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说辽国是因为一只鸟灭亡的,为什么这么说?

guiguke


一个朝代的灭亡,其原因肯定是错综复杂的,而辽国的灭亡也的确与一种鸟有关,它就是海东青。

海东青是古肃慎人的图腾,这个民族有可能就是隋唐的靺鞨、两宋时期的女真以及清朝的满族人的祖先,在古肃慎语中,“海东青”的意思是“万鹰之神”或者“神的使者”,它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鸟类。海东青导致辽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辽国长期逼迫女真人进贡这种鸟类,其原因有二:第一、海东青异常凶猛,可以用来打猎;第二、海东青可以间接提供珍贵的北珠。

辽国兴盛时期,女真人一直是其藩属,长期受到契丹人的压迫,并且每年都要给辽国进贡人参、貂皮、北珠、海东青等物,其中北珠和海东青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真宗与辽圣宗达成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维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两国在边境开放榷场,互通有无,所以珍贵的北珠也就成为北宋皇帝所珍爱的奢侈品,并从辽国大量高价收购。在这种情况下,辽国对北珠的索求更加无厌了。那么北珠是怎么来的呢?《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这种珍贵的北珠出产于辽东海,在每年八九月份成熟,到十月开始采集,而此时正是北方苦寒之日,传统的方式只能是凿冰如水采集,负责采集北珠的女真部落为此民不聊生(十月方采取珠蚌,而北方冱寒,九、十月则坚冰厚已盈尺矣。凿冰没入而捕之,人已病焉)。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辽东海存在着这么一个食物链:蚌产北珠-天鹅食蚌-海东青食天鹅-女真人驯养海东青(有天鹅,能食蚌,则珠藏其嗉;又有俊鹘号海东青者,能击天鹅,人即以俊鹘得天鹅,则于其嗉得珠焉)。所以,海东青成为北珠的提供者,女真人为了进贡北珠而不得不冒险捕获海东青。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东青是一种猛禽,深得游牧民族契丹人的喜爱,他们打猎时常常带着海东青(海东青 ,小而狡健 ,能擒鹅鹜,辽人酷爱之,岁终求之女真),辽国甚至专门为了这种鸟而设置了一个名为“鹰坊”的机构。但是这种鸟实在是太稀少了,太难捕获了,女真人常常因为无法按时进贡而受到惩罚。

正在女真人民怨沸腾之时,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羞辱了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一怒之下起兵反辽,11年后辽国灭亡。


国史通论


这只令辽国灭亡的鸟,名叫海东青!

作为古代游牧民族最钟爱的极品,海东青赢得了很多赞誉:如康熙大帝阅兵时,看到架着海东青的御林军走过时,就曾写下“羽虫三百有六十,神骏最数海东青”的佳句。海东青外形高贵威猛,飞起来迅疾如风,是天生的捕猎者——满人渔猎为生,和祖先女真人同出一辙。在清代,如果死囚犯能捉到一只海东青献给朝廷,就将被赦免死罪!


兴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在苦寒环境的磨砺下,个个勇敢、顽强、身手矫健!海东青因为具备和女真人相同的精神,故而受到女真人尊敬,女真人称海东青为“雄库鲁”(意为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同时将海东青当作民族的最高图腾。

辽国强大时,女真各部因为尚未统一,只好向辽国俯首称臣。女真人除定期去辽国朝廷朝拜之外,还要向辽国进贡规定数量的人参、东珠、骏马、貂皮、名鹰(海东青)等名贵的天才地宝,如果完不成数量,就要受到辽人的欺辱,甚至打杀。


游牧出身的契丹贵族同样特别喜欢海东青,故而他们给女真人所定的驯养海东青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久而久之,女真人不堪重负,对辽国的怨恨也越积越深!

