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你們這麼瞎搞,對得起福布斯老爺子嗎?

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們在上上週介紹了那款能抬起四臺特斯拉的榨汁機,上週又揭開了紅芯瀏覽器“自主國產內核”的黑幕。

在仔細查閱這兩個項目的資料後,我不經意發現了它們有一個相同點。

那就是:它們的聯合創始人,都曾經上過福布斯中國的 30 歲精英榜。

不知道為什麼福布斯中文網已經刪除了第一個項目創始人的網頁,不過我還能找到英文版的轉譯。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以及紅芯(原雲適配)背後公司聯合創始人高婧: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這個榜單,全稱叫做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精英榜,在本文以後咱們就簡稱福布斯中國 30 歲精英榜了。

榜單其實也分成了很多的板塊,基本上是按照行業劃分的。過去幾年中國創業格外火熱,福布斯在中國推出了 30 位 30 歲以下創業者榜單。前面介紹的兩位“優秀創業者”,也都是來自於這個榜。

但其實這個 30 歲精英榜並不是什麼特別經典的榜單,誕生才幾年而已,跟福布斯雜誌的創辦人馬爾科姆·福布斯老爺子主張創辦的另外兩個榜單相比既年輕,地位也差多了:

  1. 福布斯美國 400 富豪榜 (Forbes 400 or Forbes 400 Richest Americans)
  2. 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 (Forbes The World‘s Billionaires)

為了順應市(金)場(主)潮(需)流(求),福布斯雜誌又推出了許許多多的新榜單。這些榜單因為比較“客製化”,順應市場潮流(金主需求),就沒那麼標準和嚴格了……

特別是咱們今天討論的福布斯中國 30 歲精英榜。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需要明確的是,這個榜單裡,還是有很多真正的精英翹楚在裡面的。比如有些 CEO 二十出頭就創辦了獨角獸創業公司,也有的科研人員很年輕就發表了學術界領先的論文,確實是非常出色,是咱們年輕人為之奮鬥的榜樣。

問題在於:某些不小心擠進去的妖孽,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1、財務金融榜:流氓和暴力齊飛,非法集資與高利貸並舉

比方說我翻了下本屆 2018 年的福布斯中國 30 歲精英榜當中的“財務和金融”榜單: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圖中最下方右邊的這位朱磊先生,顯示為淺橙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和執行副總裁。我搜了一下淺橙科技,發現這是一家典型的做現金貸業務的小貸公司。

沒什麼好說的了,直接上中國電信旗下的聚投訴上查查什麼來路。結果: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沒想到這家公司剛創辦沒多久,就已經這麼多投訴了。投訴內容基本上都是暴力催收、人身威脅、侮辱家人之類的。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另外,今年上海市工商局發佈有關虛假違法廣告整治的公告,淺橙科技赫然在列,而且在公告中排名第一,被依法處罰款 80 萬元。原來,該公司在微博上發佈“裸貸”事件圖片的廣告並配有格調低下庸俗的文案,違反了《廣告法》。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在知乎專欄上有一篇文章,大概是這麼介紹朱磊這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的: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為了追款恨不得把用戶祖墳刨了,做廣告還做成這樣,這發展可不飛速麼。

在那篇知乎專欄文章裡,朱磊被形容為“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他之前創辦的公司焦作上海魚耀金服,做的產品叫做口袋理財。

問題是這家口袋理財也不怎麼幹淨。

根據財經網今年三月的一篇報道,口袋理財涉嫌虛假宣傳。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具體來說,這家小貸公司在 2015 年融資發佈會時,自述為報喜鳥上市系公司,宣稱投資方有報喜鳥和思考投資這兩家中國境內上市的企業。那場發佈會之後很快,思考投資就發佈了公告,澄清和口袋理財背後的小魚金融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製造和上市公司有關的虛假新聞,恐已違反中國有關證券法律。然而口袋理財卻絲毫沒有任何整改措施,將“5 月,獲得報喜鳥、思考投資 A 輪億元風險投資”的虛假信息,放在官網的大事記板塊長達三年之久。

就是這樣一位年僅 30 歲就造過假新聞、上過色情擦邊球廣告,還暴力催收侮辱消費者的“優秀的連續創業者”,也能登上今年的 30 歲精英榜單。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朱磊

說來這張“財務和金融”的榜單水分確實夠多的。比如上榜的精英當中,陳展所在的琴雁信息科技也曾被大量用戶舉報暴力催收、惡意騷擾、散播用戶隱私;

耿延超更厲害:其所在的海鉅信達根本就是放高利貸的;

