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评价汉武帝的舅舅田蚡?

曙色亮东方9


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是汉武帝生母王太后王娡的弟弟,那为什么王娡姓王,而田蚡姓田呢,这个就得从王娡的母亲臧儿说起。臧儿是西汉初年,刘邦封的异姓王之一,燕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造反,被刘邦平定之后,臧儿的父亲带着她逃往匈奴,所以没有死,后来又回到了汉朝,先是嫁给了槐里的王仲,王仲死后,臧儿又嫁给了长陵的田氏。

臧儿与王仲有一儿两女,分别是王信,王娡,王皃姁(也嫁给汉景帝),与田氏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田蚡,田胜,也就是说汉武帝一共有三个舅舅,田蚡只是其中之一。

窦漪房的侄子魏其侯窦婴是大将军。而田蚡那个时候只是个郎官,田蚡就像子侄辈一样去侍奉窦婴。汉景帝死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汉武帝,田蚡以外戚的身份被封为武安侯。

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被免,田蚡在籍福的建议下,主动让王太后跟汉武帝说,让窦婴当丞相,而由田蚡当太尉,原因是窦婴的资历比田蚡深很多,再加上太尉比丞相也差不了多少,还能留下让相的好名声。

窦婴与田蚡都比较推崇儒家学说,但是窦太后喜欢的是黄老学说,窦太后就将窦婴的丞相和田蚡的太尉都给罢免了,而任命了许昌为丞相,窦婴和田蚡都只能闲赋在家。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许昌的丞相被免,田蚡就被任命为丞相,之前依附窦婴的,都转过来依附田蚡,田蚡日益骄纵起来,生活也日益奢侈起来,他甚至让他的兄长盖侯王信南坐,而他东坐(东坐要尊于南坐),因为他认为他是丞相,地位更高。

窦婴和田蚡的矛盾越来越深,后来窦婴因为灌夫的事情甚至到东宫去廷辩,因为田蚡有王太后的支持,而窦太后早逝去,汉武帝自然是偏向田蚡这一边,最后灌夫被杀,窦婴也因为伪造汉景帝的遗诏也被杀。

但过了不到几个月,田蚡也因为老梦见窦婴和灌夫两个人,最后惊惧而死。总的来说,田蚡为人不怎么样,只是因为是外戚的原因就飞扬跋扈,最后也落下了不好的结局,跟卫青完全没法比。


历史简单说


这是《史记》中讲述的汉武帝的舅舅田蚡的一段故事。他受到皇帝宠信后,设计抢夺了窦婴的田产,并杀害了灌夫和窦婴,第二年田蚡就暴病而亡。

  那么故事我们先从头开始讲起:

  在汉景帝在位期间,田蚡还是一个不入流的郎官。他的一生并不伟大,反而是小人的时候居多,但是他会审时度势,散尽千金结交各种朝廷大官和诸侯国丞相。纵观他的一生,从一开始很低调,依附着窦婴,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人没什么过多的注意。后来汉景帝看中了他,他的口才比较好,就让他做了官,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化了。由于他姐姐是景帝妃子,他也依托着这层关系平步青云,慢慢的有想让自己的外甥刘彻代替太子的想法,田蚡就利勇长公主馆陶,让自己的姐姐去和长公主说,让她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但是栗姬因为馆陶公主经常进献美女给景帝而对馆陶特别怨恨,所以想也没想的便拒绝了阿娇。馆陶作为长公主,一直以来都是金尊玉贵的,她的女儿自然也是万里挑一的,可是栗姬却下了馆陶的面子,不仅如此,田蚡还到处散布谣言,说粟姬出身高贵,儿子是太子,根本看不上长公主那女儿,这下把长公主气坏了,连夜跑皇太后那里告状,说粟姬为人傲慢,不知理法,太子目无法度,反正怎么难听怎么说,老太太肯定偏袒自己女儿,于是对粟姬有了不好的看法。偏偏这个时候王美人的儿子刘彻不仅表示要取阿娇,还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金屋藏娇。这让馆陶很满意。可是当时他的外甥刘彻还是个6岁的小屁孩。

