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还做了很多事,对中国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说到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是会肯定的说清朝就是个毒瘤,让国人抬不起头,赔款割地,被人无情的羞辱了半个世纪。不可否认,中国的近代史是最不愿意拿出来说了,是充满了悲痛的往事,说多了都是泪,这是现实,也是清朝造成的,尤其是清朝出了慈禧太后这样的逗比,正事做不了,坏事一大堆,她就是清朝的代言人,是腐败无能,闭关锁国的罪魁祸首,是清朝让原本强大的东方雄狮变成了病猫,清朝一无是处,害了中国三百年。真的是这样吗?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还做了很多事,对中国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人们一直不满的就是清朝的闭关锁国,误了大好前程,更是让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给活活枯死了。清朝是闭关了,但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锁国,首先是对外贸易,清朝是非常谨慎的,关闭贸易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防止国外势力借此机会入侵中国,虽然北边已经平定,但是新疆西藏等地的环境特殊,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就那么听话,兴风作浪是一贯作风,明朝后期又多了一个东边的日本海盗,万一两边同时闹事,不好应付,关国门和修长城的作用是一样的,起防御作用;二是清朝以前是蜗居东北的少数民族,没有大汉民族的开阔眼光,他认为没有必要买进外国的东西,大中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后来还是改变了观念,由政府采购国外高科技的东西。受明朝开海贸易的负面影响,官商勾结,扰乱秩序,尤其是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让清朝很担心。

清朝有很多附属国,这些国家不如中国发达,清朝是允许他们来学习的,而且自己也是派人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派留学生这件事上清朝做的很好,尤其是中后期,逐年增加出国留学生的人数,从美国、德国、英国等吸收先进东西,后来也向日本派留学生。比较著名的有詹天佑、唐国安、蔡绍基、冯如等。但是这会带回来西方思想,一味的搞变法,宣扬三民主义,动摇皇帝的位子,送他出去留学,回来就要革命。洋枪洋炮的杀伤力很大,那思想过于西方化杀伤力更大,所以慈禧才又一次闭关,甚至是想要把洋人赶出中国,可惜她没有这个实力。清朝后期来办了不少工厂学校,正规化的学习西方,并不是把国家锁的太死。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还做了很多事,对中国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说清朝卖国,大量赔款和割地换取平安。这是事实,但也有误会,每一个王朝到了后期都会颓废,打不过别人是现实,但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宋朝不还是每年给人家岁币换取平安吗?还一再的缩减地盘,怎么没人说宋朝也是卖国呢?清朝是没有办法才赔款割地的,但并不是卖了土地,也不是白送给人家了,是租借。香港和澳门能够顺利回归,说明清朝并不糊涂,因为当初英国和葡萄牙就是打着占有的算盘的,但清朝死死咬住99年的租期不放松,为此大费周折,因为一旦超过100年,按照惯例人家就有借口赖着不还了。

那些盼着清朝垮台的人也许还是有点后悔,接下来的民国并不太平,混战了几十年,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清朝虽然腐败无能,但还能统治国家,小刀会太平天国作乱,还能镇压的住,让老百姓有个安稳的生活环境,清朝一垮台,没有绝对的有实力的人来撑起政府,军阀们谁也不服谁,天天为地盘为权利打仗,什么北伐东征,什么中原大战,以至于后来的两党挣权,打的都是自己人,死的也是自己人,只会让贫穷的中国更加贫穷,这样的灾难比外国侵略还可恶。荆轲为什么不杀秦始皇?曹操为什么不杀汉献帝?就连诸葛亮都能放曹操安全通过华容道,无政府状态才是最危险可怕的,有个人扛着不会满盘大乱,即使只是象征性的政府。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南北朝并立,十八王子乱当家并不是好事,天天打自己人,受苦的还是百姓。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还做了很多事,对中国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清朝是租借了太多的地盘,但人家也打了不少疆土。清朝入驻中原,自带东三省的国土,后来又收复新疆西藏,纳了蒙古,解决了威胁中国几千年的西北危害。清朝最鼎盛时期领土1300多万平方公里,就是垮台的时候,还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至少外蒙和台湾还在。

