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

国史春秋


想必大家都非常羡慕皇帝,也曾无数次的梦想自己当了皇帝,身边那么多的美女,爽呆了,其实皇帝是个非常危险的职业,据不完全统计从轩辕黄帝到溥仪,中国出了559个皇帝,在这些称王称霸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死于非命,无论是与后宫佳丽们昼夜床震累死在龙踏上,还是从帝王之尊到被绞死、饿死、囚死,其实都是自作孽的制度使然。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却被活活饿死。

帝王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会被饿死呢? 赵武灵王赵雍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前295年,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所实行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逐渐强大起来。

当时的汉人服饰普遍是宽衣大袖,作战效率很低,赵雍要求全国老百姓穿胡人的衣服,练习骑马射箭,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赵国军队的作战能力,赵雍率领这支虎狼之师灭掉了中山国,为赵国开拓了疆土,已经成为了北方第一霸主。

赵雍并没有因此而松手,他要干更大的事,就是南下攻打秦国来增强自己的疆域,他将王位交给自己十一岁的小儿子赵何,让有丰富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他自己则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训练军队、攻打秦国上。


赵雍正值盛年主动退位,自称为主父,易名化妆深入秦国刺探军情,为进攻秦国做准备,就是这样的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却被活活饿死在深宫之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武灵王的原配王后韩氏,生了个儿子赵章,是嫡长子,于是赵雍宣布赵章为太子,就在太子赵章十五岁那年,又娶了个美女吴孟姚做小老婆,这位吴小姐长得是风姿绰约、仪态万方,赵雍很是宠爱她,并给她起了个“吴娃”的呢称,第二年吴梦姚生了个儿子赵何,恰好这时候正宫娘娘韩夫人一命归天了,于是吴梦姚被封为王后,吴王后提出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赵雍是爱屋及乌,满口答应,就撤销了长子赵章的太子封号,宣布还是小娃娃的赵何为太子,并于公元前299年传位给太子赵何,赵何就是历史上的赵惠文王,赵雍做起了太上王,自称主父。

一次主父赵雍看到小儿子赵惠文王赵何接见群臣时,身为哥哥的赵章面北称臣给弟弟下跪叩头,心中很是过意不去,于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封赵章为代王,但是相国肥义激烈反对,没有办法分王不成。

赵章得到消息后更增加了对弟弟赵何及相国肥义一伙的憎恨,一场血雨腥风的宫廷政变在所难免。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95年,忙碌了一阵子的赵雍决定带领全体皇族和大臣们前往都城邯郸西北60多公里的沙丘去度假,这个沙丘就是现在的河北平乡,商纣王在那里建了一座高台和两座行宫,赵雍和赵何各住一个行宫,两个行宫相距三公里左右,被废黜的前任太子赵章将行营设在两行宫之间,当晚在真正的行营中,赵章和他的智囊田不礼正在密谋,他们决定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实施他们的叛乱计划,田不礼的计划是假传太上王赵雍的命令,声称有紧急事故召唤赵何晋见,赵何必然要经过赵章营地,他们就在营地附近设伏兵截杀赵何,只要赵何一死,赵章就能顺理成章夺取王位,这个计划非常完美。

于是一个假传太上王的特使前往惠文王赵何的行宫通报说,太上王忽然得了疾病,要面见大王,请大王火速前往,少年国王没有多想就准备起身前往主父宫中看望,相国肥义却把他给拦住了,肥义对这件事情有点疑惑,认为主父赵雍身体一向健康,怎么恰恰在深夜就生病了呢,他就让赵何待在宫中,自己前去看望,如果这个事情属实,大王再去看望也不迟,相国肥义又嘱咐禁卫军加强戒备,紧闭宫门。

忠心耿耿的相国肥义和他所带的护卫不出所料的被赵章的伏兵全部歼灭,等清理战场时却没有发现赵何,田不礼对赵章说消息已经走漏了,现在形势非常危及,我们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快速进攻赵何的宫殿,只要攻下宫殿,杀死赵何,我们还能成功。

但是现在赵何已经有了准备,禁卫军誓死守卫王宫,赵章是久攻不下,正在惠文王赵何万分危急的时候,救兵杀到了,原来赵雍的叔父赵成和大将李兑坐镇邯郸,唯恐废太子赵章有什么不法举动,于是就各率一支军队赶来沙丘护驾,想不到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赶上恶战,赵章的军队被杀得大败四处逃窜,这时赵章也慌了手脚,不知怎么办了,田不礼让赵章赶快去投奔主父赵雍苦苦哀求他,他能保护你,于是赵章就找赵雍去了;


李兑斩杀了田不礼后没有找到赵章,他判断赵章别无他路可逃,只能去投奔太上王赵雍,于是就把赵雍的行宫团团围住,砸开宫门进宫搜查,赵章被搜出来杀掉,又把宫中其他人都轰了出去,只让赵雍一个人留在宫里。

一代英雄赵雍此生第一次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没有人来帮助他,当他想出宫的时候,宫门已被反锁,过了几天后,宫中的粮食都吃尽了,赵雍开始挨饿,在饥饿难忍下,他爬上宫墙向外哀嚎。

据史书记载: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而食之三月餘而饿死沙丘宫。

赵雍要求赵成、李兑能放过他,但他俩害怕赵雍今后对他们进行报复,他们为了保全自己,仍然无动于衷,最后赵雍饿得实在没办法,就爬上树找鸟蛋来充饥,又坚持了一个月,终于饿死在空无一人的宫殿之中。一代英雄如此长逝实为可惜。


李兑之流直到三个月之后才打开宫门,可怜太上王赵雍身上的肌肉已被蚂蚁和老鼠啃得只剩下一具枯骨,赵惠文王赵何将他安葬在代郡,就是今天的河北蔚县西南五十公里的地方,现在山西灵丘因赵雍的陵墓而得名。

至于说赵何为何不救自己的生父,有许多说法,其一说赵成和李兑势力太大,赵何年岁小,不是他们的对手;其二说赵何不知父亲赵雍被关,这有点说不过去,两三个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其三说赵何是被权力迷了心窍,所以才不去救。


娇妻爱儿,彪炳的勋业对于赵雍来说不过是一场幻梦,面对王权的诱惑,父子情深、兄弟情义全被抛到脑后,心中剩下的就只有杀戮了。



遗产君


赵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宫长达三个月,这么久的时间里干了些啥?他掘鼠掏鸟窝都没有人管,这说明他在沙丘宫中爱干啥就干啥,只要不出宫门,就没人管得了!