  既然馆陶准备将阿娇嫁给刘彻,那么她自然是要扶持刘彻,这时候,栗姬的缺点就显示出来了,景帝在馆陶的告状之下,认为栗姬心胸狭窄,所以渐渐的不再宠栗姬。栗姬失宠,导致刘荣的太子之位不稳,为刘荣被废埋下了隐患,也为刘彻成功的铲除了太子。(太子被废时候,作为他的老师窦婴什么表示都没有,严重怀疑被田蚡安排了)

  

  (田蚡剧照)

  【原文】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俱汉外戚,时灌夫亦倚魏其而列封侯。及魏其罢政,武安为丞相,使人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时灌夫闻,怒骂使者,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元光四年,武安取燕王女为夫人,诏召列侯宗室往贺,武安劾灌夫骂坐不敬,诛灌夫族。魏其锐身为救,亦弃市。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史记·魏其武安传》。

  什么个意思呢?就是说汉景帝死后,刘彻即位,同年,田蚡被封为武安侯。当窦婴担任丞相时,他升为太尉,尽管野心勃起,但表面上仍对窦婴毕恭毕敬。而当他登上相位之后,却很快不把窦婴放在了眼里,有时还甚至戏弄他。

  田蚡担任宰相后,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营私舞弊、侵吞公款,还竟然卖官纳贿,大饱私囊。对于一般属僚或卸任旧臣的财产,田蚡明日张胆地去抢掠。一次,他得知老臣窦婴在长安城南有一片良田,便派心腹籍福去游说,劝窦婴将田让给他。窦婴很恼火,当面对籍福说:我虽然年老体衰,已不为朝廷所用,但丞相也不该夺我的田地呀!在场的灌夫也为窦婴抱不平,说田蚡不应该仗势欺人。田蚡得知此情,从此,他对窦婴和灌夫怀恨在心。田蚡心胸狭窄,骄横残暴,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开杀戒。灌夫一家和窦婴本人,最终也惨死在他的手中。元光四年(前131年),田 蚡娶燕王刘嘉之女为夫人,王太后诏令列侯及宗室都去祝贺。因窦婴尚为侯,当去贺,遂邀灌夫前往。第二天,田蚡上书皇帝,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下了大不敬之罪;还说他早在颍川主政时,就犯了种种罪行。要求皇帝抄其家,灭其族。窦婴闻讯大惊,急忙上书皇帝,竭力为灌夫辩解。怎奈田蚡奸计丛生,说服王太后出面干预,结果不但没有保住灌夫全家性命, 窦婴自己也被绑至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大将军窦婴和还没当上丞相时的田蚡)

  然而,就在这年春天,田蚡患了一种怪病,吃不下,睡不着,常常大喊大叫,还对着门窗谢罪不止。许多名医都治不好他的病,不得不求巫师前来消灾。巫师经过一番观察、了解,说是灌夫和窦婴之魂一起缠着他,向他索命。他得知后更加胆战心惊,坐卧不安,终于在惶恐和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汉武帝登基之初的那段时间,田蚡只手遮天,倚仗自己是武帝的舅舅,肆无忌惮,一直到汉武帝发了一次火才稍微收敛点,汉武帝好不容易拜托了太皇太后窦氏的阴影,再出来个舅舅,心里自然不快。

  那么田蚡做的很多事情,汉武帝心里肯定是清楚的,有好事,也有坏事(比如淮南王刘安谋反,汉武帝追查此事。发现田蚡在活着时,一次刘安来朝,田蚡当时任太尉迎接淮南王时说“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最贤明,又是高祖的孙子,一旦皇上去世,不是大王继承皇位,还应该是谁呢”淮南王送给田蚡许多财物

)。只是碍于自己母亲,不好直接动手收拾他,毕竟这是他的舅舅。那么刘彻在知道田蚡满嘴胡言乱语的情况下,何不顺水推舟,既然他疯了,就让他疯死吧,这样子刘彻跟王太后有交代,不必自己动手,也除了这么个人,这是个两全之法。田蚡生病都是找巫师来看,都没找大夫,而且巫师也觉得田蚡没救了。(很可能知道武帝要对自己下手,故意装疯,毕竟是个老江湖了)至此,田蚡的一生算是结束了,所以说,做舅舅也不能太膨胀。