葉志平的身份標註為廈門科享。根據創業公司數據庫 IT 桔子,這個公司本來是做電商促銷的導購網站 1111 特賣網。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不過別提這個業務是否屬於“財務和金融”,咱們先去它網站上一看:嚯!這公司已經 72 變,變成廈門市青年創業協會了!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去這個機構的組織架構裡看了下,確實是福布斯 30 歲精英葉志平所領導的: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我們用老朋友 Internet Archive 看了下這個網址,發現在 2017 年 10 月底網站還是做電商導購的,到了 2017 年 11 月就突然成了青創協會的網站。

不管怎樣至少可以確定的是,葉志平至少在 2017 年就轉做青創協會了,不明白福布斯審核是有多不嚴格,還把他放在“財務和金融”這一項裡——人家明明應該上“創業者”或者上“社會企業”的榜嘛。

(或許我們錯怪福布斯了:因為青創協會也是靠收會員費賺錢的。)

但是跟另一位上榜精英比起來,葉志平、朱磊、陳展和耿延超都差遠了:隆重地向您介紹貝米錢包的 CEO 姚坤傑。

為什麼特別專門把姚坤傑拎出來呢?因為本屆福布斯 30 歲精英放榜的日期是 8 月 2 日。而早在放榜之前半個月,姚先生就已經進去了。

我說的“進去”不是上榜,是真的進去了……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據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報道,姚坤傑所在的貝米錢包存在非法集資行為,目前未兌付的本金約為 40.9 億元,待收回出借資金及債權本息總計約 45 億元,投資人恐將難以收回資金。

不過這並不妨礙姚先生最終當選“財務和金融”領域的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精英之一。

嘖嘖。

2、優質創業者:開源的事,能算偷嗎?

就拿科技行業來舉例,前幾天的大熱點紅芯瀏覽器,其聯合創始人之一的高婧,就曾入選2015 年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創業者。

一篇刊登在搜狐科技上署名“互聯網深度點評”的文章指出:“此次評選區別往屆的不同在於,過去三年以尋找原有商業土壤上的變革者、顛覆者為主,”如張一鳴、張旭豪、陳方毅等等,“而本屆評選則更把目光鎖定在美麗新世界的締造者身上。雲適配的高婧就是 30 位年輕創業者中的一個。”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高婧

早年,高婧的公司雲適配做的主要是移動適配服務。簡單來說,給客戶的產品或網站里加入幾行代碼,在移動端網頁訪問時使用體驗就會更加自然。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的時代,這確實是個不錯的生意,遺憾的是競爭對手挺多,而且隨著技術進步這個業務的門檻越來越低,客戶公司要是自己請個前端,也不是不能做。

雲適配想要轉型,而它瞄準了——說難聽點——比移動適配還沒商業前景的瀏覽器業務……但高婧和她的創業夥伴陳本峰很聰明:他們從開源的 Chromium 項目“借”來了代碼,在上面自己套一個殼,堅持“科技以換殼為本”的原則,居然活生生地造出來了一個“自主內核”的“國產”紅芯瀏覽器!

遺憾的是他們的手法不精,不光隱瞞借鑑 Chromium 的事實,甚至還偷了谷歌 Chrome 瀏覽器的代碼——甚至在自己的安裝包裡連後者的圖標都沒刪乾淨。

用戶在安裝包裡發現 Chrome 瀏覽器圖標: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就這樣,紅芯徹底“紅”了,被偽國產欺騙的人們開始瘋狂地扒皮這家公司,果然發現了問題:在自己的福布斯榜單入選資料裡,高婧生成自己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及哈佛大學,最後被發現只是港科大期間去哈佛交換過一段時間,根本不是畢業於哈佛。

學歷造假、產品造假。好一個美麗新世界的締造者。

網上有人把這事改成了孔乙己體:

“紅芯,你一定又偷國外的技術騙國家的錢了。”

紅芯便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什麼清白?我昨天親眼看見你偷 Chrome49 了,還被人甩出實錘,掛到網上。

”紅芯便漲紅了臉,簡直就像他的 Logo 一樣紅,爭辯道:“套殼不能算偷,開源的事,能算偷嗎?”