于是就可以大胆地推测一下,他为什么不可以挖个地洞,逃出去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除非他真的不想活了。

赵武灵王被困于沙丘宫,刚五十上下吧?以他常年驱弛的身体条件,他能胜任这项工作;以他的居住条件,他应该有些刀剑枪矛这类硬工具;沙丘宫是座行宫,不是一座军事堡垒,所以结构上不是非常坚固;沙丘宫在当时的规模比较大,能有鸟窝,那树林就多,有树林就有阴暗,是行宫就有屋室,这样一来,总有个隐蔽的地方可以挖洞。


但赵武灵王没挖洞,在某种意义上就不准备逃走了。很可能是他不想再活下去了,看淡了风云变幻,战火纷纷,争权夺利。尤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君父被臣子囚禁而亲生儿子(昔日最忠爱的)赵何不闻不问,欲置其父死而无忧患)。如此一来,赵武灵王若被放出来,一个废王也就等于一个囚徒。还不如不出去而受辱悲哀地死去。

以赵武灵王的智力和材力,沙丘宫困不住他。惟一的就是,他不想活了。他活下来就是一太堆麻烦。麻烦一出,内部一乱,必为其他国家所乘。赵国就有危险了。


赵武灵王与齐恒公,齐王建都是被饿死的。赵武灵王被自己最钟爱的儿子断水断粮,活活挣扎了三个月,不走不逃,他这种行为向后人展示出赵何的阴暗歹毒。这比齐恒公(儿子们争位去了,顾不过来),齐王建(秦始皇放逐于松林里饿死)更悲凉更无情。

赵武灵王活着时,秦昭王不动。不是不动,是秦昭王看在赵武灵王的昔日的恩情上不动粗。赵武灵王一死。秦昭王找麻烦来了,想用十六城交换和氏璧。从此,秦昭王及其后人一直把赵国当成第一号敌人对待。到赵孝成王时的长平之战。赵国就耗尽了赵武灵王创造扩大的所有财力,几至于数次灭国。

赵武灵王判断错误,军政不可分而偏要分开造成军政对立,引起朝廷混乱;立幼废长又除恶不尽;囿于妇人之心,而引起兄弟残杀;大祸已成,竟然置身事外,当然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不死则亡了 。


而失败被困后,赵武灵王饿死也不逃亡,原因就在于他的心已经死了。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劉一千五


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同他错误的二元政治体系有很大的关系。赵武灵王晚年的时候,将王位传为了赵惠文王,让赵惠文王主管赵国的政治,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主管赵国的军事出征。赵武灵王的这个做法,看似能够减轻自己的负担,实际上却导致了赵国出现两个国王的尴尬局面。两国国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慢慢的儿子开始讨厌父亲,父亲也开始讨厌儿子,就这样赵国最终爆发了沙丘之乱。沙丘之乱过后,本身强大的赵国,国力大大受损,在同秦国的战争中逐渐走下坡路。

沙丘之乱的爆发,同赵武灵王的小老婆吴娃有很大的关系。赵武灵王晚年的时候,宠爱自己的小老婆吴娃,在吴娃临死的时候,请求赵武灵王立自己的儿子作为继承人。看着吴娃马上就要离世,赵武灵王悲痛万分,答应了将吴娃的儿子赵何立为继承人。废长立幼是古代王朝的大忌,秦朝和隋朝都因此灭亡。赵武灵王时期嫡长子继承制度影响力尚在,赵武灵王为了一己私欲,立了小儿子作为继承人,给赵国埋下了内乱的种子。

赵武灵王禅位之后,赵惠文王逐渐的拉拢了自己的势力,对于这个凌驾于自己头上的父亲,赵惠文王也开始不满起来。与此同时,赵武灵王在禅位之前一向是一言九鼎,自从儿子继位之后,大臣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慢慢的赵武灵王开始怀念自己的大儿子公子章,公子章更加听话,也更加的孝顺,后悔不已的赵武灵王想要帮助公子章夺取皇位。刚好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一起到了沙丘,公子章趁机带领军队去攻击赵惠文王,双方在沙丘大战一场,公子章战败逃走。

公子章逃到了赵武灵王的住处,被赵惠文王的士兵抓走杀害。杀害了哥哥之后,赵惠文王想要一劳永逸的除掉父亲,于是他让人包围了赵武灵王的皇宫,不允许赵武灵王出来,又不给赵武灵王食物,最后将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史记》记载这一段的时候,说赵惠文王不知道父亲的情况,笔者认为赵惠文王不仅是知道,而且还是幕后主使。赵武灵王从被困,到最后被饿死,经历了四十多天,赵惠文王怎么可能不知道父亲的情况,分明是他谋害父亲,又不想背负杀父的名声,才刻意指使手下这样做的。


史海泛舟摆渡人


赵武灵王因为胡服骑射而把赵国带向了历史的巅峰时期,当时的赵国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相匹敌的强国。

你看赵武灵王就是这样的一代英主,谁想到在他壮年的时候,他却干了一件十分雷人的事情,正是这件事导致了他最后惨死的结局。

那么,赵武灵王到底干了一件什么事呢?

