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马龙和樊振东在乒超一个赛季收入是多少?

东坡居士56891719


乒超联赛号称"乒坛NBA",联赛成立以来逐渐引入赞助商和民间资本,大大提升了乒乓球运动员的收入,也激发了球员们的积极性。早期运动员在联赛中的收入比较少,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刘国梁和孔令辉一个赛季乒超联赛的收入大约为30万左右(那个时候其实也不低了)。

乒超联赛发展到今天,虽然关注度有所下降,但是球员的收入却只增不减。举个例子,2018-2019新赛季乒超联赛摘牌会上,马龙转会到山东鲁能,费用高达925万。

具体到运动员的收入上,乒协还是有明文规定的,收入主要分以下几大块:一个是基本工资,一个是出场费,一个是胜场奖,还一个是赛季奖金。一般来讲,基本工资特级运动员50万-120万,上限120万封顶,出场费1万/场,胜场奖3.5万/场,赛季奖金取决于俱乐部的资金实力和球员的实力。对于一些财大气粗的土豪俱乐部,他们给球员开出的奖金至少7位数。

对于马龙和樊振东这种特级运动员,历时三个月的乒超联赛结束后,正常情况下300万-500万的收入是不成问题的。值得一提的是,马龙在新赛季乒超联赛因为伤病只打了7场球,最终到手的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7位数的保底收入必然是有的。

多说一句,对于马龙和樊振东这种层次的运动员,乒超联赛的收入还算不上大头,毕竟名气在那摆着,很多商业代言纷至沓来,这部分收入属于商业机密,我们只能天马行空的想象了。不过从巅峰期张继科年收入6000万的体量来推算,马龙和樊振东的收入也足够可以了。最起码比一般的运动员收入高出不少,而我们吃瓜群众就更没法比了,还是知足常乐吧。


国球第六人


马龙与樊振东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广告收入。随着樊振东战绩的突出,未来收入会很快增加。


一、广告收入

根据《体坛周报》公布的2016年中国体坛财富榜,张继科以6000万的收入屈居第二。这两年是张继科成绩下滑,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马龙4-0战胜卫冕冠军张继科登顶。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第九位大满贯球员的同时,实际上还完成了全满贯的伟业。英国著名体育传媒公司公布的2017年世界50大最具市场潜力运动员,马龙排在第48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选手。奥迪、红双喜等代言费应该不少于八位数。所以马龙的广告收入应该与张继科差不多,每年5000万左右。


二、工资收入

马龙和樊振东预计一年个人工资在120万元左右(兵羽中心规定特级运动员工资在80-120万元)。


三、乒超收入

乒超收入可细分为薪水、出场费以及赢球奖金三个小块。现在乒超联赛对于球员划分的很厉害,在国际比赛中获得过冠军的是一级球员,而在奥运中拿金牌的国乒主力就成了特级球员。特级球员年薪80-120万,出场费1万,赢球奖3万5,这是有明文规定的。马龙这样的特级球员,每年乒超的收入可以稳定在200-300万之间。而樊振东200万左右。


四、国际比赛奖金

一次比赛冠军10万美元,20万美元不等。

马龙和樊振东这样水平运动员拿三、四次冠军不成问题,300万元人民币左右。

综合上述来看,马龙一年收入应在6000万左右;樊振东一年收入应该在800万元以上,也是日近斗金了。

如果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谢谢!


乒乓球球


马龙和樊振东,两人收入差距应该是非常大的。马龙的身家应该在亿这个层面,而小胖应该还是在千万这个层级打拼。

马龙名声鹊起应该就是在这两年,尤其是张继科成绩下滑之后,马龙上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拿了无数个大赛冠军。毫无疑问的世界乒坛男子第一人。而小胖则是潜力股,作为有潜力向马龙挑战的人选,他有可能成为未来国乒的领军人物。

当然光凭工资,那是绝对的没多少,而且马龙和小胖也不是靠工资生活的,预计一年个人工资在120万元左右(兵羽中心规定特级运动员工资在80-120万元)。这方面两人差不多。

还有就是出场费是1万元1场,还有赢球奖是3.5万元一场,这个和出场次数和赢球次数息息相关。但是相信两人的出场次数和赢球次数应该相差不大。这些费用加起来差不多也得有100-150万元。这方面两人差不多。