清朝是唯一 保存前朝首都的王朝,这才让故宫存世。唐朝虽然保留了隋朝的大兴城作为首都,但是后来还是破坏拆除了,就连引以为傲的大明宫也成了一堆黄土。清朝对故宫保护有加,一直到溥仪退位,故宫建筑完好无损,这是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能留到现在不容易,幸亏是清朝政府保护,如果让洪秀全占了,呵呵,只剩下遗址了。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还做了很多事,对中国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清朝的社会是很和谐很稳定的,因为能出现人口大爆炸绝对不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明朝中期人口达到2亿,但是明朝末年的天灾人祸让人口下降到一亿多点,清朝初期各种制度确实不行,一个蛮荒之地的没见过世面的部落突然有了中原大地,除了兴奋还很慌乱,治国是大事,他们没这个本事。但是后来任用了大量汉人做官管理国家,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年景,人口红利是清朝的一大贡献,道光年人口突破四亿,其中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是汉人。你可以说是玉米和番薯的贡献,但明朝已经有玉米种植了,人口也猛增了,但是明末还是出现了人口急剧减少,因为社会不稳定造成的。

清朝是多民族的揉和王朝,已经有56个民族团结的景象。多民族国家的一大顾虑就是团结问题,这也是欧洲无法建立大统一王朝的根本原因,拿英国来说,巴掌大点地盘,还天天闹着要独立,玩不到一块去。在对待汉人的问题上,女真人伤尽了脑子,因为他们人少,想把汉人完全打压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做法就是哄着,让汉人治理汉人。清朝施行民族隔离,字面上看是限制了汉人的发展空间,但暗地里还是保护了汉人,把西北少数民族隔离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汉族人的正常生活,不被他们打扰。就拿现在来说,完全开放自由了,没有多少中原人往西北不毛之地跑,反而是那边的人慢慢迁徙渗透到中原再到东南沿海,介于团结问题,后果我不敢说了,相信很多人是有意见的。清朝的政策就是,你还在那呆着,缺啥我给你送过来,但是不能乱跑,让汉地十八省安心发展。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还做了很多事,对中国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清朝的皇帝没有昏君,只是能力不行,他们也尽力了,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任人欺负。康熙王朝还是可圈可点的,国内安定,主要是对外征讨,把国界向北推了几百里,新疆和外蒙的拿下,减轻了首都北京的威胁,天子守国门的情况不存在了。唐朝明朝那么能打,还不是被人捉了皇帝,原因就是没有缓冲的边防地带,这一点清朝还是有眼光的。道光以后就不行了,尤其是那个老婆娘慈禧干政,让国家软弱,让人民受苦。清朝后期的状况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两句就能整清楚的,即使是后来的喊着三民主义怎么怎么好,民国还不是一盘散沙,民不聊生?后来的几十年,人民还不是穷的叮当响?凭一己之力能够拯救一个国家的人凤毛麟角,晚清皇帝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注定被欺负。

文化上清朝还是有贡献的,把汉文化放在第一位,最起码比只会骑马杀人的蒙古蛮子强多了。康熙和乾隆是汉文化的忠实粉丝,尤其乾隆皇帝,痴迷书法字画,还天天捣鼓诗文,一辈子写了三万多首诗,平均一天好几首,可惜底子不行,悟性也差,都是垃圾。《四库全书》《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等经典典籍的编修,对中华民族汉文化的传承起了空前的作用。清朝从建国到完蛋,没有让满文取代汉语,但也出现了控制文化的文字狱,打击了文化人。始终摆脱不了偏安一偶的土匪气,满清还是害怕汉文化的威力,挑词摘句来坑害文人,无中生有强加罪行,其目的就是给文化和文人带来压力和奴役,让其专门为满清皇权服务,但这样的后果就是思想禁锢,阻碍文化的正常发展进步,造成社会恐慌。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还做了很多事,对中国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清朝是个具有争议的朝代,有些野史过于贬低,但二月河等作家又过于美化它,虚虚实实之间让人分不出真假。它有很大的贡献,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闭国门,王者自居,严重脱离了现实,跟不上西方的发展节奏,其结果就是等着挨打。奴役汉人,政治腐朽,导致对外战争畏首畏尾,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虽然的闭关了,但以当时的实力和武器装备,完全可以打败侵略者,一次次的被比自己弱的对手完虐,以至于见了老外就哆嗦。清朝的士兵不弱,武器也不弱,但是当家的窝囊,带兵的是饭桶,导致优秀的勇敢的士兵白白牺牲,先进的武器被户部锁在仓库发不到军队,枪炮睡觉,让士兵拿着大刀冲锋,这就是他妈的奇葩王朝,不割地赔款才怪!一功抵一过,清朝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就是垃圾,所以严重的拖了中国发展的后腿,有了无法抹去的屈辱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