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光绪为什么不杀死慈禧?

但愿人长久164529555


能动手就别哔哔,大家祖先都是白山黑水过来的,你光绪帝为什么不直接用一把匕首解决了慈禧呢?这样不就齐活完事一切OK666 ?

对于光绪皇帝来说,他本人积极推行变法,但是到头来,慈禧反而成为了他最大的阻碍,人家一点面子都不给,光绪皇帝在慈禧的手中就是个想捏圆就捏园想捏方就捏方的人物。


光绪皇帝不仅仅是慈禧的侄子外甥,还是慈禧的养子,对于光绪皇帝来说是有着继母情节的,所以杀掉慈禧当然不太可能,顶多就是迫使慈禧归还政权。

光绪皇帝这个仅仅四岁就登基的帝王,说白了,他的登基就是为了方便当时的慈禧太后控制朝政,从他十八岁亲政,到戊戌变法结束,像极了慈禧陪他玩的一场游戏。

王朝的统治者之所以能够拥有威严,不仅仅是她的那个身份,更为重要的是有一群人拥(pa )护(ta ),还能控制军队。而慈禧正是属于这样的人。

慈禧在当政的时间里,早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势力,朝堂之上的保守派就是他最好的天然屏障,光绪皇帝和慈禧作对也好,实行维新变法也罢,慈禧背后的那些人就成为了慈禧意志最坚定的执行者,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保守派”。

当时的光绪皇帝不是没有想到,但想要和慈禧太后的势力相抗衡,必须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作为后方支撑,可是奈何那个吃里扒外的袁世凯居然临阵倒戈,将光绪皇帝给卖了,光绪皇帝的这场政治博弈顿时败下阵来。

这一败,他就再也没有机会真正登上大清帝国的宝座了。


再说,光绪皇帝杀慈禧有用吗?不好说!

阻止光绪皇帝实行维新的表面上看是慈禧,而实质上是那些满清贵族和汉族官僚们,从古至今改革的目的,无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那么所谓的满清贵族和汉族官僚,他们已经是这一批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光绪皇帝带着一个痴汉妄人和几个热血青年试图撼动这些人的利益,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光绪皇帝杀慈禧是没有用的,不仅没用,还会为自己招来骂名,你为什么杀慈禧,有什么理由?

古代人所尊崇的仁义李礼孝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是实实在在的道德标杆和行为准则。慈禧可是你老妈啊。

光绪皇帝所能够运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寻求一种徐徐图之的权利平衡,温水煮青蛙,让慈禧和她的团队能够一点点的和平的让出手中权力,这才是他所想所能看到的最好结果,无论如何,时间站在他这一边。

光绪皇帝是憎恨慈禧,但是他更憎恨那些给慈禧捧臭脚的大臣们,以及他们顽固的保守思想,对慈禧本人,根本没有恨到那种说是想要直接杀掉的程度,这不符合人伦常理。

总之,光绪帝在实际操作中的激进,把自己置于两面烧烤的境地,杀慈禧,不孝的罪名他是背定了,还会招来大臣们的离心离德;不杀慈禧,维新运动必然失败,懦弱、无能帝王的锅同样会让光绪皇帝背上。

光绪也好,慈禧也罢,他们都是处在时代变革中的牺牲品和探索者,在晚清那个剧烈变革的大时代,谁也没有被上苍赋予超过现实的认知。


历来现实


我是七哥

我发表下个人观点,可能这次讨论会引起许多争论。

光绪杀不了慈禧,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慈禧的政治能力强于光绪帝。这一条,是光绪帝杀不了慈禧的关键因素。

光绪帝应该是清朝皇帝中,思想最为开放的皇帝,但他的政治才干却是有所欠缺的。(慈禧剧照)

维新变法开始运作,改革方案逐渐触及到慈禧这些人的利益时,本来就处在政治下风的光绪,选择了一种最直接暴力的方式,直接与慈禧对着干,最后彻底激恼了慈禧一派的人。

慈禧先是任命自己的亲信荣禄,担任直隶总督,控制京师一带兵权;光绪心知肚明,随后将听命于慈禧的6名礼部尚书一律革职,然后大加关照慈禧讨厌的王照,同时,继续任命大批维新人士。如此火拼,让慈禧产生了想要夺取光绪帝位的想法,就此,光绪帝位开始不保。