历史照妖镜one


在汉武帝刘彻眼里,他的舅舅田蚡其实就是一枚棋子。

田蚡在汉武帝初期担任过大汉的丞相,可以说权倾朝野,自己不但是孝景王太后的同母异父的弟弟,而且还是少年天子汉武帝十分倚重的大臣。

田蚡此人非常善于专营,自己也很有才华,不但能言善辩,而且精通儒术,可是他人品实在不咋的,为了达到目的善用阴谋诡计,为人不够磊落,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田蚡总是巴结为先,当他上位有权后就打击为上。

汉武帝刘彻登基继位后,年纪虽小,抱负却很大,总想一扫汉景帝时期的大汉颓势,重建属于他的政治局势,但是汉武帝遇到的最大的阻碍来至于太皇太后窦漪房窦太后,其实孙子要改革,要亲政,窦太后是没有意见的,可是他们在治国理念上有了巨大的差异。

窦太后希望大汉遵循文景时期一直以来实行的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民众、士大夫、贵族、皇权各司其责,按部就班;汉武帝却主张推行儒家学说,全民服务于皇权,整个社会和国家成为一个标准化的机器,一切的国家行为都是为统一、协调的,都是为皇帝服务。

窦太后和汉武帝的这种理念不统一,就必定有一方要进行妥协,汉武帝刘彻登基不久,根基不牢,而窦太后历经三朝,窦氏外戚在朝中势力强大,汉武帝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太皇太后扳手腕。

窦太后为了打压汉武帝的儒术入朝,首先就是解决那些汉武帝任命的朝中尊儒大臣,首当其冲就是汉武帝的舅舅丞相田蚡,田蚡作为王氏外戚对抗窦氏外戚一败涂地,不但汉武帝没有保住他,连他的姐姐王太后也没有保住他的丞相之位。

田蚡被贬后,刻意的结交外戚窦婴,这也为他后来东山再起以及命丧黄泉埋下了伏笔。建元六年,窦太后窦漪房去世,汉武帝全面掌权,重新启用了田蚡为相。

田蚡重新执掌朝中大权后,对窦氏外戚进行了全面清洗,特别是针对此时的窦家宗主窦婴,通过对窦婴好友灌夫(此人在七国之乱立下大功)的陷害,牵连到窦婴,并以此灭了窦婴的三族。

汉武帝利用田蚡清除了窦氏外戚的朝中势力后,对田蚡的嚣张跋扈越来越不可忍受,同时也不希望新的外戚在朝中坐大,这不符合汉武帝皇权至上的政治利益,于是在元狩六年对田蚡进行了清算,田蚡被罢回家。

元光五年,田蚡在家由于精神恍惚,惊惧而死,其子田括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是汉武帝一朝再无外戚能够干政。

纵观田蚡的一生,他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在当时那个政治环境下,他必须做出选择,作为汉武帝的舅舅被外甥当做政治工具剪除外戚,当然自己的能力和人品又决定了他的命运。


沉墨I方之城



刘彻生母王娡及其同母异父弟弟田蚡,原本在窦氏家族当道时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好不容易熬到武帝刘彻掌权,才算是出了头。


田蚡原本也算是一个善于隐藏、懂得韬光养晦的政治高手,其虽然貌相丑陋,但是能言善辩,智计百出,也曾经尽心尽力为汉武帝刘彻保驾护航,尽心辅佐。但是窦太后殡天,这棵窦氏集团大树倒了之后,田蚡在熏天的权势面前,立即本相毕露。

开始大量玩弄权术、谋取私利,在跟姐姐王太后的里应外合之下,大肆培养田氏外戚集团,协助姐姐王娡干预王权,甚至以“伪造圣旨”的阴谋杀死了窦婴,彻底清除了窦氏势力。



从此失去制约的田蚡愈加飞扬跋扈,贪图良田、聚敛钱财珠宝,为一己之私干预朝政。可惜他遇到的是汉武帝刘彻,在武帝刘彻老辣的政治操作下,田蚡渐渐失去权力,因为窦婴、灌夫案,加上汉武帝明里暗里对他的打压和惊吓,让田蚡精神错乱得病而死。


后来淮南王之乱被平息后,查出田蚡生前勾结淮南王,武帝刘彻勃然大怒:“如果田蚡还活着,我一定灭他的族。”所以田蚡这个人还算是知所进退的聪明人,在该谢幕时早早的死了,避免了在暴烈的武帝治下祸及家人。