这时,女真部落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已完成了初步统一,势力大增。为打破屡屡遭受辽国欺压的局面,完颜阿骨打决意起兵对抗辽国。神勇的完颜阿骨打对上昏聩的辽天祚帝,辽国结局自然不会太好,但女真人所爆发的惊人战斗力以及辽国的溃败速度,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一、出河店之战,完颜阿骨打以3700精骑,大破辽军7000人,俘获颇丰;

二、黄龙府之战,完颜阿骨打挥师攻取辽国重镇黄龙府;

三、护步达冈之战,完颜阿骨打以2万兵马,大破辽军15万。

护步达冈之战结束后,辽国元气大伤,自此辉煌不再。公元1125年,金军重兵压境,辽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

辽国后期,民生凋敝,达官显贵们玩物丧志,给了完颜阿骨打可乘之机,辽国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


不书公子


这鸟儿叫海东青。

这是一种大隼,其名海东,指的就是这鸟儿的过冬地带,青则是指其颜色(在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是青色,当然也有白色和芦色)。

“海东”在中国古代泛指渤海以东的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等地,海东青冬天在这里过冬,夏天则飞往纬度更高的地方。

这种猛禽能够被驯化,帮助人们打猎。

当然古人不知道这属于隼类,古人就把这鸟儿叫做鹰。

辽国人喜欢打猎,这种鸟儿是帮助他们打猎的好工具,特别是辽国的最后一任皇帝天祚帝。

他无猎不欢,拼命要求臣下给他进贡海东青。

而海东青在女真人居住的地区,辽国专门修建了一条道路,用来运送海东青。

这条路就叫鹰路,派过去的使者叫鹰使。

这种鸟儿由于只有冬天才能捕捉到,而且这种鸟儿的巢穴又在非常危险的地方,女真人为了捕捉一只海东青,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辽国才不管这些,他们只要鹰。

还不光要鹰,这些人借着鹰压榨女真人。勒索财物品,强征妇女,女真人敢怒不敢言。

面对这么强悍的敌人,女真人团结起来,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他们进行了著名的流水誓师,进攻辽国。

简直是摧枯拉朽的势头,辽国很快崩溃了。

就因为海东青这一只鸟儿,激起女真的民族矛盾,灭亡了一个王朝。


锦翼


提问里这只“灭亡了辽国”的鸟,就是东北大地一种大型猛禽:海东青。

海东青,满语名“雄库鲁”,意思是“万鹰之神”。在中国各类巨型大雕里,海东青也确实是神一般的存在。优等的海东青,身高常在一米以上,翅膀展开常有两米,风姿相当雄伟。连明代名医李时珍都形容说:“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不止模样“最俊”,海东青的战斗力更是最凶,以元朝学者叶子奇形容,其飞行姿势十分漂亮,稍一发力,就能钻进天际,别管是飞得高的天鹅,还是跑得快的狍子,叫海东青撞见,分分钟全拿下。

如此又漂亮又凶悍的猛禽,当然是历代皇家狩猎时的得力帮手。比如清代时,清王朝每年年初时,都会派专人去松花江两岸捕捉海东青。这些捕来的海东青经过训练后,就常在清王朝各类狩猎活动里大显神威,康熙皇帝就曾赞叹说“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而放在雄踞东北亚的大辽王朝,这“神俊”的海东青,同样是热衷狩猎的辽国契丹皇室的大爱。不过辽国皇族们,可没有派人捕捉海东青的觉悟,他们获得海东青的方法,那是十分简单粗暴——向治下的女真部落强征!

于是,自从辽国建国起,进贡海东青,就成了松花江地区女真部落的沉重负担。在当时科技条件下,生产落后的女真人要捕捉凶悍海东青,几乎就是跟捕捉老虎黑熊一样玩命的事儿。所以每进贡一只海东青,就等于拉一次仇恨。待到辽国末代皇帝辽天祚帝在位时,这位荒唐皇帝爱打猎胜过爱江山,常年钻进山沟不出来,海东青的需求量也是暴增,各女真部落的仇恨,也是眼看要爆表。

偏偏此时的辽国,在辽天祚帝这般胡糟下,早已经是文恬武嬉不经打。悲愤了几百年的女真人呢?又涌现出一位强力领袖完颜阿骨打。就在辽天祚帝美滋滋玩海东青打猎物的年月里,完颜阿骨打先是悄然统一了女真各部,接着从1114年起,带着愤怒的女真大军,向着辽国高调开战,几仗就把辽国大军揍得稀里哗啦。拉足仇恨的海东青,就这样成了炸翻辽国的火药桶。

不过,这大辽王朝的覆灭,难道只能怪海东青?