原来在赵武灵王,应该干出一番事业的壮年之龄,他却选择了退位,来辅佐幼君。这本就是让人感到十分意外的事情,更加让人意外的是,他并不是让自己的长子来继承自己的国君位置,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幼子。

之所以选择幼子赵何来继承自己的王位,是因为赵武灵王宠爱赵何的母亲。按道理说赵武灵王应该是赵国最有作为的一代君王了,他对中国的历史,肯定是很熟悉的了。

他肯定知道若是继承人选择不好,肯定会出现差错,甚至会亡国的。

很显然赵武灵王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他很任性的,把自己的小儿子赵何推上了赵王的王位,当时的赵何年龄仅只有十岁,可以说还是一个娃娃。

当然了这时候赵武灵王让宰相肥义来辅佐赵何,当初赵武灵王做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朝中的大臣都是反对他的。

一是,反对他不应该这么早退位,二是反对他把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而非是已经成年的长子赵章。

这样就造成了赵章心里的极度不平衡。

按理说赵章是长子还被立为过太子,他应该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可是,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喜欢一个女人,这个喜欢的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就让他喜欢的女人生的孩子当了赵国的继承人。

这本身就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尽管赵章对这一决定十分的不满,但是,他也是无可奈何。

有一次赵武灵王看到自己的长子赵章跪拜在自己的次子赵何的面前,他心里感觉十分的不是滋味,说白了就是他为赵章的命运感到不平。

所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自己的小儿子赵何当赵王,让自己的大儿子赵章当代王。

本来这时候赵武灵王已经退位了,把王位传给人家赵何了,他就不应该干预这样的事情了,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实际上赵国的老大,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把王权给争夺过来。

可是,赵武灵王不知道的是,一场谋杀正在向他袭击而来。

之所以会有这次谋杀的机会,还是赵武灵王给儿子制造的,当时赵武灵王要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赵何和赵章两个人去游览沙丘宫。

赵章觉得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弟弟赵何给干掉,这样的话整个赵国就是自己的了。

所以,他就想在晚上发动政变,让赵何来自己这里,然后在对他动手。

可是,赵章的这个计划被赵何的宰相肥义给识破了。当赵章叫赵何去他那里的时候,肥义没有让赵何去,而是自己去了,他要看看赵章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赵章就把宰相肥义给杀了。

很显然赵章已经谋反了,本来赵章想带着自己的人马,杀到赵何居住的地方,把赵何给杀掉的。

可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公子成带着士兵来护驾了,因此,赵章兵败,他就逃到了父亲赵武灵王居住的沙丘宫。

正是在这里赵武灵王丢掉了性命,因为赵武灵王袒护自己的长子赵章,一开始他并不想把赵章给交出去,事实上他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把赵章给交出来的。

赵章被交出来之后,就被杀掉了。

公子成等人一想,自己逼迫赵武灵王交出自己的儿子,还杀了他的儿子,若是把赵武灵王给放出来,日后他重新掌权的话,肯定会灭了自己的族的。

他们越想越害怕,所以,索性一不干二不休,就把赵武灵王给杀了吧。

所以,他们就派兵把沙丘宫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且把除了赵武灵王之外的人,全部给放了出来。

就这样沙丘宫里就剩下赵武灵王一个人了,沙丘宫里并没有什么吃的东西,赵武灵王只能掏鸟窝、抓老鼠、吃树皮度日了。就这样他坚持了三个月,沙丘宫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吃的了,所以,最终他被活活饿死在了沙丘宫中。


汉史趣闻


在春秋战国时代,礼法讲究传位于嫡长子,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时雄杰,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赵武灵王很早就立了自己的大儿子赵章为太子。公元前310年,他出游大陵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这赵武灵王就睡不着了,第二天和自己大臣说这件事,赵武灵王手下大成有一名大臣叫吴广,他就觉得赵武灵王描绘的妹子和自己女儿很像,就把自己的女儿献给赵武灵王。自古君王多薄性,一代新人换旧人,得到梦中美女的赵武灵王大喜,给她赐名吴娃,废掉了原来的王后韩姬,立吴娃为后,还生下来一个孩子,起名赵何,深得赵武灵王的喜爱。公元前301年,吴娃去世,赵武灵王对亡妻的感情也转嫁到赵何身上,不但废掉原来的太子赵章,立赵何为太子,还在两年以后宣布退位,自称是“主父”,直接把王位传于赵何,这就是后世的赵惠文王。当时赵武灵王正值壮年,虽然退位当了“主父”,但是还是主管军事,筹备进攻秦国。而赵惠文王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本来事情到这就结束了,好死不死的,赵武灵王觉的自己对以前的废太子赵章有愧,先封赵章为安阳君,第二年又要封赵章为代王,把赵国一分为二,二王并立。这赵惠文王不干啊,我已经是大王了 ,凭啥分一半领土给哥哥,而赵章见父亲支持自己,有恃无恐,先下手为强,祸起萧墙,沙丘之变就此开始。

赵章假借主父名义招赵惠文王前来,暗中埋伏刀斧手,赵惠文王要去,被大臣肥义阻止,肥义为保赵惠文王,自己只身前往,赵何见赵惠文王不来,就杀掉肥义,率军直接进攻赵惠文王的宫殿。赵惠文王已经做好准备,赵章大败,逃入主父宫中,主父见到自己儿子,也是心软,就打算庇护赵章,但是此时大势已去,赵惠文王派人进宫强行杀掉了赵章。赵惠文王怨恨主父支持赵章,却不敢承担弑君杀父的罪名,就把所有的宫殿侍从全部驱赶出主父的宫殿,然后将主父的宫殿团团围住,断水断粮。可怜主父欲出不能,欲食不得,在宫中自生自灭,甚至靠掏鸟蛋维持生命。3个月后,赵惠文王派人再次进入宫殿的时候,偌大的宫殿只剩下一具形容枯槁的尸体。