谢金澎


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就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即贪财好色又爱投机取巧。是个典型的叛徒,势利眼,跳梁小丑......。

在汉景帝执政时期,田蚡就因为姐姐王娡是汉景帝的妃子到了朝中来当官了。

那时候汉景帝重用的外戚派是他母亲的侄子窦婴,窦婴家的门客有上千人,是当时朝中除了皇帝之外的最有权有势的人。

这时候的田蚡见到了窦婴都是要给窦婴行跪拜礼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景帝死了。

汉武帝当了皇帝,因为窦婴是汉武帝的舅舅,这一下子田蚡的地位就上来了。

他劝说姐姐王娡,让汉武帝把宰相换成了他。

窦婴也随着姑姑窦太后的去世,失去了后台,被汉武帝打发到了家里。

窦婴之前的门客,也都跑到了田蚡那里去。

就这田蚡还不满足,他还要痛打落水狗。他派了自己的门客,去给窦婴要城南的一块地。

这块地在市中心,比较有升值潜力,田蚡早就对这块地忌惮已久了。

可是,窦婴也不是好惹的,他告诉田蚡的门客地是不可能给他的,我窦婴虽然老了,但是我大小也是一个侯。还没有落魄到,是谁想欺负就能欺负的。

窦婴有个好朋友叫灌夫,灌夫知道田蚡的门客给窦婴要地的事情,他就赶来把田蚡的门客给大骂了一顿。

田蚡派来的门客是个好人,他没有把灌夫和窦婴不给地的事告诉田蚡,只是说窦婴年龄大了,活不了几年了。你何必这么急,要他的地呢?

等他死了,这块地不也就成了你的了吗?

田蚡一想也对,但是,他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觉得事情不对,就私下里打听了一下,原来真实的情况是窦婴不愿意给,灌夫还大骂了他。

这口气田蚡那里咽的下去,他先想从灌夫下手。

经过调查发现灌夫家族的势力很大,是地方的一霸。掌握了这些条件,田蚡就想去汉武帝那里参灌夫一本。

灌夫得知情况之后,就找到灌夫,说我知道你以前勾结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所以,你最好不要惹我,否则,我把你之前干的勾当都告诉皇帝,你可要想好,谋反是灭族的死罪。

田蚡害怕了,就没有去告发灌夫。

汉武帝当皇帝后因为一直没有儿子,他的舅舅田蚡以为汉武帝会绝后,暗地里就勾结了淮南王刘安,刘安是刘邦的孙子,汉武帝的叔叔。

因为他的辈分比较大,万一汉武帝挂掉,也没有儿子,那这个皇位可能就有刘安来当了,这就是田蚡巴结刘安的原因。

不知道这件事怎么让灌夫给知道了。


好像这时候也没什么事了,各家都安好。

但是,一件事的发生,彻底把灌夫和窦婴给送上了断头台。

这件事是有田蚡又要纳妾娶妻引起的,他给窦婴下了一份请柬,但是,没有告诉灌夫。

到了那一天,窦婴找到了灌夫,让灌夫陪他一起去。

灌夫说我和田蚡水火不容,他又没有叫我,我去算是干什么,我还是不去了。

可是,窦婴非拉着他去。

结果灌夫也就参加了田蚡的婚礼。在婚礼上灌夫看到窦婴昔日的门客,对窦婴不尊重,就开始发酒疯了。把那里的宾客全给骂了一遍。

田蚡就不干了,派人把来闹事的灌夫给送到了监狱,隔绝了起来。

窦婴因为内疚开始营救灌夫,因为营救灌夫,窦婴陷入到了冒充有免死金牌的事情里,所以,他也被抓了起来。

后来田蚡跟他姐姐王娡诉苦,让王娡给儿子汉武帝施加压力。

汉武帝没办法,只有把灌夫灭族,把窦婴杀头。就这样两个人就都死在了田蚡的手里。


史学达人


田蚡就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小人,为什么要说他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呢?

我们通过他做的几个事件,就可以看出他到底如何来?