事实是,哪怕到了1115年,完颜阿骨打已经风光建立了大金国,呼啸席卷了黄龙府等辽国重镇,把辽天祚帝亲率的七十万大军都揍的稀里哗啦。可以当时的金国实力,比起辽国来依然差距明显,灭亡辽国?看上去还是不现实。但就是这节骨眼上,1116年,辽国境内的渤海人爆发叛乱,与辽国军队打的天昏地暗,反而叫金国捡了便宜,趁乱拿下了辽国东京(辽宁朝阳)。

甚至,就是在辽金战争的整个时期,辽国境内的其他反叛,也是此起彼伏。《辽史》记载,辽金战争爆发后,辽国境内的渤海人汉人纷纷起事,各个画地为牢。虽说这些叛乱势力,先后被辽国军队削平,但是辽国的主力部队,也被分散牵制在平叛战场上,根本无力抵抗金军的南下。

可以说,在辽天祚帝“海东青拉仇恨”的荒唐剧背后,是辽国晚期时,数十年如一日的失败统治。于是当“海东青”这个火药桶爆炸后,辽国国内一系列矛盾,立刻如火山般爆发,叫称霸东北亚的大辽帝国,分分钟陷入到了水深火热。

不过,即使如此,当时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对于战胜辽国,一度也是信心不足。其实从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国起,就与辽国打打谈谈,两家的“议和往来”,一度也十分频繁。完颜阿骨打的条件是:只要辽国能与金国结成兄弟之国,并且把每年北宋送给辽国的岁币,分一半给自己。两家就能实现和平。焦头烂额的辽天祚帝呢?也一度咬牙认了,1119年三月,辽天祚帝的使臣来到金国,履行和平协议。

可以说,对这和平条款,当时的完颜阿骨打,乃至金国上下,那真是集体兴奋。如果辽国能够履行约定,双方很可能就此罢兵。但没想到,如此生死存亡时刻,辽国还在耍小聪明。辽天祚帝欺负完颜阿骨打没文化,送来的册文礼物,完全按照册封诸侯的礼仪准备的,等于是被金人揍得鼻青脸肿了,还要拿人家当诸侯看,非要玩一把精神胜利法。但完颜阿骨打没文化,他的臣子们却文化不低,一眼就把这把戏看穿。气的完颜阿骨打愤怒大呼:“(辽国)唯饰虚词以为缓兵之计,当以进兵”——这下红着眼睛,非要打到底了。

然后,辽国的“好哥哥”北宋,也跟着神助攻,定下“联金灭辽”的坑爹战略,跟着狠踩一脚。不停作死的辽国,眼看大难临头,辽天祚帝却是心态极好,金人打来就撒腿跑,以他的自夸说:北宋皇帝是他大哥,西夏国主是他女婿,就算辽国亡了,我跑到谁家去,也是“亦不失一生富贵”。皇帝如此没心没肺,国家当然更稀里哗啦,虽然一度也胖揍了“神助攻”的北宋,却还是被金人追着打打打,直到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曾经雄视天下的大辽,终归灭亡。

积攒已久的国家矛盾,昏聩的应变谋略,不负责任的统治者,这一系列的坑国操作,悲情亡国的结局,岂能只叫海东青背锅?却只当得那一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参考资料:《辽史》《宋史》《续资治通鉴》


历史风云录


据《本草纲目·禽部》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海东青作为一种猛禽,因其威猛迅捷,外形漂亮高贵,而深受古代达官贵人的喜爱。连清朝的康熙大帝,也是海东青的忠实粉丝——其诗云:羽虫三百有六十,神骏最数海东青!