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明于此休。

年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雀鼠尚含羞。


狗哥说奇葩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名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

本是一个很有做为的君主,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出了点情况,没有尊守立长不立贤的原则。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次子赵何,为惠文王,以老将肥义为相国辅佐。

他呢想出了主父的头衔,自号主父。主父的大儿子叫赵章,是主父的夫人韩氏所生,本已立为太子。

武灵王是个多情的种子,十六年(前310)因在梦中梦见一个会演奏乐器的女子,他的属下进献了一个绝色美女孟姚,赵武灵王对孟姚宠幸有佳,立为惠后。

孟姚

惠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何,武灵王立马把以前的太子章给废了,立何为太子。赵章对此是一百二十个不乐意啊。一直等待机会。

惠文王四年(前295),主父与惠文王到沙丘(今河北巨鹿东南)游玩。

赵章心想机会来了,就和他的臣相田不礼率众作乱,假称主父之命召惠文王。老将肥义替惠文王挡了一刀,在惠文王进见之前入室,被杀,惠文王一看形势不对,溜了。

赵惠文王回到他自己的行宫,立刻命令集结军队,交由高信带领,向赵章发动反攻。公子成和李兑在邯郸闻知政变,也率领军队赶来,还调集四周各县的地方部队前来护驾。

赵惠文王

赵章的党羽很快被打散,只剩下他和田不礼带着一些人还坚守在主父行宫。眼看行宫的大门就要被撞开,赵章情急之下,竟然冲进赵武灵王的寝宫,一把抱住赵武灵王的大腿,号啕大哭起来。

“你这是怎么啦?”赵武灵王问道。

“父亲!”赵章带着哭腔喊道,“大王要杀我,大王要杀我!”

“不会吧?”赵武灵王神色木然地说,“刚刚不是你叫田不礼带人包围了这里吗?是你想杀你弟弟吧?”

“啊!不是,不是这样。”赵章一个劲否认。

“你这又是何苦呢?其实我已经跟相国商量,要把赵国的一半划给你,让你在代地称王,可你……”赵武灵王说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父亲!”赵章只是大哭,“您一定要救我,不要让大王杀了我,我是您的儿子啊!”

“可是,如果你得手了的话,你会不会杀你弟弟呢?只怕连我这把老骨头都不会放过吧!”

赵章听到这话,抬起头来看着赵武灵王,摇头说道:“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对您下手?我只是想要回原本属于我的东西,我才是赵国的太子,我又没犯什么错,父亲您为什么就要剥夺我的地位,让弟弟后来居上呢?”

赵武灵王默然不语。

这时,门外传来田不礼临死前的一声惨叫。公子成和李兑带着人走进来,看到赵武灵王在这儿,赶紧退后几步,说:“安阳君叛乱,下臣特意赶来救驾。”

赵章吓得浑身发抖。

赵武灵王思索了片刻,问道:“叛党都剿灭了吗?”

公子成说:“都剿灭了……除了安阳君。”

赵武灵王说:“那就好。安阳君该怎么处理,由我亲自来决定。你们先退下吧。”

公子成作了个揖,就想退出。可李兑暗中踩住他的脚,不让他走。公子成蓦然省悟,说道:“请主父将安阳君交给下臣。”

赵武灵王说:“你说什么?”

公子成说:“主父早已经将国政交给大王处理,下臣要将安阳君带到大王面前,接受大王的审判。”

赵武灵王气不打一处来:“我如果不交呢?”

公子成说:“那我们就在外面等着。”说着他挥挥手,带人退出了寝宫。

《史记》记载,赵章最终在赵武灵王的行宫中被杀。此后公子成被封为相国,号称安平君。李兑也不错,被封为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

至于赵武灵王,他的结局只能用“悲惨”二字来形容。赵章被杀之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因为安阳君的缘故,我们包围了主父。按照赵国的法律,这是要满门抄斩的。”两个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主父行宫彻底包围起来。而且将宫女和内侍全部赶走,只剩赵武灵王一个人待在宫里,想出又出不来,又得不到食物,只好掏鸟巢里的雏鸟出来生吃。

这样围了三个月之久,再派人进去打探的时候,赵武灵王已经不知道饿死多久了。

赵武灵王这个人,历史上评价很高,关键是胡服骑射这件事很让人佩服。本来,中原的战争一直是车阵和正面冲击战。春秋战国,随着铁制兵器的出现,杀伤力大增。战场也从平衍的中原扩大到北方的山林和南方的河网地区,车战愈来愈不适应,于是步兵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增大。

但步兵运动慢,杀伤力也不强。赵武灵王向北方的胡人学习,改甲兵为骑兵,变车战为运动战,在兵制改革中先着一鞭,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灭中山,降林胡、楼烦,扩地千里,成为秦国向东发展的最大障碍。

真正的改革,从来就不是畏首畏尾地试探,而是大刀阔斧地向旧制度、旧习俗挑战。如果拘泥于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什么邪路不可走,那就不用谈改革。要知道,历史是在不断进步,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现在见了官老爷不用下跪,还可以时不时对政府发发牢骚,在一百多年前的人看来,已经是走在邪路上了。

赵武灵王一生东征西讨,武功赫赫,把赵国打造成了一个足与齐、秦抗衡的强国,却在处理家务事上优柔寡断,毫无章法,以至于父子二人都不得好死。

用司马迁的话说:“岂不痛乎!”