田蚡的姐姐叫王娡,王娡是汉景帝的皇后,汉武帝的母亲,也就是说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

在王娡还没有成为皇后之前,田蚡的地位还是很低下的。

那时候汉景帝的老妈,窦太后还在。

窦太后有一个侄子叫窦婴,窦婴因为平叛吴楚七国有功,被封为魏其候。

因为窦婴有窦太后这个靠山,他备受汉景帝的重用。

后来窦婴还被汉景帝提拔为了宰相,这时候可以说窦婴是朝中最红的人,除了皇帝之外,就是他窦婴了,地位没人能比。

这一时期,田蚡见了窦婴都是要行跪拜礼的,可见为了巴结窦婴,他也是豁的出去了。

这说明这时候的田蚡在窦婴面前什么都不是,不过窦婴对他还算是很礼貌。

但是,到了窦太后去世后,窦婴的后台倒了。

汉武帝当了皇帝之后,就让自己的舅舅田蚡当了宰相。窦婴这个外戚派,就被汉武帝给赶回了家。

这时候窦婴就开始巴结新贵田蚡了,田蚡知道窦婴想巴结自己后,他就仗着人家可能有求于他,所以他就派了一个人,给窦婴要地去了。

窦婴有一块位置很好的地皮,田蚡因为喜欢,他就像据为己有。

但是,这块地窦婴也很喜欢,他就没有给田蚡。

就这样窦婴和田蚡的关系,不但没有好,反而是闹得更僵了。

窦婴有一个好朋友叫灌夫,灌夫知道这件事之后,他大骂田蚡不是人,落井下石,是一个典型的小人。而且灌夫本来就和田蚡有仇怨,两个人谁都看不上谁。

他们还在田蚡的婚宴上,大闹了一会,灌夫因为在田蚡的婚宴上骂人,田蚡把灌夫给抓了起来,最后灌夫被杀死。

窦婴想救田蚡,结果自己也深陷牢狱之中。

最终窦婴的死,也和田蚡有关,因为田蚡仗着自己的姐姐是大汉的皇太后,然后让她给汉武帝施加压力,弄得汉武帝很头大。

汉武帝杀个灌夫没关系,但是,窦婴那可是对大汉有功劳的人呀。

汉武帝不想杀窦婴,可是,最终因为母亲的压力,他还是把窦婴给处死了。

要说汉武帝对田蚡也不错了吧,可是田蚡这个人恩将仇报,是个白眼狼。

汉武帝因为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

田蚡就觉得汉武帝不孕不育,可能会绝户,所以,他这时候就开始勾结淮南王刘安了。他告诉淮南王刘安,若是汉武帝日后有个三长两短,汉家王朝就是刘安的了。

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刘长的儿子,他和汉景帝是一个辈分,是汉武帝的叔叔。

所以,若是汉武帝真的绝户后,这个皇帝落到刘安的头上,还真是有可能的。

你看这么早田蚡就开始找靠山了,而且还是出卖自己外甥,在自己的外甥身边,给别人充当间谍,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吃里扒外。

当然了刘安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一直都想造反,汉景帝朝的吴楚七国之乱,他本来也想反的,要不是他的相国,控制住了兵力,说不定刘安那一次就被判刑了。

你看田蚡勾结的就是这种,头上有反骨的人。他不但占小便宜没够,还喜欢干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事。

这种人就是传说中典型的小人中的小人。

当然了后来汉武帝不但有儿子了,而且还生了六个,最后,刘安和田蚡的如意算盘也都没有打成。

不过,汉武帝知道田蚡曾经背叛自己的事后,那时候田蚡已经不再,否则,依着汉武帝的脾气,十个田蚡也给拉出去杀头了。


不才讲史


田蚡是汉武帝母亲王娡的弟弟,因为他姐姐王娡的原因,在汉景帝后期,田蚡也开始崭露头角,同时田蚡这个人口才不错,能言善辩,所以王娡对他很倚重。

后来刘彻登基为帝,王娡尊为皇太后,身为汉武帝舅舅的田蚡也被封为武安候。



当时魏其侯窦婴很有名,在当时很显贵,并且当时太皇太后窦太后还在,田蚡因为刚刚才开始发际,在当时丞相卫绾免职后,就暗示他的姐姐告诉汉武帝,让窦婴做丞相,自己做太尉。

