,却羞愧的不敢发声。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Part.3

我们总是习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一切,但身处其中却未必能以轻而易举的按照自己所言施展而行。

米尔德雷德指控塞德里克警官对黑人的不当行径,但当面对帮助了自己并且爱慕自己的侏儒男,和其一起共度良宵时也表现的极为勉强。

人们对待某些事情的偏见和言行,可能早已是深入到骨髓。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Part.4

有些时候,没有答案是仅次于“最好”的结果。

电影中的德林克沃特路,人迹罕至,环境凋敝,几乎没有人会经过广告牌的所在地。

威洛比警长长一句话点破实情——“从您女儿离家到发现尸体,没有一个目击证人”。

因此,无解的悬案也怪不得警方。

但如果没有经历这一切的冲突,迪克森可能永远都是一个暴戾的警察,不清楚自己作为一名警察的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玩忽职守。而米尔德雷德可能也会一直带着对警察的怨恨和对女儿的愧疚,愤怒又无奈的继续等待凶手的出现。

残暴的人也许是被给予了过多溺爱而缺乏一种理智的关爱。

迪克森是幸运的,他遇见了一个能看懂他内心善良的上级威洛比,得到了广告公司老板对自己所做恶行的宽恕,让他在内心的引导下回归善良的本质。


小鸟观映|这三句针对灵魂的拷问,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内心

Part.5

影片中的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当广告牌被烧的火红一片时,米尔德雷德不顾危险地爬到了广告牌上去灭火,她嘶吼着反抗担心她安危的儿子的阻拦,那是一个母亲对死去的女儿深沉的爱,更是一个敢于向社会的不公独自发起反抗的女战士,勇敢又倔强。

三块广告牌唤醒了人们关于爱,关于责任,关于救赎的思考,“怨恨只会招致更多怨恨”,冲突之后,他们又放下心结,选择与生活和解。

案件的凶手也许会在许久以后浮出水面,也许不会,但关于救赎的真相,我想,他们应该早已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