楼兰都护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君主,名雍,是一位比较有作为,能革新的君主。赵雍在位其间,推行“胡服骑射”,消灭了中山国、打败了林胡、楼烦二族,同时还修建了“赵长城”。就是这样一位勇武又有智谋的君主,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他本来立了嫡长子,却又废长立幼,最后禅位给幼子,却又示好长子,鼓励他造弟弟的反,以便自己再把大权揽入怀中。

但是,结果却悲催了,赵雍可以任意的胡来,但是大臣不许,新君赵何也不允许。最后,赵雍被活活饿死。相比齐桓公的饿死,赵雍更悲惨,是自我做茧的结果,同时,也是被自己千挑万选的继承人,自己最钟爱的儿子所围困致死的。

一、狡诈的五国“会葬”

公子语——赵肃侯刚去世,魏、楚、秦、燕和齐五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直接想把赵国给瓜分了。

五国来势汹汹,大有虎狼吃小羊的样子。幸亏有托孤大臣,忠心耿耿的肥义在。

15岁的赵雍(赵武灵王)与大臣最后达成一致,要以硬气对硬气,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多事鱼死网破,绝不向敌人低头。同时,摆好打架的架势,把国内的精兵都集合起来,把守在各个要点。

赵武灵王首先对来者做好的第一步防范是,五国来会葬可以,但是各自的军队不得入赵国边境,使者可以入境。五国使者一看新君还很有主见与头脑,再见赵国重兵戒备森严,终于放弃了对赵国的觊觎之心,打消了瓜分赵国的想法,最后参加完赵肃侯的葬礼后,悻悻地离去了。

15岁的赵武灵王,打赢了自己上任后的第一仗,为自己树立了形象,也为国家赢得了威风!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二、赵雍治国与废长立幼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赵武灵王主张“胡服骑射”,让老百姓穿胡服——窄袖短装,皮靴皮带,头戴羽冠,练习骑马射箭,得到了大臣肥义的支持,但是却遭到以他的皇叔公子成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的反对,公子成称有病,不来上朝。

但是,赵武灵王据理力争,亲自去公子成家里,终于把他说服。

“如今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凭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

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还很值得学习。

赵雍的第一位王后是韩王的女儿,育有嫡长子公子章,并立为太子。韩夫人去世,赵雍又娶了第二任王后,就是吴广的女儿,原名是吴梦姚,后来被赵雍改名为吴娃的貌美的女子。吴娃生赵何,即后来的赵惠文王。

吴娃很受宠,但是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在将要离去之际,让赵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要不怎么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呢,本来已经非常受宠的吴娃还不知足,还提出这样不合时宜的,让赵雍非常为难的问题。但是赵雍也是一位痴情的男子,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头一横,脚一跺,竟然答应了。

但是,大臣们不许啊!这是有悖于祖宗宗法的事情,这样容易出乱子啊!但是赵雍大权在握,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自己拍板了。于是,赵何被立为太子。而原来的太子公子章被无缘无故地废了。

公子章开始倒也想得开,看得开,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都是他的父亲说了算。所以,公子章虽然长公子赵何十岁,但是人臣之礼,他还是做得很好。

公元前299年,才刚过了四十岁的赵雍就把刚刚十岁的儿子赵何给推上了皇位。赵雍的如意算盘是,首先是先把儿子给培养着,并让相国肥义辅佐儿子赵何。他就怕自己哪一天带兵打仗时,万一挂了,国家出大乱子。其次是自己也不完全退位,儿子管国内的政务,自己管外交,管拓展疆域的事情。

大臣们也不同意啊!这样一国就会出现两个君主了,到底听谁的呢?但是还是赵雍占了上风,他自己传位于赵何,自称主父,相当于有实权的太上皇吧!但是,后来赵雍发现,大臣们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回事了,而儿子赵何也在限制自己的兵权,他非常的不舒服。

再后来,对儿子赵章,赵雍先受不了了,感觉对不住自己死去的第一位王后。于是,在公元前295年,封赵章于代地,为安阳君。

三、赵雍又想夺权并扶持长子公子章

公子章体魄健壮,大有赵武灵王之型,在攻伐中山时,不到十五岁的公子章就被委以统率中军的重任,并大胜。后来,公子章也屡立战功。

赵雍派田不礼相公子章,田不礼是齐国的失势贵族,一直希望能够东山再起。他于是挑唆公子章反叛夺权,在他的煽风点火下,公子章也开始有了想法。

赵雍还常与公子章居住在一起,公子章的仪仗用度与赵王何的几乎一样。这本身就是错误,就如同后来的唐太宗立了李承乾为太子,又非常溺爱儿子李泰,最后导致李泰有了当太子的心,起来反叛,想效仿玄武门之变,把哥哥李承乾给作了。难道都是当事者迷吗?

赵何和肥义理解赵雍的良苦用心,知道是在弥补公子章,所以不计较,但是有计较的。有的大臣以为赵武灵王又有什么新的打算,便暗中与公子章来往。这样,公子章更想去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雍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即代王。而赵雍这个做法的真实的目的是想让两个儿子相互制约,平分秋色,然后自己趁机收回实权,重新执政。

在大臣们看来,赵雍的这个想法太荒诞了,特别是肥义,还有公子成。这样的做法一定会是大大削弱了国力,容易国家起内讧。最坏的结果是敌人乘虚而入,来攻打赵国。所以,大臣们不再同意赵雍胡来。赵雍一看不行,于是开始策划更离谱的方案,最后把自己送进了死亡的深渊。