第二个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这是光绪难以施展拳脚的根本原因。

晚清四大名臣中,尚在人世的两位李鸿章、张之洞,在朝野职权、威望都很高,可是都不站在光绪这边;此外,满族的大部分贵族,如奕匡、荣禄等,都一边倒向慈禧。

在戊戌变法中,这些守旧势力,都聚集在慈禧身边,对维新派和光绪帝发布的政令,视若罔闻,甚至都不把光绪帝放在眼里,只听从慈禧的懿旨,不听皇帝的圣旨。

第三个原因,光绪帝个性还是太过软弱,没有力抗到底的决心。

光绪亲政之后,面对慈禧太后的控制,心有不满,但却依然循规蹈矩地走了下去,没有太多反抗。

为了方便自己训政,控制朝局,慈禧要求光绪每天必须到颐和园请安,然后讲述朝事,如有重要决策,必须先告知慈禧,才能再做决议。

这种摆明了干政的行为,作为勇敢刚强的帝王,必然义愤填膺,坚决抵制,然后以后宫不得干政的理由,号召群臣坚决抵制,积极拉拢自己的人马,慈禧必然没了气候;

又或者,光绪可以向自己的祖先康熙学习一下,也来一出智擒鳌拜,除掉了慈禧,即使保守派再如何猖狂,也不会有人敢造反,动摇光绪地位的。

可惜,光绪都没有,这是他软弱性格、缺乏才干的一种表现。

我再三考虑之后,一直认为,只要光绪积极发挥自己作为帝王的身份,振臂一呼,积极拉拢自己的山头,作为后宫干政的慈禧,迟早倒台。

可光绪一直没有发挥自己帝王身份的价值啊,而这其中,又有多少慈禧预谋多年的阴谋了(以后有机会再讲)。

——我是七哥,欢迎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每天带你看看大千世界,升级认知![鼓掌]


岁七夸父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就是九个字,不能杀,杀不了,不想杀。

首先是不能杀,光绪不是皇子继承大统,是藩王之子被慈禧选择入承的大统,他皇位的合法性来源于慈禧对他的选择,简单点说,慈禧也可以选择别人当皇帝,慈禧是光绪能当皇帝的“后台”。杀了他,光绪的皇位也坐不稳。光绪不可能杀慈禧,最多软禁。

其次是杀不了,这点大多数人很容易理解。皇帝杀人总不至于自己拿把刀去杀吧,宫女太监,满洲亲贵,汉族强臣谁会听光绪的去杀慈禧,开玩笑一样,别说杀,软禁也做不到啊。

最后,不想杀,光绪毕竟是慈禧养大的,感情是有的。其实这里面有个人坏的很,就是“搅屎棍”康有为,教科书上把慈禧,光绪脸谱化了,慈禧代表守旧势力,光绪代表革命进步势力,其实这是完全错的,慈禧也是改革派,你看看历史书上,没有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能搞得起来么。针对改革慈禧光绪虽然有不同意见,但并不是水火不容,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而且具有人考证光绪并没有单独召见过康有为,更没把他当做心腹,而康有为,上窜下跳,妄图参与国政 ,当一代帝师,失败后,居然假传圣旨,私下去见袁世凯,要袁世凯囚禁慈禧,反而给了袁世凯表衷心的机会。慈禧一怒之下,囚禁了光绪,断送了光绪的前程。光绪真没想过要害慈禧,虽然年轻,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


醉美木渎


光绪为何不杀了慈禧亲政原因有二:一是清廷的权利握在慈禧太后之手,清光绪帝没有能力杀慈禧;二是清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立得,慈禧太后是光绪帝姨妈。慈禧与光绪帝有拥立之恩和母子之情。封建社会讲究孝道,无孝何以治国?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清朝第11位皇帝,年号光绪,在位34年。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

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01),慈安、慈禧两宫太后立光绪为帝并垂帘听政。清光绪七年(1881)慈安太后崩逝,由慈禧太后1人垂帘。清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帝名义上亲政,但实际大权仍握在慈禧太后之手。

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光绪帝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实行"戊戌变法"。但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清廷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之手。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病死,终年38岁。


汉水白石言


光绪要维新变法,他的“亲爸爸”慈禇是块明显的绊脚石。光绪要想变法成功,最快捷的一个变法——杀掉慈禧夺权,自己就不心想事成了吗?

但在现实中,光绪能杀得了慈禧吗?不能。

首先在感情上,光绪根本无法说服自己杀掉“亲爸爸”兼亲姨妈慈禧。光绪本身就不是个狠人,这点远不如唐太宗李世民,杀兄屠弟戮侄毫不手软。光绪的性格有些怯弱,让他去杀慈禧,这种过于冒风险的事,光绪是没有胆量干的。

光绪就是能狠下心想杀慈禧,他也杀不了,因为手上没权。从咸丰死后,慈禧就开始掌权,虽然当时和慈安平分权力。但慈安死后,最高权力被慈禧一人牢牢控制,精明如恭奕王奕也不是慈禧的对手,被慈禧整的七零八落。

朝中的重臣,地方上的督抚,他们表面上对光绪三跪九叩高呼万岁,其实都站在慈禧一边。比如地方各大员,除了一个湖南巡抚陈宝箴,都瞧不上光绪。光绪想对慈禧动手,哪来的兵?京里更不用说了,不管是步兵统领衙门,还是九门提督,都是慈禧的人马。尤其是荣禄,唯慈禧马首是瞻。

像康有为这样无拳无勇的书生,竟然异想天开地要去颐和园刺杀慈禧,进得了园子吗?李世民能杀兄成功,因为他手上有大唐精锐,在京中的势力并不逊于李建成、李元吉。光绪啥都没有,拿什么干掉慈禧?

