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将一颗子弹固定住,使用硬物敲击子弹尾部,子弹会发射出去吗,为什么?

五月_Jo


将一颗子弹固定住,使用硬物敲击子弹尾部,子弹会发射出去吗,为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危险。

说一个真实的事情,我的一个小学同学,他父亲以前在部队多年,是一个军官,那个时候枪支弹药管理的比较松懈,所以,他父亲转业回来后,带回来不少子弹,这是我亲眼见过的,听他说,他家里还有一颗手榴弹,他父亲藏起来了,没有找到,只拿了十几颗子弹给我看,那个时候我们还在上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这个同学出事儿了,他和他的双胞胎哥哥,两个人藏在床底下拿子弹玩,他哥哥用钉子对准底火,用砖头砸了一下,子弹发射出去,一下子从他弟弟的眼上擦过去,左眼给炸瞎了,留下终身残疾。

电影《枪王之王》中,古天乐买了一个简易的子弹发射器,道理很简单,一个铁管子,后面的盖子上有一个击针,将子弹放入管子,敲击后盖,击针撞击底火,子弹就会发射出去,古天乐用这个简易装置杀死了同伙。

这张图展示的是各种子弹的剖面图


子弹主要有弹壳、火药、弹头三大件组成,尾部就是一个重要的小部件底火,其中装有软金属包裹的雷汞底火,射击时,挡子弹固定在枪膛内,击针撞击底火环,雷汞受到弹壳和击针的双重挤压燃烧爆炸引燃火药,弹头就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发射出去了。

各种底火

理论上来说,只要用较大的外力撞击底火,底火点然后,引燃弹体中的发射药,产生巨大的力量将弹头发射出去,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没有枪膛固定,容易发生炸裂,从而导致弹头的方向无法预测,非常容易击中敲击子弹的人,我的小学同学受到的伤害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切勿尝试。

所以,底火是弹头发射的重要一环,正规的子弹包装中,一个重点就是避免底火受到撞击,一般都是使用整齐的纸盒、塑料盒或者弹夹来保护底火不外露。

我国民间有一些自制的黑枪,滴货质量不过关,极易引起事故。

枪支是个非常危险的东西,一些年轻人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都想尝试一下,建议你去部队历练历练,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



葛大小姐


将一颗子弹固定住,使用硬物敲击子弹尾部,子弹会发射出去吗,为什么?

这是小时候的亲身经历。

男孩玩枪,女孩爱花似乎是天性。

70年代,一群小玩伴总爱追逐民兵打靶的现场观看,看着一排排民兵卧倒、瞄靶、放枪,看着报靶员摇着小旗报靶感觉他们很了不起,有一种崇拜感。

每当传来“叭、叭”的真枪实弹声,男孩子们都会涌向靶场,尽管被隔离在了远远的安全区,但还是不舍得离开,因为小伙伴们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想在打靶结束以后,去现场捡弹头,捡禅壳,有时去时还会带上了家里的小铲子去挖弹头。

实弹演习完毕,武装部的人员带领着民兵撤离了靶场,靶场就成了小伙伴们的天下,大家开始挖弹头,找弹壳。

弹壳散落在射击手俯卧瞄准的地方,很多弹壳都被民兵带走了,但也会有不少被遗弃的周围的草丛里,小伙伴们蹲在地上仔细的寻找,也能捡到不少。

弹头都被打在一个高高的土坡上,因为这样打靶才安全,弹头都射进了土里。小伙伴用自带的小铲子开始一点点地挖,挖出来的弹头大部分都变形了,只有少数的弹头保持了原样。

那个时候用弹壳还换过糖呢,但大多都是拿着去炫耀、吓唬没到过打靶现场的小丫头片子们。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的项目,全靠这种自娱自乐。有心灵手巧的小伙伴用弹壳做过能打火柴的小手枪;没有变形的弹头挖去一点弹头的填充物,里面放上过年才有的小“火炮”,再用铁钉堵上固定好,向上抛,落地也能炸响,反正挺好玩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还着实羡慕过我们呢。

