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全省200餘人齊聚北川幹啥呢?

全省200餘人齊聚北川幹啥呢?

4月16日,2019年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會暨推普脫貧攻堅推進會現場調研在綿陽舉行,省教育廳、省語委成員單位代表、各市州代表和高校代表走進北川吉娜羌寨,現場參觀北川推普脫貧攻堅成果。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學前學會普通話,邁好成長第一步”“能說會用普通話,就業創業更自信”……在吉娜羌寨,道路兩旁的宣傳欄上,“普通話”成了主角。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不僅如此,路邊及文化廣場上擺放的北川特色羌繡、草編等也引起了代表們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上前瞭解羌繡、草編的繡法與編法。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熱情的羌家兒女還為他們帶來了羊皮鼓等歌舞表演,引得他們在現場拍手叫好。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吉娜羌寨也被稱為“貓兒石村”,是北川災後重建第一個羌寨,也是推普脫貧示範村。村中配備普通話幼兒師資,確保農村幼兒學前學會普通話;針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村中進行普通話培訓,增強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

“我們這一代人既是新時代的建設者,也是羌族文化的傳承人,學會了普通話,才能跟遠道而來的客商溝通好,才能讓民族的文化融合得更好。”吉娜羌寨村民曾定蘭告訴記者,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習慣用普通話交流,村裡的小孩子們也學會了許多唐詩宋詞,“說好普通話,傳好民族情。”曾定蘭說。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北川,大禹故里,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是典型的多民族、多語種民族地區,也是國家實施推普脫貧攻堅行動的重點地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秉持“語同音、書同文、人同心”的推普脫貧攻堅策略,紮實推進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和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促進各民族語言相通、心靈相通,凝聚“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目前,全縣普通話普及率已達到89.85%,農民普通話普及率達到75%;全縣43所學校順利完成語言文字工作達標驗收,達標率100%。全縣語言文字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為北川成功脫貧摘帽、躋身全省少數民族10強縣作出了語言文字新貢獻。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北川作為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既是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時代使命,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守正創新”的工作理念,持續完善“政府主導、語委統籌、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長效機制,著力構建“高站位、廣動員、全覆蓋、深合作”的大語言文字工作格局,推動北川語言文字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全省200余人齐聚北川干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