(光绪手里无实权,这事其实连外国人都一清二楚,瞧这幅外国人画的漫画就懂了)

再换个角度,慈禧的心腹人中,没有一个是支持光绪的。而光绪身边的人,几乎全是慈禧派来的密探。光绪的一举一动,都在慈禧的严密监视之下。不要说光绪动手杀慈禧,就是有个念头,慈禧也能提前知道。

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对称,所以,光绪杀不了慈禧。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这问题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唐太宗厉害吧!江山一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那天策府中,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只是杀了两个兄弟和十个侄子,让父亲做了太上皇,他做了皇帝后,开了皇帝篡改史书的先河,遮遮掩掩,至今还被人指指点点。

成祖朱棣厉害吧,以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一人,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逼死了侄子建文帝,当了皇帝那连生母都不敢认,确认马皇后当生母,还搞什么万国来朝,天降祥瑞,来证明他统治的合法性。后来在南京也呆得战战兢兢,不得不跑北京老窝里去。

再说这光绪,本是藩王之子,慈禧妹妹的孩子,过继给慈禧当儿子才当上的皇帝。法理上来说,慈禧是他妈!封建社会,儿子杀妈,这还了得。别说当皇帝了,这会被千刀万剐!

再说光绪,从小被慈禧带大,其实跟慈禧太后感情很深,就算刀递到他手上,他也丝毫不敢,连想都不敢想。

康有为跳梁小丑,为了自己的私心,想做帝师,可惜屁本事没有,空有理想,毫无政治能力,估计戏园子逛多少了,想了一出什么“围园杀后”,假传圣旨要袁世凯杀慈禧。袁世凯什么人,当世人杰,岂会被这么低劣的假消息骗过,转身就报告了慈禧,这可是害苦了光绪还有那些维新派。从此光绪被软禁瀛台。维新志士被大肆逮捕杀害。改革的希望完全破灭。康有为从此开始了海外招摇撞骗的日子。

康有为这老骗子,耽误中国十几年,还在教科书上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出现,我呸!


冉闵天王


叫光绪皇帝去暗杀慈禧太后?你想多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从主观上来说,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一手带大的,不是亲娘,胜似亲娘。叫儿子杀亲娘,这种事情光绪皇帝怎么可能做得出来,更何况他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从客观上来说,光绪皇帝也没有能力杀掉慈禧太后,虽然他贵为皇帝,但是他就像一个傀儡一样,手上一点实权都没有。

掌握军队的荣禄和袁世凯,都是慈禧太后的人,自己身边的两个太监总管,也是慈禧的眼线。光绪皇帝到了后期,实际上已经被架空了,没有人听他的话了,叫他去刺杀慈禧太后,恐怕他刚刚有这么一个想法,慈禧太后那边就已经知道了,根本不会容他有动手的机会。在宫里面,光绪每做一件事情,都有大小太监及时禀报给慈禧太后。慈禧一出门,山呼海啸,地动山摇,你认为光绪皇帝有刺杀的能力和机会吗?

最后从当时的形势上来说,光绪也知道,自己是镇不住下面这些宗亲大臣的。一旦慈禧没了,仅凭他个人的力量,只怕清朝会倒得更快。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实际上不足以支持江山社稷,必须依靠慈禧太后。所以无论如何慈禧太后不能死在自己的前面。在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后,光绪彻底失去了自由,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谈不上什么刺杀慈禧了。

其实,在当时那种国际大背景下,杀不杀慈禧太后,其实中国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腐败的王朝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杀掉慈禧太后并不能挽救中国,一个掌权者的倒下并不能羸弱的中国重新站起来。这一点,光绪实际上比谁都清楚,大清必亡,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动如脱缰兔


光绪是一个悲情的皇帝,当了一辈子的傀儡。那什么不杀了慈禧那?


首先光绪没有那个能力,光绪没权,没势,没人。连个亲近人能听他话的都没有,最听他的就是珍妃,还让慈禧踹井去拉,你总不能让光绪自己拿刀杀吧!不是我小看光绪,你给他刀他也不敢动手,平时见慈禧都有恐惧之色,更不要说这种生死时刻啦!而且他也没那能动手的机会,慈禧身边宫女太监一大堆人那。

退一万步说就算把慈禧杀啦又能怎么样,慈禧掌权几十年,上上下下全都是慈禧的人,你光绪把慈禧杀啦就能掌权了吗?那些慈禧近臣能放过你吗?那些保守派能放过你吗?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那些封疆大吏连慈禧都不摆能摆你个光杆司令吗?弄不好你前脚把慈禧杀啦后脚你就陪慈禧去拉!以光绪的聪慧他不会想不到这些的!