因为魏其侯窦婴和武安候田蚡都喜欢儒家学说,而当时的太皇太后窦太后却推崇黄老学说,因此窦太后对他们非常的反感。最终窦太后就解除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的职务。因此田蚡也就以武安候的身份赋闲在家。

不过田蚡虽然这时没有具体的官职,但是他毕竟是王太后的弟弟,汉武帝的舅舅,所以也经常参与政事,所以这时很多投机取巧之人,就见风使舵离开窦婴而投到田蚡门下。

后来窦太后去世,没多久就任命田蚡为丞相,在加上王太后的原因,这时的田蚡就开始飞扬跋扈起来。当时有很多的官员以及一些藩王也都开始投向田蚡。

田蚡因此就更加的飞扬跋扈,他的房子规模超过其他官员房子的规模,田地也都是良田,诸侯送他的礼物珍宝也很多。可见当时田蚡在朝中的地位。


后来窦婴、灌夫和田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窦太后已去世,而当时王太后还在,给汉武帝施加压力,同时因为景帝遗诏案,最终灌夫和窦婴被杀。

因为窦婴和灌夫的死,田蚡也因此得了病,找来巫师给他看病,巫师看见窦婴和灌夫要杀他,没多久,田蚡也就死了。

后来汉武帝知道窦婴灌夫的事,错在田蚡,但是因为王娡的缘故,就没有在追究,当汉武帝知道刘安和田蚡的关系密切,给田蚡送了很多的东西,这时汉武帝说,如果这时田蚡还活着,就该灭族。


田蚡口才很好,喜欢儒术,但做上丞相后,倚仗权势飞扬跋扈,他的发际是因为他是汉武帝的舅舅、王娡的弟弟。田蚡死后,他的儿子田恬承袭他的爵位,后来田恬因为不敬之罪,就废他的爵位。


中孚鉴


田蚡是汉武帝的母舅,当过丞相武安侯,太后王娡的弟弟,王姓太后怎么会有田姓弟弟呢?其中有一则故事,刘邦时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初时嫁给王仲为妻,生下儿子王信和女儿王娡后,王仲死亡,臧儿又改嫁给姓田的人家,生下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同母异父姐弟不同姓。


田蚡的一生写尽小人得志形状,相貌丑陋善于溜须拍马,无才无德无功以太后弟弟身份而居高位,窦太后在世时,她的侄子、平七国之乱有大功的魏其侯窦婴掌权,田蚡当个小郎官,经常往来于窦婴家,陪窦婴饮酒,弯腰屈膝时跪时起,恭敬得就好像是窦婴家的小辈一样,连外人也看不过眼。

武帝即位,以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因亲近儒家学说一齐被窦太后罢免。窦太后死后,田蚡受武帝重用,逐渐擅权,奏事时经常一坐半天,要外甥刘彻提拔这个那个,有的小官骤然提至二千石以上,碍于母亲情面,武帝一一照办,田蚡还不离去,武帝说,“总该留几个官员让我提拔吧?”才告退。


窦婴失势,门庭冷落,独有大将出身、多次因酒醉惹事的灌夫对他像往常一样恭敬,灌夫姐姐逝世守丧在家,田蚡有事传唤,他因以前一同出入窦婴门庭,便欣然前去,事毕,田蚡随口说,有空一块去拜访魏其侯(窦婴)。灌夫很开心告诉了窦婴,约定那天,窦婴夫妇从早到晚不敢吃饭等候着,不见人来。灌夫怒不可遏,认为受到欺骗,隔天便到田府逼着田蚡前来,席上又要撒酒疯,被窦婴强行扶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田蚡一朝得势便目中无人,家宴时也要以丞相身份与兄长分出尊卑,喜欢珍奇古玩,华服犬马,尤其喜欢侵占民田,贪得无厌,连官府的也不放过,一次向武帝要求赏赐武库旁的用地给他,武帝生气说,“干脆连武库也赏给你如何”?又看上窦婴城南的田地,便派门客前去讨要,灌夫在旁一听便要殴打来人,窦婴说,虽然现在这样子了,我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弄得不欢而散。


