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翡翠原石如何通过皮壳判断赌石“种老”和“种嫩”?

泪鋶满靣


翡翠的种老与种嫩对翡翠的品质有什么影响呢,通常来说,种老的翡翠抛光起货效果会更好,也更容易起货。


如何从一块没有切开的翡翠原石皮壳上面来判断翡翠原石的种的老嫩呢?

我们都知道,翡翠原石的场口众多,各种各样的皮壳表现,实在难以让人分辨,所以我们要去理解种老种嫩的本质区别,翡翠的密度与硬度都有一个区间性,密度越大硬度越高自然种就更老了,这是从物理性质的解释,我们把它的本质利用起来分析他们可能出现的表象。

一般我们见得的翡翠皮壳为两种,沙皮与腊壳。

沙皮是翡翠的肉质经过风化氧化种自然侵袭而形成的一层屏障,所以沙皮本来也是翡翠的一部分,从沙皮我们直观的来判断这个翡翠原石的肉质。

前面我们说过,密度越大硬度越高的翡翠种会更老,在翡翠里有句比较老的谚语“亮化始于皮薄”这个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诠释翡翠的硬度与密度对于翡翠皮壳的影响,这句话的意思虽然是说明比较好种水的翡翠一般皮壳都较薄,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到,硬度高密度大的翡翠无疑对于自然的侵袭有更多的抵抗能力。

我们有很多具有辨识度的皮壳,都能够出好种好水的翡翠,如果是普通的皮壳应该如何分辨呢?

就按沙皮来说,翻沙均匀,沙立扎实,皮壳起油性,起雾的,种都不会差,如果是皮肉不分,皮壳杂乱,等等则不会太好。

关于种的老嫩其实是属于翡翠的进阶知识了,如果你没有接触过很多的翡翠,是比较难理会其中的东西,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你先翡翠的种水分辨清楚,翡翠的种老种嫩,有时候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如果没有学习过翡翠知识的,不建议去花大资金赌石,正所谓小玩怡情,大赌伤身,喜欢翡翠不一定要去赌石。


阿旺读石


翡翠原石也称作翡翠赌石,主要出产于缅甸以北的雾露河两岸,和野人山区域;依据翡翠原石出产的厂区、坑口以及埋藏深度的不同,翡翠原石的表面会形成不同颜色、不同砂皮、和不同包裹物的皮壳

对于如何辨别翡翠原石,种老和种嫩的问题,依据个人的微弱的经验,应该从翡翠原石的不同状态来分析,例如翡翠原石在未开解之前、开解之后和成品出货这三个阶段




首先第一点,在翡翠原石未解开之前,我们怎样判断翡翠的种老与种嫩?这个问题可能是玩翡翠原石老玩家,轻易不愿分享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这些经验,不夸张的说是用无数的金钱、痛苦甚至是用血和生命换来的,出于对大多爱好翡翠原石朋友的一种启蒙,少走些弯路,所以愿意和真正喜爱翡翠原石的朋友们分享一下心得:

1、从翡翠原石的比重,也就是是否有压手感来区别,因为多数种老的翡翠比重相对较大

2、从不同坑口来判断,因为不同的坑口,出产种老翡翠的几率各有不同,也就是玩翡翠人常说的,不识敞口别玩翡翠,如老的敞口如:帕敢基、莫湾基、木那、后江、达木砍、莫西沙、会卡、南奇等,出产的翡翠原石,种、水、色所占的比例较大

3、从翡翠原石不同皮壳判断;对于砂皮皮壳来说,必须是砂硬、砂立、砂匀、砂净,对于翡翠原石砂皮不明显的石头来说,必须明析敞口,而且要皮薄、砂细匀净、打灯见水

对于圈内翡翠原石种老皮壳所说的:老象皮、得乃卡皮、水泥皮、洋芋皮、油皮等等,由于时间关系,暂时分享到这里,希望对翡翠爱好者,识别翡翠原石的种老和种嫩的辨识,有所帮助!


A海纳百川D


单单看皮壳的话,很好的皮壳是有它特有的表现的,如:[玫瑰]

脱沙皮,种高,但是很多时候没脱沙的地方可会变种![玫瑰]

第二个图黄皮。打灯什么表现都没有,但是皮厚老,打开冰黄还有绿色带子![玫瑰]

第三个,色瞒皮。这种赌到满色就厉害了![玫瑰]

第四,是后江特色高种水的皮,这种通过光源就能观察。[玫瑰]

第六图,什么表现都没有,这种靠运气的皮。内藏着低调的奢华!剥开色阳浓郁种老色正界面级别![玫瑰]

第八图,看着皮不咋地,但是皮有色花表现。打灯皮什么都看不见。但是挫开里面有惊喜![玫瑰]

第九图,有色带子的皮。能看到皮上隐隐的颜色,打灯可见绿。[玫瑰]

记住这些好皮子哦,希望你们都能有美好的玉见![玫瑰][玫瑰][玫瑰]











玥缘玉润


我来补充一下。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都特别的对,但我有个人的也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很多朋友说的种老,都是脱沙,种水高冰玻璃种这些,叫老,确实这些都是无可挑剔的老。

但还有一种理解是,种老,不变种,这个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种水不一定非要高种水的才叫种老,下面这些情况也是种老的表现。