此外就是公开赛奖金,这也真心没多少,50万左右。这方面两人也差不多。

总体说来,参加乒超一个赛季,马龙和小胖应该可以可以拿到300万元左右的收入。

而马龙和小胖差距最大的就是商业活动。不管是代言还是出席各类活动,明星出席都是要付费的。马龙作为第一人,代言费的水平也是绝对属于顶级的档次,而小胖比较起来就差了很多。英国著名体育传媒公司公布了2017年世界50大最具市场潜力运动员,值得一提的是,马龙也在榜单之上,排在第48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选手。马龙为奥迪代言费应该不少于八位数,红双喜给马龙的代言费也差不多要8位数,而相信马龙其他的代言也不会少于这个价格。小胖这方面差太多,毕竟名气没到位,钱也就到不了位。小胖还需要努力啊!


你没想到的球事


对于乒超运动员的收入,乒协有限薪政策,每个级别的运动员都有一个收入区间,特级运动员的收入在50万-120万人民币。在运动员的级别中,特级运动员是最高等级,2017赛季乒超联赛共有7名男子运动员被划为特级,樊振东、马龙高居特级运动员的前两位,毫无疑问,二人在乒超的收入处于最高等级。

显然,对于樊振东、马龙这样的国宝级运动员来说,一个乒超赛季的收入肯定会突破120万元。毕竟,120万的上限只是基本工资,这是乒协的硬规定,基本工资不能突破这条红线。但是,运动员的出场费、赢球奖、名次奖等各项奖励,却是俱乐部说了算。一个乒超赛季短短三个月,樊振东、马龙这种级别的运动员,收入不会低于300万,甚至有可能达到500万。

举一个广为周知的例子。2015年乒超联赛,张继科与山东鲁能俱乐部闹矛盾,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高度关注。

根据乒超联赛规定,每个赛季前,俱乐部需要和运动员签一个薪酬补充协议。在鲁能为张继科提供的《薪酬数额补充协议》上,列明了张继科的赛季基本工资是57.88万元,同时写明了出场费为1万元/场、胜场奖为3.5万元/场。不过,没有标明张继科的赛季奖金。按照乒协的说法,双方的劳资纠纷就出在了赛季奖金上。

显然,张继科和鲁能在赛季奖金方面没有达成共识。那时候,鲁能高层曾私下发牢骚,乒超联赛只有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拿出500万奖金给一个特级运动员,实在是太不划算了。结果,随后的2016赛季和2017赛季,张继科都没有参加乒超联赛。

乒超联赛对绝大多数国家队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毕竟,国家队队员的身份只是一个荣誉,而球员的工资、奖金均来自地方队,他们除了参加国际比赛能赢取奖金外,平时并不从国家队开支。

但是仅靠参加国际比赛赢取的奖金,很难留住国家队的中间层球员和年轻球员,为了不让这部分球员流失到海外,成为中国队未来的对手,就需要通过举办乒超联赛增加这些球员们的收入。正是因为乒超联赛的这个功用,让国家队队员在联赛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如今联赛中,很多国家队的非核心主力球员,也能在乒超轻松拿到百万以上的年薪。


马宏观


而在乒超收入里,有可以细分为薪水、出场费以及赢球奖金三个小块。现在乒超联赛对于球员划分的很厉害,在国际比赛中获得过冠军的是一级球员,而在奥运中拿金牌的国乒主力就成了特级球员。特级球员年薪80-120万,出场费1万,赢球奖3万5,这是有明文规定的。这么算下来,像马龙这样的特级球员,每年乒超的收入可以稳定在200-300万之间。而樊振东则差一点,200万左右。

而到了奥运年,形势就又有了改观,在奥运会夺金之后,本来成绩就好,像张继科、马龙这样外形条件又比较出众的运动员自然就成了众商家追捧的对象。广告代言自然少不了,以张怡宁为例,在北京奥运后的一年,张怡宁的收入总和过千万,而像马龙这样的人气偶像,加上时代与日俱进,比张怡宁的收入只多不少。

所以说综合收入上,马龙一年上千万,樊振东小几百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题主特别强调的乒超联赛收入,我只能说上面的数字是摆在桌子上的价码,现在太多拥有大把预算没地方花的土豪俱乐部,有的队每赛季资金甚至过千万,所以说乒羽中心所谓的“限薪令”实际上只是限明面上的、能查得到账户的薪金,私底下土豪俱乐部给予明星球员的待遇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说,张继科、马龙这样的国手,收入超过国足运动员是没什么问题,樊振东还需努力。


快意体育


运动员用汗水和青春换来的報酬是无可非议的。相对于哪些演一节电视剧就可以获利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戏子们来说,他们的这点收入少得可怜。特别是体坛的另一面旗帜-中国女排的姑娘的大多数人的收入更是惨不忍䐗了。


杏仁儿1932


如果把收入总和比做蛋,那么马龙的是鸵鸟蛋,而樊振东的可能就是个鹅蛋吧。想想那些不知名的运动员,他们的收入是什么蛋呢?