四、沙丘宫之变

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赵何亲政才4年,时年14岁,别看小小年纪,但是在相国肥义的扶持下,已经当国君当得有模有样了。他虽然对父亲赵雍格外的疼爱自己的哥哥赵章,无计可施,但是随着二人矛盾的加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一天,赵雍开始了作死的节奏,他以看墓地为名,让赵何与公子章一起陪同。赵雍的这个借口冠冕堂皇,赵何硬着头皮不得不去,好在有肥义陪同。

晚上宿居沙丘,赵何居一宫,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赵何与肥义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且调集了精兵在附近,以备不测。

结果,到了晚上,公子章密谋发动叛乱,以父亲赵雍的名义邀请赵何来商议大事,肥义感觉其中有猫腻,就自己先去。并告诉公子何如果自己回不来,就是大事不好。如果一旦发生变乱,立即通知公子成与李兑勤王。

公子章一看公子何没来,一生气杀了肥义,再派人去请。公子何知道大事不好,于是先发制人,团团围住了公子章的住处,与公子章和田不礼及其党徒展开激战。而李兑与公子成很快也率军赶到沙丘,参与平叛。

赵何的军队很快就控制了局面,田不礼逃亡宋国,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主父纳其入。信期、李兑、公子成围主父宫。

于是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赵雍被围在内宫三月有余,公子成对其断粮断水,赵雍甚至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吃,最后被活活饿死。

公子成是谁呢?为何他在这场叛乱中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呢?

公子成是赵雍的叔父,历经四朝的重臣。公子成一生平复过国内的三次叛乱:

  • 第一次平复的叛乱是在公子成的父亲赵成侯继位时,公子成和哥哥公子语等人平复了公子胜等人的叛乱。

  • 第二次平复的叛乱是在公子成的哥哥公子语,即赵肃侯继位后,平复了他的宗师公子赵緤(xie)等人的的叛乱。

  • 而第三次平复的叛乱是赵雍赵武灵王自己一手导演的,他的亲儿子公子章的叛乱。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了,赵雍被围困三个多月,怎么没有人来救他呢?

一、赵惠文王不救

赵何赵惠文王,虽然年仅14岁,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他,现在是大权在握,国家的大小事情都是他说了算。

之前父亲把王位传给了自己,可是又有了二心,又想让哥哥来争夺自己的位置。因为这件事,赵何对父亲特别有意见。

胜王败寇,现在父亲如同困兽,如果放他出来,说不定会惹更大的乱子,所以,他选择不救。

二、大臣和同宗室的人都不想救,也不敢救

早些年,赵雍在位搞改革的时候,对四朝元老公子成并不重用。赵雍还以军功论赏,打压了一部分贵族,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让一些在贵族看来的贱民因为立了军功而得到了重用。

而大臣们觉得赵雍行事太过荒唐,先是废长立幼,又是中年禅让,最后想一国立二王,大家都不赞成他的做法。

而且现在的新君是赵何,谁想去和新君对着干呢?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赵何就不想救他的父亲。

综上,

一代君王,就这样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给活活饿死了,当然这是他作的结果。


历史漫谈君


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年-295年),作为赵国皇帝时的赵雍,治国有方、练兵有术,他创立太上皇制度,学习胡人骑射术、亲自主导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杰出的帝王之一。只可惜身为一代雄主,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导致最终的结局极为悲惨,令人叹息。

赵雍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他灭亡中山国、击败林胡、楼烦,开辟云中、雁门、代三郡,扩大赵国疆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相当的卓越。

作为一代帝王,他富有四海、锦衣玉食招之即来,可为何会被饿死在宫中?

史书中记载到:“主父欲出不得,由不得食,探爵㲄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

原来,武灵王的王后韩氏,生了嫡长子赵章,后被立为太子。赵章十五岁时,武灵王又取了美人吴孟姚做夫人,只因这位美人娇艳无比、风姿卓越,武灵王对她甚是宠爱,同时赐她“吴姓”。

(惠文王赵何)

不久后,吴孟姚也生了儿子赵何,而此时王后韩氏突然去世,故吴孟姚被册封为了新王后。成为王后的她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对于这个请求,武灵王因爱屋及乌,便答应下来。果然,武灵王废掉了赵章,立赵何为太子,并在公元前299年传位给了赵何,这赵何便是历史上的赵惠文王,然后武灵王赵雍,则安心当上了太上皇,并自称主父。

赵雍的一次于心不忍,导致了一场宫廷的血雨腥风。

(赵章画像)

有一天,赵雍看到惠文王接见群臣,嫡长子赵章弟弟也要下跪叩头,赵雍看到后心里异常难受,毕竟如果不是自己的一时冲动,现在皇帝的位置是赵章的坐的,而赵章不但太子被废还要向弟弟叩头。因此,赵雍就想把赵国一分为二,封赵章为代王,但这个提议遭到相国肥义的强烈反对。

当赵章知道此事后,异常的憎恨弟弟赵何与相国肥义,以此同时,主父赵雍没了帝王大权一段时间后越来越不适应,并且与惠文王赵何的权利不断产生冲突,感觉自己处处被针对。所以他想夺回权力,重新掌握大权,可是帝王大权让出去了就不容易再收回来,毕竟谁都想做帝王,于是就发生了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

一日,赵雍以看墓地之名,召赵何与赵章同去,晚上住在沙丘。惠文王赵何独住,赵雍和赵章同住。结果,晚上赵章发动叛乱,主父赵雍默许,但他们不知道,赵章的一切计划都被相国知晓,待赵章起步时就被拿下,当场处死。

可对主父赵雍,赵何是下不去手的,可又怕他逃走,只能围住行宫,困其三个月。主父被围困后出不去,身上又没有粮食,饿到极度时只能掏鸟窝、捉老鼠吃,凡是能入口的东西他都吃了。到最后,行宫内实在没东西可吃了,只能被活活饿死。