捡来的弹壳也有是变形的,发现里面还有残留的火药,火药就像那种圆柱体的打火石,是黑灰色的,大家把火药收集起来,然后一起用火柴点燃,“轰”的一声火光四溅,还真点威力。当时看的电影最多的是《地雷战》和《地道战》,就想着,如果火药多了我们也能造个地雷出来。当然,玩这些也被大人们骂过不少回,有时还因此挨过板子。

我有一个伙伴捡到一只撞击的不太是严重的弹壳,就是一般弹壳的屁股后面会有一个小坑,那是子弹飞出去时,靠枪内弹簧的力量撞击的,专业点应该叫“撞针”。我那伙伴对这个弹壳爱不释手,尽管没有了弹头,但总吹嘘说这就是没打过的子弹。

一次在他家里,他把捡来的弹头装上拿给我看,说:“你看,这像不像真的!”,我看着确实很像,玩了一会就还给了他。他拿着装上弹头的弹壳个往自家的石板上丢,弹头就冲着他家的房顶。一下、二下、三下……忽然“叭”的一声,那个子弹响了,和打靶时的声音是一样的,而且子弹头也穿过房顶飞了出去,我俩当时不折不扣地被这颗假子弹吓了一跳。

后来听大人说,那个弹壳应该是哑弹上的,弹壳后面没有明显的撞击痕迹,就说明弹舱里可能会有残留的火药,上面装个弹头就还是子弹。弹壳撞击石板,弹壳后座受力,引发火药点燃,子弹头当然会飞出去,尽管威力不大,但还是非常危险的,一定不能这样玩。

这件事理所当然地被大人们很很地训斥了一顿 ,几家的家长还把喜欢玩弹头、弹壳的孩子们集中起来严加规定,以后不准去捡弹头、弹壳,否则会挨打,还要一天不给饭吃。

通过这件事我可以回答题主的提问:将一颗子弹固定住,使用硬物敲击子弹的尾部,子弹一定能发射出去。

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不可模仿或实操,很危险,请正确引导。


听雨说生活


个人认为肯定可以发射出去,但往哪个方向就不好说了。

小时候在农村,自己会做那种车链条枪,当时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和筷子头粗细的铁线(我们叫八号线),折成手枪状,以及撞针和扳机。然后把拆下来的自行车链条节套8-10节,并排套上去,最前面的一节把自行车辐条帽砸进去(这个很关键,是用来塞火柴头上的火药的),然后套上橡皮筋,就可以玩了。这种是一种相对“低级”的做法。另一种高级的做法就需要用子弹壳了。其他都和第一种一样,不同的地方是,需要把空的子弹壳底部打穿,然后再把自行车辐条帽从子弹壳里穿过去,再把它砸进车链条的孔里,这样枪的前面就有了一个很像枪管的东西,显得更拉风,而且还可以把爆竹的火药塞进子弹壳,前面再用旧电池芯磨成子弹头状,还可以发射。这种就是比较高级的车链条枪了。

说到这里,就引出了我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记得有两次弄过子弹,是那种完整的,没有使用过的子弹。第一次是爸爸帮我弄的,记得那一次是晚上在村里看完电影(记得还是个战争片)回来,不知道父亲从哪里搞来的一颗完好的子弹,把子弹头弄下来,火药倒出来后,把子弹壳插进硬泥土里,然后用铁钉顶住底火,再用锤子一敲,把底火引爆,记得那声音和电影里的一样。然后用它做成了我的第一支链条枪。后来自己也拆过完好的子弹,自己做枪,当时曾萌生过题主的想法,想直接把子弹敲响试试,幸亏当时只是闪念,没有犯傻。至于子弹是哪里来的,真的不记得了。大家千万别觉得我是在胡说,在我小的时候,子弹确实很容易搞到,记得当时还是生产队,队里有民兵连,配的步枪有十几支,当时还在民兵连长的带领下帮着运枪。另外,我们一群孩子还在民兵连长家的柜子里翻出过一挺机枪玩。那个年代,我们村里可以说是夜不闭户,所以民兵连长家里是不锁门的,所以很轻易地就能进去。到了后来,枪就被统一管控了。我们那个村,外来的人口进来了,风气也就不如以前了。


