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11月23日,二十四節氣“小雪”後的第二天。

天氣並不寒冷。北京三里河路的銀杏大道灑下一片“陽光”,溫暖了這個冬日——一場“責任之約”如期而至。

15年前,企業社會責任還是一個“舶來品”,中國新聞週刊舉辦了第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如今,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上升到眾多企業的戰略層面,成為各方共識,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也來到第15個年頭。

今天,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開幕,以“致奮鬥:跨越責任新週期”為主題,匯聚數百位嘉賓,共同探討新週期下的企業履責之道。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活動現場

​一件新事物誕生不易,堅守更難,一路走來,中國新聞週刊結識一眾同行者,讓每年冬天的“約會”成為一種習慣。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週刊社長夏春平

“數年堅持一件事也許是孤獨的,但選擇孤獨不等於寂寞,這是對信仰、責任及生命意義的堅守,是這個時代苦苦追尋的東西。”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週刊社長夏春平在致辭中說,當下正處於經濟轉型換擋期,一些行業遇冷,企業經營面臨挑戰,唯有堅守和奮鬥,才能扛過去。

活動現場不僅有暖心故事,還有不少乾貨,週刊君這就帶你一睹為快——

責任堅守:致奮鬥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企業步入責任新週期,我們面對的是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經濟轉型陣痛凸顯的嚴峻挑戰。”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在致辭中強調,責任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是企業發展“軟實力”。企業發展要有大局觀,以及為國為民的情懷。在發展科技創新的前行道路上,不忘扶危濟困、關愛職工,助力文化建設與慈善事業。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我問董明珠企業轉型升級,轉型重要還是升級重要?她說,對一個企業來講,升級是主要的。”企業有危機感,就會有創造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是活動的老朋友,他在本次論壇上提到,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具備始終如一的目標,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憂患意識。這是面對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經濟轉型陣痛,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應對挑戰的有利武器。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曾參與中國改革進程中很多重大政策討論,他在活動現場鼓勵企業在新週期要有信心,“現階段,企業的首要任務是保證現金流,抓住購買資產的最好時機,為下一輪經濟週期騰飛做準備。”在主題演講環節他分享,當前所有的經濟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中國經濟本質上沒有問題。過去兩年是民營企業面臨形勢最嚴峻的兩年,但未來一定會比現在更好。他還在現場給企業支招“企業一定要相信經濟週期,逆週期而行,就能‘負翁’變‘富翁’。”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

​2013年以前,他是以創新和戰略聞名的銀行家;退休後,他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找到了與公益的鏈接。現在,他比以前更忙了,今天也是剛結束一場重要會議,一路奔波趕到了我們活動現場。

在主題演講中他提出“影響力投資是公益慈善發展的一種必然”的觀點。他指出,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公益慈善事業也在經歷轉型與創新。影響力投資是公益和金融結合的創新,是一種義利並舉的形式,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投資形式。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副部長張瑞玲

“提升職工素質,增強職工職業競爭力是工會維護職工勞動權益的具體體現,也是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育奮鬥者的擔當作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副部長張瑞玲表示,十年來,為了加強職工技能培訓,工會在各種平臺,通過優惠政策、贊助學費等方式幫助近百萬職工提升技能。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在論壇現場分享了銀行金融機構如何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來踐行社會責任使命。“在河北邯鄲,我們瞭解到廣大的企業主、夜市的個體經營者,只有夜晚營業,所以,我們創造性提出,把銀行的營業時間推遲到夜晚,讓這些廣大個體經營者有機會獲得銀行服務。”他還表示,中國銀行業協會一直在努力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深入走進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


責任對話:跨越責任新週期

在責任對話環節,企業嘉賓代表進行了兩輪深度對話。

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宣傳工作部主任呂大鵬,捷豹路虎(中國)執行副總裁王燕,唐山銀行黨委副書記劉立君,北京法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廣發參與第一輪對話,就新週期下履責投入、精準扶貧以及企業“走出去”履責等話題進行了共同探討,以下為觀點摘要——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第一輪責任對話

