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宋朝人最喜欢吃什么?

川菜里有道名吃叫“东坡肘子”,相传是北宋文化名人苏东坡发明的。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后,曾大发感慨说:“黄州的猪肉真好啊!”并讥笑黄州人“富者不解吃,贫者不解煮”。这10个字几近切中要害了,宋朝人确实不怎么会吃,也不怎么会烹饪,无论贫富。

宋朝人最喜欢吃什么?


看宋朝人都吃哪些东西。据《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两宋典籍里记载,他们一般喜欢快餐食品,而且清淡简单,鲜见出现炒菜和生猛海鲜,甚至连鱼类食品也十分少见。

中国古代有羹汤情结,而且很是流行,宋朝人也不例外。“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没听说是洗手炒肉丝。苏东坡爱吃猪头,把猪头煮得稀烂,然后浇一勺杏酪调味,有些盖浇饭的意思,这种杏酪就相当于酸甜酸甜的羹汤。

翻遍两宋典籍,愣是没有发现宋朝人有吃炒菜和海参、鱼翅、燕窝等滋补类菜肴的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悬疑。原因有四:

宋朝人最喜欢吃什么?


首先,烹饪技术尚未普及开来。中国古代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到了宋朝才开始出现炒菜,比如炒螃蟹等。由于炒菜技术过于繁琐,要用薄生铁锅,旺火热油,炝炒、生炒、小炒、熟炒等等,要多麻烦有多麻烦。初兴时期,也只在宋都汴京(今开封)的酒肆、饭馆里才有,属于首屈一指的绝活,且品种单一,价格不菲,只有官僚贵族才能消费得起。至于各种滋补性的高蛋白的生猛海鲜,恐怕当时的人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如何整治上桌了。

其次,宋朝人吃喝非常讲究情调,吃东西是为了下酒,还有欣赏的意味。《东京梦华录》里有一篇《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就详细介绍了这种饮食之风。

宋朝人最喜欢吃什么?


吃东西不分几碗,而是以“盏”计算,刚开始喝的两盏酒,只能欣赏一下面前的菜品,谓之“看盘”,这是不允许吃的。第三盏酒开始,方能吃东西,每盏酒该吃哪些菜品,都有明确的规定。民间饮食的风气更加趋于简单,随便搞些面饼子或干鲜果品,就可以喝酒,条件好些的,预备些肉脯和干肉,再做个羹汤,就成丰盛的宴席了。

第三,宋朝人的饮食习惯很独特,采取的是“分而食之”的办法,而且“主食”好像是酒,米饭、面饼之类倒成了“从食”。这种奇怪的饮食习惯,决定了它的快餐化、简单化。看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画的是人各一份,不像现在大家合坐一桌,大盘大碗,筷子勺子一起来。另外,现在人的主食一般都是米面食品,需要煮熟了才能上桌,所以,现在人有很多时间可以在菜肴上多琢磨。宋朝人以酒为主食,酒是现成的,倒上就喝,所以,一切用来下酒的菜品必须事先准备好,才能跟得上。

宋朝人最喜欢吃什么?


第四,现今见于典籍记载的吃海参、鱼翅、燕窝的例子,大多发端于明朝永乐之后。有明一代,民风奢靡,人欲横流,也导致口腹之欲的空前高涨,使得烹饪技术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生猛海鲜,无所不有,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里多有叙述,这与明朝的纵欲民风有很大关联。宋朝民风则随意平和,纵欲者似乎不多,所以滋补类食品并不多见。

打开历史画卷敲醒古老沉睡的梦,推开历史沉重的大门,打开历史的画卷,回忆着触目惊心,历历在目的画面。那一幕幕的痛彻心非,刻骨铭心然而人们总会想到战争二字。生活在现代的人根本无法想像和平的快乐,是战火泯灭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好憧憬。

倾听历史的心声时间铸就了一段段往事,一段段往事叙述了一个个人物;一个个人物创建了一次次繁华;一次次繁华写成了一本历史。一本历史也同样叙说了无限的往事,人物与繁华,也同样倾诉了它的心声。我是悲凉的。深淀中的历史历史像是一棵树,随着时间的深沉与流逝,树上的年轮肆意增长,而历史中的成与败,如同年轮上的黑点,无法抹去,如今的我们,只能够回忆历史,缅怀历史。在成长的路上,有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激励;也有你喜欢你自己的价值。

历史的变化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把大树叶当成盛放食物的器皿。后来,聪明的人类开始磨制石头,制成石碗,这样可以较长时间的存放食物,不用担心因为季节的转换,摘不到大树叶,而无法较长时间存放食物。但是,石碗很重,拿来吃饭实在是很辛苦的事。一年一度,花开花落;一朝一夕,风云变幻;一撇一捺,风雨人生!在历史的足迹中,一些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人们;一些人,以高尚的行为影响着人们;一些人,以高尚的思想昭示着人们;这些人就是国人心中的道德楷模。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向你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