大梦敦煌2


这个问题是个非常危险的问题。

一颗子弹的射击过程,是把子弹塞进枪膛固定,然后击发撞针击打底火,底火引燃弹壳里的枪药,这时,枪膛的作用是夹住弹壳,不使枪药的爆炸力向四处发散,而只要枪管一个向前的方向没有阻拦,于是子弹弹头向着没有阻拦的正前方发射而出,从而形成射击过程。

而你是将一颗子弹固定,然后敲击子弹底火,很可能弹药把弹壳炸开,弹头没打出去,把你的脸给炸成了麻子、我记得在我小时候,那时枪支弹药没有管制的,有个小学同学拿着一个卸掉弹药的空子弹壳玩耍,用一个钉子去挖底火,把底火的黄色药引爆了,从此一只眼睛失明了。

你的这种想法,如果去试验的话,很可能把指头炸没了。


静流如歌3888


我小时候,我堂叔家有好多子弹,我们小孩子拿着玩,有的小的步枪子弹我们把弹头拔掉里面是黑火药,火药就像自动铅笔的笔芯。我当时就想能不能用钉子打后面的空发射出去,后面让我放弃愿意是因为玩的最后剩下十几㎝长的大子弹,害怕弄不好玩出人命。现在想想很像机炮子弹。


西安爷们儿


会击发火帽,引燃发射药,弹头会迷失方向,也有一定爆炸的几率(弹壳质量不过关情况)危险动作 请勿尝试!

子弹的发射原理就是枪械的击针击打子弹的火帽,从而引燃弹壳内的发射药,发射药瞬间产生高温高压,将弹头挤出枪管。


子弹在枪膛内的动作

子弹有弹头、药筒、底缘、火帽、发射药组成,别看一颗子弹很小,发射药燃烧瞬间膨胀压力能达到300Mp左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膛压。军用弹壳一般为铜,因为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子弹是在枪膛内工作时,火药气体瞬时膨胀推动弹头顺枪口方向运动的同时弹壳也会因强大的压力向周围膨胀,由于枪膛的包裹弹壳只能严密贴合枪膛,从而达到密封枪膛的效果。


弹壳的组成部分

有人说如果没有枪膛的包裹,弹壳会爆炸,子弹的制造是非常严格的,发生爆炸的几率是很小的,因为弹头与弹壳的结合并没有那么紧,不等弹壳爆炸弹头就已经被火药气体推出去了,压力也全部排泄出去,弹壳甚至都不会有太大得膨胀。

小伙子有本事玩儿实弹

发射后弹头也会因为没有枪管的引导而失去方向。枪管的作用是赋予弹头初速、旋速、飞行方向,没有枪管的束缚弹头就像脱缰的野马变的异常危险。


枪管赋予了弹头的飞行方向


军械官


可以说子弹有绝对的几率能够发射,因为这就是子弹发射的基本原理,只不过使用的方法比较粗糙,有关子弹的发射过程,其实可以参考两部电影,一部是1989年拍摄的反映美国南北战争题材的光荣战役,还有一部就是2010年,古天乐主演的枪王之王。

在电影光荣战役当中,虽然电影中所讲述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还沿用着传统的火枪,但随着火帽的出现,已经形成了后期子弹的雏形,所谓火帽就是一个没有上盖的、圆柱形金属底座,底座里面是受到撞击就会产生爆炸的雷汞,装弹时依旧是传统的从枪管放入火药和弹丸,但随后的发射并不是依靠传统的火绳或者火石发射,而是在枪管的尾部,即放置火药的位置有一个凸起的开口,尺寸正好可以将火帽扣在上面,扣动扳机时,击锤会正好撞在扣在枪管尾部的火帽上,火帽里的雷汞受到撞击发生爆炸,引爆枪管尾部的火药推动弹丸发射,虽然这时还处于火枪时代,但随后的子弹就是这样的发射原理。



所以在电影枪王之王当中,在这一细节上有了更加细致的描写,凶手古天乐将一颗子弹装入一个改装好的铁管内,铁管的尾部有一个后盖内部有一只撞针,只需要用力按动后盖,撞针撞击到子弹的底部,子弹底部的雷汞引爆火药,推动弹头发射杀死对手。