三个月后,宫门被打开,此时的主父赵雍已经被老鼠和蚂蚁啃得的只有一具白骨了,后来惠文王把他安葬在代郡,也就是现在的河北蔚县。

对于沙丘之困很多人有疑问,为何惠文王不救生父,而让其活活饿死。

这在历史上存在着两种解释:

  1. 赵何当时年纪还小,他在位期间很多事都是由相国出谋划策,所以当时是相国不让他去救。

  2. 赵何当上帝王后对权力已经迷恋,如果救出惠文王,日后还会发生夺权的事,所以干脆饿死生父一了百了。

但不管怎么样,赵雍已经死了,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局还是赵武灵王自身的原因。他废长立幼的做法违背了中国历史以来的政权交接规律,之后又想将国家一分为二,这是政治上一种非常糊涂的决定。这样的做法不但导致国家不稳定、兄弟反目成仇,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曾经赵武灵王有胆略、有智慧、有权谋,他瓦解五国联盟、深入秦国刺探军情,一生都有着传奇色彩,但在感情方面却有点妇人之仁,政治上优柔寡断,而就是因为这种性格造就了悲惨的“沙丘之乱”。


大国布衣


公元前295年,沙丘一座离宫宫门反锁,宫内悄无人迹,宫外却刀剑林立、戒备森严。这时,一个高大健硕的中年男子爬到了宫墙上,向守卫宫外的人苦苦哀求,许诺自己从此降为平民,再不问国事,声音异常恳切、凄惨。守卫宫外的士兵闻言,不禁动容,有的甚至掉下了眼泪。可是,这也是人们所能给予他的全部同情,没有人会为他打开宫门,更没有人为他提供活下去的水和食物。三个月后,当宫门终于打开,中年男子早已饿死,皮肉都被鼠蚁啃光,唯余一具枯骨。

这个死状惨烈的人,就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

根据《东周列国志》记载,赵武灵王“身长八尺四寸,龙颜鸟喙,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何谓“龙颜鸟喙”?我们当然不用理会,这不过是古代史书描写君王面有异相,绝非凡夫俗子的常用技法。不过,赵武灵王应该是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且气宇轩昂的大丈夫没问题。

三家分晋后,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任国君,也是第一任王。战国,是一个群雄并立、弱肉强食的时代。此时的赵国也算强大,却危机四伏,北有燕国,东北有东胡,西方有林胡、楼烦、秦和韩,中山国更在其心腹之间。

在赵武灵王的时代,战车还是国与国之间战争的主力军。不过,战车笨重,只有在平坦之地才能发挥作用。一旦遇到灵活的骑兵部队,或者被敌人在地上挖了壕沟,战车便威力尽失。所以,为了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胡服骑射。整个国家国民无分贵贱,革带皮靴、窄袖左衽,废车乘马、日逐骑射。

改革的功效非常明显,胡服骑射后的赵国灭亡中山国,征服楼烦、林胡,将自己的领土扩张了两倍。

踌躇满志的赵武灵王将征服的目光投向了西方的秦国。于是,在四十一岁那年,他将王位传给了幼子赵何,自称“主父”,并亲自深入秦国考察其山川地形、关隘守备。为了了解秦王及其官员,他甚至冒充特使访秦,差点被秦王捉住。

不难看出,赵武灵王是一个极具胆识和魄力的君王,完全有能力成就一番更为伟大的事业。然而,就在把王位传给儿子五年之后,赵武灵王便惨死沙丘宫,惨死在自己的仁慈和人性中无法割舍的舐犊情深上。

话说赵武灵王与王后育有长子赵章,立为太子。然而,赵章十五岁时,赵武灵王又将美女吴娃纳入宫中,并生下幼子赵何。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后去世,吴娃成为了王后。赵武灵王因为疼爱少妻幼子,竟废掉了赵章的太子之位,改立赵何为太子,并在前299年将王位传给了赵何。

赵武灵王的想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无疑很傻很天真。他觉得幼子登基为王,可以早早历练如何治国平天下;自己则以“主父”的身份在其身边好生调教,并为儿子和王国征战四方、克敌服远。赵武灵王的舐犊之情,真挚而恳切。

然而,一日朝会,赵武灵王看见长子赵章向幼子朝拜时,神情落寞而颓废,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又有了一个更傻更天真的想法:将赵国一分为二,将代郡封给赵章,让他建立代国。这样,自己两个儿子,哪一个都不吃亏。

多情的赵武灵王大概还不懂得,在中国似的权力角逐较量中,任何人性化的东西都是多余的,甚至是必须被彻底弃绝的。他当然不知道,在中国以后的历史中,凡是建立功勋够大,被后世之人歌功颂德最多的,恰恰都那些能够心狠手辣对付至亲骨肉之徒。

汉高祖刘邦在逃命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妻儿不顾死活地推下车驾,只为自己能逃得更快些;汉武帝刘彻为了权力,可以诛妻灭子、杀女屠孙;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在玄武门对自己的哥哥、弟弟痛下杀手肯定成不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当赵武灵王将父亲的身份凌驾在君王身份之上时,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带着两个儿子到沙丘离宫度假。赵章率先发动政变,欲杀死弟弟赵何。然而政变失败,他于是逃到父亲赵武灵王的离宫。当赵何的部下前来捉拿赵章,赵武灵王依旧不肯磨灭自己人性中那一抹慈爱,不肯交出儿子让其赴死。最后,赵章被杀,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困绝离宫之中,活活饿死。


茶酒使讲古


既然说到赵武灵王被饿死,就必须了解下赵武灵王被饿死前,如何一步一步自己作死的,堪称作死界的典范。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生于赵国首都邯郸,赵武灵王本身不叫做赵武灵王,死后谥号“武灵”。所以后世人称之为赵武灵王。