田蚡窦婴嫌隙越来越深,一次田蚡奉王太后诏命宴请宗室百官,该他敬酒时,百官站起来谦让,而轮到窦婴敬酒,则大多不站起来回礼。喝了几杯下肚的灌夫忍不住,站起来敬田蚡,硬要他喝满杯,田蚡不听。灌夫便借题发挥,骂旁席的程不识和灌贤,被田蚡抓住小辫子,以辱骂朝廷命官无视太后为由抓起来。窦婴营救灌夫,也被攀附进去。

武帝不想治窦婴灌夫之罪,便命百官朝堂论罪,论不出所以然,(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王太后得知后说,我还在就有人欺负我弟弟,我死后怎么办?前131年,灌夫及家属全部处死,本来不打算治窦婴的罪,忽然京城传出一些窦婴造反之类的流言,于是,窦婴被斩首示众。第二年即前130年春天,田蚡生病,犯有痴狂之症,老是叫喊饶命,讲的都是服罪谢过的话。巫师说,这是窦婴和灌夫两个人的鬼魂缠着田蚡,不久田蚡惊惧而死。


田蚡当丞相时,淮南王刘安来朝贺,出手阔绰,有重礼给田蚡,当时武帝还未有儿子,田蚡讨好的说,当今无子,百年之后,舍贤王其谁。该淮南王当皇帝的意思,刘安一听大喜,有此內援,皇位妥妥的。便更加厚待田蚡。后来,武帝亲政后,有人报告田蚡与淮南王的对话,武帝发怒说“使武安侯在者,族矣”,田蚡要是还活着,灭族。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南方鹏


西汉年间,虽然很少出现宦官干政,但外戚专权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这帮因女儿或姐妹而飞黄腾达的人,往往会依仗权势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做出诸多令天下人愤慨的事情,有时甚至连皇帝都难以容忍。比如,汉武帝的舅舅田蚡,便是其中的典型。


田蚡是孝景王皇后的同母异父弟,汉武帝的舅舅,在景帝晚年开始做官,并在武帝即位的当年(前141年),被封为武安侯。次年,田蚡被超拔为太尉,但仅过了1年时间,便因得罪武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窦氏而被免职。4年后(前135年),窦氏去世,丞相许昌因为办理丧事不力被免职,田蚡遂出任丞相。



田蚡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由于身居丞相之位,加上又是国舅缘故,所以权势、声望煊赫无比。当时,汉武帝还很年轻,由于缺乏治国经验,所以对田蚡极为尊重,经常跟他谈论国事,往往一坐便是大半天。而对于田蚡提出的意见、推荐的人才,武帝几乎会“照单全收”。


田蚡依仗着皇帝的宠信,拼命地在朝堂内外安插亲信,几乎垄断国中所有的重要职位,但饶是如此,他依旧不满足。某天,田蚡在武帝面前不停地推荐党羽做官,结果忍无可忍的皇帝发飙道:“您有完没完?剩下的几个职位,由朕的人担任吧。”



经过此事之后,田蚡暂时在荐官一事上有所收敛,但马上便在营造宅第方面惹恼皇帝。原来,田蚡为了扩建自己的府邸,曾经请求皇帝把考工官署的地盘划给他,皇帝听后勃然大怒:“舅舅的请求实在太过分了!既然要请求考工官署的地盘,那为何不把武器库也取走?”田蚡见皇帝动怒,才赶紧叩头谢罪。


当时是,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引文同上。


田蚡虽然连遭斥责,但依然享受着奢靡无度、骄纵不法的生活。尽管没有求得考工官署的地盘,但就规模和豪华程度而论,田宅依旧超过所有贵族的府邸。不仅如此,公侯公卿们为了讨好田蚡,还献给他很多绝色美女和难以计数的珍宝、狗马和玩好器物,其价格无法估量。



田蚡是为富不仁、自私自利的典型代表,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完全可以视百姓生命于不顾。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改道南流,十六郡遭受严重水灾,急需朝廷进行治理。然而田蚡却因封邑在旧河道以北,便极力阻止治河工作,使水患持续很多年。田蚡因一己之私,竟置黄河沿岸的百姓生命于不顾,其行为令人发指。


夏,五月,丙子,复决濮阳瓠子,注巨野,通淮、泗,泛郡十六...是时,田蚡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复事塞也。见《资治通鉴·卷十八·汉纪第十》。