今年中石化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有增無減,作為國企,社會責任本身是一種長期有價值的投資,企業也在其中嚐到了甜頭。如今,中石化正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一定是這個企業的自覺,應該把它變成自己的初心。

——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宣傳工作部主任呂大鵬

企業內心要淡定一些,長遠看好中國的市場,短暫的挑戰不必太驚慌,企業社會責任的持久性投入和可持續的發展更為重要。“捷豹路虎青少年夢想基金”到現在第5個年頭,投入接近1個億,40萬青少年受益,這當中賦予企業的價值遠遠大於我們的付出。無形的價值,無形的感動,大家的社會支持,對企業來講,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捷豹路虎(中國)執行副總裁王燕

公益為企業的賦能是肯定的,投身公益不僅讓企業迴歸本源、迴歸初心、重現價值;更能提升企業凝聚力、激發員工認同感,增強企業的社會知名度,讓企業收益。正因如此,唐山銀行一直致力於探索公益與商業雙向賦能的模式和機制。

———唐山銀行黨委副書記劉立君

公益先行,最重要的是責任先行。企業做公益慈善要契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時機,先於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前調整轉型,然後擔當重要的社會責任。

——北京法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廣發

在第二輪對話環節,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徐曉東與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燕憲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方祥建,好未來集團執行總裁萬怡挺,愛康集團副總裁周曉江也圍繞新週期下企業履責投入、全球履責等話題進行了共同探討。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第二輪責任對話

這個論壇每年的關注點、關注角度不同,層次也不同,每年都在提升。15年前是1.0版,討論“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進階到2.0版,就是企業都應該積極來履行社會責任;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探討企業如何精準履責、跨界融合履責、高質量履責的新階段,這正是這個活動的意義所在。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徐曉東

同方是帶著創新和市場化基因,真正成長起來的。科技賦能是真正提升管理能力,提升公眾的滿意度,這個解決方案才能更有持續性,更有市場價值。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燕憲文

社會責任並不只是捐物捐錢,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也是企業應盡的責任。格力電器作為全球暖風空調的龍頭,用先進技術和產品給消費者帶來好的感受,對國家有益,對行業發展也起到帶頭作用。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方祥建

好未來集團一直深耕教育行業,教育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最佳方案,我們的理念是“做好教育就是最大的公益”,致力於以愛和科技推動教育進步。實踐證明,AI等技術可以在教育扶貧供給側發力,讓教育公益更有效率,更有溫度。

——好未來集團執行總裁萬怡挺

愛康集團以質取信、醫者仁心,圍繞醫療行業精準履責,讓AI人工智能醫療技術惠及更多的人,不斷探索科技加持公益之路。

——愛康集團副總裁周曉江

“責任中流”的力量

如今,商業圈流行一種說法叫“一億中流”,指年營收過億的企業是我們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脊樑。事實上,在過去一年中,社會各方湧現出一批“責任中流”,成為責任社會的中堅力量,為我們帶來冬日暖流。

主辦方向過去一年中,在社會責任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個人給予肯定,致敬“責任中流”的力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當選“2019年度責任人物”。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2019年度責任人物

北京法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廣發榮獲“2019年度責任企業家”。榮獲“2019年度責任企業”的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恆大集團、碧桂園集團、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捷豹路虎(中國)、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好未來集團、唐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愛康集團、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敢於和自己賽跑的每一年,都可以更好

2019年度責任企業合影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十五年,初心不改,奮鬥不止。未來,我們還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以責任之心擁抱接下來每個更好的一年。

——暖心提示——

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協調管理和執法督查局局長夏學平,中宣部對外新聞局二級巡視員劉春香,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副局長孟繁英,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副部長張瑞玲,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徐曉東,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週刊社長夏春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