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泰國收房見聞

泰國收房見聞

錢嫂請了婚假,我們一起來了普吉,算是很敷衍的蜜月。

更主要的是,2016年在普吉買的公寓交付後一直沒來看過。正好還有幾天免費入住的權益。

我是來泰國玩的時候直接通過開發商買的這套公寓,並沒有通過中介。

全程跟我對接的是一個叫小齊的93年昆明男孩。

航班半夜到普吉機場,小齊來接的我們,從機場開到園區只用了3分鐘,一點兒不誇張。

小區的整體環境只能說是滿意,並沒有很驚豔。

泰国收房见闻
泰国收房见闻

為了拍照特意疊的被子

最讓我開心的是,因為小區離機場很近,出租真的很穩定,以旅遊團為主,一次包下幾十套房。

國內飛普吉的航班大部分都是在晚上抵達,需要儘快找落腳的地方過夜。

儘管機場所在的北部旅遊資源並沒有南部那麼好,但連夜驅車趕往南部也不現實,必須找個地方落腳。

這也是我當初判定這個公寓有投資價值的主要原因。

海外房產是否容易出租,穩定性如何,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回報率。

泰国收房见闻

園區限高,一共8層,我買的是4樓。

前後一共付了不到55萬人民幣,現在值多少錢不太清楚,但2樓的售價350W泰銖。

這套公寓頭3年是包租的,出租回報是年化6%。

本來的計劃是等交房後辦理貸款,可因為種種原因,我被拒貸了。

最後開發商答應我頭兩年的房租可以直接兌現,直接從尾款裡刨除。

小齊告訴我,因為大部分公寓以短租為主,所以回報率會更好一些,可以做到10-12個點。

像我買的這個33平的,淡季每天的租金是1600泰銖,旺季可以做到2000-2500珠/天。長租的話,沒有低於過18000珠/月。

泰国收房见闻

小區裡也有一棟是專供常住居民使用的,有機場的工作人員、飛行員為了方便也買在這裡。

一個最誠懇的建議:

真的想來泰國投資買房,別圖省事兒,提前做好工作,親自來一趟,可以直接去開發商的售樓處買,繞開中介。

泰國新盤給中介的佣金費用在10%左右,很恐怖了。

小齊說有一些香港中介拿房價是350W泰銖,在香港轉手可以賣到500W左右。

直接跟開發商買不涉及佣金,能拿到不錯的價格優惠。

我們這個樓盤的購買客群除了本地人以外,大陸和香港的買家最多,後來外匯管制,瑞士和俄羅斯人成了最大的買家。

很多瑞士人每年會來常住兩次,但是不要租金收益,他們很反感別人住自己的屋子。

另外所有公司必須由泰國人控股,樓盤也是一樣,最多49%的房子可以賣給外國人。

確實很多泰國本地人買公寓的價格會比外國人便宜很多,不過這個也看具體情況:不同的樓盤、不同的銷售週期情況都會有所不同。

泰国收房见闻

園區還有很大的空地準備做二期,計劃和碧桂園一起合作開發,讓對方主導。

本來談判已經進入到比較深入的階段,結果因為著名的「森林城市」項目各種負面,又陷入停滯階段。

房子方面就寫這麼多,聊聊八卦:

之前說過,很多高消費國家零儲蓄是有社會背景的,泰國也是這樣。

泰國沒有移民政策,本地人每次看病自己掏30珠就好,剩下都是國家出錢,沒有後顧之憂—這是零儲蓄的前提。

泰國人買手機,買車,買房,孩子上大學,能貸款就貸(難怪這麼多金融公司出海東南亞)。

本地人買房/買地蓋房都可以貸九成,利率4%左右。

小齊說有些膽子大的也會做高評高貸、兩套併發,emmm熟悉的味道,天下買房一個樣。

從財務的角度看,高消費社會的「三張表」就是,繞過「利潤表」直接做「資產負債表」,貸款買資產,負債從現金流量表里扣,鮮有結餘。

這個模式下,一旦現金流量表出問題(比如失業)將是巨大的財務危機。

來到這邊後下了個叫車App叫Grab,可以理解為東南亞的滴滴。但是並不便宜,比如從我住的酒店到機場收費是470珠。

泰国收房见闻

但是酒店幫忙叫車只要300珠。

不知道在曼谷情況會不會不一樣,普吉島打車真的非常貴。

還有定酒店(我們只在自己公寓住了一晚),到店後定了一間600人民幣的房。續住時看了下攜程,只要不到400塊還含早。

「閱讀原文」裡是之前寫的一篇《梳理東南亞的買房坑》,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

泰国收房见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