而已我也不认为光绪想杀慈禧。要知道大清朝以孝治天下,在光绪以前就同治这孩子正在叛逆期,不听话。剩下的皇帝可都是大孝子,特别还有像乾隆这样的孝子典范。你光绪虽然不是慈禧生的那可是慈禧养大的,而且对你不错呀,据说小时候光绪身体不好,肚脐经常流脓水,慈禧就每天帮他擦,抱到自己房间里,白天逗他玩,晚上抱着睡觉,关系十分融洽。这根亲妈没什么区别。你光绪把自己的妈更整死啦,这事一传出去,外界的口水都能把光绪淹死。

其实对光绪最同情的主要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囚禁的那段时间,这个主要还是怪光绪自己,都说老大后爱权,但光绪要变法老太后是同意了的,她放权了,就提了两个要求“大清国号不变,辫子不剪”剩下的我不管。结果自己给搞砸了,据说还想围园杀后,这个真怨不得别人呀!


青竹小筑


压根不可能。

不说慈禧换皇帝如换衣服一般换着玩,就拿慈禧掌握的权柄就足以叫光绪无法动弹。

权柄是什么?

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朝臣的顺从。

朝臣为何要顺从,顺从的对象又是谁?

当然是慈禧而非光绪。

慈禧与朝臣间的利益联结牢固紧密,一般外人几乎是无从下手,真的是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且慈禧是整个利益群体的持牛耳者。

好好的享受利益不要,跟着有名无实皇帝闹腾什么?

相信既得利益集团是不会理会光绪,光绪也无法从他们那里获得支持。

只有公车上书的举子们可以依靠。

既得利益集团们可以如同看耍猴戏看着光绪帝与举子们的玩耍,但动真格的不行,一旦稍有触犯就立马打压。

没法子,啥最重要,利益最重要。

这样的框架,相信接触过权力圈的人都深有体会,千古不变,利益捆绑了权力决策层。

故此,能有这样想法只能说涉世未深或者没接触过权力。

也许吧,会有偶然,那也是权力圈发生动荡,这才给了可乘之机。

慈禧嘛,太牢固了,光绪动不了。


鸿哥iouyh福小铺


懦弱的皇帝怎么做得出弑杀自己养母的事情?从小就活在慈禧阴影下的光绪帝,和慈禧的关系就像老鼠和猫一样,维新变法期间都不敢动手,西逃的路上就更不敢动手了。

没有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要想实现政变,就像是白日做梦。

维新变法失败后,年轻的光绪帝看到了自己和慈禧之间的差距,大清朝不在乎你屁股下的位置,在乎的是你到底是谁,到底能做什么。

身为大清国的皇帝,天底下最尊贵的人,还不是在别人的一声令下被关在了瀛台,失去了自由不说,还受尽皇家家奴的欺凌;即使上朝,也只是一个传声筒,任务就是在圣旨上盖下章而已。

何况,光绪是真的怕了,因为他从慈禧收回他亲政的权力后,清醒地看到了慈禧对国家、对朝政恐怖的控制能力。而且在“己亥易储”的闹剧中,也让他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危机。

原来屁股下的皇帝宝座从来就不安稳,是可以随时就被替换的。

不做吕武之事的慈禧,却比吕武还要强势。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光绪帝,自然知道历史上那些被废除皇位的帝王的结局,也知道武则天登基前死了几个儿子。所以他不敢保证自己要是真的激怒了自己的养母,等待他的也许比唐高宗的几个儿子还要惨。

所以,维新变法失败后的光绪帝,彻底胆寒了。在那些朝廷官员,包括皇室贵族的眼里,他载湉真的只是一个傀儡。

既然是傀儡,就要有傀儡的觉悟,想在西逃的路上干掉慈禧,恐怕死的是他自己。何况,自珍妃被慈禧沉井的那一刻,光绪的心就已经死了,强国富民的雄心被慈禧一巴掌打得粉碎不说,最后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这帝位坐着还有什么意思?这皇帝当得确实很窝囊。

心灰意冷才是光绪在西逃路上最真实感受,没有了生存的动力,也没有任何的势力,还谈什么政变,能活着就不错了。

退一万步说,即使杀了慈禧,“孝道”这一关他就无法向天下人交代。身为国君,做出这种忤逆之事,是要被人吐口水淹死的。

懦弱的光绪皇帝,根本就不知道,唯有心狠才能坐稳江山。仁慈,那是在你掌握绝对权力之后的事,否则,帝王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仁慈两个字。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