这个料子种水只是化冰,面上有不少浮起来的棉,一是裂带的,二是活棉。

看皮壳,因为特别的厚,没有那种沙钢沙立的表现,只能说是比较紧实,这种料子虽然种水不是特别高,但种绝对不嫩,而且绝对不会变种,变黄的情况。

所以有一句话叫,老糯胜新冰。

他的意思就是

种不够老的冰种虽然透,但时间长了后就会变种,越戴越难看。




还有的,切开是糯底,雕刻,起货后翻种的,都是种老的表现。

总之一句话,要有雾层的,种相对来说会老一些,有雾的不一定是好石头,但好石头一定有雾。

新场料泛指没有雾没有皮壳的料子,打灯爆水,但没有种,上手的感觉跟摸普通的石头无异,拖灯也是沙沙的沉闷。

当然每个场口也不同,像翁吧裂,哪怕脱沙的,也不见得老。



认识我的朋友,不用一个月,可以快速的从翡翠小白,变成翡翠入门级玩家,三个月以上的都具备了自己挑选能力。 翡翠文化正能量传播,翡翠文化交流学习。 喜欢的朋友点点赞,加关注,特别喜欢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缅甸翡翠原石讲解


判断翡翠原石皮壳种的老嫩,大概有这样一些关注点:

第一:翡翠原石皮壳,有脱砂的表现,而且脱砂部位自然光下看,肉质发黑,说明这个部位的种一般会比较老,至于什么是脱砂,可以看看老杜在头条里发的详细介绍翡翠原石脱砂的文章。

第二:翡翠原石皮壳有翻砂,沙粒坚硬,糙手,而且不掉渣。这也是翡翠原石种老的标志。

第三:翡翠原石皮壳有包浆的表现,部分种老的原石,有这样的表现。

第四:很多经典的皮壳,都意味着种老,比如老象皮,青蛙皮,水泥皮,荔枝皮,黄梨皮等等,当然,看懂这些皮壳,都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

第五:翡翠原石,有莽带的表现,也就是翡翠原石的皮壳上,有水路形成的莽带,那说明这部分的翡翠种会比较老,关于什么是莽带,老杜也有文章专题介绍。

至于什么样的皮壳种嫩,凡是沙粒疏松,掉渣,没有明显表现的皮壳,基本都意味着种比较嫩,当然具体情况,要结合实物分析,不可能空对空的聊。


老杜说翠


翡翠,种老,种嫩,非常直观,用眼睛细看,哪怕初学者都可以区分。种老的翡翠,晶体颗粒细腻,结构致密,质地剔透,无棉或极少棉,透度高,净度好。种嫩的翡翠,晶体颗粒粗,结构疏松,质地浑浊,多棉,透度低,净度不好。还可以去天天鉴宝原石频道看一下,他们都有相关的内容介绍。


轉身兩世界


按照翡翠原石形成环境的不同,毛料分为厚皮山石、薄皮山石、无皮山石、半山半水石、河底水石、露地水石。也可以按照皮壳特征划分色黄砂粒明显的黄沙皮,皮白而薄,惊喜较少白沙皮,,皮蓝光润质地细腻蓝水皮,腊肉皮等等,目前市场上对原石鉴定和转售的平台比较少,天天鉴宝上鉴定师的还是比较专业的,多看多听,谨慎下手。


有点娱乐范儿


仔细看翡翠原石风化皮壳上的砂粒(翻砂)并用手摸其质地,若砂粒呈直立状态,分布均匀且坚硬,粗糙扎手,则是一块老种翡翠原石,反之,若砂粒不够凸出,分布不均匀,而且质地松软、容易脱落,则是一块嫩种翡翠原石!


天涯乐石居


我个人是通过看,翡翠原石的场口、原石的皮色、有无脱沙、打灯这些综合表现来判断翡翠原石内部翡翠种老种差的!欢迎藏友们和我一起交流学习!


云南凤煠郦人珠宝有限


要回答这个问题有非常非常多的前提!可能刚学的新手也许会看不懂吧.

首先说下什么是“种老”和“种嫩”?归根结底,就是指翡翠晶体与晶体之间是否紧密?越紧密种就越老。有且只有这个条件来决定种老嫩!

那翡翠原石形成过程中如何晶体紧密?来自于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多大的压力,压力越大越紧密。

压力来自于哪?板块漂移撞击所产生的压力,重力,摩擦力。3大力量控制晶体紧密程度。因为每个厂区地貌不同,每个场口位置又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导致3大力量对翡翠造成的影响都不相同。

所以看皮壳识别老嫩,首先要确定,厂区、场口、矿层......

简单拿新厂区的莫西沙举例,不会写很详细:

新厂区平原地貌相对于老厂区山地地貌,那力的传导更容易!(山地重力大)

莫西沙场口位置较为靠近板块位置,受力最强!

矿层越深重力影响越大!

厂区、场口、矿层确定以后,大致知道这料子内部是一个什么情况,因为赌石还有层皮,你就要了解这层皮是如何形成?环境对皮壳的形成影响可是很大的,在水里、沼泽、地底深处、大山、或者像大马坎那样河流搬运!这就要知道皮壳“结构”和“风化”。

拿风化举例:风化就是一层一层无限次的叠加,如果种老,叠加感就不会很强烈,因为风化物根本进不去,所谓的“脱沙”就是这么来的。(PS:脱沙原本是贬义词,用引号来把它写成褒义词)那在水里叠加会是什么样?在山上呢?在2-3百米的地底深处?在地下河?这样就带来了更多的变化。

其实说起来非常复杂,学要学好多年,但是当你掌握了厂区、场口、矿层、结构、风化后,一眼90%就知道种老种嫩!

PS:注意 任何一个料子都会变种的..... 如果你不掌握所需要的前提,如何去控制变种?

(估计看完头会炸吧?里面有太多太多的点,简单回答吧,具体要写说实在的表达能力受到限制,而且每个点都可以写篇文章了,得仔细斟酌,引导一个方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