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五粮液、百事、红牛……之后,又一个品牌涨价了!

2019年涨价魔咒持续,春节后不断的涨价通知,让每一个快消品人都感到危机感。五粮液新品未出,就已经酝酿了一次涨价,十年未涨价的王守义涨价了,红牛也进行了一次调价,就在不到一周内,百事也公布了涨价事宜……

涨价并没有就此停止,反而更加频繁。近日,泸州老窖也公布了涨价通知:

从5月1日起,公司旗下老字号特曲产品各度数结算价均上调10元/500毫升,其它规格产品的价格按比例进行相应调整,各渠道价格体系同时作出相应调整。泸州老窖官方商城显示,目前500毫升特曲的价格在228至408元/瓶不等,同时还有165ml、375ml两种规格的产品。

其实,早在4月8日,泸州老窖窖龄酒类销售公司也发布了提价文件,要求对百年泸州老窖窖龄90年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其中窖龄90年52度终端零售价548元/瓶,团购成交建议价478元/瓶。


五粮液、百事、红牛……之后,又一个品牌涨价了!


泸州老窖的核心产品,国窖1573经典装则是今年1月宣布调整价格:酒行供价建议810元/瓶;团购价880元/瓶;零售建议价1099元/瓶。

每一次涨价都是一场生死劫!

涨价已经成了常态,2017年、2018年,经销商都是在涨价潮之中度过,2019年涨价潮将延续下去。

厂家涨价的理由各不相同,不可控的原材料上涨:面粉、白糖、奶粉等,据统计,2017-2018年之间,白糖价格上涨超过30%。除了原材料之外,包材、运输成本、员工成本的上涨,也是现在厂家上涨的原因。

当然不止于此,这些价格的上涨是遍布整个行业的。也有为了企业自身的高端定位,产品价格体系,而做出的价格调整。


五粮液、百事、红牛……之后,又一个品牌涨价了!


对厂家而言,任何可控或不可控的原因,都是涨价的原因。而经销商面对的永远是不可控的,只能被动接受涨价而已。

每一次的涨价,都是经销商的一场劫难。从经销商本身,到终端,到消费者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个过渡的阶段,而这一个阶段所有的损失,都是经销商在承担。

涨价是为了更多的利润,没有一个经销商不清楚,但大部分是厂家的利润,经销商能得到的很少。并且这部分利润需要经销商以牺牲部分市场,部分销量作为代价。而大部分厂家涨价之后,对经销商销量任务的考核依然存在。

市场减少,考核依旧,每一次涨价对经销商来说都要拼上半条命,才能生存下去。

而这样的事情越来越频繁!

无法阻挡的涨价!

涨价已经不是个例,而是行业的常态。无论所谓的行业升级还是消费降级,都避免不了涨价。高端在涨价,所谓的低端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去年,被认为是是低端消费的榨菜,价格都在上涨;矿泉水也已经告别了1元时代;连辣条都不是五毛一包能够买到得了……

低价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有不断涨价。

原本经销商因为涨价、库存等各种矛盾,叫嚣着逃离大品牌,结果到最后,小品牌仍然避免不了各种涨价还有库存问题。大品牌有品牌支持,绑架经销商;而小品牌则有各种政策,占据经销商仓库,绑架经销商仓库,让经销商进退两难。


五粮液、百事、红牛……之后,又一个品牌涨价了!


当经销商被绑架在企业身上的时候,这个时候进不进货,接不接受涨价,就是厂家说的算了。稍有不顺心,大品牌直接换经销商;小厂家开始拿政策、费用等说事情。

涨价水深,且行且珍惜!

面对价格,经销商和厂家有无奈也有心酸。

涨价意味着价格区间的变化,饮用水价格区间上涨,康师傅、娃哈哈的1元时代过去,市场被新的巨头占据;

茶饮料小茗同学、茶π把价格拉上去,红茶、绿茶过问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也只能随之涨价;

NFC等纯果汁、高浓度果汁的火爆,让低浓度的霸主过得人心惶惶;

……

每一次涨价都在意味着整个行业在一点一滴的发生变化,巨头的更替,标准的提高,消费者要求增多,市场动荡……

这影响到的不仅仅是经销商,同时还有厂家。经销商面临的是现在的困难,而厂家如果不能随着价格变化,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那么就会被消费者和经销商抛弃。

涨价改变的是小局,最终影响的却是整个行业。所以涨价水深,无论厂家还是经销商,都要小心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