《左传·昭公九年》有云:“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女真人,起源于北土肃慎。而海东青,和女真人有着莫大的渊源:肃慎人以果敢、坚韧不拔、勇于进取为荣,故而将带有这些优秀品质的“万鹰之神”海东青作为自己的图腾。



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彪悍勇猛,以渔猎为生。猎人以弓箭为主,辅以猎鹰猎犬,海东青因此又成为女真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以稀为贵,一只好的海东青,需要下很大功夫去伺候、打熬:抓到野生海东青后,要将其上架,通过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等办法磨去海东青的野性。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勒膘、放鹰,才能使其达到辅助猎人狩猎的标准。

海东青共分为纯白“玉爪”极品以及波黄、秋黄、三年龙、六年凤等诸多名目(本人非资深玩鹰爱好者,就不在此献丑了)。清代,囚犯如果有能力抓住一只海东青进献给朝廷,就会得到赦免,海东青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辽代,因契丹人亦游牧狩猎出身,所以对海东青也非常喜爱。辽国的皇室贵族、达官猛将不管还拉不拉得开弓,俱疯狂追捧海东青,举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海东青热”。

作为辽国“鹰源”输出地的女真部落不干了!他们是辽国的附属国不错,但他们自己还要生活。而辽人对海东青欲求不满,所以他们大肆强迫压榨女真人为自己捕鹰、熬鹰、训鹰(女真人一直与海东青打交道,故尔掌握着最正宗的训鹰技术),数量要求越来越大,完成不了任务的女真人动辄就要受到惩罚、打杀。女真人天生血性猛士,对于契丹人的欺压,他们自然不会委曲求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立国后,女真部落重获统一,不断壮大的女真势力对苦大仇深的辽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公元1114年,出河店之战,女真人以3700精兵,大破二倍于己的辽兵;

公元1115年,黄龙府之战,女真人完胜,辽国大败,重镇黄龙府被金国占领;

公元1115年,护步达冈之战,女真人以两万兵马,大破辽军主力十五万,辽天祚帝弃师逃跑,辽国元气大伤;

公元1125年,金国大军压境,辽天祚帝战败被俘,辽国灭亡!



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自我膨胀害人不浅!

我是“才子八怪”,期待您的关注!


才子八怪


谢楼主如此信任,获此邀请感激涕零。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辽国的灭亡是因为一只鸟灭亡的说法其实是有夸张成份。

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击败东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后,在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称帝,国号“契丹",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这就是辽国的开始,到公元1125年,在强大的女真军队的打击下,辽国最后一位皇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兵败被俘。强大的辽国至此灭亡。

辽国自耶律阿保机起至耶律延禧抛去后来北辽、西辽、后西辽这些割据小政权,共传9位皇帝历165年,也算得上一个伟大的政权,为什么有传言说辽国灭亡源于一只鸟。

这个就要从契丹人的风俗说起,契丹人本是游牧民族,虽然建立了国家但是打猎的习俗并没有改变,而契丹人打猎除了需要强弓硬弩之外、胯下宝马外, 每次出门必不可少的是要带上猎犬以及一种叫海东青的鸟。海东青是辽代对一种鹰鹘的称谓。它凶猛异常,能高飞而且速度极快。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中称它们“善捕天鹅,飞放时,旋风羊角而上,直入云际,能得头鹅者。”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海东青已经是北方少数民族奉送给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

而这样名贵的海东青的栖息地主要是位于女真人的分布区,尤其是品种最佳的那种海东青,除了女真人聚居区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产出。之前大家同为游牧民族生活的时候,契丹族和女真族和睦相处,契丹族获取海东青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后来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大肆打压女真族人,并且每年都强迫生女真进贡海东青,但海东青极难捕获,给生女真诸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到了辽国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腐败无能、昏庸残暴,导致民怨四起,内外交困,辽国的统治已经危在旦夕,耶律延禧不仅不予收敛,反而依旧日夜玩乐。据《辽史》记载,天祚帝尤其爱好打猎,出猎时也是同其他契丹人一样喜欢让海东青和猎犬紧紧相随,而且天祚帝对进贡的海东青要求尤为苛刻,非要上等的海东青品种才行,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卖力的压榨女真族人。辽国对于海东青的无理要求,很快就成了女真人起兵伐辽的一个重要导火线。

最终忍无可忍的女真人起兵造反,完颜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借此不断扩大完颜部的力量,并逐渐一统女真各部。最终于1114年率诸将召集所征诸路精兵2500人,会合于来流水(吉林省拉林河)南岸,举行历史上著名的来“流水誓师”,率领军队向辽国发起攻击。并且在“护步答岗之战”中,以极少的人数击败辽国70万大军,辽国从此一败涂地,最终灭亡。