北纬评球


这二位运动员是中国乒乓球领军战将,他们为中国争光,尽了一个中国人本份,作为官方的行政机构按规定给予奖金是政府的行为,本人无话可说,应该得,至于参加国际赛事,比如啥子巴勒斯坦站,汤加站这等等站的比赛,国内的选手都作为练兵,演习,培养新人,国际赛事也有奖金,向外公开了的,这是合理合法,只要能拿,尽管拿。至于俱乐部,由于是商业比赛,工资也属于俱乐部机密,外人如我,毫无兴趣,至于广告,嘉宾收入多少,理由同上。个人初步小心眼㺓测,应该属于壹仟万以上。女运动员次之,打五折吧。不过这个钱也不好挣,你看运动员们在事关国家荣誉的关键局分上,镜头特写可以看出内心压力岂止山大,肯定会闪过一絲:当啥子运动员哟,早晓得⋯(开玩笑)肯定不会象宋先生26届乒乓球世界杯徐寅生对阵匈牙利选手西多那样解说:今晚名古屋体育館星汉灿烂⋯哟,好球!一个球双方打了五个回合,好,只见徐寅生奋力一扳,球象一缕轻烟⋯


良人执戟2



一般是100~200万,别看是马龙、樊振东这种顶级运动员,和俱乐部主力也差不了多少。无非就是赢球奖金、夺冠奖金多一点。夺冠之后,俱乐部的奖励+赞助商的奖励+省市奖励,也不会超过500万。

乒超的目的不是办一个世界关注的联赛(当然,它自己也想),而是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提供百万左右的薪水给主力运动员,让他们安心在国内打球,就不要去国外挣钱了。只要乒超的待遇达到主力100万,非主力大几十万,去国外打球淘金的运动员就会很少,谁不想安安稳稳在家挣钱呢?


所以这个层面看,也无需太多钱,资本都是很精明的,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可。可能有人要问,这些乒超俱乐部的赞助商就愿意掏钱?嗯,他们愿意,因为他们有渠道再挣回来,这就不方便在这里展开了。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


乒乓社交开球网


马龙和樊振东,两人收入差距应该是非常大的。马龙的身家应该在亿这个层面,而小胖应该还是在千万这个层级打拼。

马龙名声鹊起应该就是在这两年,尤其是张继科成绩下滑之后,马龙上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拿了无数个大赛冠军。毫无疑问的世界乒坛男子第一人。而小胖则是潜力股,作为有潜力向马龙挑战的人选,他有可能成为未来国乒的领军人物。

当然光凭工资,那是绝对的没多少,而且马龙和小胖也不是靠工资生活的,预计一年个人工资在120万元左右(兵羽中心规定特级运动员工资在80-120万元)。这方面两人差不多。

还有就是出场费是1万元1场,还有赢球奖是3.5万元一场,这个和出场次数和赢球次数息息相关。但是相信两人的出场次数和赢球次数应该相差不大。这些费用加起来差不多也得有100-150万元。这方面两人差不多。

此外就是公开赛奖金,这也真心没多少,50万左右。这方面两人也差不多。

总体说来,参加乒超一个赛季,马龙和小胖应该可以可以拿到300万元左右的收入。

而马龙和小胖差距最大的就是商业活动。不管是代言还是出席各类活动,明星出席都是要付费的。马龙作为第一人,代言费的水平也是绝对属于顶级的档次,而小胖比较起来就差了很多。英国著名体育传媒公司公布了2017年世界50大最具市场潜力运动员,值得一提的是,马龙也在榜单之上,排在第48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选手。马龙为奥迪代言费应该不少于八位数,红双喜给马龙的代言费也差不多要8位数,而相信马龙其他的代言也不会少于这个价格。小胖这方面差太多,毕竟名气没到位,钱也就到不了位。小胖还需要努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