田蚡尽管权倾朝野,但他的胡作非为还是引起一些正直人士的反感,尤以前丞相窦婴、将军灌夫为甚。灌夫因为讨厌田蚡,曾在后者的婚宴上羞辱他,由此遭到田蚡拘押,而窦婴因为营救灌夫,也直接得罪了田蚡。为了除掉灌夫、窦婴,田蚡便动用王太后的力量,逼迫汉武帝下令处决灌、窦二人,一时间天下皆以为冤。


灌夫、窦婴被杀后不久,田蚡便患上妄想症,经常看到二人在身边索命,嘴里不停地哀嚎,讲的全是忏悔谢罪的话。这样的日子持续一段时间后,田蚡最终竟被吓死,时在元光五年(前130年)春天(“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田蚡死后八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被杀,汉武帝在穷究此事时,意外地发现当年田蚡跟刘安勾结的证据。皇帝见到这些证据后气愤至极,恨恨地对身边的人讲:“假使武安侯还活着的话,朕一定要将其灭族。”(“及闻淮南王金事,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汉武大帝》这部电视剧中田蚡快死前说的一段话可以说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我以为自己是天子的舅舅、保护人,却忘了自己还是天子的臣民。”史书记载田蚡的死是因为梦到窦婴和灌夫的冤魂索命惊惧而死,但我觉得他更多的是被汉武帝的杀心吓死的。

田蚡,孝景王皇后同母异父的弟弟,汉武帝刘彻的舅舅,有文才、好儒术,能言善辩,心眼贼多,是一个典型的真小人。因为汉景帝母亲窦太后的关系,窦氏家族权倾朝野,魏其侯窦婴任大将军,田蚡当时还没有发迹为了巴结窦婴以晚辈之礼侍奉窦婴,非常恭敬。但是当汉武帝登基,窦婴遭到冷遇,田蚡成为外戚任太尉、丞相等要职后,就开始打击报复窦婴,故意折辱窦婴的面子、向窦婴索要田地等等,最终发展成两大外戚家族冲突,需要汉武帝出面调节的程度。

元光三年,田蚡抓到机会将窦婴的至交好友灌夫逮捕下狱,并判处死刑,窦婴全力营救灌夫,在汉武帝面前与田蚡展开辩论。虽然韩安国、汲黯、郑当时等大臣都认为窦婴是对的,但因为王太后出面汉武帝看在母亲的面子上不得不判灌夫族诛。最终又引出了所谓的窦婴“伪造诏书案”,皇亲国戚、位高权重的窦婴被汉武帝当街斩首示众,窦氏家族也遭了殃。

实际上田蚡和窦婴之争,只是新旧外戚家族的面子之争,谁都没想到会死这么多人,面对汉武帝的杀伐果断,田蚡害怕了,因为田蚡的罪状更多、更要命。

汉武帝一直不喜欢自己的舅舅田蚡,但是因为没有可靠地人手,只能依靠田蚡对抗庞大的窦氏外戚势力。而田蚡仗着自己的身份,自己在汉武帝刘彻被立为太子、登基上的功劳有些肆无忌惮了,田蚡大肆在朝廷上安排亲信,结党营私,甚至于让汉武帝说出“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朕也想任命几个官呢。”这种话;田蚡大肆敛财、收取贿赂,修建的府邸规模豪华超过所有的权贵,家中美女数百人,珍宝名马不计其数;田蚡为了自己良田的安全,竟然阻扰黄河治理长达二十年之久,将民众的农田当做泄洪区。

如果说上述罪行还能获得宽恕的话,田蚡勾结刘姓诸侯王那就是必死无疑。汉武帝刚登基的时候,头上还压着一个窦太后,皇位并不稳固,田蚡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勾结上了淮南王刘安,还说“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最贤明,又是高祖的孙子,一旦皇上去世,不是大王继承皇位,还应该是谁呢!”

窦婴也是汉武帝的亲戚,也立有大功都死得那么惨,田蚡能不害怕自己也受到汉武帝的清算么?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田蚡的死救了自己的家人。元狩元年,田蚡去世8年后,淮南王刘安谋逆事情败露牵扯出了田蚡曾经做的事、说的话,汉武帝冷冰冰的说了一句“假使武安侯(田蚡)还活着的话,该灭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