所以在现实中,如果能够将子弹固定住,并用其他尖锐或坚硬物体撞击子弹的底部,子弹底部的雷汞完全有可能发生引爆,从而导致弹头发射,当然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先不说弹头发射完全可以伤害前方的人或者物体,固定子弹时,子弹的稳定性肯定达不到放在枪管中的要求,一旦弹壳内的火药爆炸,受振动的影响被固定的子弹脱落或者错位,那弹头很可能会形成更大角度的扇形杀伤,甚至伤害到发射人员自己,所以现实中绝大部分进行此项操作的人,都是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员,所带来的很可能是人身伤害。


辽宁资深球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看没看过电影《枪王之王》。

在电影中,古天乐去同伙的玩具枪店时,发现了一个简易子弹发射器。

这个简易子弹发射器被做成一个钢笔的样子,里面装有一颗子弹。

使用前,将这个发射器的后盖拧开,然后猛地用手击打后盖。

后盖上有一个类似于撞针的东西,会撞到子弹的底部,击发底火。

随后,子弹就会在这个简易子弹发射器连发射,子弹头沿着简易枪管飞出。子弹在三四米内还是有一定精度的。

古天乐就是用这个玩意,最后杀死了同伙。

那么道理也是一样。如果你使用一个尖锐的硬物,猛烈敲打子弹底部,也可以造成击发的。

但是,这种击发的危险性非常大。

因为没有枪管固定弹头,弹头可能朝任意方向乱飞,非常有可能将敲击者自己击伤甚至击毙。

如果谁不想活了,可以这么玩玩。


萨沙


这样做弹头会被推出弹体,蛋壳因轻受不住高压高温气体会程四瓣裂开,一部分动力气体从弹壳四周消耗,一部分高压气体将弹头压出,威力直线下降,但是仍俱有一定的杀伤力……



卢哥壹号


如果用尖锐的工具(如铁钉、锥子)等敲击子弹底座,是有可能会击发子弹的,而且后果非常严重;但因为没有类似枪膛的固定装置,所以发射方向不确定,说不定会伤到自己。具体分析如下。

一、子弹结构与发射原理

一枚子弹由弹头、弹壳、底火和发射药等部分组成。正常情况下,子弹上膛后,扣动扳机,击针击中底火。底火中的起爆药引燃发射药,发射药燃烧产生大量气体,枪膛内压力瞬间飙升,从而推动弹头飞出枪口。

二、底火的发火设计

由于底火中的起爆药非常敏感,遇到强烈冲击或者高温,就可能爆炸并引燃发射药。在弹药设计时,都会格外注意安全性,以增强弹药运输使用时的安全性。所以,底火都是向内凹进去的,普通的碰撞(甚至用平头锤敲),一般是不会引爆底火的。只有用击针或尖锐物体,撞击底火中心,底火才会爆炸,从而引爆发射药。

三、无约束状态下子弹飞行轨迹分析

首先明确一点,弹壳是很薄的一层金属,承受不住高压,主要作用是装药。

有约束条件下:即在枪械中时,发射药引燃产生强大压力,因为弹壳外面是枪膛,两者结合紧密,高压主要由枪膛承受,而枪膛用的材料硬度韧性都很好,而且可以做的比较厚,所以可以承受很高的膛压,将子弹发射出去,经过枪管赋予弹头一定的初速,按弹道轨迹击中目标。

无约束条件下:假设用一把钳子(警告:千万别用手)夹住弹壳,用锤子敲铁钉击发底火中央,发射药瞬间爆炸,此时没有外部约束,高压突破薄薄的弹壳,火焰与气体喷出,带动弹头与弹壳碎片向四周射出。大致相当于一枚小型手雷爆炸,对四周造成一定威胁。

所以,这时,子弹会向前飞行,但没有枪膛、没有枪管,导致压力不够、方向不定,飞行距离较近,但近距离内还是有一定威胁的。

再次警告: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拿着子弹做实验,否则后果相当严重。

如有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