如果说这样的辽的亡国完全是因为对海东青索取过度,个人认为也是有失偏颇,但是从海东青事件中可以看出辽国对女真族的民族政策一定是出了问题的,就像后来女真族对蒙古族的减丁政策一样,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总是因为自身原因,或者是人数不足,或者是文化发展不同,总是喜欢狭隘的去思考民族观、国家观,不知道这算不算那个年代的民粹主义,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历史上有太多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民族互相征伐,到后来搞的多败俱伤,契丹和女真,他们其实清楚的认识到了异族的威胁,但是实施的对应政策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反观唐朝这样虽然也存在各种民族部落,但是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各种文化交流,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伦语说历史


是海东青吧,当然这个只是猜测,具体这句话我也没见过。

辽国亡于女真,女真人当时是辽国的臣属,当地产一种珍珠,就是咱们经常在清宫剧里看的东珠,每年都要给契丹人进贡很多。

大家都知道,东北是非常冷的,东珠都藏在蚌里,蚌都藏在水里,很多人都因为下海捞蚌被冻死了,于是女真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说起来相当神奇,天鹅以蚌为食,只要能抓到天鹅,就能从肚子里拿出蚌,但是天鹅可不是那么好抓的,一来飞得太高,二来速度太快,于是女真人就养了一种鸟,叫做海东青,这种鸟可以帮助他们捕猎天鹅。

在海东青的帮助下,东珠的获取量和契丹人要求进贡的数量达到了平衡,可惜好景不长,辽天祚帝上台之后过的非常奢侈,骄奢淫逸,辽国上行下效,要求女真人供应比以往多几倍的东珠,这样一来这个平衡又被打破了,无数人死在冰冷的水里。有压迫自然就有反抗,交不上是死,冻死也是死,不如拼死一搏。

于是,女真人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灭亡了辽国。其实,说辽国灭亡是因为一只鸟未免过于夸张,东珠只是女真人反抗的原因之一。





漫威百科全书


这只鸟就是海东青,辽金衅起海东青,一种可用于捕猎天鹅的猛禽,是游牧渔猎民族贵族的宠物,以产自黑龙江流域为佳,契丹人控制东北全境之后,下令黑龙江流域的女真部落进贡海东青,契丹皇帝亲自派出钦差前往黑龙江流域征收,钦差谓之鹰使,鹰本身不会坏事,由鹰而来的钦差才是动乱的根源。

鹰使是由皇帝派出,深入边疆腹地,女真部落是不得好好招待,海东青得准备好,这是皇帝大人要的宝贝,钦差还得好吃好喝,其次还得捎带会去很多土特产,不然鹰使大人不高兴了问题就复杂了,再次鹰使大人一路远途辛苦而来,女真部落得找一些美女供鹰使大人临幸,称为荐枕,他出门可一路好长时间没见过女人了,需求自然剧烈,问题就来了。

黑龙江流域女真部落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百姓都是厚道老实人,也没有青楼之类的设施存在更没有风尘美女这个概念,女真部落的女人都是良家妇女,鹰使大人却要临幸,这就是夺人妻女,性质特别恶劣,男人平生两大仇恨不可不报,一为杀父之仇,二为夺妻之恨,鹰使造成的恶果不仅造成契丹贵族的女人遭到女真人的疯狂报复,连北宋皇帝的女人也连带遭殃这都是冤冤相报扩大化而已。

海东青,鹰使,荐枕,仇恨,造反,报复,扩大化,这就是女真吞辽灭宋的起因。


军都弩


偌大一个国家,它的灭亡怎么可能仅仅就是因为一只鸟呢?