1、赵武灵王的发迹

赵武灵王在位时,起初赵国实力并不强大,这个时候,秦、楚、齐、韩、魏、越等国处于连续混战的状态,赵武灵王趁着各国乱战,无暇干涉赵国内政,赵武灵王号召全国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

胡服骑射:咱们先搞明白字面意思,胡服是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即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活动便利。骑射:就是骑在马上射箭,胡服骑射就是穿着胡服的赵国骑兵,活动便利,借鉴学习胡人机动性强的优势,冲锋陷阵,给于敌人杀害。骑兵的机动性在战术中非常重要,可以远射、诱敌、警戒、迂回包抄甚至近战,主要的打击手段是密集放箭。



赵国的穿着开始是长袍宽袖,但是这种服装不利于士兵作战,于是赵武灵王开始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以身作则,带头脱掉长袍宽袖,身穿胡服,赵国因而军事力量得以强盛,

灭中山,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赵国势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成为北方草原的一方霸主,造就了赵国的一个传奇历史。

2、禅让太子

赵武灵王因为第二任夫人的原因废掉了公子章,立“赵何”为太子,而赵何也深得赵武灵王喜爱,

赵惠文王

在赵武灵王二十七年,赵武灵王禅让传位给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称主父,肥义出任相国。其实赵武灵王的想法就是自己当太上皇,所以自称“主父”,并不打算全权让赵何负责全国党政军的大事,让赵惠文王赵何负责处理政务问题即可,相当于国家主席,赵武灵王负责军事,相当于军委主席,一国两君主。

可是想不到,在相国肥义的辅佐下,赵惠文王治理国家干的得心应手,做事情井井有序,根本不用让赵武灵王费心,逐步的地取代赵武灵王成为赵国的头号人物

肥义

此时的赵武灵王越来越觉得落寞,他才四十多岁,但是在禅让给赵何以后,赵武灵王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中心地位,本身处在C位的大咖,现在却提前过上退休生活了,这不是他想要的,也许是同病相怜,他看到太子章也觉得之前的事情对不起太子章,这王位本来是太子章的。现在两个人都没了君主大权。这不行啊。我还得实现我的抱负呢,赵国不仅仅是北方草原的霸主后,还必须要做中原的霸主,为了实现他心里的这个伟大理想,怎么办呢,首先是得夺回王位,重做赵王。但是赵惠文王已经是赵国的国主了。

3、心有不甘

尽管赵王何是赵武灵王亲自立为王的,但权力与名位远去的痛苦让赵武灵王十分失落,一生追求荣誉的赵武灵王有些不甘寂寞了。必须要夺回自己曾经放手的权力。 赵武灵王就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做代王,于是要立公子章为代王的想法同肥义说了,肥义虽说对赵武灵王忠诚,但是站在国家和相国的立场上根本不同意,肥义以国无二日、百姓安宁来明说立公子章为代王的不可,同时暗示赵武灵王重新执政这个想法的危险性,此时的赵国,如果再出现一个王的话,不管是谁,赵王何都不会容许,赵国必然要有一场血战。事实上,肥义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相国,赵武灵王听后生气的就走了。



肥义是个忠厚能干的相国,既然为相国,就要为国家负责,对赵惠文王赵何负责,那就要对赵王何负责。在肥义的精心辅佐下,赵王何已逐渐能够掌握局势,懂得了怎么治理国家。而且肥义为赵王何建立了一个可靠的势力范围,经过几年的锻炼,赵王何的羽翼已经丰满,不是说换就能换下的。

肥义在送走赵武灵王后,就去给赵王何说了这件事情的经过。赵王何听后便明白这件事情的危险性,这可不是一般的国家大事,处理不好,国家就会再次动乱,不可轻视,此时,公子成和李兑(李兑为肥义选拔培养的青年才骏。公子成受胡服骑射之挫后,蛰居多年),听说赵武灵王代公子章讨封不成后来见肥义,表达了对赵王何处境的忧虑,表明愿为王效劳。



肥义让李兑与公子成移往都城外,拿着赵王何的兵符,准备随时起兵勤王。让赵豹坐镇邯郸,不许外地军卒入城。赵王何则严控兵符,肥义则注意收集情报、统筹安排。赵王何对赵武灵王的调兵也控制得很严,赵武灵王知道赵王何已对自己有所防范。这激起了赵武灵王更大的斗志。此时,赵武灵王已经不把赵王何看作自己的儿子了,而是作为自己最大的对手。

4、沙丘兵变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河北邢台市广宗西北)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赵王何没有办法,只得在肥义和信期的陪同下随行。到沙丘后,赵王何居一宫,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

公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肥义感觉不对,要赵王何与信期加强防卫, 自己先过去试探下情况,自己如果不归即为事变。于是命令准备使者,如果一旦发生变乱,立即通知公子成与李兑勤王。 肥义入主父宫后,却见到了公子章和田不礼,知道自己肯定回不去了,于是肥义被公子章和田不礼所杀, 在杀了肥义后,公子章与田不礼决定再遣使者调赵王何,如其不来,则立即进攻赵王何。



赵王何见肥义未归,而使者又至,知道发生事变。于是率军包围主父宫,与公子章和田不礼及其党徒展开激战。李兑与公子成很快也率军赶到沙丘,参与平叛。赵王何的军队很快就控制了局面,公子章与田不礼战败,田不礼逃亡宋国,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主父纳其入。

信期、李兑、公子成围主父宫,然后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后,不许主父出宫。

5、赵武灵王之死

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一些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



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必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主父收尸。赵王何对主父之事一直不问,直到公子成来报主父饿死,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