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打破壟斷”,什麼“自主創新”之類,引得網友都鬨笑起來,網絡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紅芯另一位創始人陳本峰的創業經歷造假,因為他也沒上過福布斯榜單,今天就不深八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把“福布斯”和“偷”兩個字聯繫起來,我不得不想起前幾年“偉大的安妮”那件事。

安妮全名陳安妮,是個漫畫家,在 2014 年創作了一段題為《對不起,我只過 1%的生活》的條漫。

條漫太長不放全篇了,梗概如下:

“父親重傷需要錢,自己畫漫畫不被看好,居然成名賺到錢;

想開公司,被很多人否定瀕臨破產,得到員工支持,最終邁入正軌;

想做個 app,再次不被看好,投入了所有的錢,終於產品成功上線;

——每一個關鍵的節點,都有 99%的失敗可能,但每一次都發生了 1%的奇蹟。這個故事告訴大家,要相信夢想。”

這條漫(廣)畫(告)大獲成功,App 獲得大量下載。陳安妮本人也從網紅畫師升格為優秀創業者。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與此同時,陳安妮也感受到了與她的成功相匹配的爭議。

有用戶發現,她的 App 裡有很多搬運外部的漫畫,明明原作者有知名度,App 裡卻有直接標了佚名。

不僅她的 App 盜圖,她本人也多次剽竊過其他畫師,兩次被人發現抄襲畫師三上鈴的《鋼煉婚後那點事》裡面的梗和畫面設計。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陳安妮本來自己是畫師,應該深知盜圖的行為可恥。遺憾的是,她還是這樣做了……

有網友說,這種盜圖狗不配跟別人談夢想。但是福布斯並不這樣覺得。

在 2017 年,快看漫畫 D 輪融資 1.77 億美元的同一年,福布斯將其選入當年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精英的“企業科技”榜單。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陳安妮在深圳出席福布斯中國 30 歲以下精英峰會

我是真的想不通了:福布斯(雜誌)啊,你是真不把福布斯老爺子的名聲當回事嗎??

3、 旅遊榜:買粉刷量為王,“成功模式可複製”

自從我在朋友圈說,想謝謝福布斯榜單水分這個事之後,已經有不少朋友找過我了。他們給我介紹了不少別的行業上榜者的故事,簡直……

就拿今年的旅遊榜單來說,簡直是財務和金融榜單之後又一個大水庫。這個榜單的特點是,裡面有大量旅遊行業的關鍵意見領袖 (KOL,也就是所謂的大 V)。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更準確來說,這是一個旅遊網紅刷量買粉的榜單……

自媒體人阿尚叔撰文指出,榜單中以劉蘇芬(自媒體“旅遊約嗎”作者)為代表的幾名旅遊網紅,實際上都是靠水軍維持的互動率。

比如“環球旅行”微信公眾號上的常規文章,也有極強的刷量特徵: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另一位上榜人士倪磊楚,是旅遊行業裡的大 V,在新浪微博上只發了 782 條微博,卻擁有有超過 60 萬粉絲,和每條微博至少三五百轉發/評論不等的數據。

華商報稱他為“年入百萬 90 後”。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然而一位在旅行社對接 KOL 的運營專員表示,旅行行業 KOL 就是出去玩過幾次、寫了遊記、碰巧被平臺推了、然後買粉絲、再接廣告。就這樣形成了這麼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毫無特色。

騙人要趁早?扒一扒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摻水”精英榜

​刷了量,還上了榜單,福布斯對這些很大程度上依靠數據造假成長起來的旅遊 KOL 的友好,讓很多從業者感到憤怒。“一個行業的精英,就是這些 KOL?難道這個行業就沒有人在真的做事?”那位運營覺得很氣憤。

“這已經不是摻水了,完全是價值觀導向有問題。”

倪·年入百萬·磊楚·90 後對華商報表示:

我認為我的成功模式是可以複製的,我已經成功複製到兩個大學同學身上了,他們已成為我工作室的成員,跟我一樣,在做自媒體。對於創業的同齡人,我的建議是量力而為,要敢於冒險。

可不是麼。大家一起買粉、發廣告、賺傻帽甲方的錢。絕對的高可複製性,非常棒的商業模式。

最後,總結一下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精英榜單的特色:

高利貸、暴力催收、非法集資、買粉絲、數據造假、利用信息差抄襲國外項目偽裝自主國產、盜圖、剽竊……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難道在福布斯(中國)看來,咱們中國的社會棟樑,就都是這種水平?還是說你們的小編和評委都以為讀者是傻子?

的確,榜單中還是有更多貨真價實的年輕精英。然而不加審核放些妖孽進來,只會讓一同上榜的真正精英感到羞恥。這推崇的是一種畸形的,更注重虛偽表象而非真實成功的價值觀,而這和福布斯老爺子當年創辦榜單的初衷背道而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