当然,若是换一下说法,辽国政权的崩溃的确实包含有鸟的因素。

这种鸟,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东青。

海东青,又称海青、海青鹘或者海东青鹘,是一种猛禽,因它自大海之东飞来,故而得名。

这种猛禽,非常具有狩猎天赋,而辽国的统治阶层契丹人是一个游猎民族,就算建立了封建王朝,打猎这种天性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再加上他们的主要生活区域又是在草原上,像海东青这样视野开阔的猎手自然得到了契丹贵族的酷爱。

而让海东青名头更响亮是因为它的一项天赋:能够捕食天鹅这种体型比它还大的鸟类。

猎取天鹅是当时契丹人的一个嗜好,同时还涉及到一样珍宝,那就是“北珠”,一种产自北方的珍珠。

在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里,有这样的记载:

天祚(辽朝末代皇帝)嗣位,立未久,当中国崇宁之间,漫用奢侈,宫禁尽尚北珠,皆北中来榷场相贸易,天祚知之,始欲禁绝,其下谓,中国倾府库以市无用之物,此为我利,而中国可以困乏,恣听之,而天祚亦骄汰,遂从而尚焉。
北珠美者,大如弹子,而小若梧子,皆出辽东海叉中,每八月,望月色如昼则必大熟。乃以十月方采取珠蚌,而北方冱寒,九、十月则坚冰厚已盈尺矣。凿冰没入而捕之,人已病焉。又有天鹅,能食蚌,则珠藏其嗉;又有俊鹘号海东青者,能击天鹅,人即以俊鹘得天鹅,则于其嗉得珠焉。

这段话很长,大意是说,在天祚帝时期,北宋皇室非常喜欢北珠,辽国依靠贩卖它们获取了很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生产北珠的那种蚌必须在每年的十月采摘,这时海面都结冰了,靠人力难以获取。恰好天鹅会吃这种蚌,吃了之后,珍珠就会留在它的嗉囊里。于是辽人就依靠能猎取天鹅的海东青,间接获取北珠。

这样的神物,辽人非常喜欢,但是因为产地原因,他们自己无法猎取,得频繁向东边的女真人索取,让他们进贡。

南宋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八记载:

“初,辽主天祚刑赏僭滥,色禽俱荒。女真东北,五国与为邻,五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者,谓之海东青 ,小而狡健 ,能擒鹅鹜,爪白者尤以为异。辽人酷爱之,岁终求之女真,女真至五国,战斗而后得,女真不胜其烦。”

“海东青”的主要产地,就是在“五国”部地(今黑龙江依兰县附近),当时在这个地方附近生活的主要民族就是后来建立金朝的女真人。

为了海东青,辽国朝廷还专门设立了管理它们的机构“鹰坊”,置有“降鹰官”、“银牌天使”这样专门的官吏;此外,他们还专门为此开辟了一条经辽国上京——黄龙府——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直至五国部的“鹰路”。

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鹰路,辽人不知节制的索取,对女真各部的压榨更为深重,引发了他们的强烈反抗,鹰路时常受到阻隔。在此期间,女真完颜部趁势崛起,扩大势力,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一个整合,最终在完颜阿骨打时,举起义旗,灭掉了辽国。


耳食记


辽是亡于一只鸟,一只能捕杀大雁的海东青。辽国建立后开始全面学习儒家文化。宋辽澶渊之盟后两国一百多年没有战争。辽国的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用辽帝耶律洪基的话说辽国的文化已彬彬不异中华矣!辽国贵族集团吃喝玩乐相当腐败。当时辽国东部长白黑水之间生活着女真人,他们英勇善战。"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是辽国人的看法。女真人各部落没有统一经常互相混战。在民族政策上,辽国采取支持女真完彦部,让他代替自已征伐女真各部彼此消弱引起女真人不满。辽国还让女真人进贡大量海东青(一种凶猛的鹰)。每年都派几批官员去取,这些官员到了女真驻地后还要女人陪侍。有时侯辽国军队还要袭击女真人村庄称"打女真”在一次“春耐钵”鱼头宴会上,女真贵族阿骨打拒绝跳舞引起辽天祚帝不满,他宽厚仁慈放虎归山附出整个国家的代价。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彦阿骨打率2500人起兵反辽,在初河店战役(肇源茂兴南)打败辽国军队,拿下宁江州后发展到三千六百人。打下黄龙府后女直人超过一万。辽国天祚帝率倾国之兵七十万人和阿骨打的两万人决战,因内部叛乱失败。公元1125年,辽国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女真灭辽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辽国政策的失误,后世明朝也犯了同样错误导至灭国。海东青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