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5500吨级全电大护启动?

5500吨级全电大护启动?

谁谁家在先进装备项目上,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稳扎稳打。战略大工程的统筹能力已经登峰造极。瀚海狼山屡次说,谁谁家在这方面的能力,只有上世纪的美弟才能比,现在的美弟在强烈的去工业化后,早就失去了这种能力。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还没彻底整利索,就敢一艘接着一艘的下水新航母;宣布服役了也赖在船厂多年不出门,这就是在统筹规划和技术责任制上同时出了大问题。根子就在于现在的美第在严重的去工业化40年后,已经没有能力再组织严肃的工业大项目。航天项目外包给私企,6代机到目前连个头绪都没有,都是美弟联邦ZF甚至军方都无能力重新组织严肃工业大项目的表现,只能吃上个世纪的工业惯性老本,但是这个老本也很难再吃上15年。相反,谁谁家到目前,

5500吨级全电大护启动?

对工业和军工大项目的管理和组织,却是越来越严肃认真。现在一旦某个项目出来了首舰或者首机,后面会立即成堆的出现,哪怕这些项目是载机大平板这种超级大工程。这就说明完全突破了所有的分系统。剩下的只是一个生产组织的问题。在中部某个大城市有一组设施,一直非常引人注目,就因为这里连续用两座楼房,模拟了载机大船和万吨大型驱逐舰。而模拟载机大船的楼房,楼顶的设施还至少连续改造了3次,其实是模拟了3个不同型号的载机大船。这些模拟楼房和上面的设施,真实的作用并不是模拟这些最为重要水面舰艇项目的全部性能,而只是进行被模拟对象的电磁兼容单项试验。一方面说明项目电磁兼容试验的重要性。另外也说明凡是值得提前在这里进行电磁兼容试验的,一定是一等的重大项目。

否则就没有必要为2项电磁兼容试验专门建设2套楼房。到目前,原先模拟的2种翘头都已经有了实体舰。而模拟的万吨大驱也已经批量生产,首批接近服役。原先翘头的屋顶也已经“铲平”改成了全平屋顶,这和大平板的进度是符合的。不过狼山认为这里曾经有一个试验项目大多数人也许已经忽略了。就是这个试验基地,曾经不止仅仅有这2座楼房。还有一个非常突兀的试验物体,就是多年前被称为“宝莲灯”或者叫做“葫芦娃”的单独试验物。其实是一个多功能舰船桅杆的陆地模拟试验设施。肯定也是进行电磁兼容试验的。既然这个装置已经出现多年,甚至不比万吨大驱的试验楼出现的时间晚不了多少。为何截止目前,不见任何船舶上面,真正出现这种“宝莲灯”式样的主桅造型呢?无非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这个造型最终被放弃了。这种可能并不大,因为最近10年建造的新舰上出现全功能桅杆的,只有万吨大驱。

5500吨级全电大护启动?

其他所有舰艇上并没有出现第二种全功能隐身桅杆。因此没出现的原因,只有第二个答案,就是提前试验的配套舰艇一直没有实际开工。而这种舰艇,大概率就是传说了多年的5500吨级全电大护。狼山认为5500吨级全电大护,在多年前已经决定建造,甚至船厂已经有合同在手,因此才提前试验全功能桅杆。不过全电舰艇成套技术是世界级难题,看看英国的45型和美弟的DDG1000项目的步履维艰就知道了。以谁谁家的谨慎,不彻底解决哪怕一点技术瑕疵,是绝不会真正开工。而目前大概率全部技术问题都已经解决,才会2次工程启动。而大护的动力很可能是超配,属于在5500吨的舰体上试验8000吨舰体的全电动力。2套并联,恰恰推动1艘055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